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德育工作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德育工作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教書育人是學校的主要工作,“傳道、受業、解惑”自古就是教師的本職所在,“傳道”被列為第一位,因此德育工作在學校各項工作中應該占主導地位,占首要位置,“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也是學校應該遵循的工作原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德育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視,仍然是忽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計劃總結中說說,平時工作撇撇”是當前農村小學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的現象。

2、德育工作機構不健全

要扎實開展德育工作必須有健全的德育工作機構,一是要有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校的德育工作組織與開展,二是要有一只高素質的德育工作的教師隊伍、班主任隊伍,三是還應該有健全的少先隊組織。但是根據調查了解,在農村學校中這些組織機構不是沒有就是形同虛設,具體表現為:德育工作領導小組雖然校校設,但是沒有真正發揮其作用,不能有計劃的組織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動;學校的少先隊組織基本不設,少先隊大隊、中隊、小隊組織建立不起來,根本發揮不出少先隊的先鋒模范作用,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自我約束機制沒有建立;個別教師素質比較低,不能對學生起到“師表”作用,相反,個別教師的一些不良習慣和思想反而對學生起到了負面影響。

3、德育陣地匱乏

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一個有力的措施就是利用校內外德育陣地,充分發揮陣地教育優勢,學生身臨其境,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說,德育陣地的教育功能比空洞發的說教效果派可以說是非常明顯的。但是在農村由于受當地經濟、文化、歷史等因素制約,學校內沒有德育活動室,學校外沒有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多數農村更沒有具有教育意義的革命教育基地,因此,在農村是沒有什么辦法利用德育陣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

由于上述原因,農村學校的德育工作處于相對薄弱的狀況,導致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相對較差,學生沒有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缺乏應有的為他人著想的意識等現象普遍存在,加強農村小學德育工作迫在眉睫。

二、加強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具體措施

1、健全學校德育工作機構和工作機制

一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只高素質的德育工作隊伍

德育工作的具體實施要靠教師來完成,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一只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首先,要加強教師師德建設,要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教師熱愛學生、愛崗敬業的積極性,真正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為人師表,以高尚的情操和行為規范教育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其次要制定完善教師工作考評機制,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廣大教師的責任感,充分發揮教師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其次強化班主任隊伍建設,要選拔業務素質高、責任心強、具有奉獻精神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定期舉辦班主任培訓,組織班主任進行經驗交流,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同時要完善班主任考評的制度,加大對班主任的獎懲力度,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

二是強化少先隊組織建設,形成一套學生自我管理的機制

中國少年先鋒隊是小學學生的組織,她在學校德育工作中起著重要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學校少先隊組織,要支持少先隊的工作,選派有責任心、有能力、有經驗的人少先隊輔導員,聘請熱心少先隊工作、在社會有較大影響品質高尚的人擔任校外輔導員,定期舉辦少先隊輔導員培訓,把少先隊輔導員培訓納入教師培訓主要工作;少先隊小干部要實行民主選舉、競爭上崗或者定期輪流任職。其次組織少先隊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少先隊員的主動性,在輔導員的具體指導下有目的的開展豐富多采的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鍛煉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次發揮紅領巾監督崗作用,建立起學生自我監督自我管理的有效管理機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律和自我約束能力。

三是完善德育工作網絡,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工作體系

篇2

  (**縣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工作辦公室)

摘要:【目標】到2007年底,全縣所有中學開設艾滋病預防知識生活技能教育課程,在校中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方法】重視組織管理,建立長效機制,強化師資培訓,開設艾滋病預防知識生活技能教育課程,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建立考核制度。【結果與成效】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全縣19所中學已全部開設了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課程,中學生艾滋病知識知曉率項目實施前的47.8 %提高到83.66%。

實施者:**縣教育局。

一、背景

**縣地處秦嶺南麓、**西省東南角,**、豫、**三省八縣結合部。全縣2307平方公里,轄16個鄉鎮,164個行政村,總人口238534人,每年有5萬余人青壯年流向外地務工,屬國家級貧困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人口流動頻繁,娛樂服務業繁榮,2004年我縣先后被列為全國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和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縣。

截至2008年3月底,累計報告HIV/AIDS病例5例,其中本縣籍4例,外縣籍1例;男性3例,女性2例;2例死亡,1例服刑監管,2例失訪。5例中3例為性接觸感染,2例為血液感染。

全縣共有19所中學,現在校學生23031人。2004年基線調查顯示,中學生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為47.8%。可見提高中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從青少年抓起已勢在必行。

近幾年來,**縣教育局根據艾滋病項目工作要求和全縣各中學實際,加強骨干教師培訓和工作檢查指導,扎實開展了師資培訓和預防艾滋病生活技能宣傳教育活動。

二、做法:

<一>、加強領導,建立機制,落實工作目標管理

為保證艾滋病防治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在全縣各中小學廣泛有效扎實開展,切實提高中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增強中學生的自律觀念、自我保護意識和預防艾滋病生活技能,培養他們自信、健康、負責任的生活態度,一是縣教育局自項目工作啟動之時,就成立了由主管局長任組長,普教、人事、教研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普教股負責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實施,并確定專人具體負責日常事務及辦公。二是結合學校實際,編制年度《**縣中學生預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實施方案》,并印發全縣各中學,明確目標任務,對師資培訓、教育內容與方式、工作階段劃分與措施等作出了詳細的安排部署,組織、指導全縣各中學工作實施與活動開展。各中學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形成了主管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相關領導配合抓,團隊干部及班主任具體抓的工作格局。三是縣教育局將艾滋病防治工作作為中小學德育和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校長三年任期目標和年度工作計劃,與其它工作同安排同布置同檢查同考評,形成了科學規范的長效管理機制。四是將艾滋病防治知識列入中小學思想政治和健康教育課程計劃,進教材、上課表、進課堂,年終考評與其他工作一同嚴格考核獎評,真正使此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有實效。

<二>、重視培訓,強化管理,加強項目工作隊伍建設

中小學預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能否順利實施,關鍵是建設一支責任心強,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熱愛此項工作的教師隊伍。為此,縣教育局高度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三年來,在全縣16個鄉鎮和縣直教育單位選派了45名工作責任心強、業務素質較高的教師參加了省、市舉辦的各種艾滋病師資培訓班,通過集中學習培訓,使受訓教師迅速成為各鄉鎮中小學艾滋病防治宣傳的骨干和中堅。同時還積極選派教師先后赴外縣、市參觀學習,使他們逐步成長為我縣中小學艾滋病宣傳教育的“土專家”。二是充分發揮培訓者的作用,廣泛開展縣、鄉(校)兩級培訓。教育局每年舉辦一至二期培訓班,對學校團隊干部、班主任、生物、健康教育教師分批培訓,回校后擔任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教師,自項目實施以來共培訓團隊干部32人、班主任117人、學科教師214人。同時充分發揮這些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利用節假日或暑期對全體教師進行教育培訓,提高全體教師對艾滋病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骨干引領、全員參與的強大教師隊伍。三是加強隊伍管理,教育局要求凡參加縣級以上培訓的教師,必須擔任學校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否則學校將被全縣通報,為各中學校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穩固優良的師資保障。

<三>、整合資源,創新形式,努力提高宣傳教育工作實效

首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一預防艾滋病生活技能宣傳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陣地作用。認真貫徹教育部《中學生預防艾滋病教育大綱》,做到課堂教育四落實:落實了專題教育課時,即初中6學時,高中4學時;落實了教師,由市、縣級培訓的骨干教師分別擔任各中學的授課教師;落實了教材,將《預防艾滋病,抗拒生活技能教育指南》和《綜合教育讀本》中的預防艾滋病專章內容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內容列入課堂教學計劃;落實了檢查考核,各中學校將艾滋病宣傳教育作為常規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教育局定期檢查,量化考核,并將工作實施情況記錄存檔。

其次,積極整合現有教育資源,不斷創新教育形式,廣泛開展專題教育活動,擴大宣傳教育的廣度。一是把“預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同學校德育工作緊密結合,教育中學生遠離,自覺抵制黃賭毒,以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和法制意識,各學校還通過暑假中學生道德實踐和創新實踐活動,擴大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二是預防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同學校的常規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學校在利用課堂教學滲透預防知識的同時,還充分利用知識講座、主題報告、團隊活動、班會、俱樂部活動等時機,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畫,佩戴紅絲帶,編演小節目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并將艾滋病防治知識做為中學生年度考試的一個內容納入試卷,進一步鞏固、深化了教育效果。三是同“青春紅絲帶”活動結合起來,開展“小手牽大手”,組織學生走出學校,深入社區、家庭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充分發揮中小學生的義務宣傳員作用,擴大了宣傳教育的輻射面。四是同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結合起來。以中小學藝術節或藝術展演活動為載體,組織全縣中小學生通過書法、繪畫、演講、文藝表演等藝術形式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五是同“現代遠程教育項目”實施緊密結合,充分利用遠程教育項目設備,搜集下載相關預防宣傳艾滋病知識的資料和課件,特別是利用中央10套“科教頻道”和“空中課堂”上的優質教育資源,廣泛開展預防宣傳教育和技能培訓,促進了項目工作的扎實實施。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和活動的開展,有力保證了宣傳教育的效果。

<四>、加強協作,形成合力,營造良好的宣傳教育環境

在艾滋病預防宣傳教育活動中,縣教育局十分重視部門協作,加強行業配合,致力形成合力,確保宣傳教育效果。一是配合省教育廳和省項目辦,在縣高中、縣高職中、縣初中、富水鎮初中、清油河鎮初中,試馬鎮初中、黨馬鄉初中、梁家灣九年制、太吉河鎮初中、過風樓鎮初中、**鎮初中等中學開展預防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和調研工作,共培訓教師50名,學生900名,發放問卷2000份,擴大了培訓面,強化了培訓效果。二是積極配合縣疾控中心等單位,到學校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圖片展覽,組織學生參觀后寫心得,談感想,深化教育效果。三是積極加強同團縣委、縣婦聯等群團組織的聯系,利用"三八"婦女節等重大節假日和重大紀念日,集中時間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四是充分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參加德育實踐活動,深入社區、農村發放宣傳單、刷寫宣傳標語,擴大宣傳面,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協作,共同努力,齊抓共教的工作機制,為艾防工作實施取得實效,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工作環境。

三、結果與成效。

<一>、技能教育活動覆蓋面廣。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全縣19所中學已全部開設了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課程,45000余名中學生和2700余名中小學教師接受了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包括已畢業的高中、職中學生),全縣培訓骨干教師158人。

<二>、中學生艾滋病知識知曉率明顯提高。通過2007年度專項調查結果顯示,中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由項目實施前的47.8 %提高到83.66%。

<三>、中小學校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的長效工作機制基本形成。一是健全完善了工作組織機構,從計劃制定到具體實施,層層有人抓,校校有落實,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局面;二是實行了目標管理,艾滋病工作被列入校長三年任期制目標任務書,作為中小學德育和健康教育的一項長期而基本的工作,得到了重視和落實;三是艾滋病知識已作為生物、健康教育等課程的重要內容進入中小學課堂;四是建立完善了檢查督導制度,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促進了各中小學項目工作的均衡開展。

<四>中學生艾滋病生活技能教育成績顯著。2006年**市“校園紅絲帶,你我同行動”讀報征文活動中,我縣試馬鎮初中和**鎮初中20名師生的征文分獲市級一、二、三等獎;2007年**市中小學艾滋病教案征評活動中,我縣高級中學教師石顯武的《生活技能與做出安全行動》等8篇教案被**市教育局評為優秀教案;2008年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教案征集活動”中,我縣富水鎮初級中學選送的《識別危險性行為》一文,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學活動”,擬收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教案集。

四、經驗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是關鍵。認識決定行動,領導決定成敗。提高中小學校開展艾滋病防治生活技能宣傳教育的認識,是搞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思想基礎。我縣教育局及各中小學,正是從艾滋病防治宣傳工作關乎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這一歷史的高度,來認識并安排此項工作的。

<二>、建立長效機制、狠抓過程管理是根本。沒有規范、科學的長效管理機制和扎實的過程管理,再好的措施、再靈活的形式,都只能是一時之功,不能收到長久之效。

<三>、創新思路、靈活教育形式是前提。僅僅靠幾節課、幾次活動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需要發揮資源優勢,不斷變化、創新教育的方式方法,達到長教長新,堅持不懈。

<四>、加強協作、形成合力是搞好項目工作的必要保障。只有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共同努力,才會取得廣泛而持久的教育效果。

總之,艾滋病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堅持常抓不懈,雖然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困難還很多,但我們有信心,在上級領導的幫助支持和相關部門的通力配合下,緊密結合我縣實際,多想辦法,再添措施,把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確保中小學校園這塊“凈土”不受侵害,并發揮其應有的社會輻射教育作用,促進全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順利實施并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