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的"自主交往訓練法"是一套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幫助孤獨癥兒童穩定情緒、關注和解讀他人心理、適應現實生活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成效顯著,能夠幫助孤獨癥兒童家長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幫助孩子"體驗親情、享受人生、走出孤獨"。
解密兒童的心靈,找到有效的方法。只有方向正確,方法才有價值,講求人性,啟動快樂,走出孤獨,就是我們的前進方向。
王梅,女,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現為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從1994年開始從事孤獨癥兒童的教育康復與科研工作。十多年來一直專注于這項事業,保持著每周都到一線進行教學研究的好傳統,先后咨詢、訓練的孤獨癥兒童近千人,積累了豐富而獨到的實踐經驗
前言幫助孤獨癥兒童啟動快樂、走出孤獨
上篇 心靈解密
一、問題出在哪兒
二、從成長中尋找原因
看清孩子的問題
看清孩子的需要
看清自己和孩子的關系
了解我們自己
三、尋找幫助孩子的出發點
及時階段:從建立"物感"開始
第二階段:關注人的行為
第三階段:自我意識萌芽
第四階段:安全需要發展的重要時期
第五階段:確立與熟悉的人的穩定關系
第六階段:開始真正的同伴交
一、問題出在哪兒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請大家一起讀讀下面幾個故事,想一想:如果這些事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應該怎么看待和分析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
案例
幾年前,全國的很多報紙上都刊登了一則這樣的消息:一位女博士被一個初中沒有畢業的男青年拐騙,賣到了偏僻的農村,險些上當嫁給當地農民。
請思考:為什么一個博士竟然輕易地被一個沒有文化的人騙了……
案例
一個朋友家前不久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24小時家里突然停電了,恰巧家里大人都出去了,剛上初中的女兒焦急地給父母打電話,說自己害怕,而且作業寫不完了!家長告訴她哪里有蠟燭,并急忙往家里趕。可是等父母一個小時后到家,家里還是一片漆黑,因為女兒不敢劃火柴,也不想再求助……家長突然擔心起了女兒的未來。還有一個上高中的男孩子獨自在家時,看到蒸鍋鍋底燒煳了卻不知所措,結果險些釀成大禍。這樣的事已屢見不鮮。
請思考:孩子們在學校學習成績都不錯,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普通孩子在學校學的哪些知識能適應社會要求?孩子還應學點什么?如果課堂知識學好了,是否孩子適應社會就沒有問題了?如果孩子學不會復雜的知識,至少要學會什么?對于孤獨癥的孩子,他們到底應該抓緊學的是什么?是課堂上的知識嗎?
……
孩子有點阿斯傾向,情緒問題比較大,這本書有點幫助
我是學特殊教育的,感覺這本書里的人本主義思想讓我受益匪淺,本著以孩子為中心,真的能夠感覺快樂給他們帶來的變化,書得作者是我的老師,一直都很尊敬她~
挺實用的可以幫助到孩子,缺點是比較理論要是取一些實事故事更好
對一些特殊兒童的家長而言,該書詳細地闡述了引導孤獨癥兒童的方法。
不管是自閉癥還是正常的孩子的教育,都是一本很不錯的教育指南,家長老師值得一看!剖析孩子心里很到位,詳細琢磨很有幫助的。
可以指導有自閉癥兒童家長用以參考訓練孩子
我是孤獨癥專業畢業的,感覺這本對于孤獨癥兒童不是特別實用,只能做個參考。案例很豐富,但是解析比較牽強,若能深入地科學地解析可能會更好!
非常好的書,不止合適孤獨癥兒童,正常兒童的父母也很值得看。感謝這些尊敬的特教老師
要發展的重要時期第五階段:確立與熟悉的人的穩W定關系第六階段:開始真正的同伴交往總結下篇 引你上路 一
這是一本從正常孩子的角度去教育孤獨癥兒童的書,對于輕中度的孩子特別適用。推薦!
對于有孤獨癥孩子的家庭來說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從這本書中,我學會了如何與孤獨癥兒童相處,謝謝!
雖然是孤獨癥兒童的書,但書中的很多內容對于一般的孩子同樣受用。很好!
家里買了兩本以便全家學習。書中對孤獨癥沒有給出明確的分類和定義(在網上查王梅,可以找到其他相關信息),但給出了大量的實例供參考,比較實用。其實除了自閉癥等非常典型的孤獨癥孩子,也有很多未經診斷有孤獨傾向的孩子,家長老師可以通過這本書認識孩子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而調整情緒使用正確的方法,幫孩子度過一個個小難關,同正常孩子一起健康學習成長。
剛收到就看了一下午,里面的理論知識和案例好多都跟我接觸過的孤獨癥兒童一樣,打算看完書后贈送給老師和家長
買這本書其實更多的是想幫助自己的兒子,自己沒有堅持讀,但感覺還是不錯的。
此款書籍是經典中的經典,人手必備!是愛和血淚的精華語提升。
我不會把我孩子認為有孤獨癥,只是想多了解些溝通的方法。
教學研究的好傳統,先后咨詢、訓練的孤獨癥兒童近千人,積累了豐富而獨
孤獨癥兒童情緒調整與人際交往訓練指南推薦語解Q密S兒童的心靈,找到有效的方法。只有方向正確,方法才有
孤獨癥兒童情緒調整與人際交往訓練指南版6紙包裝平裝孤獨癥兒童情緒調整與人Q際交往訓練指南S中
這本書真的很好,拿到手一下子看了停不下來,讓我對孩子的心里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我女兒在外面就是不喜歡表達,在家里還是蠻活躍的,所以我想通過這本書能夠改善她這種情況。
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女朋友的老師,在孤獨癥方面是最權威的專家,這本書是老師自己的實踐經驗的結晶,能夠很好的指導孤獨癥的訓練,不像業內其他專家教授,全是抄襲別人的,還洋洋自得,國家還給他們科研經費,真是糟踐!希望以后多賣點像這類似的書籍。
讀了三分之一,越發喜歡。里面的案例分析即便是單純的對號入座也足夠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分析孩子的情緒問題和處理方式了。目前在自省哪個階段沒有滿足孩子才導致今天的行為問題出現,嚴重自責!希望更多家長和老師從中找到方向幫助孩子們進步!
我已經買好幾本了,送給同學、幼兒園老師看。當今社會很多孩子因為不乖,沒有很快做到老師、家長提出的要求而被扣上“孤獨癥”“多動癥”的帽子,醫生的診斷也非常粗糙草率,不負責任。其實成人要反省,我們是不是真的理解孩子,明白孩子的行為和語言。這本書里邊的很多案例并不是象有些讀者評論的那樣,是正常孩子的案例,而是被扣上“輕度”“高功能”“非典型”之類限定語的孤獨癥孩子的案例,這類孩子其實絕大多數表現和正常孩子是沒有很大差別的,只是在涉及社會交往方面、語言方面有一些差異,如果成人非常接納這類孩子,就會覺得是正常孩子,如果成人不接納不理解,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