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數字文化規劃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通訊工具的不斷更新,人類利用互聯網傳遞信息變得越來越快捷,越來越頻繁,基于數字化和計算機化的電子文化的發展給傳統的書本文化帶來巨大的沖擊,更使教育領域的課堂模式、教學手段、學習方法、課程教材等面臨嚴峻的挑戰。其應對策略,是努力實現教育的信息化。所以推進教育信息化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行政舉措,更是科學技術和學校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誰抓住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動權,誰就抓住了學校發展的主動權。
1數字化校園的概念和特點
1990年由美國克萊蒙特大學凱尼斯•格林(KenneGreen)發起并主持的一項大型科研項目“信息化校園計劃”,是數字化校園概念的最早出現。1998年,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在一次演講中,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迅速被全世界普遍接受,并引出“數字城市”、“數字校園”等多種理念。
數字化校園是以網絡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實現從環境(包括設備、教室等)、資源(包括圖書、講義、課件等)到活動(包括教學、管理、服務、辦公等)的全部數字化,以拓展實現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傳統校園的效率,擴展傳統校園的功能,最終實現教育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科研和管理水平與效率的目的。
從技術層面看,數字校園的基本特點是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網絡化使得信息資源可共享、活動時空少限制、人際合作易實現;智能化使得系統能夠做到教學行為人性化、人機通訊自然化、繁雜任務化;多媒化使得信息表征多元化、復雜現象虛擬化、教學信媒一體化。從教育層面上看,數字校園的建設必然導致教育過程信息化。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顯著特點: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體,建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表示。
資源全球化:利用網絡,可以使全球的教育資源連成一個信息海洋,供廣大教育用戶共享。教學個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智能導師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教學及提供幫助。學習自主化:由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認同,利用信息技術支持自主學習成為必然發展趨向。
活動合作化:通過合作方式進行學習活動也是當前國際教育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在支持合作學習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過計算機合作(網上合作學習);在計算機面前合作(如小組作業);與計算機合作(計算機扮演學生同伴角色)。
管理自動化:利用計算機管理教學過程的系統叫做CMI(計算機管理教學)系統,包括計算機化測試與評分、學習問題診斷、學習任務分配等功能。
環境虛擬化:網上活動空間是一個空間距離為零、時間維度具有高度彈性的虛擬世界,這意味著教學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脫離物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是電子網絡化教育的重要特征。現代已經涌現出一系列虛擬化的教育環境,包括虛擬教室、虛擬實驗室、虛擬圖書館、虛擬學社、虛擬出版社等,由此帶來的必然是虛擬教育。
2數字化校園建設原則和目標
(1)教學創新。依托學院各示范專業群的建設,整合形成數字化教學資源,構建共享型教學資源管理服務平臺,實現網絡教學模式。實現教學資源共享,為其他高職院校相關專業深化教學改革提供信息和借鑒,同時為各專業不同層次的技能人才職前培訓和職后提升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
(2)管理創新。以就業為導向,建成一個“雙掛牌、雙基地”校企合作的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平臺將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校教育和承擔企業職業能力培訓服務等任務有機結合起來,使學校與企業、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建立起廣泛的聯系,形成與企業生產實際緊密聯系的培訓體系,更好地為學院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提供服務。3數字化校園建設實施規劃
數字化校園的特點是涉及面廣、任務重、項目復雜,同時由于與原有系統的整合問題,整個工程時間跨度較長,因此規劃在分階段完成整個系統的實施。
總結以往實施系統的經驗和教訓,建議整個項目劃分為兩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是基礎建設階段,其總體目標是:完成信息化基礎設施以及基礎平臺的建設,同時要選擇能在短期來產
生效果的應用系統,從而為為后續階段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主要任務包括:
(1)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將校園網主干升級為千兆,建立與中國教育網及其他網絡多樣化的寬帶連接,形成一個結構合理、高速通暢的教學辦公網絡,同時網絡覆蓋學生宿舍,為宿舍學生訪問互聯網提供方便。校園網實現全網的安全控制與管理。在校園網的硬件設施建設上滿足數字化校園建設需求并為數字化校園軟件應用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2)完成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包括共享數據平臺、信息交換平臺、綜合信息服務門戶、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的建設,完成主要應用系統與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的整合,同時選擇綜合性全局應用進行建設。
(3)信息化應用技術培訓和制度建設。成立數字化校園管理中心,引進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加強數字化校園的管理和維護。建立信息化應用技術的培訓制度,對教師不斷開展網絡新技術培訓和網絡應用培訓。
第二階段的深化建設階段,其總體目標是:在第一階段建設成果上,繼續深化各應用系統的整合,推動全局性業務系統的建設。其主要任務包括:完成數字化校園基礎平臺對其他應用系統的整合,同時全局性業務系統的建設。主要包括:
(1)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建立以采購、編目、館藏、流通及館際互借等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統;建立海量圖書資料存儲系統,有計劃地實現圖書文獻數字化計劃。
(2)綜合教學資源管理系統平臺建設。實現資源的統一管理和應用服務。
(3)教學資源庫建設。圍繞專業教學目標與標準、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模擬實驗實訓、教學指導、學習評價等幾個模塊進行資源的建設。
(4)基礎數據庫與平臺建設。建立學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項數據資料,形成數據庫。開發完成全校綜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統。
(5)校企合作的網絡平臺建設。建成一個“雙掛牌、雙基地”校企合作的網絡平臺,通過Web服務器技術建立為社會、企業提供職業能力培訓服務和職業技能鑒定的交互式服務平臺,實現職業能力在線培訓和職業技能在線鑒定等功能;提供職教集團企業人才招聘、人才資源統計、在線查證;向社會、企業提供職業能力發展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資源及相關信息。
(6)校園網絡社區服務系統建設。建立校園一卡通系統,從學校環境、資源到活動的全部數字化管理,充分利用銀行的金融服務,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
4結語
數字化校園的規劃和實施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因此在進行系統開發時需要有一個整體的考慮,以保證各個系統之間的無縫連接,使得數字化校園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篇2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開出的花了。金秋十月,金黃的花朵一團團、一簇簇,開滿枝頭。仔細一看,花瓣只有米粒這么大。那五片柔嫩的花瓣就像是用玉石精心雕刻出來的一樣,那么小巧玲瓏!它的味道沁人心脾,令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濃郁的花香中,使所有疲勞都煙消云散。
篇3
它的樹干非常粗糙,枝葉十分茂盛。桂花樹的葉片上有一些很明顯的鋸齒,說明葉子老了,而葉片上沒有非常明顯的鋸齒,則說明葉子還很嫩哦。桂花樹的花朵既沒有海棠那么碩大的花朵,又沒有玫瑰那么鮮艷的花色,桂花剛開花的時候是白色的,漸漸的變成了淡黃、金黃、深黃、枯黃。桂花是由四片花瓣組成,每片只有米粒大小,靜靜地,藏在綠葉間。桂花樹的果實很小,如果不注意看的話,是看不到的。果實為紫黑色核果,俗稱桂子。
桂花樹的全身都是寶。它的果實入藥有化痰、生律、暖胃、平肝的功效。枝葉及根煎汁敷患處,可活筋骨止疼痛,治風濕麻木等癥。桂花樹是個重要的庭院觀賞花木,可盆栽也可插瓶觀賞。每到中秋時節便清香飄溢,讓人心情舒暢。它的花朵還可以入菜哦!它具有鎮靜止痛、通氣健胃的作用。桂花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桂花食品主要是吃花瓣。桂花還可以成茶。桂花茶是我國特產,歷史悠久,從香氣的高雅馥郁與食用價值來講,銀桂最好,數量也最多。桂花如果釀酒的話那會更好喝哦!上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山陵園釀制的桂花酒一度很有名氣。甜中帶香的桂花酒,嫩黃的酒色中帶著淡淡的翠綠,晶瑩剔透。
金色的秋天來了,桂花樹也開花了,滿院的飄滿了桂花的香氣,這時我就非常的高興,因為我們能喝到香飄飄的桂花茶了。
篇4
篇5
話說很久很久以前,老家是一個十分安寧的小村莊,人們過著與世無爭的好日子。可好景并不長,有一年村民們都得了一種可怕的病。
得了這種病的人都會不停地手舞足蹈,什么都做不了,最后活活的餓死。后來有一個游醫來到了這個村子里,他晝夜不停的看書,一心只想醫好村民們的病,后來他也輕微的感染上了這種病。
有一天,游醫上山采藥,聞到了一陣桂花香。頓時,他的病好了。于是他沿著這股香味走,找到一個女子。他和女子一見鐘情,女子告訴他,她是一棵千年桂花樹,苦心修煉成妖精。村民只有聞了桂花香味才會好。于是他們分工,那女子變成了一棵桂花樹,游醫把村民們帶上了山。
村民紛紛上山,聞了桂花的香味,病都好了。游醫和樹精非常高興,但有一個人不高興。那就是一只蜘蛛精,這次病疫就是它傳染給村民們的。可讓游醫和樹精給治好了,它十分不高興。
于是它又散毒,讓村民們都成了它的部下,聽它調派。它想讓村民們殺了游醫,砍了桂花樹,可這事不小心讓游醫聽見了。他就逃進了山里找桂花樹,樹精早就知道了,它又施法術讓村民們都變了回來。
等游醫找到樹精時,村民們已經恢復了。游醫十分感謝樹精,他們誰也離不開誰了。那蜘蛛精還不死心,把村民們都變成了植物人。這下連樹精都沒有辦法了。但樹精告訴游醫,只有到華山找一把天地所造的劍殺了蜘蛛精才能救村民們。
于是他們倆來到了華山,華山之神告訴他們,神劍在華山頂峰,他可以送他們上山,但必須用千年桂花樹所造的盒子裝劍。
篇6
母親卻很尊敬他,她總是買那青年的水果,喝完水后也會把瓶子遞給他,而他便微笑著說一聲:"謝謝”!我問母親為什么,母親總是說他賣的瓜甜,新鮮又便宜,而且他人品很好,壞了的瓜他總會丟掉,也不會短斤少兩,從不會讓買家受虧。
我漸漸地對他產生了些敬意,早晨總會把喝完了的牛奶盒遞給他,他也慢慢的熟識我了,每次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說:"謝謝!”
他身旁的桂花樹抽芽了。
一天早上,我從公園走過,看到了一個老人,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拿著個破碗,兩鬢斑白,衣衫襤褸,看樣子已經年過花甲了,原來是個乞丐。我看看周圍的人,一個個一臉冷漠,若無其事地從老人身邊走過,不由地轉過頭,向學校走去。忽然看到手上拿著的空牛奶瓶,便轉身向青年走去,突然,我看見那青年塞給那老人一大把錢,有一塊的,有五塊的,這可能是他今早的全部積蓄吧。我悄悄放下瓶子,紅著臉轉身快速向學校走去…。
桂花樹長出了濃密的枝葉。
星期六我和同學去公園游玩,看到路邊停了一輛無償獻血車。有位同學說鮮血的都是傻子,而我看到了車上那青年的背影,毅然走向獻血車。從此,我再也沒和那同學來往。
桂花樹吐出了花苞。
大約在青年來這里兩個月后的一天早上,我家門鈴突然響起,是哪
那位青年,他抱著一個大西瓜放在了桌上,和我媽媽說了幾句話,就鞠躬走了,從此,公園了再也沒有出現過他的影子。
篇7
春光燦爛,萬物有了生機——小草就像剛出生的嬰兒,花兒再次顯現出她的美麗,小鳥們嘰嘰喳喳地叫,唱著歌跳著舞,多歡樂啊!
我呼吸著新鮮空氣,享受陽光,真舒服!這時我聽見誰在爭吵著,便到處看了看。哦!原來是蘭花和桂花樹在說話。
蘭花目中無人地說:“我說桂花樹啊桂花樹,瞧你那丑相,花朵那么小,樹枝像幽靈谷里的樹妖怪,葉子到處長,沒規律,樹皮像老人的皮膚一樣,暗淡無光。總之你哪里都不好看。我是多么受歡迎,蝴蝶在我上空盤旋,時而采我花朵中的花粉,我開的花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一簇一簇的,從遠處看,白得如白云一樣,花的下面綠綠的,一絲絲,像棵榕樹,簡直找不到形容我美的詞了!”桂花樹說:“我雖不如你好看,但我的花特別香,十里以外的人都聞得到,有的人還用我的花做桂花餅吃,泡桂花茶喝,可你只能供人們觀賞,沒有什么重要意義。并且,我的根扎得深,不怕風吹雨打,一年四季都是綠郁郁的,到了夏天,人們還可以在我的樹蔭下乘涼。”
第二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吹著大風,蘭花被雨水沖打得東倒西歪,狼狽不堪。從一個漂亮的姑娘變成了一個老太婆,而桂花更有活力了,被雨水洗刷后,葉子更綠了,花兒更香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驕傲只會讓人得到不好的后果,從外表不能判斷一個人的真正本質,必須通過事實才能證明。
篇8
俗話說“八月桂花香”,可如今已是十月,我家樓下的那一株桂樹也才開花,這可比往年晚了許久。
我最喜歡的是那棵丹桂樹。遠遠望去,他就像一把綠色的“大雨傘”,一簇簇桂花就像無數的小斑點一樣鑲嵌在綠葉中讓“大雨傘”變得更加可愛了。來到桂花樹下,踮起腳尖兒,仔細觀察,桂花的葉子是長橢圓狀的,葉面光滑,就像涂了一層蠟一樣,旁邊還有一排排鋸齒長的花邊。丹桂花的顏色是黃色的,米粒般大小,有四片花瓣,中間有兩個黃色包著白色的小花蕊。桂花雖小但卻散發著淡淡的清香,這香味雖然不濃,但足以令人難以忘懷。一陣微風吹過,樹上的桂花紛紛落下,就如同下了一場桂花雨般,而那桂花的香味卻隨風而去了。
站在樹下,享受著帶有淡淡清香的桂花雨,這是多么的舒適啊,只有在這時,我才能拋棄所有的煩惱,好好欣賞大自然的美妙。
我愛桂花,更愛那因風而起的桂花雨。
五年級:悠悠雨之蝶
篇9
篇10
我是一棵桂花,住在遙遠的大森林中。我的鄰居是一棵柳樹,小動物經常在兩棵樹之間玩耍,我非常高興!
春天,桂花還沒開,身上都是光禿禿的。可柳樹的身材苗條,嫩綠的柳條在風中搖擺,像春姑娘的辮子。它看了我,說:“喲,這是誰啊,皮膚這么粗糙。”我說:“是我啊,柳樹姐姐,我是桂花樹啊!”“我不認識你怎么寒酸的樹,想高攀我,休想。”柳樹趾高氣揚地說。“可我真的是桂花樹、你的鄰居啊!”說完這句話,我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整個春天和夏天,我都在淚水中度過。柳樹一遇到小動物就說我的壞話,使森林中的動物都不愿和我玩了,我寂寞極了。
秋天,悄無聲息地來了。桂花開滿了枝頭,淡黃的花朵把我打扮得格外漂亮,更妙的是那迷人的香味飄得遠遠的,而柳樹的葉子都黃了,枯萎了,落在了地上,只剩下光溜溜的柳枝隨風擺動了。有一天,森林那頭來了只小兔子,它來到我面前對我說:“桂花樹姐姐,我是新搬來的動物,你能給我些桂花做湯圓嗎?”“當然可以,我非常樂意,請稍等。”我搖了搖身體,有許多桂花落了下來。白兔拾起了桂花,說了聲謝謝,一蹦一跳的走了。
就這樣,桂花引來了許多小動物,它們在樹下乘涼,吃著桂花做的食品。我們歡聚一堂,只有柳樹姐姐孤零零地立在那兒。我向柳樹姐姐喊:“姐姐,你也來參加派對吧!”旁邊的小動物說:“桂花樹姐姐,你別邀請它,它到處說你壞話,還不讓我們和你玩。”……柳樹紅著臉說:“桂花樹妹妹,對不起,我不該說你壞話,也不應該排斥你。”“沒關系,我早就不介意了。”我說。“謝謝,我也要加入你們的派對。”柳樹姐姐說。就這樣,我們愉快的度過一天,我也和柳樹姐姐重歸于好。森林中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不能以外貌去評判另一個人,因為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不能瞧不起人。
篇11
現在,我長大了,桂花樹也長大了。我每個星期六都和幾個小伙伴到桂花樹下轉來轉去,有時還給它澆水施肥。有時我還爬上樹,在上面望遠呢!
篇12
人們常說:“八月丹桂滿枝黃”,遠遠望去,整個校園,滿眼都是黃色。走進一看,桂花有四片花瓣。
篇13
后來在他們的談話中我了解了這一切。有一位叔叔告訴我,以前他們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香煙裊裊是佛堂,書聲瑯瑯是學堂;佛堂學堂共一堂,子孫后代沒希望!”他們的學校以前叫“青獻堂”,也就是一座祠堂,祠堂里香煙裊裊,拜佛的人很多,他們就在這香煙裊裊的祠堂中讀書。爸爸指著照片中的一個教室跟我說:“以前我們就和另一個班的同學在這個教室上課”。張老師還告訴我,以前她同時教兩個班,她還向我描繪了當時的情景:一間教室,兩個講臺,10張課桌,背對背分兩頭坐著19名學生,一頭坐著二年級9名學生,另一頭坐著五年級10名學生。張老師給五年級這頭的學生上課時,另一頭二年級學生就靜靜地坐著做作業。爸爸以前是班里的班長,可是他也就只讀完了小學五年級,后來因為家里太窮就沒讀了。以前學校就只有兩排兩層樓的土房和土房后面的一排一層的破房子,兩排兩層樓的破土房一排是小學部,一排是初中部,后面的破房子是老師和學生吃住的地方。當時沒有一間教室的窗戶有玻璃,窗戶上都被釘了一些木板,教室的門也是由一片片木板釘成的,就連學生的書桌和凳子都是由木板釘的。當時沒有大黑板,每個教室的凳子上都放著兩塊小黑板,沒有黑板擦,老師們就用破布來擦黑板。每天學生們都聽著那個大鈴鐺的聲響來確定上課、下課。課間因為沒有操場,學生們就在桂花樹下玩,有的學生就到佛堂玩。每天除了語文課就是數學課,偶爾就讓他們在桂花樹下跑幾圈就算是體育鍛煉了。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教室里的泥地被雨水浸透后也變得泥濘不堪,就更別說外面了。比起那時,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自己是多么的幸福!30年前爸爸他們用小黑板做應用題,小卡片做數學題;現在我們用電腦多媒體上課。過去10多平方米的食堂搖身變成了寬敞明亮的餐廳。過去的破祠堂也變成了現在這個美麗的學校,里面有高大的教學樓,窗戶上裝了玻璃,教室里亮堂堂的,原來的泥路也變成了現在寬敞的水泥路,不論春夏秋冬還是刮風下雨,我們上學都很方便。我們可以在這樣的學校讀書是多么的幸福呀!
在同學會快結束的時候,我們又在那兩株桂花樹下照了一張合影,張老師說:“改革開放三十年,辦學條件大改觀,危房校舍變樓房,現代媒體課堂顯,素質教育真正好,學生一代比一代好;改革開放三十年,教師待遇大轉變,月薪幾十到幾千,醫療保障盡開顏,住房條件大改觀,老師幸福堆滿臉!”在這片奉獻的土壤中,老師們付出了所有,終于也收獲了應有的幸福,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祝愿你們桃李滿天下,芳香遍人間!是啊!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學習來回報爸媽,回報老師,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