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護理知識筆記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心肌梗死的主要癥狀是發病急,突然發作心絞痛,多在休息時發作,呈胸骨后壓榨性疼痛,疼痛常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甚至可持續1~2天以內,用硝酸甘油藥物無效,常并發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這些是心梗的主要死因。為了能夠減少心梗的死亡率,我們必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救治心肌梗死及有效的護理措施的必要性是非常關鍵的,體會如下:
1、重要的搶救措施
(1)急救護理,立即將病人送到搶救室,必須絕對臥床休息。首先,病人要保持安靜的條件下,這樣有利于病人的休息,可以減少心肌耗氧量,盡量避免造成大范圍梗死。(2)鎮靜止痛藥物的應用,因患者心前區劇烈疼痛、胸悶、氣短、精神緊張,會加重心肌缺氧,應用鎮靜止痛藥后可以減輕疼痛,使患者精神放松。根據患者輕重之分可給予安定注射液10~20mg或給予杜冷丁50~100mg肌注,必要時也可靜點硝酸甘油,也可應用罌粟堿。(3)改善缺氧狀態,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肌有明顯的缺血缺氧,給予持續氧氣吸入可以改善缺氧,減輕心絞痛,又能避免心肌大范圍梗死的發生,這樣做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療護理的有效措施。我們目前常用面罩吸氧,另一種是鼻導管吸氧,這兩種均有利于改善心肌缺氧狀態。如病情穩定后,可改為間斷吸氧。(4)密切觀察各項監測指標,注意生命體征的監測,觀察患者心電、血壓及血氧飽和度,觀察病情發展趨勢及糾正酸中毒等,更有效控制心律失常,觀察T波和ST段有無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進展的心電圖改變。
2、溶栓的急救措施
盡早應用溶解冠狀動脈內血栓的藥物或冠狀動脈成形術以恢復心肌灌注,挽救瀕死的心肌或縮小心肌梗死的范圍,保護心室功能,是積極的治療措施。因大多數患者發病是有瀕死感,極度恐懼,所以我們溶栓前要向患者耐心解釋溶栓的必要性和目的,在患者同意下進行,用藥前先檢查血常規、出凝血時間等,用藥期間密切注意出血傾向。
3、注意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常并發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也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死因,因此,要嚴密觀測生命體征及心電監護,及早發現癥狀,及時處理,減少死亡。
4、心理治療、心理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往往突然發病,而且病情發展迅速,患者不僅感覺疼痛,并且心理有很大的壓力,精神緊張。另外患者對本病缺乏了餌,思想情緒上有改變,思想顧慮、恐懼。這樣情況下我們醫護人員必須首先做好解釋工作,給患者講清楚有關的醫學知識,打消患者的顧慮和恐懼,更好的進行心理治療及心理護理。
5、恢復期的護理
在病情穩定后可以進行恢復期的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及急診經過上述搶救后,為了避免發生意外,醫護人員應注意以下幾點:
(1)心臟情況,因為急性心肌梗死常并發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所以要嚴密監測心率、呼吸、血壓、體溫等生命體征,趨于平衡后才能考慮恢復期。(2)急救藥品、氧氣、急救盒、吸引器和氣管插管等,如有變化立即進行搶救。(3)向患者做好精神安慰工作,并通知有關科室做好準備,一旦發生心臟驟停,立即心臟復蘇搶救。因此,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必要的處理是否恰當是非常關鍵的,對于以后進行治療和病情預后起關鍵的作用,護理人員必須高度重視。
6、護理指南
鼓勵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念,并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必須絕對臥床休息,1周內絕對休息,2周床上活動,3周室內適當活動,4周室外適當活動。絕對臥床休息是治療心肌梗塞的重要措施。
7、觀察心理
篇2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胸腔積液病人作為研究的案例,將其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比較組,每組各32例。實驗組中,女15例,男17例,年齡從45~80歲不等,平均年齡(62.5±5.1)歲;比較組中,女16例,男16例,年齡從46~81歲不等,平均年齡(62.8±5.7)歲。兩組病人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病癥等基本情況方面,沒有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病人都給予相同的胸腔閉式引流手術治療方案,比較組病人運用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實驗組病人運用綜合護理干預方式進行護理服務,其主要內容及方法如下:一是術前護理干預。手術前,護理人員應實時監控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征,如心率、呼吸,及血壓等,如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處理。同時指導病人健康的飲食結構,告知病人禁止食用高脂高鹽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及高蛋白食品,以保障術前的營養充分。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加強與病人的溝通交流,了解其內心需要,并盡量滿足,同時給予相應的心理輔導,以緩解其焦慮、抑郁情況,從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及護理工作;二是術中護理干預。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輔助病人正確的,同時保障手術全程的無菌操作。此外,為了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要告知病人手術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項等,以讓其有個心理準備;三是術后護理干預。手術后護理人員要密切關注病人的各項體征,同時密切關注引流裝置情況,防止其發生脫落牽拉情況,并保障其引流的通暢。如引流管發生阻塞,及引流速率超過95ml/h等情況,要及時報告醫生,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1]。
2 結果
篇3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3~9月使用BD公司安全型留置針患者468例,男352例,女116例,最小1歲,最大89歲,平均年齡41+1.8歲,溺水患者3例,心跳呼吸驟停18例,車禍、刀傷298例,燒傷患者46例, 心肌梗塞39例,中毒56例,高熱抽搐12例,呼吸困難30例。
1.2穿刺部位的選擇 選擇粗、直、血流量豐富、無靜脈瓣的血管,避免關節部位、瘢痕硬結、不完整的皮膚上穿刺,盡量選擇前臂掌側中間部位。
1.3穿刺導管的選擇 在滿足治療方案的前提下,選擇管徑最細、長度最短的導管。護士應根據治療方案、時間、能力和可獲得的設備護理資源的基礎上選擇導管的類型。
1.4按無菌技術原則,靜脈輸液小組培訓的方法進行穿刺,固定。一般急診緊急情況下的留置針保留48小時須更換。
2 護理體會
2.1 在置管前做好宣教工作,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靜脈留置針應用的目的、方法,并告訴患者避免置管肢體過度活動,置管期間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預防感染、堵管、液體滲漏等并發癥。首先檢查留置針是否無菌,打開外包裝,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針翼,光滑面向上,拇指、無名指指握住接肝素帽Y型處,使導管成一直線,向右轉動安全套,使針尖的斜面成45,使針翼向右折疊使凸面向上,此時針尖的斜面向上,以15~30對對準血管進針,見回血后放低角度進針2~3mm,向后拔白色尾部0.5cm,帶針蕊緩慢進針,直到導管全部送入血管內,快速成直線拔出尾部安全套,針蕊自動回納入安全帽內,用3M透明貼固定好。操作時動作輕柔,減少套管針往返移動,以減少對血管內壁的機械損傷。
2.2留置時間因患者個體差異和藥物差異而不同,作者主張留置時間3~4天,急診情況下48小時內,高濃度、化療、高刺激性藥物會降低留置針留置時間,輸入血管刺激性藥物前后要用生理鹽水沖管,在輸入這些藥物時應減慢輸液速度,同時應在輸液過程中間斷輸入[1]。每次輸注前先回抽是否有回血,再用生理鹽水沖管,結束時脈沖式沖管后正壓封管,常規成人用50~100u的肝素鹽水,小兒用5~10u的肝素鹽水或生理鹽水。
2.3留置期間,若出現穿刺部位紅、腫、熱、痛,則提示有靜脈炎發生,應立即拔除留置針,更換其它部位穿刺,局部用50%硫酸鎂濕熱敷或用紅外線理療,必要時抽血培養。
2.4靜脈留置針有利于于搶救和治療,由于靜脈留置針管腔大,可隨需要調節輸液速度,特別在要求滴速較快的藥物、輸血等。如同時需靜脈抽血,可在靜脈留置針內抽血,然后接輸注的液體,減少對患者的穿刺次數,對血管起到保護作用。病情突變時,可隨時連接輸液器進行輸液,為搶救贏得了時間。
2.5因為我們接觸的患者當中,有可能有感染肝炎或HIV的患者,而這種新的安全留置針增加了護士的職業安全性[2],可以有效地降低醫護人員由針刺傷所造成的職業暴露而引起的風險。
篇4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3~9月使用BD公司安全型留置針患者468例,男352例,女116例,最小1歲,最大89歲,平均年齡41+1.8歲,溺水患者3例,心跳呼吸驟停18例,車禍、刀傷298例,燒傷患者46例, 心肌梗塞39例,中毒56例,高熱抽搐12例,呼吸困難30例。
1.2穿刺部位的選擇 選擇粗、直、血流量豐富、無靜脈瓣的血管,避免關節部位、瘢痕硬結、不完整的皮膚上穿刺,盡量選擇前臂掌側中間部位。
1.3穿刺導管的選擇 在滿足治療方案的前提下,選擇管徑最細、長度最短的導管。護士應根據治療方案、時間、能力和可獲得的設備護理資源的基礎上選擇導管的類型。
1.4按無菌技術原則,靜脈輸液小組培訓的方法進行穿刺,固定。一般急診緊急情況下的留置針保留48小時須更換。
2 護理體會
2.1 在置管前做好宣教工作,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靜脈留置針應用的目的、方法,并告訴患者避免置管肢體過度活動,置管期間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潔干燥,預防感染、堵管、液體滲漏等并發癥。首先檢查留置針是否無菌,打開外包裝,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針翼,光滑面向上,拇指、無名指指握住接肝素帽Y型處,使導管成一直線,向右轉動安全套,使針尖的斜面成45,使針翼向右折疊使凸面向上,此時針尖的斜面向上,以15~30對對準血管進針,見回血后放低角度進針2~3mm,向后拔白色尾部0.5cm,帶針蕊緩慢進針,直到導管全部送入血管內,快速成直線拔出尾部安全套,針蕊自動回納入安全帽內,用3M透明貼固定好。操作時動作輕柔,減少套管針往返移動,以減少對血管內壁的機械損傷。
2.2留置時間因患者個體差異和藥物差異而不同,作者主張留置時間3~4天,急診情況下48小時內,高濃度、化療、高刺激性藥物會降低留置針留置時間,輸入血管刺激性藥物前后要用生理鹽水沖管,在輸入這些藥物時應減慢輸液速度,同時應在輸液過程中間斷輸入[1]。每次輸注前先回抽是否有回血,再用生理鹽水沖管,結束時脈沖式沖管后正壓封管,常規成人用50~100u的肝素鹽水,小兒用5~10u的肝素鹽水或生理鹽水。
2.3留置期間,若出現穿刺部位紅、腫、熱、痛,則提示有靜脈炎發生,應立即拔除留置針,更換其它部位穿刺,局部用50%硫酸鎂濕熱敷或用紅外線理療,必要時抽血培養。
2.4靜脈留置針有利于于搶救和治療,由于靜脈留置針管腔大,可隨需要調節輸液速度,特別在要求滴速較快的藥物、輸血等。如同時需靜脈抽血,可在靜脈留置針內抽血,然后接輸注的液體,減少對患者的穿刺次數,對血管起到保護作用。病情突變時,可隨時連接輸液器進行輸液,為搶救贏得了時間。
2.5因為我們接觸的患者當中,有可能有感染肝炎或HIV的患者,而這種新的安全留置針增加了護士的職業安全性[2],可以有效地降低醫護人員由針刺傷所造成的職業暴露而引起的風險。
篇5
2007年4月~2007年11月行胰島素治療的患者100例,均應用胰島素注射治療。其中使用諾和筆及諾和筆芯50例,東寶筆及甘舒霖筆芯50例。2種筆均使用諾和靈筆針頭。
方法:對100例使用胰島素注射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記錄,為了便于比較,對使用2個廠家生產的胰島素注射筆的糖尿病患者各取50例,記錄胰島素注射筆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結 果
糖病患者/家屬2種胰島素注射筆使用情況見表1,不同年齡患者胰島素注射筆使用中常見問題見表2。
胰島素注射筆使用中常見問題分析:更換藥物筆芯時常出現的問題本組發生15例。
不會或忘記如何安裝藥物筆芯,發生5例。原因一是出院前醫生根據患者血糖及病情選擇相應的胰島素劑型及胰島素注射筆,護士具體指導患者如何安裝筆芯,出院時剩余部分藥液可在出院后繼續使用一段時間,在藥液用完后需要安裝筆芯時已忘記具體的細節;原因二是患者注射胰島素時護士示教次數少,患者和家屬當時看似掌握實際操作時不會。活塞桿不能完全回點發生3例。原因是東寶芯易出現逆時針方向擰劑量旋紐,需反復擰,患者擰到與操作桿平行時誤認為完全回復。排氣時排出過多藥液發生4例。原因為一次調整劑量過多,東寶筆即使按要求在劑量顯示盒示零時排氣,仍排出較多劑量藥液。安裝筆芯后不知如何使劑量顯示盒示零本組2例。原因是操作者顛倒步驟。
注射中常出現的問題本組發生4例。劑量旋紐推不動。原因是針頭重復使用堵塞、胰島素注射筆故障、調整劑量時劑量旋紐未擰到位。
筆芯不足時常出現的問題本組發生3例。此問題是活塞桿卡住。原因是注射剩余劑量時用力過大。
電池耗盡本組發生1例。原因是電子筆(東寶筆)有一定的使用壽命,電池即將用完時使用者沒有看到提示或沒預料會出現此問題。
護 理
胰島注射在糖尿病治療中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多數患者需長時間應用,因此,患者或家屬必須準確掌握注射技術,大多數患者從未接觸過該技術,易產生畏懼心理,雖然商家為此提供了胰島素注射筆,但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很多問題。糖尿病患者住院后多數采用胰島素治療,入院后有計劃地進行健康教育,如應用胰島素的必要性,應用中出現低血糖的癥狀、體征和處理方法,排除患者及家屬認為應用胰島素能成癮的錯誤觀念,舉例說明使用胰島素的益處,使患者從內心接受胰島素治療。為今后學習胰島素注射打下基礎。
患者在住院期間應用胰島素注射筆治療時,對注射筆有感性認識,并通過此注射方法了解到注射疼痛很輕,甚至無疼痛,解除了害怕疼痛的心理障礙。血糖基本平穩后,醫生即根據患者血糖情況選擇合適的胰島素劑型和相應胰島素注射筆,護士應指導患者和家屬自已注射,借安裝筆芯的時機指導患者和家屬學習如何安裝,出院前幾天應給予分步驟指導;患者或家屬操作時,護士對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
指導示教過程中,對于年齡在55歲以上特別是70歲以上的老年病人應鼓勵家屬與患者共同學習。
利用出院指導時機,在示教過程中對易出現問題的環節要重點強調,直到患者掌握。強調胰島素注射筆有配套的示教光盤,回家后可反復觀看,如果患者回家后無法看光盤,可將安裝注射的流程簡單化并做書面記錄便于回家操作。門診患者更適合上述方法,因為多數患者從未接觸和嘗試過自已注射,所以需反復指導及示教。
如果使有電子筆(東寶筆),自動記憶使用劑量,應示教患者劑量旋鈕不能調整1個單位,以免活塞桿卡住。
使用電子筆(東寶筆)的患者,應特別提醒在劑量顯示窗顯示3道杠時提示電池即將耗盡,如果出現6道杠時,應到醫院內分泌科及時更換新的注射筆,防止電池突然耗盡影響注射,尤其是離醫院較遠的患者。
科室提供咨詢電話,隨時滿足患者咨詢,如遇困難,即來院予以解決。
胰島素注射治療雖然對于許多病友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控制血糖、防止并發癥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但同時病友們需要掌握注射治療時的一些不良反應,以及如何預防及處理的方法。
疼痛:胰島素注射引起疼痛,是每個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的病友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許多病友拒絕胰島素,不配合臨床治療的主要原因。在前面注射技巧中我們已經介紹了如何減輕注射痛苦的方法。
篇6
該工程位于原有建筑主樓北側,地下一層,地上二層。此新建工程南距主樓(11層)2.5m,西距原有禮堂(二層)2m,北距給水管道3m。基礎埋深5.9m,南距主樓獨立柱基邊緣0.5m(主樓基礎埋深3.3m),西距禮堂獨立柱基邊緣0.5m(禮堂基礎埋深2.2m),該工程地下室東西長38.36m,南北寬8.10m,開挖深度5.9m。地層由雜填土、輕質黏土和粉細砂構成,地下水埋深4m,由于周邊群眾區域生活的使用水有點滲漏,形成一種表層滯水,使土層無法運作,這種施工情況下必須考慮降水。
1.1 方案選擇
結合以上空間的制約及基坑開挖有必要降低地下水對周邊物體的影響,所以不適合采取成孔灌注樁、地下連續墻、鋼板樁等多種基坑支護技術。同時對于建設單位,在技術可行的前提下盡量選擇造價節約的方案,是首選之要。因此經過方案論證、造價分析比較,決定采取管井井點配合噴錨網支護技術,不僅能保證正樓及禮堂的穩定,也方便出行,不勿工期,經濟效益綜合起來很高。
1.2 有效降低地下水
采用管井井點來降低地下水,在基坑東側打3眼經過計算,北側2眼,井深20m(平面布置圖,如圖1所示),選用QY―15型潛水泵抽水以便達到需要,屆時隔開表層滯水補充源,1~5號井水位控制在8m深,6號、7號控制在5~5.5m之間。6號、7號的作用:一是主樓兩側水位差需要控制,防止沉降不均勻;二是抽水時間要多控制通過觀察井。
2 噴錨網支護的特點和基本原理
要使土坡穩定,必須通過錨桿與周圍土體間的粘聚力將非穩定土體與穩定土體緊緊相連一起,具備穩固組合,再通過鋼筋網和噴射混凝土護面,使土坡穩定,阻擋自然力的沖蝕,整體的自承能力形成,以便實現基坑支護要求。噴錨支護的重要特點:簡單的施工機具,施工靈活,鄰近建筑物會影響很小,其費用不高。如圖2所示。
3 施工工藝和重要參數
(1)施工工藝可以采用噴錨網支護:基坑開挖成孔放錨桿修基坑邊編鋼筋網焊錨桿頭噴射混凝土。分層分段重點開挖是基坑開挖的方法,支護一段就開挖一段,基坑開挖與支護、噴錨緊密合攏。(2)噴錨網支護的主要參數:錨孔:錨桿孔徑為100mm,夾角為仰角0°~10°,人工成孔,錨孔深度按設計深度。錨桿:使用長達壓力注漿錨桿,錨桿主體采用20mm鋼筋,縱橫間距1.5m,出現梅花形布置,錨桿長度6~10m。注漿:孔內安投錨桿后注漿,漿體為純水泥漿,摻加速凝劑,水泥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壓力注漿。噴射混凝土:完成錨桿注漿后,坑壁上懸掛6.5mm鋼筋網,網孔為200mm×200mm,網片和6.5mm鋼筋鉤插入土中焊接,控制網片與坑壁距離,并焊好錨桿頭后噴射混凝土。噴層厚度為50~70mm,配合比為:水泥:砂:石=1:2:2,水泥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速凝劑摻加好。
4 施工中質量控制措施
(1)基坑開挖的時候,降水一定不要停下來,每天24h經常有人巡查,觀測降水進展情況。(2)噴錨網護壁一定與土方開挖緊緊穩合,做一層挖一層,對個別部位做一段挖一段。(3)邊坡護壁的鋼筋網片與混凝土基坑邊覆蓋不得小于300mm,且混凝土與坡頂土相接不得出現縫隙,以免坑邊水沿縫灌入護壁內。(4)鋼筋網片必須每點綁扎,且需用小馬凳支撐網片以保證保護層和噴射混凝土的厚度。(5)噴射混凝土之前,必須先調整好噴嘴離墻距離,離墻以2~3m為宜,噴射方向自下而上。(6)操作過程中,如遇管道堵塞,應立即關閉空壓機,并用小錘敲擊管道找尋堵塞位置,然后打開堵塞點后面的小夾子,用壓堵空氣沖出堵塞物。(7)護壁過程中,每天必須由專業人士對邊坡穩定情況進行監督控制,有異常現象及時匯報給予解決。
5 施工中不正常情況處理
(1)土質情況不良時,按正常工序施工邊坡塌方時,就應及時調整施工工序,可按“開挖修坡編網噴射混凝土造孔注漿”順序施工,減少邊坡時間,以保證邊坡土壤的穩定性。(2)障礙物不能成孔時,最好把錨桿角度和設置高度改變一下,還需適當把錨桿長度加長。(3)邊坡上荷載比較大的情況下,邊坡土體本身和附加荷載時都要使用預應力錨桿比較合適。(4)若遇地下水形成流砂現象正在基坑開挖時,方可采用分層開挖,分段,超前錨桿,砂袋堵砂,速凝劑增加用量等諸多方法來處理。(5)滯水比較豐富的邊坡土壤中,可以在邊坡壁上設置很多排水管,及時排清出水分,保證邊坡的穩定。(6)雨季施工時,基坑四周設擋水板,坑周圍地面無積水,坡腳無積水,在坑底設置排水坑,以便排走積水。
6 結語
長期以往在工程建設中常常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認為要達到理想效果時總要花費大量的投資。我國的建設事業歷經多年發展,成績斐然,極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的居住環境、人文環境。但同時項目建設花費較大,各地投資浪費情況屢現不鮮。管井井點降水和噴錨護壁支護都是比較常規施工工藝,在本工程中的實際應用不但達到很好的建設效果,而且技術經濟性非常明顯。本文通過拋磚引玉,能夠引來廣大工程建設者的共鳴共識,討論和總結更多的技術運用和投資效果的實例。從一定角度促進我國建設工作從目前量的積累,爭取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篇7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患者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齡47~78歲,平均年齡63.53歲。選取同期開胸食管癌根治術患者15例,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齡51~73歲,平均年齡62.33歲。兩組患者手術前均按常規接受胃鏡檢查、消化道鋇透攝片、胸部CT增強掃描、心肺功能檢查及病理確診。
1.2觀察項目 觀察患者術后疼痛、下床時間、留置胸管時間、術后并發癥、術后住院日等臨床指標。
1.3統計學處理 全部資料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數據用(x±s)表示,兩組間記量數據形成組t檢驗,兩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護理,胸腹腔鏡組均治愈出院,開胸組治愈出院14例,死亡1例。胸腹腔鏡組15例中,使用鎮痛藥物6例,術后平均住院天數11.87 d,平均留置胸管時間7.73d,均無并發癥發生。同期行開胸組15例中,使用鎮痛藥物13例,術后平均住院天數19.53 d,平均留置胸管時間13.67 d,吻合口瘺1例,肺部感染1例,術后呼吸衰竭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呼吸1例,見表1。
3 護理
3.1術前護理
3.1.1心理護理 該病患者常常會出現恐懼、絕望、憂慮、緊張不安等心理問題。從而不配合治療。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以真誠、關心、耐心的態度多與患者和家屬溝通交流,患者入院后向其介紹醫院環境,消除環境因素給患者帶來的不安和恐懼心理,介紹疾病、手術方式等相關知識,向患者解釋惡性腫瘤并不是不治之癥,講解腫瘤治療的新進展,同患者共同分析目前狀況,讓患者了解手術的必要性、可行性、手術效果及手術的風險,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
3.1.2術前準備 在手術前要充分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特別是要注意患者呼吸功能、營養不良、水電解質失衡等情況,給予患者呼吸功能鍛煉,營養支持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況發生。
3.2術后護理
3.2.1生命體征監測 去枕平臥8 h,頭偏向一側以防止誤吸嘔吐物堵塞氣管。面罩持續吸氧,24 h心電監護,監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至平穩,注意患者面色、、神志、尿量的變化及口唇紅潤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處理。
3.2.2呼吸道管理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頻率、節律和狀態,全麻清醒后予半臥位,改鼻導管吸氧,鼓勵患者進行有效咳嗽、排痰,應每1~2 h為患者扣背1次,保持呼吸道通暢[2]。
3.2.3保持各種引流管在位通暢 各引流管應妥善固定,防止堵塞、扭曲、、脫落的情況發生,應定時擠壓引流管并記錄引流液的性狀及引流量。
3.2.4疼痛護理 疼痛是影響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主要因素,術后取舒適,如患者有疼痛,應及時給予充分止痛,有利于改善呼吸及咳嗽排痰,減少肺部并發癥的發生。
3.2.5飲食護理 由于食管癌術后會形成胸腔胃,食管暫時喪失平臥進食的能力,易產生食物反流,故進食量應適量控制,少量多餐,進食后30 min勿平臥,忌堅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3.2.6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食管癌根治手術常見并發癥為肺漏氣、活動性出血、胸腔積液、肺炎、吻合口瘺和乳糜胸等,護理人員應了解和掌握各類并發癥,加強觀察和護理,發現異常及時匯報處理。
4 討論
傳統的開胸食管癌根治術與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進行對比,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與開胸食管癌根治術根治效果一致。開胸食管癌根治術存在著手術創傷大、術后并發癥多、手術死亡率高、恢復慢、術后平均住院日長等不足之處。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疼痛輕、恢復快、對肺功能影響輕、下床活動時間早,胃腸功能恢復快、符合美容要求、術后平均住院日短等優點,即使肺功能及一般條件較差的患者也能耐受手術[3]。胸腹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克服了傳統開胸食管癌根治術的許多缺陷,減少了護理難度及護理工作量,減輕了護士的勞動強度,使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指導及功能鍛煉,及時發現患者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各種不利于康復的因素給予有效的干預及相應的護理措施,對于促進患者手術成功及術后順利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篇8
一、工程概況:
大連老虎灘海洋公園是隸屬于大連市城建局的國有事業單位,于2006年入選為國家首批5A級景區,成為中國旅游知名品牌,是遼寧省僅有的二個國家5A級景區之一,同時也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旅游資源。但是,隨著旅游行業的高速發展和國內外游客旅游需求的不斷提升,公園在景區規模、旅游設施的檔次功能等諸多方面已漸顯落后,不適應城市旅游業整體發展的需求。為此,2010年年初,市政府即決定將虎灘灣環境改造工程列入大連市政府2010年城市建設重點項目。
2010年11月,大連老虎灘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委托我院開展《大連虎灘灣環境治理改造項目水工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本工程岸線總長3371.62m,其中外海東側護岸長1231.61m;外海西側護岸長945.48m。護岸工程主要技術指標表如下。
護岸工程主要技術指標表表1
二、設計計算
在進行斜坡護岸護面塊體設計時,我院依據了《防波堤設計與施工規范》(JTS 154-1-2011):
在波浪正向作用下,且堤前波浪不破碎,斜坡堤堤身在計算水位上、下一倍設計波高之間的護面塊體中,單個塊體的穩定重量計算公式:
式中W——單個塊體的穩定重量(t);
——塊體材料的重度(KN/m3);
H——設計波高(m);
KD——塊體穩定系數;
——水的重度(KN/m3);
——斜坡與水平面的夾角(°)。
護面層厚度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h——護面層厚度(m);
n'——護面塊體層數;
c——塊體形狀系數。
斜坡護岸護面塊體的穩定重量和護面厚度計算結果見表2。
斜坡護岸護面計算表 表2
在報告的編制過程中,為優化總平面布置方案、論證水工結構的安全性,建設單位特委托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進行了波浪整體物理模型及三維穩定性試驗。
根據試驗要求,結合試驗場地及設備能力綜合考慮,選取模型幾何比尺為56,亦即波高比尺為56,周期比尺為7.483。模型實際占地 規模45m(長)×40m(寬)。模型布置及水深地形圖見圖1。
圖1 模型布置及水深地形圖(長 45m,寬 40m)
模型地形采用樁點法復制,平面尺寸及高程按幾何相似原則制作。場地平面尺寸用全站儀放樣確定,按1.0m×1.0m布設樁點,平面尺寸偏差控制在0.5cm以內;地形樁點高程用水準儀精確控制,偏差在±1mm以內。模型填沙后用水泥沙漿抹平壓光。直立式方沉箱采用塑料板模擬,圓沉箱結構采用PVC管材模擬,高程用水準儀控制,偏差在±1mm以內。模型中設置了消波和導波設施,以消除不利于試驗的波浪反射和擴散現象。
斜坡堤護面塊體采用膩子灰與鐵粉配制,重量偏差與幾何尺寸誤差均滿足試驗規程要求。模型中各種重量塊石按重力比尺挑選,質量偏差控制在±5%以內。由于模型試驗采用的是淡水,而實際工程為海水,在計算模型塊體重量時考慮了這種影響。東西護岸采用架設斷面 板的方法進行擺放,不同重量的塊體和塊石分不同顏色分區擺放,以便于試驗觀測。
試驗采用單向不規則波進行。單向不規則波的模擬采用頻譜模擬。試驗首先考慮采用《海港水文規范》(JTJ213-98)中推薦的波譜。在規范譜中有兩個參數來決定其適用條件即H*和P。其中H*決定采用深水譜公式還是有限水深公式;P值決定每個公式的適用范圍。當0.5≥H*>0.1為有限深度水域,此時P要滿足1.27≤P
工程后各方向重現期 50 年波高 H13%分布見表3。 東西護岸斜坡段控制浪向均為 SE 向,東護岸最大波高為 6.34m; 西護岸為 7.58m。
工程后各方向重現期 50 年波高 H13%表3
護岸穩定性試驗內容包括 SE、S 和 SW 三個方向不同水位下重 現期 50 年波浪作用下,護岸護底塊石和斜坡段護面塊體的穩定性。 根據《波浪試驗規程》的規定,每個工況的波浪作用時間不少于2小時(原體值)。試驗結果表明,除西護岸接岸段外,東西護岸斜坡段大部分岸線原設計護面塊體在設計波浪作用下可以保持穩定。
西護岸接岸段(長約 150m)設計方案為 15t 護面塊體。試驗發現,SE 向浪作用下,接岸段護面塊體嚴重失穩(見圖2)。該段水下地形坡度較陡,-12m 至-5m 區間內存在一坡度約為 1:5 的陡坡, 并且岸線與東南向浪有約 60°的夾角。通過增加護底重量和加大塊體至 21t 后,穩定性仍不能滿足要求,破壞型態類似。
圖2西護岸接岸段 15t 護面塊體失穩
考慮到接岸段的特殊地形及復雜波浪形態,設計將護面塊體重量改為20t,在斷面底部設置2 排20t 扭王字塊作支撐的基礎上,再增加3排 35t扭王字塊。試驗發現,-12m 至-5m 陡坡區域的 3 排支撐35t塊體,最外 1 排失穩,其他部分保持穩定。為安全起見,在該陡坡區域再增加4排35t塊體作支撐,即局部設置7排 35t塊體作支撐,長度約60m。試驗結果表明,接岸段斷面保持穩定(見圖3)。
圖3護面塊體改為20t,底部支撐增加35t扭王字塊
四、試驗結果分析
斷面失穩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護岸與天然岸線交界處有波能集中現象,二是水下陡坡對波浪有一定的反射作用。低水位時,波浪在陡坡附近破碎,形成強烈的破碎流,在波谷的倒吸作用下,底部塊體首先失穩,然后擴大到上層塊體。 三是接岸段東南 30-50m處有凸出地形,擾亂了破碎流,形成明顯的旋渦。
參考文獻:
[1]《大連虎灘灣環境治理改造項目水工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7)
[2] 《大連虎灘灣環境治理改造項目護岸工程波浪整體物理模型及三維穩定性試驗研究報告》(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2011.6)
篇9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4年4月~2016年1月的150名注冊護士為本次研究對象,均為女性,根據不同編制分為兩組。對照組75例為編外護士,平均(33.2±4.5)歲;觀察組75例為在編護士,平均(32.9±4.7)歲。納入標準:工作經驗1年以上且與本院存在勞動合同關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職業證書。排除標準:退休、返聘、在讀研究生、進修護士等。兩組護士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由專人向各組護士發放問卷調查表,并告訴其調查目的、方式等。
1.2.2調查工具 ①工作滿意度:參照相關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2],共包括人際間關系、工資及補貼、職業本身特點、成就感等9個方面62項,借助Liker5點評分法進行評估,得分越高提示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越高;②離職意愿。參照離職意愿量表(TIQ),共包括離職意愿Ⅰ、Ⅱ、Ⅲ三等級,Ⅰ級表示存在離職的可能性;Ⅱ級表示有尋找另一份工作的動機;Ⅲ級表示迫切辭去目前工作,并獲得其他工作的可能性。采用4級評分法,1分:從不;2分:甚少;3分:偶爾;4分:經常,各條目得分之和為量表總分,分數越高提示護士離職意愿越強;③離職原因。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表,共包括30個條目,每項1~5分,1分:完全反對;2分:部分反對;3分:一般;4分:部分同意;5分:完全同意。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工作滿意度、離職意愿及離職原因均以(x±s)表示,行t檢驗。P
2 結果
2.1工作滿意度 觀察組護士的個人及專業發展、管理及政策、家庭及工作平衡及總滿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2.2離職意愿 觀察組護士離職意愿Ⅰ、Ⅱ、Ⅲ級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2.3離職原因 對照組工資低(6.0±0.6)分,休假少(4.6±0.7)分,工作壓力大(4.7±0.7)分,人事制度不滿意(5.5±0.6)分,職業傷害(4.6±0.6)分,社會保障不滿意(5.8±0.6)分,工作繁重(4.7±0.8)分;觀察組工資低(3.7±0.7)分,休假少(3.7±0.7)分,工作壓力大(4.6±0.6)分,人事制度不滿意(4.4±0.6)分,職業傷害(4.5±0.8)分,社會保障不滿意(4.8±0.7)分,工作繁重(3.9±0.8)分;觀察組工資低、休假少、人事制度不滿意、社會保障不滿意及工作繁重等得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
3 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迅速發展,醫院規模日益擴大,但護士編制增長卻顯得尤為緩慢,無法與醫療服務需求相適應。因此,醫院需招聘一定數量的編外護士,使護理結構呈多元化趨勢發展,編外護士已成為醫院護理隊伍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助于緩解臨床護士短缺狀況,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但由于編外護士與在編護士之間存在明顯的工資補貼、勞動關系、社會保障等差異,常導致編外護士對工作滿意度降低,其離職率日益居高不下,對護理質量及安全均帶來嚴重影響[3]。
本研究結果見前文詳述,與韓斌如[4]等研究結果相似。提示與在編護士相比,編外護士具有較高的離職率。分析原因多與編外護士的工資待遇低、晉升機會少、工作繁重有關,容易造成編外護士情緒低落、工作積極性下降、生產力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醫院管理難度。另外造成這一現象與個人、家庭因素有關,由于工作任務重、職業危害大、收入低,導致護士無法很好的平衡工作與家庭之間關系,從而使護士產生離職意愿[5]。因此醫院應制定并完善編外護士管理制度,包括護士招聘條件、考核方式、工資標準、獎勵制度等,同時可實施合理的競爭及獎勵機制,充分調動護士工作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與在編護士相比,編外護士的離職意愿較高、工作滿意度較低,醫院應改善護士工資低、社會保障及人事制度等狀況,以加強護理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吳旭紅,陸琴琴,宋麗芳.社區新護士工作滿意度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浙江醫學教育,2015,14(5):18-20,23.
[2]劉承霜,賀彩云.駐京部隊非現役文職護士留職意愿及其與工作滿意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11):1371-1374.
篇10
動眼神經于中腦腳間窩發出,經大腦后動脈與小腦上動脈之間穿出,經海綿竇側壁入眶,顱內與眶內的毗鄰病變均可累及動眼神經[1]。完全性動眼神經麻痹患者因動眼神經所支配的患眼上、下直肌、內直肌、提上瞼肌,瞳孔括約肌受累,而出現患眼內轉、上轉、下轉不能,伴有麻痹性上瞼下垂及患眼瞳孔散大。因為受累肌肉太多,手術治療困難,手術的目的只能改善第一眼位的外觀,術后眼球的運動任然很差,患者因此也很難恢復雙眼視功能。臨床上常用的手術方式為:外直肌超常量后退聯合內直肌超常量縮短,但大多患者術后仍殘留較大度數的外斜。近兩年作者設計了借助鈦釘的內直肌眶骨固定術治療動眼神經麻痹性外斜視,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文報告固定性內斜視12例12眼,其中男7例,女5例,全部為外傷性。年齡38-56歲。手術據發病時間為6個月至1年,均為保守治療無效者,內科檢查無明顯手術禁忌。所有患者角膜映光斜視度均>-45°,三棱鏡檢測(krimsky法)斜視度為-80Δ~-160Δ。患眼為完全性上瞼下垂,內、上、下轉動不能。患者主動要求手術改善外觀。視力均在0.4以下,部分患者有復視。
1.2方法2%利多卡因結膜下及內毗皮下浸潤麻醉。置開瞼器,作鼻顳側結膜梯形切口。外直肌后徙12mm。分離內直肌至肌止點后5mm,保留肌鞘。于內直肌肌止點處予置1-0絲線。于內眥淚前嵴部皮膚為中點切開皮膚15mm。分離至內毗韌帶前方,見內眥韌帶下方眶骨,用骨膜剝離器剝離骨膜,暴露眶骨,將十字自鉆自攻鈦釘旋轉固定于眶骨,鈦釘頭部與眶骨間保留約2mm空隙。用虹膜恢復器于內直肌相對的鼻側眶內,向內毗韌帶上方作一隧道。將內直肌肌止點的予置線由隧道穿過,牽拉內直肌使眼球至內斜5°位,并將予置線打結固定于鈦釘,保留縫線殘端約20mm,以備過矯或欠矯時調整。切除鼻側多余的結膜,間斷縫合球結膜,皮膚。
1.3結果術后2周復查眼位由內斜位轉為基本正位(-5°~+5°);術后1月時復查,1例眼位-25°,局麻下打開結膜筋膜探查,乃縫線線頭松動所致,調整縫線后眼位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斜視患者入院后,最擔心的是術中疼痛及術后自己形象的改變,害怕手術不成功,術后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須根據患者的個性和心理特征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加強患者對“斜視”的認識和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與克服困難的勇氣,多給予鼓勵、安慰,護士應掌握患者的心理,盡量滿足患者的需要。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和恐懼手術的心理,以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并向患者講明手術的優缺點及麻醉方式,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出凝血時間監側,若手術需全麻進行,術前禁飲食至少8小時。
2.1.2用藥護理術前按醫囑使用抗生素滴眼液以預防術后感染,一般常用妥布霉素眼液4次/天。
2.1.3術前準備術前認真評估患者身體狀況與眼部情況,完善各項臨床檢查;指導患者做好個人衛生,包括:洗頭、沐浴、剪指甲等;如需全麻術前要禁飲食至少6h,術日更換手術衣,術前30min沖洗結膜囊。
2.2術后護理
2.2.1病情觀察患者術后由平車送回病室,監測生命體征,嚴密觀察術眼敷料是否清潔,患者有無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不適,如有不適或術眼疼痛應給予對癥處理。
2.2.2眼部護理術后應給與冰袋冰敷術眼3h以減輕疼痛及出血,術后第一天即可拆開紗布開始點眼液,對于害怕術眼疼痛不愿睜眼的患者,應做好解釋工作,加強心理護理,以配合點眼,減輕術后反應及加快傷口愈合,鼓勵患者早睜眼視物,可幫助恢復雙眼單視的功能。
2.2.3健康教育交代患者術后應保持臉部清潔,不用不潔手帕檫臉及眼,保護術眼勿按壓、術后2周內盡量減少眼球轉動,不得揉眼,避免用眼疲勞,適度休息;交代患者按醫囑正確使用眼藥,教會患者正確點眼的方法;注重術后復診:出院1周后復查,以后1個月、3個月、半年、1年各復查1次,如有任何不適及時就診。
3總結動眼神經完全麻痹所引起的外斜視是眼科手術治療中最困難的疾病之一,手術的目的只能改善第一眼位的外觀,術后眼球的運動任然很差。vonNoorden[2]認為可以采用超大量外直肌后徙內直肌截除術治療。但是手術效果是無效的。CallahanA[3]提出用暫時牽線使眼球正位。上斜肌轉位術由Jackson[4]提出,并被許多醫生采用。
既往我院對于動眼神經麻痹者一般行外直肌的超常量后徙手術,后退10~12mm。但由于長期大角度外斜視,伴內轉受限,患眼外直肌均有不同程度攣縮和內直肌的麻痹,常規的外斜矯正術后容易出現回退現象,患眼再次外斜。Salazarleon[5]1994年采用闊筋膜作為牽引眼球替代物,固定鼻側眶緣,使眼位改善。收到了滿意的手術效果。受Salazar-leon用闊筋膜作為眼球牽引物的啟發,受以上啟發,我國的盧煒[6]、焦永紅等[7]對于動眼神經麻痹性斜視的手術方式進行了探討,盧煒提出了內直肌眶緣固定術矯正動眼神經麻痹性外斜視,用縫線牽拉內直肌縫合固定于內眥部眶骨骨膜或內眥韌帶,但由于骨膜及內眥韌帶受牽拉后具有伸展性,可隨時間的延長而松弛,從而增加外斜欠矯或復發的縫線。
基于上述弊端,我們將該方法做一改良,即借助鈦釘將牽拉縫線固定于內眥部眶骨骨質,手術獲得第一眼位基本正位,手術后眼位回退量小,手術既獲成功,手術成功的關鍵離不開術前術后精心的護理和觀察。
參考文獻
[1]杜小鵬,湯亞南,盧麗萍.動眼神經麻痹病因及特點[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8,11(3):71-72
[2]vonNoordenGK.BinocularVisionandOcularMotility.StLouis,Mo:CVMosby;1985:367
[3]CallahanA.ArchOpthalmol.196166∶241
[4]HelvestonEMTransactionsoftheAmericanAcadermyofOphthalmologyandOtolarynglology.1975;722-726
篇11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0年本院對2例剖腹產切口感染產婦應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其中1例年齡20歲,為剖腹產術后反復下腹痛伴低熱18天,腹部切口干潔,無明顯紅腫,無滲血、滲液,下腹切口上有壓痛及反跳痛。1例年齡24歲,為剖腹產術后8天,腹部切口紅腫,有膿液滲出。2例均應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治療8天后行二期縫合,術后9天拆線,切口愈合良好。
1.2 方法 清潔消毒切口后放入由高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組成的醫用泡沫敷料(VSD),內置多側孔硬質硅膠引流管,即海綿體引流器,外覆蓋透明敷貼將切口完全封閉,將引流管接中心負壓吸引,調整負壓至40—60kPa,以看見敷料收縮呈樹枝狀,手觸變硬并有液體流出為度。
2 護理措施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產婦因擔心切口愈合情況,心理方面會出現焦慮、恐懼的情緒,護士應理解產婦的痛苦,做好溝通工作,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同時動員其家屬多與產婦交流,減輕產婦的心理壓力,積極面對病痛。
2.1.2 健康宣教 術前要讓產婦了解手術過程,術后注意事項等,增強產婦信心,打消對手術的顧慮,同時做好產婦陪護的健康宣教。
2.2 術后護理
2.2.1 一般護理 術后主動地問候產婦,緩解產婦焦慮情緒,每日監測體溫,病房定時通風,接觸產婦時做好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2.2 負壓引流的護理
2.2.2.1 保持一定的負壓 合適的負壓可以起到充分引流的作用。
2.2.2.2 觀察創腔密封是否嚴密,負壓是否有效。若薄膜凹陷和泡沫皺縮均消失,說明負壓吸引失敗,應仔細檢查薄膜是否破損[2]。
2.2.2.3 保持引流管的通暢,防止管道扭曲,如有小血塊或壞死組織堵塞管道時可用0.9%氯化鈉注射液10~20ml沖洗管道。
2.2.2.4 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負壓引流瓶低于創面,有利于引流,并向產婦交代注意事項。
2.2.2.5 每天更換負壓引流瓶,注意觀察引流液量、顏色、性狀并記錄。當發現有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時,應立即報告醫生,檢查創面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并做相應的處理。
2.2.3 飲食護理 鼓勵產婦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及易消化食物。
3 體會
封閉式負壓引流能使創面得到有效的覆蓋和保護,降低再污染的危險;持續負壓吸引能及時清除壞死組織,改善局部微循環,刺激肉芽生長;還有利于消滅死腔,縮小創面;它的透明膜還有利于創面的觀察[3]。本院2例剖腹產切口感染產婦經過封閉式負壓引流治療手段,加上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縮短治療時間,效果滿意。
參 考 文 獻
篇12
科技的發展也導致了新型經濟犯罪的發生,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網絡技術不斷進步,網絡環境下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日益增多,嚴重侵害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合法利益,影響了網絡環境的正常秩序。而立法的空白、懲治的不力是導致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屢屢發生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刑事法未能有效的發揮其保障法的功能,未能有效遏制犯罪分子對網絡知識產權的侵害。
一、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含義與構成特征
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是指以互聯網為工具而實施的嚴重危害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如果某項知識產權的載體僅僅存在于網絡上,則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也包括以承載知識產權的網絡為攻擊目標的犯罪活動。從廣義上講,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既是工具犯又是對象犯,但更主要的是工具犯,在形式上屬于傳統犯罪的網絡化。
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因其調整的范圍有所不同,具有區別于傳統侵犯知識產權罪的構成特征[1]:
1.客體特征。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一方面侵犯了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侵犯了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和市場經濟秩序。除此以外,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還侵犯了國家對網絡的正常管理秩序。網絡的發展要求國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規范網絡活動,進而保護數據,便于人們進行正常的信息交流,以保障正常的經濟秩序。國家通過制定有關網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形成對網絡活動的管理制度,違反這些規定必然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在網絡上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破壞了國家對網絡的正常管理秩序。
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犯罪對象是與受國家法律保護的他人依法所享有的知識產權有關的科學技術及其他知識成果。
2.客觀方面特征。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互聯網侵犯其知識產權且情節嚴重的行為。除了經知識產權權利人許可或法律另有規定之外,其他任何人均不得享有或使用該知識產權權利,行為人未經權利人許可,在互聯網上非法使用其權利的,如果行為的危害性具有嚴重性,就有可能構成犯罪。
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與傳統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都不是行為犯,而是結果犯或情節犯。與非網絡環境下的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相比,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的行為因其侵權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致使其產生的社會危害性要大得多,在司法實踐中如何具體掌握網絡環境下“情節嚴重”的標準,應當參照有法律解釋權的國家權力機關或者具有適用法律解釋權的國家司法機關所作出的解釋或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結合審判中的實踐進行具體分析處理。
3.主體特征。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均可構成,其中單位包括網絡服務商,這是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與傳統侵犯知識產權罪的又一不同之處。
4.主觀方面特征。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的犯罪多數是由故意構成,只有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可以由過失構成。對故意犯罪而言,盡管不能排除網絡上侵犯知識產權罪的貪利型目的,但與傳統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不同的是,許多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都不具有直接的營利目的。因此,“以營利為目的”不能成為該種犯罪的必要要件。
二、中國網絡知識產權刑事法律保護的缺陷
目前網絡知識產權作為知識產權的一種特殊形式, 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承認和保護。中國現行的網絡知識產權刑法保護手段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體現在目前中國網絡知識產權刑事法律保護立法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我們應重視和完善中國網絡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立法,以適應當前打擊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需要。
中國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立法采取的是集中型的立法模式,在這種立法模式下,維護法律的長期穩定性是必然的選擇。但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特征就是世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知識產權刑事法律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相對僵化的立法模式對新情況的反映能力不足,容易造成保護知識產權的刑事法律滯后于社會生活的變遷。
技術進步歷來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為作品創作、傳播提供了更有利的工具,另一方面也為未經授權侵犯作者權利的復制和傳播帶來了便利。因而,知識產權的刑事法律保護在給科技發展提供主要動力和堅強保護的同時,也必然不斷地面臨新技術帶來的挑戰。尤其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傳播市場的全球自由化更是使得知識產權刑事保護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例如,域名的刑事法律保護、網絡環境中著作權的刑事法律保護、電子商務中知識產權犯罪刑事管轄權的確定以及刑事證據的取得等等。所以,應審時度勢地對知識產權立法進行及時修改、完善。德國、法國等國結合刑法典和知識產權法規對知識產權犯罪行為進行刑事處罰的結合型模式,在維護刑法典的權威性與穩定性的同時,能夠兼顧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對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進行修訂與補充,從而合理地組織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刑事反應,無疑更能適應網絡時代對知識產權刑事法律保護的要求[2]。
三、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的立法模式
1.附隨型立法模式及其完善。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形勢下,現行刑法關于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條款中的某些規定逐漸顯現出不合時宜和無能為力,刑法典的更新速度落后于技術進步的速度,不利于對網絡知識產權的切實保護。
為此應當在考慮刑法典穩定性的同時,使涉及網絡知識產權的刑事法律規定適應社會變遷的步伐,重視采用特別刑法的形式規范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可以借鑒德、法等國結合刑法典和知識產權法規對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行為進行刑事處罰的結合型模式,這樣在維護刑法典的權威性與穩定性的同時,又兼顧了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新情況、新問題,能夠及時對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進行修訂與補充,適應網絡知識產權刑事法律保護的要求。
在目前的立法實踐中,中國網絡知識產權刑事法律保護模式應在堅持刑法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除在刑法典中以空白罪狀、簡單罪狀的方式集中規定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罪以外,還可以通過對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單行網絡知識產權法規中與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罪有關的附屬刑法規范的修訂,充分發揮附屬刑法的作用,提高網絡知識產權刑事法律保護的創新性和及時性[3]。
不過我們也應看到,附隨型立法模式雖然能夠起到提示的作用,但這種附隨型的刑法規范是以刑法規定為前提和基礎的,一旦刑法本身沒有相應的條款,那么由于受罪刑法定原則的制約,附隨型的刑法規范就會被束之高閣,無法具體適用[4]。
因此,采用附隨型立法模式必須注意刑法典與各附隨立法的銜接,由刑法典統一對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罪狀及法定刑作出規定,而由附屬刑法規定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范圍,即對于需要作為犯罪處理的,則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種結合模式的長處是,既顧及了刑法典集中統一規定的優點,又考慮到了侵犯知識產權罪是法定犯的特點,避免了單一立法模式的不足。當然,必須說明的是,中國有關行政法規和經濟法規中,通常沒有如國外法律中有罪狀及法定刑的規定,雖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刑法規范,但仍然應看做一種立法形式。因為刑法所有規定的侵犯知識產權罪實際上均必須以違反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為前提,這是由法定犯原理所決定的。就此而言,對侵犯知識產權罪等法定犯不可能僅有刑法規定,而沒有行政法的相應規定,否則也就不成其為法定犯了。
2.專門性立法模式的可能性。在不突破現有刑法語言含義的范圍之內,部分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是可以在現行的刑法框架內被懲治的。但是,時代在不斷的發展,新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形態、尤其是網絡犯罪形態還在不斷的涌現,刑法注定面臨著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否則便無法有效地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也無助于刑法正義理念的實現。
針對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中國并沒有一部專門的刑事法律予以規定, 目前的立法形式由于沒有考慮到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特殊性,并不能對網絡知識產權給予充分的保護。在2004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司法解釋中觸及到了網絡知識產權,但也只有一款提到了網絡知識產權,這對于遏制日益猖獗的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無疑是力不從心的。
雖然侵犯知識產權犯罪集中立法模式有利于充分揭示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共性特征,便于綜合比較分析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從而實現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罪刑設置的系統化,增強刑法的威懾力,但是對網絡知識產權個性的忽視可能會導致對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放縱,實踐中網絡知識產權的新領域如域名、網絡著作權的刑事法律保護等新情況、新問題在現行的刑罰框架內并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解決[5]。
為此,有必要考慮網絡知識產權刑法保護形式的改革,在時機成熟時,制定專門規范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特別刑法,以加強對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陶月娥.論侵犯網絡知識產權犯罪[J].遼寧警專學報,2005,(6):50.
[2]田宏杰.論中國知識產權的刑事法律保護[J].中國法學,2003,(2):147.
篇13
1 臨床資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COPD合并II呼吸衰竭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51-86歲。30例均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呼吸分學會修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規范。30例上機前血氣分析
PaCO2>50mmHg,PaO2
2 護理
2.1對護理人員的要求 要求參與護理人員熟練掌握無創呼吸機的操作技能,請專家為護理人員講課、培訓,了解無創呼吸機性能、使用方法,提高操作熟練程度,學習參數調節及故障排除技能,使每位護理人員能沉著冷靜應對出現的情況。
2.2心理護理 對初次上機者應由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進行操作并根據個體差異進行健康指導。教會病人進行非語言交流,詳細解釋各項檢查、操作的必要性,爭取患者的理解、同意與配合,讓患者信任醫護人員,并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2.3增加舒適感 BiPAP呼吸機治療時人-機接觸面最常用的是鼻罩和口鼻面罩,鼻面罩材料應選用硅膠面膜,保證面罩的良好密閉性和舒適度,能較長期持久的使用。固定鼻面罩的頭帶松緊以能容納二個手指為宜,允許有少量漏氣并不會導致氣道壓力的下降。
2.4 密切觀察病情,調節呼吸機參數 通常采用S/T模式呼吸頻率12~16次/分,吸氣正壓從6cmH2O逐步提高到12~20cmH2O,呼氣壓從4~6cmH2O,吸氧濃度30%~50%,輸入氧流量5L/min,效果較好。使用過程中除觀察呼吸機運行情況外,還應密切觀察病人的神志、心率、體溫、血壓、呼吸、尿量、紫紺等情況,定時進行血氣分析、監測血氧飽和度,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2.5氣道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 注意檢查呼吸機管道的銜接,鼻面罩是否漏氣,氧氣管道是否脫落、扭曲,呼吸機參數調節及氧流量是否合適,呼吸機濕化器濕化是否足夠,水溫35~37度,不超過40度。認真做好管道的消毒處理,及時傾倒冷凝水,防止吸入性肺炎。對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粘稠導致呼吸不暢時,應加以霧化吸入,教會有效咳嗽,必要時吸痰。
2.6營養支持 合理安排飲食: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但需限制糖分的過多攝入。并注意補鉀。尿少,水腫者應限制水、鹽的攝入。每日補充2500-3000ml的水分,可使痰液稀釋,易于排出。如出現腹脹,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
2.7預防并發癥
2.7.1預防面部壓傷 對連續使用無創呼吸機的患者每隔4h放松一次,每次15-30min,并對局部皮膚按摩,在鼻翼兩側涂凡士林,減少摩擦和損傷。同時做好局部皮膚營養,保持適宜的溫度等。
2.7.2做好口腔清潔,促進食欲,增強體質預防口腔潰瘍。
2.7.3積極預防和處理腸脹氣。
2.7.4做好皮膚護理,預防褥瘡發生。
2.8停機注意事項 患者全身狀況改善,肺部感染控制,經鼻導管吸氧可達到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穩定在正常水平,可以停機。帶機時間長應采取間斷停機。停機前應向病員作好解釋工作。
3 討論
無創呼吸機功能不斷完善,其使用方便,無需插管,患者痛苦小、舒適,費用低,患者易于接受。早期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加以合理護理,對治療急、慢性呼吸衰竭有顯著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