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工作錯誤分析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從控制紡織原材料質量開始
1.紗線性能測試。a)紡織廠通常把紗線支數、特克斯數或旦尼爾等平均值作為例行檢查的指標;b)對尚未檢查的新紗線,則抽取樣本檢查其特數(支數、旦尼爾),當號數在允許誤差范圍內時方可使用;c)對紗線進行其他適當的測試,例如卷曲尼龍剛性測試。編織樣衣并測試其染印的日曬牢度、水洗牢度和汗漬牢度等;d)詳細記錄紗線的種類、來源/供貨商及號數(支數、旦尼爾)等,并將該信息傳達給織造車間。
2.針織說明。a)記錄生產面料及衣坯的所有細節,包括線縫排列、線圈長度以及其他儀器可測數據。b)詳細記錄剪裁細節。c)記錄遇到的問題,如偶然落針引起的針腳模式變化,并將信息傳達給縫制車間。
3.縫制規格說明。a) 記錄縫制細節,包括縫紉線的型號、支數以及縫接部分的順序。b)記錄遇到的困難,如難于縫合衣領。
測試成衣的物理特性。a)一批服裝完工,記錄其尺寸;b)對于高濕度的纖維,計算出常態下的重量;c) 洗滌成衣,再次測量其尺寸。
4.與成本管理部門共把質控關。a)完工后,將所有信息傳遞給成本管理部門;b)對特數(支數、旦尼爾)合適的紗線,可直接用樣品進行成本核算,對參數高于或低于平均數(即便在允許誤差范圍內)的紗線需要考慮紗線成本,然后對進貨量做適當調整;c)考慮到任何可能出現的問題,如高于常規的次品率。
5.后期變更質檢。a)根據公司或客戶要求做必要改變;b)記錄每階段所做的更改。
6.重點分析質量檢測結果。有比較才有鑒別,比較是可行之法。對所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確保合乎質量要求。a)將該結果與同一組中的先前結果進行比較;b)同一機器相同操作不同的材料進行比較;c)同種材料相同而不同的機器生產出來的產品進行對照;d)同種機器同種材料不同操作的對照;e)需確認外部來源或修正標準的結果。
設計與研發部門的質量控制
要控制產品質量,印度的質檢部門通常遵循以下原則:預先制訂指導程序以避免制樣標準混亂;在最終規范中明確標示出對新樣品的修改;處理樣品(如有必要應密封)須和有效樣品劃XXX級別;創建適當的流程表,合理分配時間,顯示每位相關員工其職責及完工期限;在對新紗線進行抽樣檢查的初級階段即涉及質檢員的工作;結合穿戴試驗、實驗室測試和季節性評估,以生產其他貨品;為達成以上目標,需要建立、記載、維持一套能確保成品完全符合標準、規范和密封樣本要求的體制。這一環節對生產的每個步驟都至關重要。堅持記錄工作日志。服裝制造業的品質實用性基于若干因素,如性能、可靠性、耐穿性、視覺效果以及服裝的知覺品質等。對服裝質量的界定應在一定的成本框架內。
質量體系遵循國際通用的審查方法
印度紡織服裝業高級管理人員定期審查質量系統以確保其有效性。這種定期審查制度使內部審查成為積極進行的必須程序,而不僅僅是為應對某一次質量問題衍生的權宜之計。
確定所謂的質量標準即指為不可接受的缺陷(如疵點)設立一個界限。它等同于適用于可測因素的允許偏差值。
各管理層對質量標準諸如美國紡織化學師與印染師協會標準、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英國標準、德國工業標準、日本工業標準及國際標準化組織標準等都有一致要求。他們知道,缺乏統一認識將導致操作人員無所適從,從而產生錯誤,隨之而來導致成本上升,錯誤增加。
在服裝生產中的質量相關問題包括:縫紉、顏色、尺碼以及整個成品的缺陷及瑕疵。
縫紉缺陷:如接口未縫好、錯誤的針法、要求統一顏色的服裝卻混入其他色彩、中間漏針、衣服起皺、針腳收得過緊和毛邊等可能出現的問題。
顏色問題包括:成品顏色與樣品不符,各部分錯誤的顏色搭配以及布料染色失諧。
尺碼問題包括:錯誤的尺碼刻度、同件衣服卻不同測量尺度、如袖子是加大號的,衣身卻是大號的。
成衣問題:包括在制衣過程中發生的例如拉鏈失靈、卷邊不規則、紐扣不牢、毛邊、扣眼位置不合適不對稱、裁剪不當及織物顏色不統一等。
錯誤分析報告卡(表):所有被收集的問題應寫下并記錄在錯誤分析報告卡(表)上,即FACERAP卡。FACERAP是錯誤(Fault)、外觀(Appearance)、原因(Cause)、結果(Effect)、責任(Responsibility)、行動(Action)及預防(Prevention)的助記符號。
信息按以下標題記錄:錯誤――改正者/更正者,以便向指導者/監管員/機械師報告;外觀――需附上詳細描述或例子,只有在認清外觀并察覺錯誤時才可采取矯正措施;原因――所有的主要原因,例如錯誤剪裁、不當的機器鑲邊、機器故障、操作中及前期操作中的失誤等;結果――錯誤導致的后果、代價、負面影響,比如撕裂、廢品或次品、計件津貼損失等。
篇2
2.要點分解
明確分工翻轉課堂有別于微視頻教學,不再是教師為了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加入視頻以烘托教學氛圍,達成某一知識點教學的手段。要實現翻轉課堂課程知識的體系化,開發團隊必須全員參與并進行明確分工,在集體教研基礎上完成知識要點的分解。通過知識要點的分解,實現一節課只講一個知識點,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考點等梳理透徹,排除冗余繁雜的不相關信息干擾,最大化地提高學習效率。筆者所在的微視頻教學開發團隊,正嘗試將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每一章節結合新課程標準進行要點化處理。在教學內容要點化分解后,結合教師團隊的個人特長和對知識點把握的熟練程度,分工“承包到戶”。
3.科學錄課
講練結合不論是薩爾曼•汗的數學輔導視頻,還是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所做的化學學科教學視頻,其共同特點是短小精悍。依據高中生認知心理規律,翻轉課堂使用的每一個教學微視頻,教學時間較短,時長一般為5~8分鐘,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若時間太長,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難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為此,每一視頻錄制,都應做好精細的規劃和準備,用詞用語要規范,教師講解精練到位,能夠引導學生思維,激發地理學習潛能。視頻錄制,除呈現知識要點的講解和分析,更要有配套的訓練題方便學生進行及時的學習檢測。筆者所在的微視頻教學團隊圍繞高中地理必修一已開發一批較成熟微視頻,并且還在不斷完善和充實中。
4.綜合反饋
不斷改進為實施“翻轉課堂”,很多教師將精力集中在視頻制作上,這其實是一個誤區。視頻自然重要,但比視頻更重要的是如何進行翻轉課堂下的教學反饋和互動。筆者所在單位已得到網絡公司技術支持,學生在學習完網絡課程后,及時完成網頁提供的選擇題、判斷題(教師預設),完成測試后系統自動生成錯誤分析報告。學生可通過學習群組(網頁群組或QQ群),與教師、同學實現網絡實時的學習互動。課堂的對話和討論,教師要做好精心準備和全面的預期分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轉課堂”要成功,課堂討論所帶來的學生“吸收內化”學習過程至關重要。當然,這樣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對教學要點深入分析、教學視頻制作不斷進行打磨。高中地理“翻轉課堂”模式可提煉成示意圖,該模式架構除需要教師的鉆研、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師生的互動提升,學校在硬件建設和資金保障上不容忽視。
二“、大眾”高中地理教師的“新常態”生存方式
“大眾”高中地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要在大數據的網絡競爭中,在學生的“海選”中勝出,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讓課堂烙上自己的印記是當務之急。筆者認為,翻轉課堂的高中地理課可以貼上這樣的“商標”。
1.現代化
“新常態”生存的必備技能這是青年教師較老教師無形的優勢。多媒體課件、電子白板、微視頻等多種教學媒體手段,青年教師在接受和掌握上應能快人一步,使用沒有“代溝”。CamtasiaStudio是一個非常好的微視頻制作軟件,筆者所在團隊從接觸到錄制出第一個微視頻課,只需一天時間。IT技術的革命,手機、iPad的不斷革新,各類地理類或可以融入地理課堂的應用軟件不斷推出,筆者目睹常州特級教師李萬龍運用iPad的一個應用MeteoEarth給學生講述氣旋、反氣旋,實時的氣流運動、云層展示,給學生震撼的效果。筆者也曾用Stellarium給學生演示北極點附近星空的視運動,直觀逼真。青年地理教師勇于和學生一起“玩”現代化,運用現代技術武裝地理課堂,實現課堂翻轉,讓地理課不再“土氣”,何愁沒有“市場”?
2.校本化
“新常態”生存的立足之地為地理課堂教學視頻打上學校的Logo,無形中吸引自己學校的學生;為地理課堂打上自己班級的Logo,則能牢牢抓住班級學生。這是最直接的校本化。每一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地理資源優勢可以融入地理課堂教學。筆者所在學校依山而建,每當討論遇到滑坡、泥石流該如何緊急避險,總能引發學生熱議,而對學校所在的平原、丘陵區會否發生滑坡、泥石流這樣的地質災害,也能引發學生深思。類似的日常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問題引入課堂,讓學生實實在在看到地理課堂就是生活課堂,地理課堂就是學校應該講的課堂。
3.鄉土化
“新常態”生存的環境保障將上述校本化放大,繼續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發掘鄉土資源優勢,讓翻轉課堂的地理課更加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學習到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樣可贏得學生青睞。例如,江陰恰好是120°E,建議北京時間改為江陰時間的提議得到全體聽課學生支持。江陰亞熱帶季風雨熱同期的氣候特征,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季風水田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優越;人口稠密,人們的飲食以稻米為主,農產品需求量大,幾千年的種植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季風水田農業的發展有其突出的社會經濟優勢;工業發達,城市、交通用地多,農業的經濟效益低等因素又制約著傳統農業發展。在政府政策引導下,江陰特色的現代農業園在“工業反哺”之下茁壯成長。筆者所在教學團隊帶領學生在農業一章結束后到現代農業園實地參觀考察,學生一屆傳一屆,都想感受這樣具有家鄉特色的地理課。
篇3
OmniPeek Network Protocol Analysis Based on Port Mirroring
WEI Ping1,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Wuxi 214122,China;work Center of WXSTC, Wuxi 214028,China)
Abstract: Campus Network is a highly integrated system project. With an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a variety of network devices, applications, and networking users, network management tends to be more important. OmniPeek network protocol software based on switch port mirroring, can capture and analyze network data, help network administrators monitor network status, remove network errors quickly and optimize network performance.
Key words: omniPeek; protocol analysis; port mirroring; campus network
1 引言
隨著信息化在我國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校園網為高等教育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Internet的接入擴大了校園網的應用范圍,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了許多新技術應用,各類網絡信息平臺廣泛應用于“產、學、研”。這些都成為衡量高等院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信息化全面帶動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現代化。在校園網物理拓撲基礎架構已經確立,各種網絡設備、應用程序與聯網用戶的交互作用卻日益復雜。在大型網絡架構中,確保網絡的快速響應和高效率運行,這是基本的網絡故障檢測和網絡管理研究的范疇。
如何對校園網進行全方位有效的管理,及時掌握網絡的運行狀況并在網絡發生故障后能及時分析、排查,已成為網絡管理員的重要工作并日益受到重視。網絡分析軟件提供了復雜環境中維護、分析和管理網絡的優秀工具。OmniPeek是美國WildPackets公司推出的一款功能強大的協議分析軟件,與sniffer類似,它提供了優秀的網絡實時管理和故障檢測等功能。
2 網絡協議分析在校園網管理中的重要性
校園網是一個高度集成的系統工程,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網絡管理員時刻面對著大量網絡管理方面的問題,需要全面了解網絡的運行狀況,及時作出判斷和決策。如:
1)當前網絡中有多少計算機在訪問Internet?每個校園網內部IP所占的數據流量有多大?
2)網絡中運行著哪些應用協議?各種應用協議所產生的傳輸流量占多大的比例?
3)某個時段校園網與Internet的通信總量有多少?網絡利用率如何,有沒有傳輸性能上的瓶頸?能否優化網絡性能?
4)通訊主機的源MAC地址、源IP地址、源端口是什么?目的MAC地址、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是什么?數據包解碼后的具體內容是什么?能否實時顯示每個IP的網絡連接圖?
5)有沒有廣播風暴和網絡攻擊行為?有沒有中毒計算機在不斷向網絡發送攻擊數據包?能否及時判斷和排查等等?
上述都涉及到了校園網中比較復雜的、深層次管理方面的問題,在許多情況下可以利用網絡協議分析軟件來輔助判斷和決策。
3 OmniPeek網絡分析軟件的特點
OmniPeek利用計算機網卡捕獲交換機鏡像端口數據,并實時統計分析出結果,能全面反映網絡底層的運行狀況。OmniPeek主要特點如下:
1)提供了針對整個網絡系統(或者子網)的實時故障檢測。
2)包括功能強大的、與現有網絡很高相關性的分析工具,能識別大量主流的應用協議。
3)界面友好、清晰直觀,與sniffer相比,操作和配置均比較簡單。
4)基于數據包流的專家級和應用程序級分析,支持分布式錯誤分析與無線網絡。
5)以OSI(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為基礎,提供了從物理層到應用層的全七層實時解碼、顯示網絡數據包。
6)自動生成各類分析報告及圖表,為保護并優化網絡性能提供決策依據。
4 OmniPeek網絡分析平臺的構建
建議采用Windows2000server以上操作系統作為OmniPeek的OS平臺,為了確保網絡抓包和協議分析的高效、穩定,通常采用高性能CPU處理器、大容量內存和千兆網卡的服務器平臺。在小型局域網中(一般不超過20臺計算機),可以采用百兆集線器(HUB)抓包。但在大型網絡中,核心層采用HUB抓包會造成網絡傳輸性能的嚴重瓶頸。所以通常采用高性能的千兆智能交換機,如思科的Catalyst系列全千兆三層交換機。利用思科的SPAN(Switched Port Analyzer)功能,把交換機的某1個或者多個源端口中全部接收和發送的數據流實時復制(鏡像)到某1個目的端口上,其中目的端口連接OmniPeek的服務器網卡。
網絡中心通常分析整個校園網與Internet出口處的網絡通訊數據包,也可以針對某個VLAN、或某個匯聚層、接入層交換機分析數據包。以思科WS-C3750G-24T-S交換機為例,進行如下配置:其中交換機的Port1連接防火墻的lan口,Port2連接核心交換機Catalyst6509的千兆以太網模塊,Port24作為Port1的鏡像端口。即把校園網中全部通過防火墻的數據包復制到Port24,同時Port24連接OmniPeek的服務器網卡,以便抓包和分析統計。
思科WS-C3750G-24T-S交換機的SPAN端口鏡像配置命令如下: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 terminal
Switch(config)#no monitor session 1
Switch(config)#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Switch(config)#monitor seesion 1 destination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24
Switch(config)#end
Switch#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Switch#exit
5 OmniPeek的具體應用與分析實例
啟動OmniPeek軟件后,點擊“NewCapture”,設定抓包緩沖區“Bufferr Size”的大小,如“300 M”字節,如圖1所示。當服務器存在多塊網卡,必須在“Adapter”中選擇當前用于抓包的網卡。點擊“確定”后選中“Start Capture”,即開始一次新的抓包過程。在網絡使用的高峰時間段,或者網絡發生故障、性能不穩定、傳輸流量異常等情況時啟用OmniPeek,就可以實時分析網絡的運行狀況。
1) 流量分析與交換機端口速率優化。
通常網絡流量越大,對整個網絡造成的影響就越嚴重。根據校園網內部每個IP的網絡流量從大到小進行排序,發現某些IP流量較大,如圖2所示。主要是實驗室服務器、圖書館光盤鏡像服務器、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等。服務器集中控制實驗機房計算機的上網接入,OmniPeek能檢測出其WAN口網卡的流量。光盤鏡像服務器用于圖書館非書資源的上傳和下載,而多媒體教室的計算機經常要用到視頻課件點播服務,因此產生的流量都比較大。其它一些計算機流量大,是因為有的用戶在濫用BT、迅雷、Emule等P2P工具進行大流量下載。因此在接入層交換機端口,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靈活的設置不同端口速率,如服務器等設置端口速率上下行達到20M ,普通辦公計算機設置端口速率上下行達到2M,以優化網絡的整體傳輸速率。對于一些常用的工具軟件、視頻課件等,網絡中心可以在校園網核心層設置一臺內部FTP服務器,以 LAN方式供用戶下載,從而大大減輕Internet出口路由器的傳輸壓力。
2) 某個子網上網故障分析和排查。
某天上午,9網段用戶報告網絡故障,反映其整個網段不能接入校園網。啟用OmniPeek協議分析后,根據IP通訊列表排序。發現整個192.168.9.0網段的計算機與Internet沒有任何通訊流量,但其它網段用戶均能正常訪問Internet。可以初步排除核心交換機、防火墻和Internet出口路由器的故障。因此故障原因可以從核心交換機的9網段光纖模塊起,到其匯聚和接入層交換機及綜合布線處查找。經排查,發現9網段匯聚交換機端光纖模塊松動,導致其整個子網數據傳輸鏈路中斷。經重新插緊光纖模塊后,數據鏈路接通,上網恢復正常。
3) 網絡攻擊分析和緊急處理。
某天下午,校園網用戶普遍反映上網速度奇慢,Internet網頁不能正常打開,網絡傳輸性能急劇下降。啟用OmniPeek協議分析后,根據IP通訊列表排序,發現核心層192.168.0.150這臺主機不停的向網絡發送大量UDP攻擊數據包,上傳流量特別大。再仔細檢查這臺計算機,發現系統日期被篡改,殺毒軟件已被禁用,肯定是感染了某類惡意計算機病毒引起的網絡攻擊。為了恢復網絡的正常工作,采取臨時措施果斷地拔下這臺主機的網線,整個校園網立即恢復了暢通。后經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徹底查殺計算機病毒,修復全部補丁, 192.168.0.150主機恢復了正常工作。在大型校園網中,由于聯網用戶眾多,網絡中心可以架設一臺網絡殺毒服務器,集中部署客戶端殺毒軟件,對聯網計算機進行病毒查殺和病毒庫統一升級,以提高網絡的整體安全性。
4) 網絡協議應用狀況查詢。
在OmniPeek的分析結果中,點擊“Protocols”,可以查看在某時段網絡協議的應用分布情況,如圖3所示。網絡管理員可以及時掌握當前主要網絡協議的占用比率,以及哪些IP在運行這些協議,比如HTTP傳輸協議所占的百分比。雙擊“HTTP”后,顯示出這個時段哪些IP用戶在通過HTTP瀏覽網頁,并可了解每個IP的HTTP傳輸字節數與數據包數。點擊 “BitTorrent”后,可以看到當前哪些IP在運行BT下載軟件等。圖3所示,在某個網絡使用的高峰時段,UDP協議所占比例較大,達到72%左右,反映出當前基于UDP協議的網絡應用程序利用率所占比例最大。
5) IP網絡通訊連接圖
在OmniPeek的分析結果中,點擊“Peer Map”,可以清晰的看到每個IP之間的網絡連接交通圖。如IP為192 .168.0.198與218.90.175.169的兩臺主機建立了連接,而在網絡協議中這個連接是基于HTTP協議的,說明內網中IP為192 .168.0.198的主機登錄到IP為218.90.175.169的主機,利用HTTP協議瀏覽網頁。通過IP網絡通訊連接圖還可以查看網絡廣播、組播等連接情況。
6) 網絡統計結果匯總表
在OmniPeek的分析結果中,點擊“Summary”,可以查看在某時段網絡利用率的統計匯總表,如圖4所示。包括開始分析的日期與時間、網絡丟包數、總的傳輸數據包數、當前利用率bits/s、平均利用率等參數。還包括了Email、FTP、ICMP、VoIP分析與Internet攻擊、WEB URLs等統計信息,為網絡管理員分析校園網總出口處的運行狀況提供了全面的統計數據。
7) 協議過濾與數據包分析
為了有針對性的分析某些網絡協議,可以點擊“Filters”,選擇一個或多個協議進行分析。以FTP協議為例,篩選FTP(FTP data or control packets)后,開始一次抓包過程。這時OmniPeek對進出防火墻的的“FTP連接與傳輸”單獨抓包并分析。點擊“Packets”后查看列表,可以看到源IP為192.168.0.193的主機與目的IP為218.90.174.165的FTP服務器進行連接并下載數據,同時顯示出這兩臺主機網卡的MAC地址,如圖5所示。雙擊某記錄后,能夠詳細的顯示這個IP數據包的完整結構信息。在解碼數據“summary”一欄中,顯示出登錄用戶名為“test”,密碼為“123456”。這說明了OmniPeek能夠對數據包中隱含的深層次信息進行分析解碼,同時反映了客戶機利用FTP下載,登錄用戶名與密碼以明文方式發送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在一些網絡安全級別較高的環境中,可以通過SSH等加密方式進行遠程主機登錄和連接,以提高安全性。
■
圖5
以上是OmniPeek的基本應用與常見的實例分析,其它一些高級特性,如廣域網分析、無線網絡分析、“Expert”專家分析、Omni DNX分布式引擎應用等,可以隨著網絡架構的規模與大小、復雜程度等,作進一步深入研究與靈活應用。
6 結束語
網絡協議分析在網絡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并在廣域網、企業網、校園網、高校宿舍網、寬帶小區網等各類大中型網絡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OmniPeek、sniffer 等協議分析軟件的許多設計思想和功能特性被集成到“行為監管器”等網絡安全設備中,用于網絡日志的記錄與監管。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可以把它列為一門重要的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在修完“網絡基礎”、“TCP/IP協議原理”、“網絡工程”和“交換機與路由器配置”課程后學習。對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深刻理解網絡協議的基本原理與應用,提高動手能力和網絡管理水平,以及積累一定的實踐經驗都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