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互聯網 時代以后,傳統企業面臨著成本優勢蕩然無存、產品能力逐漸喪失、渠道優勢土崩瓦解這3個生死難題,傳統行業的三大生死劫之所以會出現,背后的邏輯其實是統一的——互聯網 時代的用戶需求已經從有邊界變成了無邊界,而傳統企業無法把握用戶需求,無法適應新時代下無邊界的商業邏輯。本書剖析了這3個問題產生的根源,同時提出了解決方案:人貨場論。人論:重構用戶認知。首先,企業應該重構對用戶的認知:從“消費者”到“用戶”,然后告訴讀者應該如何去認識、理解和尋找“用戶”。貨論:重識產品創新。產品的邊界被無限放大,與用戶相關的所有事物,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都可以稱之為產品或產品的一部分,都需要企業去關注,企業必須重新認識產品,并用新的法則對產品進行創新,書中給出了精益創新方法。場論:持續動態經營。解決了用戶和產品的問題之后,企業如何通過持續動態經營的方式解決商業難題,達到“人貨合一”的目標。
劉官華
TII咨詢CEO,“互聯網 ”戰略與運營專家;諾普信、采招網、聯邦“互聯網 ”戰略顧問;中興、魅族、步步高“互聯網 ”運營顧問;南極圈、創業邦、3W創業導師;前騰訊戰略發展顧問、高級講師;前火狐數字游戲CEO。
梁璐
TII咨詢總裁,互聯網 用戶與產品專家;平安、步步高、美的“互聯網 ”用戶顧問;華為、深交所、K米“互聯網 ”產品顧問;騰訊項目管理顧問;光環國際、3W創投特聘講師;前大眾點評網O2O商業化總經理;前珍愛網產品總監。
艾永亮
TII咨詢董事長,“互聯網 ”管理與研發專家;華為、深交所、步步高“互聯網 ”管理顧問;星網銳捷、500萬網“互聯網 ”研發顧問;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研發創新小組成員;前騰訊產品總監、首席敏捷管理教練;前ThoughtWorks精益管理咨詢師。
目錄
前言
01人貨場論
商業的速朽與重生 / 1
第1節商業邏輯刷新 / 2
互聯網 時代傳統商業的三大生死劫 / 2
互聯網 時代商業命題是無邊界的 / 11
互聯網 企業應對之法 / 13
世界觀的顛覆導致商業邏輯顛覆 / 28
對量子力學的后知后覺 / 30
第2節互聯網 時代全新商業角色:運營商 / 32
商業角色重新定位傳統產業到互聯網 / 32
人類進步史:連接革命 / 33
商業角色重新定位——六大逆轉 / 36
第3節人貨場論 / 65
傳統商業邏輯的必然困境 / 66
商業邏輯沒變,底層代碼重寫 / 72
商業理念升級 / 77
02人論
重構用戶認知 / 86
第1節走下神壇:從“消費者”到“用戶” / 88
用戶距離縮短導致商業價值鏈拉長 / 88
找到真正使用產品的人 / 94
從購買決策到使用過程 / 96
第2節認識“用戶”比什么都重要 / 106
重新理解我們的“用戶” / 107
“變”與“不變” / 113
是“朋友”還是“上帝” / 114
第3節洞察最熟悉的陌生人 / 115
用戶洞察 / 115
用戶感 / 117
用戶驅動 / 118
用戶價值 / 121
03貨論
重識產品創新 / 124
第1節邊界被無限放大的“產品” / 126
看不懂的新“產品” / 126
“用戶價值”是產品外延的底層邏輯 / 134
產品要能提供“連接” / 142
第2節重識產品創新 / 146
傳統產品創新失靈:從“正確地做產品”到
“做正確的產品” / 147
無邊界創新與有邊界創新 / 150
“用戶創新”——無限創新的解法 / 156
第3節精益產品創新三原則 / 159
保持動作“多次” / 159
保持時間“盡早” / 161
保持方向“液態” / 164
04場論
持續動態運營 / 168
第1節商業營銷大變革 / 170
定義場景 / 170
不同時期的營銷哲學 / 176
市場營銷學的發展 / 181
傳統商業營銷的困境 / 183
第2節變革的本質:只有一種無限游戲 / 188
有限游戲 / 189
無限游戲 / 190
變革本質 / 191
第3節持續動態運營 / 194
動態運營三原則 / 194
動態運營的終極目標:人貨合一 / 201
動態運營的價值根基:大社群 / 204
05人貨場論
商業實踐 / 208
第1節“三位一體”理論 / 210
產品三層結構:功能、特性、心理 / 210
用戶認知過程決定心理感知對產品的影響 / 214
“雙循環”逼近“三位一體” / 216
第2節精益理念回顧 / 217
精益思想 / 218
四部創業法 / 219
精益創業 / 220
第3節精益產品創新 / 222
小循環:精益快速試錯 / 222
大循環:持續調優改進 / 233
第4節商業應用實操集 / 238
一切從用戶洞察出發 / 238
把種子用戶作為驗證產品構建的起點 / 244
動態產品運營 / 247
《騰訊之道》三位老師又一力作,隆重推薦!三位老師基于多年的商業洞察和咨詢實踐,在透徹分析新時代傳統商業面臨困境的原因(即用戶、產品和運營——作者將之統稱為“人貨場”的變化)的基礎上,給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新的“人貨場”論)以及實操指導(“精益產品創新”)。現代商業是“認知”的競爭,因此本書超過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重構認知(用戶、產品和運營),顛覆原有認知。書中特別認同老師的一句話是,或許是計算機專業出身,老師認為商業邏輯沒變,但是底層代碼改變,“就像編寫程序一樣,盡管前臺和界面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底層的代碼發生了根本改變”。
此書很有幫助
可能因為雨天問題,這本書的外皮有點皺了,但是不影響里面的內容閱讀
該書剖析了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時代面臨的困境及其產生的根源,同時提出了解決方案:人貨場論。有理論有方法,內容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