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教育學會論文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教育學會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教育學會論文

篇1

教育科研單位,師范院校。中小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加強創新人才培養,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要求,更好地交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經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中國教育學會擬于2010年11月舉辦第23次全國學術年會,主題為“完善多樣化高素質人才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經研究,定于5月初10月底開展學術年會論文征集和評選活動,請各單位積極做好報送工作。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論文征集

1.論文形式:學術論文、調查報告、經驗總結、實驗報告等。

2.論文分類、論文登記表(詳見cse.省略)。

3.論文報送方式:①電子版論文通過中國教育學會論文申報系統hap:Hcse.edu.crdedoas2/huiyuan/index.lwjsp(復制粘貼本地址即可直接進入申報系統)在線報送。②紙質論文郵寄至:北京西單大胡同35號,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學術室收(郵編100816),請在信封正面左下角注明“第23次論文征集”字樣。

4.論文報送要求:①符合年會論文主題,緊貼教育教學實際,觀點鮮明,邏輯嚴密,案例典型,結論合理。②每人最多報送兩篇論文,報送者必須是文章的唯一作者或第一作者。③網報論文須為word文檔,文檔不得大于1兆(MB),紙質論文請打印在A4紙內。文章字數限3~5千字(A類論文字數可適當放寬)。④“學科分類”欄目請參照附件一中的分類法填寫相應代碼(A、B、c…)。⑤論文摘要應包括目的意義、方法、結果或結論三個部分;正文引用他人學術研究成果請列出參考文獻。

5.注意事項:(D關于學術年會論文的一切事項均以中國教育學會網站通知為準,如有疑問,可通過郵件或電話與我們聯系,中國教育學會網址:cse.省略;郵箱:cse@moe.省略;電話:010-66010070/66051217兼傳真)。②兩種報送方式任選一種即可。紙質論文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網上報送論文如有重大修改并再次報送,請一定通過電子郵件告知,以防誤刪終稿。③在線報送論文者請將系統自動生成的論文序號和作者姓名填寫在匯款單附言欄中(請注意一定要填寫作者本人的姓名)。多人共同匯款的,請將名單和聯絡員的聯系方式傳真或E-mail至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學術室。④請參照附件二中的樣例詳細填寫作者單位和聯系方式。⑤嚴禁抄襲,否則一經查實,取消評獎資格。

6.論文報送截止到7月20日(網上報送截止至7月20日17點整,紙質論文以寄出地郵戳為準)。

7.參評費用:每篇論文需交參評費人民幣80元。匯款地址:北京西單大胡同35號,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辦公室收(郵編100816)。聯系電話:010-66018003。

二、論文評審

1.評審由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負責,評審委員會主任:顧明遠(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副主任:談松華(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2.獲獎等級分為:一、二、三等獎。

3.報送查詢、結果公示與證書寄送:論文與評審費寄出1個月后,即可在中國教育學會網站查詢是否已經送達,如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評審結果將于11月揭曉并在學會網站上公示15天。公示無異議,中國教育學會秘書處將郵寄獲獎證書至論文第―作者,未獲獎論文不另公布。

篇2

只有每次進行課前提問,學生們才能自主的去進行課下復習,課前提問的方式有很多種,默寫、到黑板前默寫,背誦等,但是對于出現錯誤的學生,盡量要讓其他同學去發現,去糾正,去寫出或說出正確的單詞,最后老師在做總結,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三、教學場景要豐富,比如多媒體教學,同學互助,結合學生自己身邊的生活場景等來教學,因為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

(一)我們要借助現在國外的影視劇、動畫片的經典片段,使學生感興趣的同時,也在增加同學的詞匯量,也引起他們課下去看一下經典影視劇的興趣,不知不覺中,學生們的詞匯量就會增加。

(二)同學間的互助學習,在老師講解完新的詞匯后,同學之間來互相讀說,互相糾正發音及拼寫,讀的好的來帶動讀的差的,這樣就極大的激發起同學們爭著去讀好學好的心,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對于促進班級的整體學習水品有很大的幫助。

(三)多結合一些同類詞的一起學習的方法,比如:老師是teacher,班主任:classteacher;校長:headmaster。主動去交學生一些常用的到詞匯,比如:房間:room,臥室:chamber;家里:home扥等。這樣他們就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自己的英文日記中去提現,比如:有的同學日記中想寫,我們家種著很多數,有楊樹、柿子樹、核桃樹,這樣他們就會去了解,樹的意思是tree,但是楊樹就是:poplar,柿子樹:PersimmonTree,核桃樹:walnut,這樣就會讓學生們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就會去主動學習一些詞匯,日積月累就會積累很大的詞匯量。

(四)多結合一些學生身邊的例子來教學,比如學習指路,讓同學們結合自己身邊的比較常用的目的地來說出如何指路,比如:農村里面的哪個超市怎么走,哪個飯店怎么走,哪個診所怎么走,某人家怎么走或者或者讓同學們打聽其他同學的家怎么走等等,讓同學自己去組織語言,課上來不及的可以課下去交流學習,查字典,問老師都行。這樣就極大的加強了學生們的自學能力。

四、課后或自習時間,每天抽若干個學生到辦公室,結合所學詞匯說一兩句話

簡單點說就是造句,剛學的單詞詞匯來造句,單獨來老師身邊來讀說自己所造的句子,并要默寫出來,然后老師針對性的指導學習。這樣做也會加強學生的課后自習能力,而且也會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壓力,這樣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英語成績就會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

五、最后一方面就是作業

課后針對新詞匯留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作業,留一些能夠激發起學生自學能力的作業,因為,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檢驗和延伸??菰锏淖鳂I讓學生感到如同跌進了“苦海”,而靈活多樣的作業卻讓學生感到意猶未盡。因此,只有適合學生發展規律的作業才是可取的,也才能真正地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比如:

(一)上面提到的,留一些找同類詞的作業,讓學生自己總結整理,每人至少找3-5個同類詞,比如:找醫生的同類詞,醫生、護士、護士長;醫院的科室:外科、內科、手術室等等。簡單的說就是“身臨其境“,沒有生活經歷的語言是空泛的,是無所依托的。要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靈活地運用語言,以使學生將知識與實踐有機的聯系起來,從而懂得學習英語的意義,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可以布置與學生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作業,增強其實踐能力,培養其創新精神。如:學習生活用品后,布置學生自制標簽,貼在自己的用品上。可以給家里的冰箱貼上“fridge”,桌子貼上“table”,椅子貼上“chair”,玩具娃娃貼上“doll”,有些學生還有創新,在扇子上貼了“anicefan”,充滿了童趣和人文氣息,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學生的純真與個性。

篇3

2.專有醫學名詞

這類詞并非由醫學詞素合成的,它們只出現在醫學類文章中,并且詞義單一。如insomnia(失眠)、gallbladder(膽囊)、platelet(血小板)、jaundice(黃疸)、embryo(胚胎)。許多藥品名、疾病名、醫學技術名稱是以發現者、開發者的名字命名,如Parkinson's(帕金森氏綜合征)。

3.醫學派生詞

醫學英語詞匯吸納了大量外來語,其中大部分來自拉丁語和希臘語。豐富的拉丁語和希臘語語素構成浩瀚龐大的醫學術語。雖然這些詞晦澀難懂、發音難,但卻是有規律可循的,即由詞根、前綴、后綴、連接元音按一定的構詞規律合成的。前綴改變詞義而不改變詞性,如anti-(反、抗)、endo-(內)、peri-(周圍)、hyper-(多的)、trans(超越)等。詞根通常代表身體的某一部分,如pulmon-(肺)、rect-(直腸)、cardi-(心)、gastric(胃)等。與普通詞語后綴不同,醫學詞語后綴通常改變詞義,如-ectomy(切除)、-itis(炎癥)、-stasis(抑制)、-algia(疼痛)等。連接元音是連接兩個詞根、詞根和后綴的元音,多數用“o”,有時也用“e”或“a”。連接元音只起到連接作用,沒有改變詞義。據統計只要掌握500個醫學語素,就能通過分析構成部分的意思推測大量派生詞詞義。如cardi-(心臟的)分別和后綴-logy(學科)、前綴tachy-(快的)、brady-(慢)構成三個意思完全不同的派生詞cardiology(心臟學)、tachycardia(心動過速)、bradycardia(心動過緩)。Cardi-與詞根pulmon(肺)和后綴-ary(有……相關的)共同組成cardiopulmonary(心肺的,與心肺有關的)。cardi-與詞根myo-(肌肉的)、后綴-itis(炎癥)共同組成myocarditis(心肌炎)。

二、高職高專醫學英語詞匯教學現狀

高職高專生源來源多元化,含普通高考考生、高職單招考生、自主招生考生,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多數學生缺乏詞匯學習策略,部分學生連最基本的核心單詞都無法牢固記憶,更不用說掌握難度更大的醫學英語詞匯了,他們的自信心因此受到打擊,學習積極性不高。而學生如果無法掌握基本的醫學英語詞匯,將無法獲取國內外最新的醫學資訊,直接制約著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把握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激發高職學生學習醫學詞匯的興趣,幫助他們掌握更多的醫學詞匯,能夠理解較為專業的醫學類文章,為今后參加工作進修學習打好英語基礎。國內眾多教育工作者對如何掌握醫學英語詞匯做了廣泛的研究,但多從“建構主義理論”、CBI(內容型教學理念)、TBI(任務型教學法)等教學模式上探討。由于詞匯量過大,教師在教學中基本上還是講解生詞表或課文中遇到的生詞,按照英漢對譯解析和構詞法分析。學生大都是機械性地記憶單詞,這種孤立式地強化記憶不僅使語言學習枯燥無味,而且學習效率低下。

三、語義場理論的內涵

語義場理論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是結構語義學最有價值的研究方法之一。1934年德國語言學家特里爾(J.Trier)進一步確立和發展了語義場理論,認為語言系統的詞匯在語義上是相互聯系的,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詞匯系統。在這個相對穩定的系統中,各個詞項可以按意義聚合成若干語義場。小詞語義場又是大詞語義場的子系統,從而構成整個詞匯系統。根據這一理論,學者分析劃分了親屬語義場、植物語義場、動物語義場等等,并詳細分析了詞與詞之間的同義、反義、多義、上義、下義等多種語義關。同一個語義場里的詞項意義是互相關聯、互相制約的,每個詞的意義取決于同一個語義場中其他詞的意義;詞只有在語義場里與其他詞匯形成一定的關系時才有“意義”。當某個詞的語義發生變化后,與之相關的詞在語義上也會隨之調整和變化。位于上位關系能起到概括意義的詞叫做上義詞,居于下位的詞叫下義詞。同時,語義場中的上下義關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相對的,某個詞是一個語義場中的下義詞,又是另一個語義場的上義詞。如doctor(醫生)與teacher(老師)、soldier(士兵)、editor(編輯)等詞組成occupation(職業)這個語義場,又是physician(內科醫生)、surgeon(外科醫生)、dentis(t牙醫)等構成的“醫生”語義場的上義詞。

四、語義場理論在高職醫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根據語義場理論,醫學英語詞匯并非雜亂無章,它們是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把醫學英語詞匯劃分為不同的語義場,使原本孤立、復雜的詞匯產生某種聯系。

1.設立上下義義場(hyponymy)

上義義場是語義場中最常見的一類,由表示共同概念的“上義詞”和一組受“上義詞”支配的表示具體概念的“下義詞”組成。教師課前要精心準備,歸類、分析、整理所講授的單詞,課堂上借助板書、多媒體等輔助設備展示不同的語義場。如以下幾個例子:①結合化學元素周期表掌握常用化學元素及化學物質。②借助語音視頻材料中醫患關系的情景對話學習關于疼痛不適的各類詞匯。③結合常用詞根記憶醫學常見病。如關于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各種疾病、各類流行病。④借助語音視頻材料中醫患關系的情景對話引導學生總結學習醫院常用術語。如“醫務工作者”這個語義場下醫院各種工作人員的稱謂、各機構名稱及常見醫學技術的專有名詞。

2.設立同義關系語義場(synonymy)

同義場是指一種詞義基本相同,并在一定程度可以替換,而在發音、拼寫、內涵、搭配等方面不同的詞組成的語義場。如onset、attack、paroxysm、morbidity、invasion、pathogeny等詞語同屬于“疾病發作”這個語義聚合體。由于在發展過程中大量吸收外來語,醫學英語詞匯量非常大,對同義事物有多種語言表達形式,如表示“皮下”的醫學詞匯有endermic,hypodermic,hypodermal,subdermic,subcutaneous。教師在教學時根據學生的英語基礎和需求,不需要把所有的同義詞都列入語義場內,可以僅列出常用的核心詞匯。部分同義詞在中心意義上相近,但在感彩、語言風格、搭配關系上存在細微差別,加強這類同義詞之間的辨析有助于理解詞語的確切含義。如seam、suture、raphe作名詞都有“縫合”的意思。seam是普通常用詞;suture側重指手術后傷口的縫線、縫口;rephe是解剖學通用術語,指各種對稱部分的兩半結合線。

3.設立反義關系語義場(antonymy)

反義義場是按意思相反、相對或相矛盾的屬于同一詞性和同一范疇的詞組成的語義場。如aerobic(有氧的)和anaerobic(無氧的),acute(急性的)和chronic(慢性的)。學習常用的前綴及其所組成的醫學派生詞,可以引出相應的反義前綴及其組成的醫學派生詞。如hyper-(超過的)、hypertension(高血壓)就可以聯想到hype-(低于)、hypetension(低血壓)。再如學到anto-(前)、antepartum(產前)就可以順帶講授post-(后)、postpartum(產后)

篇4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學工作者開始認為應該對詞匯教學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具體的規劃,并作為一項外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列入外語教學大綱。Lewis(1993)[1]認為,詞匯應屬于語言教學的中心內容,因為“語言是由合乎語法的詞匯組成,而不是由詞匯化的語法組成”。語法是構建完整的語言體系的框架,而詞匯是建筑材料;語言體系缺少了二者中任何一項都是不完整的。任何語言學習者要達到用目的語進行交流的目的都要以一定的詞匯量為基礎。與語音體系和句法體系比較起來,語言的詞匯體系似乎是語言的任意性特征體現最充分的體系,因而對于多數語言學習者來說也是最耗費精力的部分。目前很多外語學習者深感單詞背得很辛苦,而效果又不好,遺忘快又不會用。這些其實都和記憶有關,因此外語教學工作者不能不了解記憶的規律,并要遵循記憶規律開展外語教學。

一、記憶的三個加工階段

記憶是大腦對信息進行處理的一種復雜的活動,它與語言能力和認知水平的發展密切相關。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以獲得知識為先決條件,而知識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記憶。近年來由于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發展,對人類記憶的研究也不斷深入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同時它也促進了外語教學。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些心理學家如Sachs(1967),Jarvella(1979),Bransford,Barclay,Fanks(1972)設計并進行了許多實驗以研究人類記憶的方式、結構和長短。他們一般把記憶分成三個階段:感覺儲存階段、短時記憶階段和長時記憶階段。感覺儲存階段是人們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對客觀世界的直接感知,所獲得的信息短暫地儲存在記憶中。短時記憶有時也被稱做初級記憶(primarymemory)或活躍記憶(activememory);短時記憶容量小,信息保存時間短(約30~45秒),與長時記憶的似乎無限的容量形成對照。也有學者把短時記憶描述成一種將少量信息活躍地儲存于大腦中并可以隨時隨地提取的能力。一般來說,一部分短時記憶的內容在經過一段時間后會進入長時記憶。短時記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持續的時間短,信息只能在大腦中短暫停留。多數對短時記憶的研究表明它儲存信息的時間不到1分鐘,甚至不到30秒。要使信息進入長時記憶而不被遺忘就要周期性地、定時地重復該信息,使該信息反復進入短時記憶。

心理學家一直都對短時記憶到底可以儲存多少信息感興趣,米勒(GeorgeMiller)[2]在他的文章《神奇數字7,加或減2》(TheMagicalNumberSeven,PlusorMinusTwo)中指出:世界上很多事物都與數字7有關,如七大奇跡、七種罪孽、七種基本顏色、音階的七個音符、一周的七天,等等,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體現了人類短時記憶幅度約為7個單位。他把記憶的單位稱為“組塊”(chunk),組塊不同于一個數字或一個字母,一個組塊可以是一個單獨的數字或字母,也可以是一組數字、一個單詞或一個抽象的概念。既然短時記憶的幅度有限,我們就可以通過增加每個組塊所包含的信息量,建立更大的組塊來增加短時記憶的容量。比如說,要記住12個數字(1,9,6,6,1,7,8,8,1,0,6,6)有一定的難度,而要記住3個年份(1966,1788,1066)就相對容易了。這是因為記住第一組信息需要占用12個記憶單位,而記住第二組信息只需要3個記憶單位,這符合人類記憶的經濟原則。心理學家還發現記住7個任意的字母與記住7個任意的單詞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幾乎相等,盡管7個單詞所包含的字母要遠遠多于7個。

與短時記憶比較起來,長時記憶在理論上的儲存容量和持續時間是無限的,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相互聯系,構成了一個人的知識,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被激活。實際上,一個人的知識并非可以隨時隨地激活。比如說,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偶遇一位老友,卻想不起他(她)的名字;在考試中遇到以前背過的詞,卻想不起它的意思。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瓶頸效應”。這種瓶頸效應產生的原因主要是,通常對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進行搜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缺乏與所需信息相關的搜尋線索,就會造成搜索失敗或遺忘。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構成網絡,這些信息在平時處在非活躍狀態,在需要的時候通過知識網絡的一定的路徑來激活,安德森(Anderson)[3]稱之為激活擴散(spreadofactivation),即一個概念被激活,其他與之相關的概念也被激活。

到目前為止,人們還不十分清楚短時記憶是如何向長時記憶轉化的。有人認為信息能否被永久地儲存在長時記憶中一方面取決于該信息在頭腦中能被處理到什么程度,另一方面取決于長時記憶的結構。心理學家對長時記憶的模式提出了不同的假設,究竟哪種假設更接近事實還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實驗表明人們處理相關信息要比處理互不相關的信息更加省時省力。另一個不能忽略的因素是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信息并非總是處在靜止狀態,它是隨時變化的,隨著信息不斷地由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化,新信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舊信息聯系并組合起來,整個信息系統隨之不斷變化,人的知識不斷得以豐富,認知能力不斷提高。

二、根據記憶規律安排詞匯教學

1.根據記憶容量選擇詞匯教學內容

詞匯教學是外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而人們對詞匯教學存在很多誤解。很多外語教師在對詞匯的處理上隨意性強,不能遵循一定的規律;多數教師認為選擇什么詞匯教給學生是教材編纂者的事情,教師沒有選擇的余地。事實果真如此嗎?

從認知的角度看,外語學習是一個信息處理的過程,該過程與人類記憶系統的工作機制密切相關。人類短時記憶所能接受、處理并記住的信息是有限的,對一般人來說,要記住一種語言(即使是母語)的全部詞匯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這就要求外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對詞匯的選擇要謹慎。語言是不斷變化的,而語言中的詞匯又是語言變化最敏感的部分,到底什么樣的詞匯才是教學重點呢?乍看起來,這并不是外語教師所能決定的,因為教材是固定的,所選詞匯也是固定的。而實際上,即使是這樣,外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也并非毫無自由。眾所周知,語言中的詞匯并非同等重要,有的詞匯處于核心地位,而有的處于邊緣地位。正像原型理論[4]所闡述的那樣,在某個特定的類別中,有些成員處于中心地位,有些成員處于邊緣地位,處于中心地位的稱為原型,原型具有更多的典型特征。人類對某一類事物的認識總是始于原型,隨著閱歷的增長、知識的加深加寬,對邊緣成員的認識也逐漸清晰。該理論同樣適用于外語詞匯學習,外語學習者總是先學會基礎詞匯,先了解并記住詞匯的基本意義,然后才是其他詞匯,詞匯的引申和擴展意義。

在外語教學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就是如何確定哪些才是基礎詞匯,哪些應該是教學重點。這里我們要澄清的是基礎詞匯和邊緣詞匯之間并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劃分標準不同,其劃分的結果自然不同。有一種分類方法是按照詞頻進行劃分,比如說,按照美國布朗英語語料庫的統計,使用最頻繁的十個英文單詞是the,of,and,to,a,in,that,is,was和he,這十個詞中多數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功能詞,而多數語言學習者更關注實詞,這也可以從兒童習得語言的過程得到證實,一般兒童學習語言都是從實詞開始,兒童早期的語言一般都具有缺乏虛詞的特點。因此根據詞頻安排詞匯教學重點、教學進度要格外慎重,不能簡單地按照詞頻高低來判斷。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忽略詞匯的語體特征,某一類別中的原型在其他的領域則不一定是原型,比如說所謂的“飯店英語”、“旅游英語”、“商務英語”、“科技英語”、“美國俚語”等都是指語言的語體特征,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來安排詞匯教學的重點。

2.根據記憶階段性特征安排詞匯教學方法

(1)詞匯的感知

詞匯教學的目的簡單說來就是讓學生記住詞匯,并且學會使用詞匯。影響記憶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詞匯是如何呈現在學習者面前的,它包括詞匯在什么樣的語言環境下,以什么樣的方式被學習者所感知。很多人有這樣的體會:記住一段歌詞要比記住同種語言的同樣長度的一段課文或演講稿要容易,盡管表面看起來一段歌詞的信息量可能更大,因為它除了文字以外還包含曲調和旋律等信息。從電影對白中學會的詞匯不僅不容易遺忘,還能被恰當地使用,因為語境(視覺的或聽覺的)作為另一個信息源為語言信息的加工提供了背景,使語言信息在大腦中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處理。這說明在詞匯教學中如果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于英語的初學者,教師可能會這樣教:字母h就像一把椅子,J就像雨傘的傘把。這是讓學生對字母形狀進行觀察,通過圖形的聯想幫助記憶。在詞匯學習階段,教師同樣可以讓學生觀察一個詞匯的圖形特征,而不是像傳統的記生詞的方法,把生詞的字母按從頭至尾的順序拼讀出來,因為人類短時記憶的容量決定了如果單詞的長度超過了7個字母,這種拼讀的記憶方法的效率將大大降低。心理學研究表明,多數人的思維是依賴語言的,而少數的具有“過目不忘”的能力的人通常還很擅長圖像式思維。比如有人可以記住圓周率π的小數點后的幾十位數字,其中有人這樣描述他的記憶方法:他把這些數字分成5個一組,然后觀察每組數字,他的眼睛就像攝像機的鏡頭一樣拍攝每組數字,然后把這些照片存在大腦中,每組的第一個數字又構成另一種組合,被拍成另一組照片,在需要提取的時候只需要把這些照片按照不同層次和順序提取出來,這樣他就很容易記住幾十個數字。我們不一定要記住幾十個連續的數字,但這種方法對我們還是很有啟發。在外語單詞記憶方面,我們的視覺潛力還應該得到進一步開發。教師要有意識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甚至觸覺等感官,充分發揮想象力,挖掘甚至創造詞匯與各種已知信息的聯系,加深印象。

(2)詞匯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

詞匯教學不僅僅是給學生一個單詞表,教師要通過一定的方法讓學生意識到怎樣才算認識一個詞,認識單詞有什么意義;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學會使用單詞,并使詞匯量持續有效地增加。任何詞匯要進入長時記憶系統都要經歷短時記憶的過程,這一過程通常不是學習者可以有意識地控制的,但是研究表明如果信息量超過7個記憶單位,短時記憶的效果將受到明顯影響,這就給外語教師一個啟示,即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不應明顯超出普通人的短時記憶所能負荷的信息量,否則過猶不及。那么外語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課堂傳授的信息量并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呢?答案是擴大單位信息的容量而盡量減少信息單位的個數。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詞匯是以井然有序的方式儲存在記憶系統中的,語義相關的詞匯儲存在一起,并可以隨時提取,新的詞匯必須以某種方式與已知詞匯或信息建立起某種聯系才能進入長時記憶。傳統的外語教材通常是將生詞按照生詞表的形式列出來,加上音標、詞性和翻譯,學生經常花了很長時間記憶還會經常遺忘。人類的記憶系統的本質決定了遺忘詞匯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剛見過的生詞。這是因為它還處于詞匯學習的起始階段,學習者對與該詞匯相關的各種信息還不了解,還不能與已知信息建立起聯系,在學習者的短時記憶中一個生詞占據一個獨立的記憶單位,而不是一個已成體系的記憶系統中的構成部分,要使該詞進入長時記憶還需要一定的重復。如果教師只向學生介紹生詞而不能在教學中使該詞重復出現,則學生很有可能在短期內將該詞遺忘。其實,許多教材在選材、難度梯度、單詞復現率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

除了重復,聯想在記憶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聯想意味著對信息進行積極處理,各種各樣的信息、知識連成網絡,當一個概念被激活,其他與之相關的概念也被激活,這種激活擴散的過程就是聯想,通過聯想,記憶系統的存儲量得以擴大,心理學實驗表明多數信息是通過聯想從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的,這是因為如果新信息不能和已知信息建立起某種聯系就不容易被理解并記住。就英語詞匯的記憶而言,聯想可以幫助學習者更深刻地理解詞匯,建立詞匯進入長時記憶的途徑。從英語教學的角度而言,教師應該努力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比如,教師可以把生詞按照語義域進行歸類,例如,arthritis(關節炎),appendicitis(闌尾炎),bronchitis(支氣管炎),gastritis(胃炎)都屬于疾病范疇;breaststroke(蛙泳),backstroke(仰泳),sidestroke(側泳),butterflystroke(蝶泳)都屬于游泳方式。聯想不僅可以發生在詞匯意義的層面上,也可以發生在詞匯的語音和詞形層面上。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在語音和詞形上都有聯系的一組動詞:perceive,deceive,receive,conceive,以及它們各自所對應的名詞:perception,deception,reception,conception,形容詞:perceptive,deceptive,receptive,conceptive。通過觀察發現它們在語音和詞形上共同的變化規律,這樣學生就可以輕松地記住這一組詞。每一個單詞都是詞匯網絡中的一個三維實體,與其他詞匯在音、義、形上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與此同時,詞匯網絡又與我們生存的物質世界及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連。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努力激發并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尤其是視覺和聽覺來接受詞匯,同時在傳授新知識的時候,教師還要有意識地聯系舊知識,這樣學生既可以鞏固學過的知識,加深印象,又可以為新知識進入長時記憶系統創造途徑。

詞匯的認知有三個層次,能夠辨別讀音是最表面的層次,記住詞素形態是更深層次的認知,了解詞的功能和掌握與其他詞的搭配是最深層次的認知。因此,對詞匯的掌握不僅要依靠詞匯的重復出現,還要依靠恰當的重復方法。教師在課堂上創造出生動的情景,給學生布置一些有實際意義的任務,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詞語的用法和意義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因為如果學習者不能經常使用學過的詞匯,遺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重復是必須的,而且最好在單詞初次輸入之后的一兩天內、之后一周內再次重復,之后一個月內再次重復,只有這樣該詞匯才能被牢固地儲存在長時記憶中。另外要鼓勵學生借助廣播、電視、電影、雜志、報紙等各種媒體學習詞匯并強化記憶,這樣詞匯在不同媒介的重復也可以使學生溫故知新。掌握一個詞匯不僅僅是認識它,更重要的是會正確地使用它。教師要培養學生用英語記英語、用英語學英語的習慣,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意識,幫助學生把所接受的詞匯變成具有生成力的詞匯,只有在學生感到自己需要了解并記住這個詞匯的時候,學習才會是一種自覺自愿的行為。

三、結語

詞匯是語言交際的基本單位,外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高效率地擴大詞匯量,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了解人類記憶系統的基本工作機制。心理學研究揭示了人類記憶呈階段性特征,使我們對詞匯的感知和在頭腦中的儲存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這給外語教學尤其是詞匯教學一定的啟發,外語教師可以根據該研究成果安排詞匯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歸根結底,任何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都是使學生可以不再依賴教師而獨立自主地學習。

參考文獻:

[1]LewisM.Thelexicalapproach:thestateofELTandthewayforward[M].Hove,England:LanguageTeachingPublications,1993:ⅵ-ⅶ.

篇5

(二)網絡環境中的PBLL

信息技術在不斷的進步著,教學領域中普遍的運用了網絡技術。網絡不僅能夠為詞匯教學提供多元而豐富的信息資源,還可以提供有效的媒介,這種媒介可以進行跨區域的合作與交流。網絡環境能夠為以項目為基礎的詞匯教學提供有效的支持,包括技術性、管理型和資源性的支持,以及成果支持和共同體支持。PBLL在網絡環境下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原型,使得學生的學習動力得到極大的增強,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對于項目學習方面的研究,不僅引入了理論介紹和概念分析,也出現了針對英語方面的實踐研究,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是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

二、設計研究

(一)課程相關介紹和研究的對象

人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重點和難點是詞匯的學習,詞匯方面的教學也是英語教學環節中的極其重要的方面。大家常用的詞匯教學方式,基本上是教師講授詞綴、詞根和單詞的實際用法,增強學生的記憶力。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學生沒有充足的學習興趣,導致難以取得較佳的學習效果。大多數學習者只是參照詞匯輔導工具對英語單詞進行死記硬背,這種方法機械而孤立,導致學生不僅詞匯量沒有得到有效地擴充,對于英語學習也失去了興趣,甚至感到恐懼和厭惡。另外,通過使用課外輔導書來學習英語詞匯,由于缺乏規劃性和系統性,導致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研究方式

此次研究運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的方式。定性分析的主要數據基本來自于一部分的調查問卷、小組報告和學生個人總結。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反思、項目過程以及學生自己總結的學習方法。定量分析的基本數據主要來源于學生最終的測試成績。根據以上內容的最終數據,助教和研究者通過詳細的分析,獲得最終的研究結果。

(三)研究過程

1.根據大學英語四級、六級的詞匯要求和英語詞匯的具體實用性,指導教師制定六個題目:科技、文化、旅游、健康、商務和環境,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進行自主選擇。

2.在分組的時候,指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個部分,然后再將每個部分分成若干個小組。在進行選題的時候要保證每個主題都會有兩個小組對應。

3.上課的主要地點可以設在多媒體教室。這樣,在上課的時候,每個學生都可以配備一臺電腦,學生能夠使用網絡搜索所需資料并且可以充分分享學校資源庫中的資料。

4.每個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都應該交一份個人的經驗總結,每個小組也應該交一份研究報告,匯報進展情況。在整個項目結束后,每個項目小組都應該提交最終的項目報告,內容基本包括項目具體實施過程、組內成員的感想以及總結的學習方法。這些資料可以上傳到學校的資料庫內,作為學生的學習資料。

5.在項目的實行過程中,每一個學習者在項目開始之后和結束之前的短時間內,都應該參加一次英語寫作測試。從寫作中詞匯量的變化,指導教師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在第一周,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則的主體,選出與主題相符的作文題目,來進行第一次的寫作測試。在最后一周的測試中,指導教師可以從學校系統中選出與第一次測試主題相同但是詞匯量不同的作文題目,對學生進行最后一次的測試。在項目結束后,可以對兩次英文寫作測試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然后對學生在項目中的學習情況和效果進行最終評定。

6.每個學生的最終評定成績由五個部分構成,分別是個人總結、小組報告、成員互評、結束報告以及系統評分。

三、研究結果的分析和討論

(一)分析測試結果

運用TRP系統對學生的最終寫作情況進行測評,將兩次測試中的詞匯重復率、詞匯總數和平均詞長進行對比。通過整個項目狀況可以發現,學生對于各自主題內的詞匯知識的了解程度都得到了相應的增加,掌握了相對更多的英語詞匯,并且能夠將這些詞匯運用到實際寫作中。學生寫作中詞匯總量的增加、單詞長度的加上以及重復率的減低,從一定程度上證明,通過項目的實施,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領域,還提高了學生的詞匯運用水平。

(二)相關探討

1.提高合作意識

目前,大學生都具有很強的自我意識,缺乏足夠的合作意識,交流協作能力也不強。這將直接導致他們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會遇到各種困難。通過項目的運行,學生在小組活動中能夠充分體會到團隊的優勢與魅力,提升自己的協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2.增強人文素養

當今時代,大學生在人文素養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沒有豐富的精神世界。針對這一現狀,項目在進行主題設計時可以側重于人文素養方面。在項目的執行過程中,需要學生收集相關的項目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的了解到項目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社會現狀。隨著項目進程的不斷加深,學生對于項目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都會得到極大的提高。合理的項目設計,不僅可以增強學習者的人文素養,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增強民族自豪感。

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項目的具體實施中,通過指導教師的積極輔導,學生具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無論是選擇主題、收集資料,還是組內互動交流,學生都是在積極主動的參與,真正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其中,網絡資源的豐富,不僅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

篇6

現代英語的詞匯總量已達到200多萬,是世界上詞匯量最大的語言,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不斷地更新、擴大。而詞匯教學成了當今英語教學中令教師最為頭痛的一個難題,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問題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擬遵循英語詞匯教學原則,就此課題作一探討。

2.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詞匯是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思想。沒有足夠的詞匯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就無法有效地用英語進行交際。著名語言學家里弗(River)也認為,掌握足夠的詞匯是成功運用外語的關鍵,沒有詞匯就沒有能運用所學的結構和功能的意念。而事實上,一個人詞匯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這個人英語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見詞匯的重要性。

詞匯是學生的最大的“攔路虎”,英語詞匯不但數量大,而且非?;钴S,隨著人類社會不斷地發展變化,語言也不斷發生變化,其中詞匯的變化最快、最明顯。主要表現在:(1)新詞的不斷出現。如kickback(回扣),hippie(嬉皮士),specialeconomiczone(經濟特區),yumcha(飲茶),realwoman(淑女)等。(2)舊詞又增添了新義,一詞多義的現象更加普遍。如:runsontheboard:successes;achievement.(口語)表示“榜上有名”。又如:facility(功能:電子裝置具有的具體能力或功能),eyeball(觀察),cowboy(莽撞鬼/標新立異的人),Catchyoulater!(再見?。ヽlone(克隆/復制品)等。(3)英語大量吸收了外來詞。如:elite(優秀的團體,精華,杰出的人物)是來自法語,kung-fu(中國功夫)來自漢語,judo(柔道)來自日語等。

英語詞匯的多變性讓學生望而卻步,但其實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對初中畢業生在詞匯方面要求能熟練地運用基本拼讀規則拼寫單詞;能根據所學的構詞法判斷和記憶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詞義和詞類;能掌握800個左右單詞,200條左右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能夠在筆頭實際中運用。此外,還要求擴大400-500個左右的認讀詞匯?!保ㄖ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①從以上可看出,學生學習三年英語,再加上小學三年,他們只需掌握1500左右單詞,似乎也不算太高要求,再加上派生詞、合成詞和轉化詞,所剩下的基本詞也就更少了。但從中也可看出,詞匯教學包括教授詞匯的讀音規則、構詞法,要掌握它們的詞義及詞類,更要掌握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這就要求教師應科學地、系統地把單詞教給學生,而且詞匯要放在一定的語境里教,才能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單詞的詞義、詞類和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所謂的“詞匯教學”更讓學生無所適從。他們只注重了語音、語法和句型的教學,對這些知識,反復講解,反復操練,不厭其煩,只想讓學生在考試時能取得高分。對于詞匯教學卻一點也不重視,認為詞匯并不需要教學,只要教會學生去讀這個單詞和理解它的意思,課后讓學生自己去背,然后給學生聽寫就完成詞匯教學。教師的不重視也導致了學生對詞匯的輕視,不愿花功夫在詞匯學習和積累上,只是考試前突擊一下,抱著僥幸的心理應試,考完之后也忘得七七八八了。這樣一來,學生對詞匯老是念不出、拼寫易錯,他們花在記憶單詞的時間多但遺忘快,而且連常用詞匯的基本含義也掌握不好,換個場合和搭配就不懂了。在聽說訓練時常因為不認識單詞而聽不明白、說不好英語;閱讀時遇到生詞時就無計可施,不會運用詞匯知識去猜測詞義,有的甚至查了字典也弄不懂,既影響閱讀速度,又影響理解;在做看圖寫話時,看圖能理解故事的大意,但由于詞匯知識的缺乏,一提筆卻抓破頭皮也寫不出一個詞來。以上種種可看出,不是學生在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就失去了興趣,而是教師在剛開始的時候在詞匯教學方面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導致學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從而也失去了興趣。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保ㄖ腥A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②這些任務也是詞匯教學的任務和目的。

3.當前初中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要發現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看教學是否符合英語詞匯教學原則。“詞匯教學原則包括以下三方面:(1)質量并重,逐層加深。((2)立足于詞匯教學系統之上,著眼于詞匯教學之外。(3)集中分散,交替互補。”(胡春洞,1990)③

3.1重均衡用力,輕主次分明

初中的英語詞匯通常由常用詞、根詞等組成,而這些詞在英語總詞匯量中只占一小部分,這些詞數量雖少,但用途卻非常廣泛,要求學生掌握這些詞的本義、轉義、比喻義、引申義、修辭義等。英語教學大綱對每個單元的單詞都作了具體的要求,主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作出不同等級的要求,但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依據大綱的要求,而是對每個單詞都同等對待,都“一古腦兒”地傳授給學生,沒有明確地告訴學生哪些單詞只要求能聽懂,哪些單詞要求能聽、說、讀,哪一些是最重要的,要求聽、說、讀、寫都行,這樣無疑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難度,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也正是由于這樣,學生產生了逆反心理,不但大部分的單詞都不會,而且連常用的詞也掌握不了。也正是這樣,不少學生對掌握詞匯失去了信心。在閱讀文章時,遇到較多的新單詞,便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對文章便看也不看,胡亂選個答案,特別在看到似曾相識的詞匯,又認不出的時候,便產生一種焦慮的心理,以致于看到單詞就害怕,從而降低了學習的效果。從中也可看出這樣教學違反了“質量并重,逐層加深”的教學原則。

3.2重孤立講解詞義,輕創設語境

在初中英語詞匯中,有許多單詞在不同的句子和語境中表達出來的意義也完全不同,如:Isherunninginthe100meters?(賽跑)RunforPresident.(競選)Thereportraninallthenewspapers.(刊登)Heranacowintoabarn.(趕)等。正是由于詞匯的多義性,所以講授單詞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語境中,使學生知道什么時候使用這個詞,怎么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貪圖方便,只按照單詞表一字不漏地教授單詞,有些教師還成了“詞典專家”,把那個單詞的意義一個不少地抄給學生,然后讓他們課后去背。如:dark這個單詞,教師只告訴學生,它的意思有:名詞:黑暗、愚昧無知;形容詞:黑暗的、深色的、棕黑的、神秘的、無希望的、悲傷的、無精打采的、未啟蒙的、意義不明的、曖昧的等,這種把單詞單獨講授,而與一定的語境脫離的教學方法,使許多學生覺得學習單詞太枯燥無味,對單詞漸漸失去了興趣,覺得老記不住這一連串毫無聯系的符號,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在這樣的心理控制下,學習時得不到快樂,尤其在遇到困難時,就會產生抵觸心理,接受不了教師輸入的信息,導致成績下降,只有20、30分,這樣的成績又反過來加重了學生厭煩,抵觸的心理。整個學習過程便由于教學方法的不當和不正確的學習態度而陷入了惡性循環。

3.3重詞匯的字面意義,輕詞匯的文化內涵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在許多情況下,也會出現與別人溝通不了或出現尷尬的場面。這是因為習俗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語言的深層基礎。然而有的教師只按照課后的詞匯表,詳細地講解單詞的拼寫、音標、詞性和搭配等,對于單詞的文化背景卻只字不提,覺得這些一點也不重要,多講浪費了上課的時間。殊不知,多講解一些文化習俗的知識,既開闊學生的視野,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正是由于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也由于學生在學習外語時,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漢語,這樣在詞匯學習中學生就喜歡用漢語詞匯的讀音、類別、釋義來規范英語詞匯,用漢語的語言習慣來表達英語。比如說在聽到一個外國人說:“Youlookverybeautifultoday.”中國學生第一個反應卻是:“哪里,哪里,一點也不漂亮?!敝t虛是中國人的美德,當聽到別人夸獎時自謙一番也是符合中國文化的,但在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習慣,當聽到別人稱贊時,西方人說聲:“Thankyou?!北闾谷?、開心地接受,要不稱贊者會以為自己判斷力有問題,也會因此而不高興,由此可見詞匯的文化內涵是多么重要,也由于中國學生受漢語的影響,產生了母語定勢的心理,這種心理無助于學生學習英語,反而拖了學習的后腿。這種方法違背了“立足于詞匯系統之上,著眼于詞匯教學之外。”的教學原則。

4.詞匯教學的幾種方法

為了使學生能最大程度上參與學習,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使學生能逐步形成積極學習的觀念。“外語積極學習的實質是:教學過程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樹立學生是外語學習主人翁的觀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參與耳聽、眼看、動腦、動手的學習活動,掌握自辯、自治、自理、自學能力,知識技能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發展智力、情意,從而使學生達到德、智、體、美、勞和個性全面發展的目的?!保ㄕ录嬷?,1995)④“別利雅也夫認為,從心理學的觀點看,詞就是一個復合刺激(在感知和理解說和寫的過程中),又是人的同等結構復雜的反應(在口關頭或書面表達自己思想時)。”(轉引自程世祿、張國揚,1996)⑤就是因為詞的這些特點,所以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對外語的積極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覺得學習英語很單調、枯燥,只有這樣才會積極參與解決上面所產生的多種心理障礙,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4.1利用直觀教具教單詞

從前面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第一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可看出興趣是多么重要,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教師”而直觀教具的使用恰恰也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八共ㄋ箍耍˙.Spolsky)認為,外語學習動機本身包括三方面內容:對待學習外語的態度、學習這種語言的愿望和為學習這種語言而付出的努力?!保ㄞD引自林崇德,2001)⑥當教師首先呈現的東西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興趣,那他們對待外語的學習態度將會是積極的,心中也就會很渴望學會這種語言,雖然學起來較難,鞏固較難,但由于態度積極、而且有種強烈想法的感情,他們便愿意下苦功,掌握這種語言,以便達到他日能在同學、教師面前有好表現,甚至見到外國人也能說上兩句。如:玩“Simonsays.”這個游戲時,由教師或學生發命令如,“Handsonhead”,“Pencilsindesk.”,“Handsonshoulders”,“Handsbehindyourback”等等,當在命令前加上“Simonsays”這句話,學生就執行命令,如果命令前沒有“Simonsays”這句話,學生就靜止不動。這個游戲正符合了學生們好動的特點,但如果他們不會說單詞和句子,就無法參與,這樣就使他們迫切想學會單詞,自然他們也愿意為此而付出汗水。這一些都是因為處于青少年這個階段虛榮心較強,愛表現,想引起別人注意的年齡特點。

也正是這樣,在適當的時候教師采取直觀教學,筆者認為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直觀教學是采用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及手勢、動作、表情開展的手段,對于一些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表示具體動作的動詞、表示情感的動詞及形容詞一般可采用直觀教學。對于初學者,對英語是一竅不通的,我們如能采用直觀教學,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他們參與。如學習apple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一手舉起蘋果,口中問到:“What’sthis?It’sanapple.”再延伸舉起兩個蘋果問:“Whatarethese?Theyareapples.”自問自答,再展開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學生答,這樣反復操練,學生不但掌握apple這個單詞的詞性,單復數,而且在運用時也瑯瑯上口,教師如能在學生回答得好之后,把蘋果獎給他,那課堂氣氛就更好,從而激勵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4.2利用音形結合、構詞法教單詞

“英語詞匯總量雖上百萬,但基本構詞成分卻是有限的。無論就音形而言,還是就意義而言,每個英語詞都同其他詞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整個英語詞匯系統中的一個分子?!保ê憾?,1990)⑦由此可見,各個詞匯之間是有聯系的,而且系統性很強,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利用詞匯的這些特點,立足于詞匯系統之上,當然對于這些特點教師也不能夠直接把它們說出來,最好能在集中教學詞匯時呈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發現,這樣的學習有學生親自的參與,更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如學習care這個單詞,可用構詞法,引申出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這樣不但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也學得了詞匯的知識,再如集中學習單詞時,可把形音相近的單詞,如:

window-low-blow-grow-know-flow-borrow-throw,

lake-face-date-page-gate-name-hate-rare.

bird-first-third-thirsty-birthday

等歸納在一起學,從以上的單詞可看出,它們不但詞形大致相同,發音也一致,特別是元音字母a的發音[ei]后都有是元音字母+輔音字母+不發音字母e構成,這樣的規律,也教會了學生用音標記單詞,對于單詞,學生自然也不會那么恐懼。

4.3英語解釋法

“學習語言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多聽、多讀,通過聽讀這兩條渠道向大腦輸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材料。有了大量的、足夠的語言輸入與積累,才能融會貫通形成語言規則。”(林祟德,2001)⑧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用英語來教學,用英語來解釋單詞、句子等,并用英語設置交際情境來啟發學生用英語思考,在英語教學大綱中,也要求教師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教學。因為中學生身處的環境是說漢語的環境,如果在每天一節英語課上已不能完全接觸英語,沒有一個說英語的環境使他們鍛煉和培養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更別說課后能說得更多。而這種英語解釋法正符合了用聽、說向大腦輸入大量語言材料的要求。英語解釋法是用簡單的,學生們已學過,熟悉的詞匯來解釋新的單詞,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掌握新單詞的聽、說、讀、寫。這樣用簡單英語解釋單詞,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聽力,而且對于舊的單詞能得到反復重現,也使學生找到了同義詞,了解更多的詞匯知識。學生對于教師所說的英語能聽得懂,又知道新單詞的意思,這樣增添了學生們學習的信心,厭煩心理也自然消失得七七八八了,自然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積極學習的信心。

如可以這樣解釋下列單詞:(1)holiday:timeofffromwork(2)invite:asksomeonetodinneroraparty(3)housework:workdonearoundthehome(4)afternoon:between12:00and6:00inthedaytime(5)exam:animportantschooltest(6)different:notthesame(7)entrance:placewhereyougoin。當然用簡單英語解釋英語單詞,是要求教師在課前做一定量的收集工作去查找最簡單的詞匯。

4.4語境教學法

“語境不僅包括文章或言談的上下文,而且也包括了各種社會環境?!保ㄍ跷谋螅?001)⑨如果沒有一定的語境,任何詞匯也將變得沒有意義。由此可見語境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學習詞匯一定要放在某個語境里學習。正如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所說:“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庇纱丝梢娬Z境教學法可使學生通過語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多種意義,從而對于單詞的記憶更加牢固。歸納起來說,筆者認為利用語境教學法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4.4.1通過句型或上下文來教單詞

當遇到講授新單詞時,教師課前也是要花時間來準備的。如:water這個詞,在講授時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或動作,如花灑、澆水的動作和喝水的動作等,這些都必須是學生熟悉的行為,再呈現以下的句子。如:(1)I’mverythirsty,Iwanttodrinksomewater.(2)Theflowersaredry,Imustwaterthemeveryday.(3)There

issomewaterinthebottle.,wecandrinkit.從語境中我們可猜測出(1)、(3)句中的water是水,(2)句的是澆水的意思,從中我們也可以知道water不同的詞性和用法。

利用上下文教單詞的道理也是一樣,比如說我們學習umbrella時,可以用下面這段文字:

It’srainingandIwanttogoout.Idon’twanttogetwet.Ihaven’taraincoatbutIhaveanumbrella.I’llputupmyumbrella.Therainiscomingdownonmyumbrellabutitisn’tcomingonme.Myumbrellaisprotectingmefromcatchingrain.Nowtherainhasstopped.I’lltakemyumbrelladown.,Anumbrellaisveryusefulwhenitisraining.這樣把umbrella放段落中學習,不但教會了學生這個單詞,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4.2利用情景教單詞

利用情景教單詞,是中學生較喜愛的一種方法,因為情景雖然是模擬的,但至少也像置身于真正的交際情景中,這些可以使學生真正參與的活動,也是他們日常熟悉的場景,比如說,學習打電話用語時便可拿兩部會響的電話,讓他們好像真的在打電話一樣,在交際中,學得了知識。如:

A:Hello!MayIspeaktoJim?

B:I’msorryheisn’there.CanItakeamessageforyou?

A:OK!ThisisKate.Mytelephonenumberis87654321.

B:Allright.

A:Thankyouverymuch.Bye.

B:Bye.

學習交際用語還可以有購物、借物、問路、邀請和看病等情景可以用。這樣學生不但興致勃勃地學知識,讓他們多參與,既能說,又能聽,還能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使用語境教學法,教師的工作量是比較大,而且對教師的自身素質要求較高。首先課前準備要充分,所使用的英語單詞是學生學過而且比較熟悉的,上課時要能使用全英教學,輕松自如地用英語解決上課遇到的問題。

4.5通過謎語教單詞

猜謎語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有了興趣,再積極參與,從而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終把單詞牢牢記住。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較少采用這種方法,覺得猜謎語在一節課上不太可能,一節課45分鐘可能會浪費掉20分鐘左右,特別單詞多的時候,更不可能。但是教師們沒有注意到教授單詞絕對不是只采用一種或兩種方法,對于不同類型的詞匯或根據詞匯的特點,應該找出一種最適合教某個單詞和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有些單詞采用謎語形式來猜測,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便也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力。

例如:(1)Whathasfourlegsbutonlyonefoot?(Abed)

(2)Whathasabedbutneversleeps,amouthbutneverspeaks?(Ariver)

(3)Whatfruitisneverfoundsingly?(Apear)

等等,這些謎語都是淺顯易懂的,也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和思維能力。

4.6通過游戲教單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靶睦韺W家也研究認為,興趣可增強記憶,興趣是人對事物的積極而持久的認識傾向,它與大腦皮層中思維活動的興奮中心相伴隨?!保ǔ淌赖摗垏鴵P,1996)⑩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對于這種天性我們不能壓抑,只能加以引導。游戲便是一種集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娛樂方式,也是孩子們偏愛的一種學習方式,不用說小孩,連成年人也不喜歡呆板,沉悶、枯燥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為零的,要想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吧,在詞匯教學中更要采取活潑多樣的形式,來減輕學生對單詞厭煩和焦慮心理,教師只有幫他們清除了這些心理障礙,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關于詞匯的游戲是多不勝數,下面只舉幾個例子,如(1)Whatisit?一隊的學生描述一件東西,如:“Ithasfourlegs.It’smadeofwood.It’susedforsitting.另一隊學生就可答:“It’sachair.”這種猜測游戲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2)學數詞也有不少游戲,如:“Whohasnumber…?寫些數詞卡片,根據所教數詞的多少,卡片上分別寫上從1到25,從25到100,從100到1000和超過1000以上的數詞。當教師指卡與學生背誦、做游戲時,就用數字代替他們的各字。就像他們的英文名字一樣,使用多了就記熟了,這個游戲鍛煉了學生們的記憶能力。(3)Add-on這個游戲結合圖片、實物來做,學生1:“Iseealivingroom.”學生2:“Iseealivingroomandakitchen.”學生3:“Iseealivingroomakitchenandabathroom.”如此類推?;蛘邔W生1:“Ilikemilk.”學生2:“Ilikemilkandpie.”學生3“Ilikemilk,pieandcake.”也是如此類推,看誰堅持說得最長時間、最多的詞匯,這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復述能力和單詞的貯存量。

當然詞匯教學的方法不止上面所說的這些,比如說:詞性轉化法,同義近義辨析法,交際法,圖表法,比較法,集中單詞教學法等等,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5.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師必需按照有關教學大綱的要求,遵循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原則,認真地分析學生學習英語詞匯中存在的問題,因應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詞匯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感興趣,才能有法可循有樣可學,積極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初中英語詞匯的教學效果。

參考書目

[1]胡春洞,1990,《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章兼中,1993《外語教育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

[3]程世祿、張國揚,1996,《ESP的理論與實踐》[M],廣西教育出版社。

[4]汪榕培,2000,《英語詞匯學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5]林崇德,2001,《英語教學心理學》[M],北京教育出版社。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7]董蔚君,2001,《英語游戲》[M],安徽教育出版社。

[8]王文斌,2001,《英語詞匯語義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

[10]胡文仲,2001,《中英文化習俗比較》[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篇7

《品德與社會》編者為了讓教材成為一個開放的文本,為了將現今的生活引入教材,單元主題內容常常是通過若干幅活動圖呈現出來的:可愛的卡通娃娃、親切的生活圖,簡潔的提示語。除此之外,就是預留了大量的留白部分。而正因為有了它,使得教材更為貼近生活,更為靈動,更為人性。它引導著學生進行思想碰撞,情感交流,道德踐行。在教學中,如何激活留白部分,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表達自我,相互間實現視界融合,碰撞出心靈的火花,最終達到德行意義的自主建構。我做了如下探索與思考。

一、保障留白的生活化,讓學生對話教材。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苯滩闹袆撛O了眾多的留白,就是讓學生與生活直接對話成為可能。讓學生的情思與生活情感產生共振,從而在個性化的表達中喚醒道德意識,提升道德內涵。

案例:三年級第五冊的《我是教室美容師》。打開教材,有個卡通娃娃就在問我們:“我們在學校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里度過的。你的教室是什么樣的?你喜歡嗎?”是啊,我們每天從教室走出走進的似乎從未停下腳步細心地觀察一下呢!學生的目光一下子明亮了許多,心緒也沉靜了許多,自發的去觀察、去體味,加之卡通娃娃“我喜歡我的教室,因為……”的指引,同學們紛紛在課本的留白處寫下了自己的看法:“每天值日生都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我們教室有一個廣告欄,這是我們自己設計的”; “教室外墻壁的藝術欄里貼著我的手工作品”;……卡通娃娃繼續提示著:“但是,教室里也有不讓我們滿意的地方,比如——”“我們班有些同學的課桌下面總是有廢紙”;“教室里的桌椅有時東倒西歪,看著不舒服”;“我們班的墻壁有些筆畫的痕跡”;“衛生簍旁邊,總是會散落些垃圾”;……“你認為怎樣才能改變教室里不如意的地方呢?”在卡通娃娃窮追不舍下,同學們感到改變不良現狀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從而在小組合作交流時暢談自己的方法。由此可見,編者在教材中留下了大量的留白,就是讓學生把自己生活中的思想態度、感情傾向在教材的引導下進行表達。作為搭建教材與生活橋梁的學生,他們是參與者、建設者。生活中,學生的感受、思想、感情和對問題進行思考后得出的結論向對話的另一方(教材)表達。因此教師應將“留白”充分開發利用起來,既要讓學生自然地表露自己的心跡,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又通過恰當的引導,使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提升。

二、發揮生活的激活功能,使學生學會“補白”

教材中的留白無不體現了編者的獨具匠心。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激起解決問題的愿望是編者的主要目的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在個性化的體驗中領悟到蘊涵其中的道德價值。

案例:四年級第十二課《從一滴水說起》

師:看了這一切后,現在你最想說些什么或做些什么?

生:我覺得浪費水是可恥的。

生:我們要是在這樣浪費水,那我們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會成為我們人類的眼淚?!?/p>

生:我想我們應該節約用水

師:是啊,為了不讓剛才的圖片成為現實,我們應該節約用水。那你們還有哪些節水護水的好方法?

(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生:我們可以循環利用水。

師:怎樣做才是循環利用水?

生:比如我們可以把洗臉的水用來洗腳。

生:還可以用淘米的水用來沖馬桶。

生:我們可以用養魚的水用來澆花。

生:我們可以用洗衣服的水用來洗拖把。

生:我想寫一條節約用水的公益廣告用語: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篇8

掌握詞匯得有方法得有技巧?!笆掳牍Ρ丁焙汀笆卤豆Π搿钡膮^分貴在方法與技巧。簡單介紹下經常使用且效果不錯的單詞記憶方法。我給學生簡單介紹過組塊的概念,每個人的記憶組塊一般為7±2的概念,也就是說瞬間記憶最糟糕的可以一下子記住5個組塊,而記憶力最好的也就9個組塊。每人能記住的組塊數目一般是定的,可是組塊的大小可以調節。例如,英語單詞information,如果按一個字母為組塊的話,學生得記住11個組塊,大于能力范圍;但是,倘若把單詞根據音節分成四個組塊in-for-ma-tion,學生就能夠相當輕松地記住四個組塊,拼寫單詞。除了這個組塊的記憶策略,還有一個經常在課堂使用的聯想策略。讓學生記住lute(琵琶)、flute(笛子)、pollute(被污染)、salute(致敬)、absolute(絕對的)、resolute(堅決的)六個單詞,毫無相關的單詞,想要記住絕非易事??墒牵舭阉鼈兘M合成一首小詩,這些單詞就有趣好記了。梁山伯與祝英臺/一個坐著彈lute(琵琶)一個站著吹flute(笛子)/青山綠水沒pollute(被污染)/來往行人都salute(致敬)/長久的愛是absolute(絕對的)/綿綿的情是resolute(堅決的)。當然,這些不同策略適合不同的學生,我們教師只能簡單引導學生去使用這些方法,至于學生吸收后會怎樣使用這些策略方法就因人而異。

三、讓學生盡情地做鞏固詞匯的游戲

篇9

現代英語的詞匯總量已達到200多萬,是世界上詞匯量最大的語言,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不斷地更新、擴大。而詞匯教學成了當今英語教學中令教師最為頭痛的一個難題,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問題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本文擬遵循英語詞匯教學原則,就此課題作一探討。

2.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詞匯是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思想。沒有足夠的詞匯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就無法有效地用英語進行交際。著名語言學家里弗(River)也認為,掌握足夠的詞匯是成功運用外語的關鍵,沒有詞匯就沒有能運用所學的結構和功能的意念。而事實上,一個人詞匯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這個人英語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見詞匯的重要性。

詞匯是學生的最大的“攔路虎”,英語詞匯不但數量大,而且非常活躍,隨著人類社會不斷地發展變化,語言也不斷發生變化,其中詞匯的變化最快、最明顯。主要表現在:(1)新詞的不斷出現。如kickback(回扣),hippie(嬉皮士),specialeconomiczone(經濟特區),yumcha(飲茶),realwoman(淑女)等。(2)舊詞又增添了新義,一詞多義的現象更加普遍。如:runsontheboard:successes;achievement.(口語)表示“榜上有名”。又如:facility(功能:電子裝置具有的具體能力或功能),eyeball(觀察),cowboy(莽撞鬼/標新立異的人),Catchyoulater!(再見!)clone(克隆/復制品)等。(3)英語大量吸收了外來詞。如:elite(優秀的團體,精華,杰出的人物)是來自法語,kung-fu(中國功夫)來自漢語,judo(柔道)來自日語等。

英語詞匯的多變性讓學生望而卻步,但其實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對初中畢業生在詞匯方面要求能熟練地運用基本拼讀規則拼寫單詞;能根據所學的構詞法判斷和記憶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詞義和詞類;能掌握800個左右單詞,200條左右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能夠在筆頭實際中運用。此外,還要求擴大400-500個左右的認讀詞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①從以上可看出,學生學習三年英語,再加上小學三年,他們只需掌握1500左右單詞,似乎也不算太高要求,再加上派生詞、合成詞和轉化詞,所剩下的基本詞也就更少了。但從中也可看出,詞匯教學包括教授詞匯的讀音規則、構詞法,要掌握它們的詞義及詞類,更要掌握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這就要求教師應科學地、系統地把單詞教給學生,而且詞匯要放在一定的語境里教,才能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單詞的詞義、詞類和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所謂的“詞匯教學”更讓學生無所適從。他們只注重了語音、語法和句型的教學,對這些知識,反復講解,反復操練,不厭其煩,只想讓學生在考試時能取得高分。對于詞匯教學卻一點也不重視,認為詞匯并不需要教學,只要教會學生去讀這個單詞和理解它的意思,課后讓學生自己去背,然后給學生聽寫就完成詞匯教學。教師的不重視也導致了學生對詞匯的輕視,不愿花功夫在詞匯學習和積累上,只是考試前突擊一下,抱著僥幸的心理應試,考完之后也忘得七七八八了。這樣一來,學生對詞匯老是念不出、拼寫易錯,他們花在記憶單詞的時間多但遺忘快,而且連常用詞匯的基本含義也掌握不好,換個場合和搭配就不懂了。在聽說訓練時常因為不認識單詞而聽不明白、說不好英語;閱讀時遇到生詞時就無計可施,不會運用詞匯知識去猜測詞義,有的甚至查了字典也弄不懂,既影響閱讀速度,又影響理解;在做看圖寫話時,看圖能理解故事的大意,但由于詞匯知識的缺乏,一提筆卻抓破頭皮也寫不出一個詞來。以上種種可看出,不是學生在剛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就失去了興趣,而是教師在剛開始的時候在詞匯教學方面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導致學生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從而也失去了興趣。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1)②這些任務也是詞匯教學的任務和目的。

3.當前初中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要發現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首先看教學是否符合英語詞匯教學原則。“詞匯教學原則包括以下三方面:(1)質量并重,逐層加深。((2)立足于詞匯教學系統之上,著眼于詞匯教學之外。(3)集中分散,交替互補。”(胡春洞,1990)③

3.1重均衡用力,輕主次分明

初中的英語詞匯通常由常用詞、根詞等組成,而這些詞在英語總詞匯量中只占一小部分,這些詞數量雖少,但用途卻非常廣泛,要求學生掌握這些詞的本義、轉義、比喻義、引申義、修辭義等。英語教學大綱對每個單元的單詞都作了具體的要求,主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作出不同等級的要求,但有的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依據大綱的要求,而是對每個單詞都同等對待,都“一古腦兒”地傳授給學生,沒有明確地告訴學生哪些單詞只要求能聽懂,哪些單詞要求能聽、說、讀,哪一些是最重要的,要求聽、說、讀、寫都行,這樣無疑給學生的學習增加了難度,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也正是由于這樣,學生產生了逆反心理,不但大部分的單詞都不會,而且連常用的詞也掌握不了。也正是這樣,不少學生對掌握詞匯失去了信心。在閱讀文章時,遇到較多的新單詞,便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對文章便看也不看,胡亂選個答案,特別在看到似曾相識的詞匯,又認不出的時候,便產生一種焦慮的心理,以致于看到單詞就害怕,從而降低了學習的效果。從中也可看出這樣教學違反了“質量并重,逐層加深”的教學原則。

3.2重孤立講解詞義,輕創設語境

在初中英語詞匯中,有許多單詞在不同的句子和語境中表達出來的意義也完全不同,如:Isherunninginthe100meters?(賽跑)RunforPresident.(競選)Thereportraninallthenewspapers.(刊登)Heranacowintoabarn.(趕)等。正是由于詞匯的多義性,所以講授單詞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語境中,使學生知道什么時候使用這個詞,怎么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貪圖方便,只按照單詞表一字不漏地教授單詞,有些教師還成了“詞典專家”,把那個單詞的意義一個不少地抄給學生,然后讓他們課后去背。如:dark這個單詞,教師只告訴學生,它的意思有:名詞:黑暗、愚昧無知;形容詞:黑暗的、深色的、棕黑的、神秘的、無希望的、悲傷的、無精打采的、未啟蒙的、意義不明的、曖昧的等,這種把單詞單獨講授,而與一定的語境脫離的教學方法,使許多學生覺得學習單詞太枯燥無味,對單詞漸漸失去了興趣,覺得老記不住這一連串毫無聯系的符號,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在這樣的心理控制下,學習時得不到快樂,尤其在遇到困難時,就會產生抵觸心理,接受不了教師輸入的信息,導致成績下降,只有20、30分,這樣的成績又反過來加重了學生厭煩,抵觸的心理。整個學習過程便由于教學方法的不當和不正確的學習態度而陷入了惡性循環。

3.3重詞匯的字面意義,輕詞匯的文化內涵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在許多情況下,也會出現與別人溝通不了或出現尷尬的場面。這是因為習俗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語言的深層基礎。然而有的教師只按照課后的詞匯表,詳細地講解單詞的拼寫、音標、詞性和搭配等,對于單詞的文化背景卻只字不提,覺得這些一點也不重要,多講浪費了上課的時間。殊不知,多講解一些文化習俗的知識,既開闊學生的視野,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正是由于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也由于學生在學習外語時,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漢語,這樣在詞匯學習中學生就喜歡用漢語詞匯的讀音、類別、釋義來規范英語詞匯,用漢語的語言習慣來表達英語。比如說在聽到一個外國人說:“Youlookverybeautifultoday.”中國學生第一個反應卻是:“哪里,哪里,一點也不漂亮?!敝t虛是中國人的美德,當聽到別人夸獎時自謙一番也是符合中國文化的,但在西方,由于不同的文化習慣,當聽到別人稱贊時,西方人說聲:“Thankyou?!北闾谷?、開心地接受,要不稱贊者會以為自己判斷力有問題,也會因此而不高興,由此可見詞匯的文化內涵是多么重要,也由于中國學生受漢語的影響,產生了母語定勢的心理,這種心理無助于學生學習英語,反而拖了學習的后腿。這種方法違背了“立足于詞匯系統之上,著眼于詞匯教學之外?!钡慕虒W原則。

4.詞匯教學的幾種方法

為了使學生能最大程度上參與學習,形成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使學生能逐步形成積極學習的觀念。“外語積極學習的實質是:教學過程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樹立學生是外語學習主人翁的觀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參與耳聽、眼看、動腦、動手的學習活動,掌握自辯、自治、自理、自學能力,知識技能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發展智力、情意,從而使學生達到德、智、體、美、勞和個性全面發展的目的?!保ㄕ录嬷?,1995)④“別利雅也夫認為,從心理學的觀點看,詞就是一個復合刺激(在感知和理解說和寫的過程中),又是人的同等結構復雜的反應(在口關頭或書面表達自己思想時)?!保ㄞD引自程世祿、張國揚,1996)⑤就是因為詞的這些特點,所以在教學中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對外語的積極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不會覺得學習英語很單調、枯燥,只有這樣才會積極參與解決上面所產生的多種心理障礙,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4.1利用直觀教具教單詞

從前面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第一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可看出興趣是多么重要,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教師”而直觀教具的使用恰恰也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動機?!八共ㄋ箍耍˙.Spolsky)認為,外語學習動機本身包括三方面內容:對待學習外語的態度、學習這種語言的愿望和為學習這種語言而付出的努力。”(轉引自林崇德,2001)⑥當教師首先呈現的東西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產生興趣,那他們對待外語的學習態度將會是積極的,心中也就會很渴望學會這種語言,雖然學起來較難,鞏固較難,但由于態度積極、而且有種強烈想法的感情,他們便愿意下苦功,掌握這種語言,以便達到他日能在同學、教師面前有好表現,甚至見到外國人也能說上兩句。如:玩“Simonsays.”這個游戲時,由教師或學生發命令,如,“Handsonhead”,“Pencilsindesk.”,“Handsonshoulders”,“Handsbehindyourback”等等,當在命令前加上“Simonsays”這句話,學生就執行命令,如果命令前沒有“Simonsays”這句話,學生就靜止不動。這個游戲正符合了學生們好動的特點,但如果他們不會說單詞和句子,就無法參與,這樣就使他們迫切想學會單詞,自然他們也愿意為此而付出汗水。這一些都是因為處于青少年這個階段虛榮心較強,愛表現,想引起別人注意的年齡特點。

也正是這樣,在適當的時候教師采取直觀教學,筆者認為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直觀教學是采用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及手勢、動作、表情開展的手段,對于一些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表示具體動作的動詞、表示情感的動詞及形容詞一般可采用直觀教學。對于初學者,對英語是一竅不通的,我們如能采用直觀教學,不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他們參與。如學習apple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一手舉起蘋果,口中問到:“What’sthis?It’sanapple.”再延伸舉起兩個蘋果問:“Whatarethese?Theyareapples.”自問自答,再展開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學生答,這樣反復操練,學生不但掌握apple這個單詞的詞性,單復數,而且在運用時也瑯瑯上口,教師如能在學生回答得好之后,把蘋果獎給他,那課堂氣氛就更好,從而激勵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4.2利用音形結合、構詞法教單詞

“英語詞匯總量雖上百萬,但基本構詞成分卻是有限的。無論就音形而言,還是就意義而言,每個英語詞都同其他詞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整個英語詞匯系統中的一個分子。”(胡春洞,1990)⑦由此可見,各個詞匯之間是有聯系的,而且系統性很強,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利用詞匯的這些特點,立足于詞匯系統之上,當然對于這些特點教師也不能夠直接把它們說出來,最好能在集中教學詞匯時呈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發現,這樣的學習有學生親自的參與,更能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如學習care這個單詞,可用構詞法,引申出care–careful-carefully-careless這樣不但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也學得了詞匯的知識,再如集中學習單詞時,可把形音相近的單詞,如:

window-low-blow-grow-know-flow-borrow-throw,

lake-face-date-page-gate-name-hate-rare.

bird-first-third-thirsty-birthday

等歸納在一起學,從以上的單詞可看出,它們不但詞形大致相同,發音也一致,特別是元音字母a的發音[ei]后都有是元音字母+輔音字母+不發音字母e構成,這樣的規律,也教會了學生用音標記單詞,對于單詞,學生自然也不會那么恐懼。

4.3英語解釋法

“學習語言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多聽、多讀,通過聽讀這兩條渠道向大腦輸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材料。有了大量的、足夠的語言輸入與積累,才能融會貫通形成語言規則?!保炙畹拢?001)⑧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用英語來教學,用英語來解釋單詞、句子等,并用英語設置交際情境來啟發學生用英語思考,在英語教學大綱中,也要求教師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教學。因為中學生身處的環境是說漢語的環境,如果在每天一節英語課上已不能完全接觸英語,沒有一個說英語的環境使他們鍛煉和培養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更別說課后能說得更多。而這種英語解釋法正符合了用聽、說向大腦輸入大量語言材料的要求。英語解釋法是用簡單的,學生們已學過,熟悉的詞匯來解釋新的單詞,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識掌握新單詞的聽、說、讀、寫。這樣用簡單英語解釋單詞,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聽力,而且對于舊的單詞能得到反復重現,也使學生找到了同義詞,了解更多的詞匯知識。學生對于教師所說的英語能聽得懂,又知道新單詞的意思,這樣增添了學生們學習的信心,厭煩心理也自然消失得七七八八了,自然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學習,積極學習的信心。

如可以這樣解釋下列單詞:(1)holiday:timeofffromwork(2)invite:asksomeonetodinneroraparty(3)housework:workdonearoundthehome(4)afternoon:between12:00and6:00inthedaytime(5)exam:animportantschooltest(6)different:notthesame(7)entrance:placewhereyougoin。當然用簡單英語解釋英語單詞,是要求教師在課前做一定量的收集工作去查找最簡單的詞匯。

4.4語境教學法

“語境不僅包括文章或言談的上下文,而且也包括了各種社會環境?!保ㄍ跷谋?,2001)⑨如果沒有一定的語境,任何詞匯也將變得沒有意義。由此可見語境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學習詞匯一定要放在某個語境里學習。正如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所說:“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庇纱丝梢娬Z境教學法可使學生通過語境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多種意義,從而對于單詞的記憶更加牢固。歸納起來說,筆者認為利用語境教學法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4.4.1通過句型或上下文來教單詞

當遇到講授新單詞時,教師課前也是要花時間來準備的。如:water這個詞,在講授時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或動作,如花灑、澆水的動作和喝水的動作等,這些都必須是學生熟悉的行為,再呈現以下的句子。如:(1)I’mverythirsty,Iwanttodrinksomewater.(2)Theflowersaredry,Imustwaterthemeveryday.(3)Thereissomewaterinthebottle.,wecandrinkit.從語境中我們可猜測出(1)、(3)句中的water是水,(2)句的是澆水的意思,從中我們也可以知道water不同的詞性和用法。

利用上下文教單詞的道理也是一樣,比如說我們學習umbrella時,可以用下面這段文字:

It’srainingandIwanttogoout.Idon’twanttogetwet.Ihaven’taraincoatbutIhaveanumbrella.I’llputupmyumbrella.Therainiscomingdownonmyumbrellabutitisn’tcomingonme.Myumbrellaisprotectingmefromcatchingrain.Nowtherainhasstopped.I’lltakemyumbrelladown.,Anumbrellaisveryusefulwhenitisraining.這樣把umbrella放段落中學習,不但教會了學生這個單詞,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4.2利用情景教單詞

利用情景教單詞,是中學生較喜愛的一種方法,因為情景雖然是模擬的,但至少也像置身于真正的交際情景中,這些可以使學生真正參與的活動,也是他們日常熟悉的場景,比如說,學習打電話用語時便可拿兩部會響的電話,讓他們好像真的在打電話一樣,在交際中,學得了知識。如:

A:Hello!MayIspeaktoJim?

B:I’msorryheisn’there.CanItakeamessageforyou?

A:OK!ThisisKate.Mytelephonenumberis87654321.

B:Allright.

A:Thankyouverymuch.Bye.

B:Bye.

學習交際用語還可以有購物、借物、問路、邀請和看病等情景可以用。這樣學生不但興致勃勃地學知識,讓他們多參與,既能說,又能聽,還能激發他們的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當然使用語境教學法,教師的工作量是比較大,而且對教師的自身素質要求較高。首先課前準備要充分,所使用的英語單詞是學生學過而且比較熟悉的,上課時要能使用全英教學,輕松自如地用英語解決上課遇到的問題。

4.5通過謎語教單詞

猜謎語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有了興趣,再積極參與,從而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終把單詞牢牢記住。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較少采用這種方法,覺得猜謎語在一節課上不太可能,一節課45分鐘可能會浪費掉20分鐘左右,特別單詞多的時候,更不可能。但是教師們沒有注意到教授單詞絕對不是只采用一種或兩種方法,對于不同類型的詞匯或根據詞匯的特點,應該找出一種最適合教某個單詞和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有些單詞采用謎語形式來猜測,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便也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力。

例如:(1)Whathasfourlegsbutonlyonefoot?(Abed)

(2)Whathasabedbutneversleeps,amouthbutneverspeaks?(Ariver)

(3)Whatfruitisneverfoundsingly?(Apear)

等等,這些謎語都是淺顯易懂的,也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和思維能力。

4.6通過游戲教單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靶睦韺W家也研究認為,興趣可增強記憶,興趣是人對事物的積極而持久的認識傾向,它與大腦皮層中思維活動的興奮中心相伴隨?!保ǔ淌赖?、張國揚,1996)⑩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對于這種天性我們不能壓抑,只能加以引導。游戲便是一種集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娛樂方式,也是孩子們偏愛的一種學習方式,不用說小孩,連成年人也不喜歡呆板,沉悶、枯燥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為零的,要想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吧,在詞匯教學中更要采取活潑多樣的形式,來減輕學生對單詞厭煩和焦慮心理,教師只有幫他們清除了這些心理障礙,孩子們的各方面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關于詞匯的游戲是多不勝數,下面只舉幾個例子,如(1)Whatisit?一隊的學生描述一件東西,如:“Ithasfourlegs.It’smadeofwood.It’susedforsitting.另一隊學生就可答:“It’sachair.”這種猜測游戲可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2)學數詞也有不少游戲,如:“Whohasnumber…?寫些數詞卡片,根據所教數詞的多少,卡片上分別寫上從1到25,從25到100,從100到1000和超過1000以上的數詞。當教師指卡與學生背誦、做游戲時,就用數字代替他們的各字。就像他們的英文名字一樣,使用多了就記熟了,這個游戲鍛煉了學生們的記憶能力。(3)Add-on這個游戲結合圖片、實物來做,學生1:“Iseealivingroom.”學生2:“Iseealivingroomandakitchen.”學生3:“Iseealivingroomakitchenandabathroom.”如此類推?;蛘邔W生1:“Ilikemilk.”學生2:“Ilikemilkandpie.”學生3“Ilikemilk,pieandcake.”也是如此類推,看誰堅持說得最長時間、最多的詞匯,這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復述能力和單詞的貯存量。

篇10

(三)推進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的關系就形成了,而二者的聯系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古代教育中強調師生平等和師生的和諧相處,并且教導學生要敢于提出和教師不同的見解,教師和學生也要互相學習和提高。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保證教師將最全面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則用積極的態度消化知識,獲得自身水平的提高。和諧的師生關系保證了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和學習環境的形成,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中學語文教學要從古代的師生平等關系中獲得啟迪,推進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建立輕松和諧的教學環境,提高中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二、古代教育智慧在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策略

(一)注重詩化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要借鑒古代教育智慧,幫助學生形古代教育智慧對中學語文教學實踐的指導意義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師范大學文學院李瑩成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古代教育中強調詩化教育,詩化教育在古代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語文教育而言,中學語文教學正是像詩一般滌蕩學生的心靈,啟發學生的思想,所以進行詩化教學是必要的。就目前而言,中學語文教學受到現實條件的限制,詩化教育水平還有待提高。進行詩化教學要求中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正確閱讀詩篇,首先要了解詩人,因為詩人是詩篇的創造者,從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詩人的性情特點就可以分析他的作品肯定有時代的烙印,詩人的情感會跟隨自己的情感變化,了解詩人之后再去閱讀詩篇就可以充分讀出詩人的心境和詩篇的內涵,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會在不斷的實踐中獲得提升,因此,詩化教學是有效的中學語文教學方法。

(二)進行反思教學將古代教育的智慧充分應用到現代的中學語文教學中,反思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將古代優秀教育理念滲透進中學語文教學中。反思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師要對中學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改進教學方法,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古代教育強調教師要因材施教,也是對反思教學的強調。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據學生自身水平的不同采取相應的語文教學方法,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可以給學生創造應用的情境,用提問的方式啟迪學生。第二,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更好的教育學生。古代教師更是以其淵博的知識培養優秀的人才。教師要注重自我提高,還要積極參加學校培訓,提升綜合語文素質。第三,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自主學習。

(三)優化教學環境良好的中學語文教學環境的建立依賴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輕松的環境中獲得更大的成效,優化中學語文教學環境要做到:第一,教師要保持民主平等的態度,了解學生的內心,減少師生間的隔閡。第二,教師要充分的尊重學生,樹立師生平等的思想觀念,教師和學生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共同進步。第三,教師要對自己的角色進行重新的認識,用民主的態度對待學生,建立和諧愉悅的中學語文教學環境。

篇11

下文結合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多年的積累和經驗提出幾點提高詞匯教學的有效對策,以達到詞匯教學目的。

2.1激發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調動起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就要加強老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特別是指導學生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不能簡單地注重詞匯的積累。學生在英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往往對授課老師有著很強的依賴性,只是在課堂上學習,課后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較差,這樣長期下來,就會產生一種厭煩心理,要想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就較為困難。因此,英語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要不僅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要極大地增強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應該深入的了解學生,熟悉學生的學習規律,不斷地嘗試新的教育方法,進而達到激發學生積極性的目的,使學生成為教學中心?;钴S的課堂氣氛也是至關重要的,高職英語教師應該綜合各種有效地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學生學習單詞時可以采用形象的教學法,通過這樣較為形象的講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了掌握單詞的效率,節約了一定的時間,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感覺較為疲憊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等新的媒介方式來放一些英文歌曲和英文電影,這種新的教學模式同樣地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

2.2借助于構詞法,進行詞匯教學英語教師的授課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策略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造成學生障礙和不良習慣的原因之一是教師忽略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這樣一來,正確的詞匯教學方法與學生詞匯學習之間有著密切地聯系。事實證明,借助于構詞法進行教學時提高詞匯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記憶的原理是構詞規律可以幫助學生克服以往的消極作用,提高學生記憶詞匯的作用。面對龐大的詞匯庫,只要我們理清思路,找到規律,借助于構詞法,學生就可以掌握大量的詞匯。因此,高職英語教學老師在教學過程匯中,要幫助學生尋找單詞的規律。在真實的詞匯教學中,指導學生去學會如何通過規律來記憶單詞,比單純的強迫學生記單詞更為有效。最為簡單基本的構詞法有合成、前綴和后綴,學生如果能夠掌握這些隱形的規律,一旦掌握就會觸類旁通,通過前后綴構詞法可以熟練地掌派生大量的詞匯。例如前綴,它的作用一般是改變的詞的意思,不改變他的詞性,有些是表示否定的前綴,如dis,im,in,ab等,學生知道了like也就知道dislike是討厭的意思,還有normal,abnormal;possibleimpossible;formal,infor⁃mal;polite,impolite;smoker,nonsmoker等等。后綴一般來講是改變了詞性,沒有改變詞義。但也有特殊情況,如后綴less。在詞匯教學中,高職教師可以詞匯的規律進行講解,抓住關鍵,借助于規律由已知推出未知,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長期堅持下來,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詞匯體系,舉一反三,不僅有助于記憶單詞和迅速擴大詞匯量,還有助于深刻理解,建立完整的詞匯體系。

2.3教師應該營造運用詞匯的環境詞匯教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運用。傳統的教學法,只是單純地為了教詞匯而教詞匯,將單詞和課文、文化語境孤立起來了,學生在脫離這樣的語境下,僅僅學到了一點這個詞的知識,并沒有掌握這個詞的真正的用法。因此,教師詞匯教學的任務之一就是努力營造各種環境,創造一種詞匯語境,把詞匯教學融合到聽說讀寫各個環節,結合影音媒體,加大詞匯輸入,同時提醒他們經常地復習鞏固,這樣才會真正的掌握這些詞匯。

篇12

(二)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不同步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高中生源不斷擴大。學生素質良莠不齊,能力知識基礎不一。在開展詞匯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基礎差的學生感覺吃不消,學習興趣下降;基礎好的學生覺得知識點過于簡單,不屑于進一步學習。這給教師的實際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

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改進策略

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找到他們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薄弱點,進而對癥下藥,才能達到優化詞匯學習效果的目的。下面筆者從普通高中學生英語詞匯教學的實際出發,提出改進詞匯教學的幾個策略。

(一)明確學習目標,從根本上解決詞匯學習障礙

1.從學單詞入手,教師應重點抓住識記教學。

識記是學生積累詞匯面臨的第一關卡。當學生遇到不懂的生詞時,會影響學習熱情,打擊學習信心。因此,教師在開展詞匯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單詞的拼讀規則熟記于心,讓學生能夠依照語言規律拼讀和拼寫單詞,進而提高單詞記憶效率。

2.從多讀入手。學生要敢于開口,培養語感。

由于高中學生年齡較大,自尊心強,往往羞于開口,害怕自己的發音被同學們取笑。因此,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實踐的活動過程中,提倡學生集體發言。雖然這種教學方式在開展過程中紀律性稍差,但實際上卻能大大增加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機會,也避免了學生因恐懼而不敢獨立發言的難題。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組織學生到講臺前進行個人演講,并且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方面的不足,幫助學生走出詞匯學習的困境。

(二)創設語境,介紹構詞規律,提高教學質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習慣沿用自讀———跟讀———糾錯———記憶模式開展詞匯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這種方法對那些語音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難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創設相關的語境,在語境中開展詞匯教學,把要教授的詞匯嵌套在句子之中,讓單詞具有活力,從運用詞匯的角度進行分析,把詞語應用到句子之中,從而實現其表達思想的交流功能。所以,教師在開展詞匯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應想方設法地把詞匯和語境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造句掌握詞匯的運用方法,進一步擴大詞匯量。

(三)采用科學的方法,拓寬語言學習時空

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利用教學媒體播放各種英語音像資料,讓學生多聽規范發音的英語,感悟地道、純正的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英語資料先進行分析,然后再模仿、錄音、對比,以便找出錯誤,及時糾正,培養正確的語音語感。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聽英文歌曲、看英文影片,與同學一起創造英文環境,將自己看到的英文小文章整理出來和同學一起分享。學生在得到快樂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之中學到英語。這樣不僅能鞏固他們記憶,還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欣賞英文電影《TheWaterlooBridge》。在欣賞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發揮自身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一起欣賞《TheWaterlooBridge》中的經典情節,讓學生對電影當中的經典對白部分進行重點賞析與學習,并記住當中的重點詞匯。緊接著,教師可以轉移課堂活動的主體地位,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組隊,用表演的形式模仿影片里面的經典對白,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經典對白及重點字詞句的理解與運用,有興趣的學生還可以欣賞并哼唱《TheWaterlooBridge》當中的經典插曲《AuldLangSyne》。學生活動結束后,教師給予適當評價,以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這樣通過英文影視作品的欣賞,創造與之相關的英文環境,學生在此過程中也能夠積累詞匯,保持學習積極性。

(四)走出英語課堂,強化課外詞匯教學

高中生積累詞匯離不開課本,然而教材課本的知識量畢竟有限,如果僅僅依靠教材來增加詞匯量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懂得開闊資源,不應該僅僅局限于使用固定的教材資源,要尋找課程之外的可用資源,將教學向課外延伸,把學習詞匯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通過對現實素材的有效運用,使學生能夠體驗生活,加大詞匯量,增加知識積累。

篇13

英語詞匯的習得過程是一個復雜而特殊的過程。學習者學習外語是在完成了基本認知發展過程后才開始學習的,這種學習是受個人差異、環境因素、感情因素等影響的;要學會一個單詞,學習者要經過幾個階段,1.語音階段。學習者要掌握一個單詞,首先要會發這個單詞的音,然后經過反復練讀,才能熟悉它。由于母語和外語運用的語音符合及組合方式不同,同一個概念的外語表達會形成記憶上的困難。2.拼寫階段。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是為了能順利地使用它,也就是說要學會拼寫,但是英語單詞與漢語不一樣,是屬于表音文字,是屬于不同類型的書寫系統,在拼寫單詞時不能靠死記硬背,而是要尋找讀音規則,做到發出這個單詞的音,就能拼寫出它是由哪幾個字母組成的。3.運用階段。學習者能熟練地讀出這個單詞,也能拼出它,然后最關鍵是能在句子中運用和表達,經過背誦這個單詞的一些句子,然后掌握詞法和句法知識,達到運用自如,然后再轉換為表達,直到完全內化,這個單詞才算真正掌握。學習者在學習另外一門語言的時候,必須發展自己的語言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話語能力和策略能力;母語的交際能力必然會對新的外語交際能力獲得產生影響。一個英語詞匯的掌握與學習者的動機,目的,態度和個人性格都有著緊密的聯系,當然學習語言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利用有限的課堂進行輸入和輸出的實踐,還需要課外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模仿和操練,才能達到接近母語習得的語言環境。

3.詞匯教學的方法與步驟

根據英語詞匯習得的過程,我們的英語課堂如何遵循這些規律,達到最佳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值得大家的探討,作者根據目前學生的特點,嘗試著利用認知學徒制理論進行詞匯教學,采用詞匯教學順序的翻轉方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增加學習交流互動,在師生互動中完成詞匯的學習和運用,實現課內知識內化。(以上外全新版綜合版Unit4為例)

3.1課前(老師布置任務,學生課外學習)

任務1:布置學習本單元詞匯,包括詞的中英文意思、詞在句中的使用、詞的拼寫等。任務2:列出目標詞,并在課文中找出這些詞。任務3:用目標詞編寫故事和句子。任務4:制作出目標詞使用的教學視頻,上交給老師。

3.2課中

根據認知學徒制理論,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思考,老師只是如何把學生領進課堂,指導著學生的實踐。通過課外的任務布置和學生的學習,教師課堂重點一方面是把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驗證,另一方面把學生課外學的詞匯進行知識的內化。具體操作步驟一:在課件上呈現課外布置給學生學習的目標詞逐一抽查,如:What'stheEnglishandChinesemeaningof"increasingly"?步驟二:對目標詞進行聽寫練習,可以利用課文后面的LanguageSenseEnhance-ment和Text-related中的Cloze聯系或者補充聽力材料進行聽后填詞練習。如:AlthoughBrowderandMandldefinetheirnationalitydifferently,seetheiridentityasamatterofpersonalchoice,…步驟三:讓學生呈現用目標詞編寫的故事、句子或者短文,可以抽學生閱讀,也可以讓學生用PPT呈現,再讓其他同學發表評論。步驟四:老師把準備好的課件呈現出來,課件的主要內容是對課文中難詞難句提出任務,讓學生完成任務。如:Whatevertheirconsiderablediffer-ences中的considerable是什么意思?Tellmethedifferencesof"considerable"and"considerate"?

3.3課后

課后主要內容是鞏固與寬展。鞏固與寬展環節主要是經過學生自編一些練習來完成,要求用課文中學過的目標詞,練習可以多種多樣,如:翻譯、用目標詞造句、課文改編、選詞填空、聽寫句子等。只要不偏離目標詞,放開讓學生去創新。經過課前對目標詞的任務完成和預習,課中針對目標詞的復習和運用加上課后的操練,掌握的詞匯就不易忘記。并且一切活動都是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完成,結果不僅創新了詞匯教學的新方式,而且也改變了傳統以老師講解單詞和舉例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建立了比較徹底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4.反思

這種新的詞匯教學方式創新了課堂,增加了學生活動機會,但是采用這種詞匯教學方法時也要考慮幾個問題。

4.1評價方法也要隨之改變。

能否全面、客觀、科學、準確地評估體系對實現教學目標至關重要,認知學徒制理論指導下的詞匯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如何讓學生能夠配合課堂完成任務,這需要有較完善合理的課堂評價體系來配合和激勵,必須增加學生的形成性評估的比重,對學生平時課外、課內和課后完成的任務要有一個詳細的記錄,在評估中充分體現,采用多元的靈活多變的評價體系。

4.2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求高。

要讓學生在課外深入學習、課內積極參與和課后完成作業并不容易,因為不只是預習復習和做練習那么簡單,除了教師要花大量時間來設置任務、尋找相關資料外,要讓學生配合完成,這要求學生有相當高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較好的知識素養。

4.3師生之間的交流和配合程度取決于成功與否。

課堂對詞匯教學的各項活動是否成功,與學生課前的任務完成和課內主動配合交流是分不開的,如果完成任務好,那么課堂的活動開展就會順利,當然,整個課堂的互動都必須是在老師的有效指導下完成;學生詞匯知識內化,除了老師的指導,很關鍵的還是學生本人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