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生的發展都有著無限的可能性,如同一棵大樹的種子,如果植根大地,總有24小時會枝繁葉茂,高可參天;倘若放進水杯,最多能養成綠蘿。對學生的生命成長而言,語文課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課本之外則是浩瀚的海洋。一旦遠離了讀書的滋養,學生的精神的土地就會板結,情感的田園就會荒蕪,心靈的泉眼就會枯竭,最終難免視野狹窄,情感蒼白,精神軟骨,認識侏儒,心靈乏氧,變成"字紙簍"和"機器人",這無論于學生、家長,還是于社會、民族,都是一個不幸。我和我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不想帶著孩子整天在蝸牛角上較雌論雄,我們渴盼打破課本的禁錮,帶著孩子們跳出題海、暢游書海,加強人文積淀,培補精氣神,并同步提升讀寫能力及語文綜合能力,為其終身發展奠定根基。
人大附中的名著閱讀活動,是從中國現當代經典作品起步的。《人大附中學生這樣學語文:走近經典名著》,一個個文學大家:魯迅、茅盾、老舍、巴金、沈從文、錢鍾書、宗璞、路遙、余秋雨、史鐵生、林清玄、龍應臺……向孩子們翩翩走來;一部部堪稱經典的文學名著——《吶喊》、《茶館》《子夜》、《紅巖》《邊城》《四世同堂》《狼圖騰》《文化苦旅》《野葫蘆引》《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讓孩子們讀得如醉如癡,欣然忘我……
于樹泉:"讓傳世作品傳世,讓不朽精神不朽",在人大附中連續8年高三之后,語文特級教師于樹泉把名著帶進初中課堂,從魯迅、老舍、路遙到雨果、梭羅、歌德,從《吶喊》《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到《悲慘世界》《瓦爾登湖》《浮士德》……書香喚醒了課堂內外,滋養了精神家園。在充滿瑣碎、平庸、功利、浮華的世界中,于老師是復活的士大夫,是當代的魏晉風骨,是蟄居中學的知識分子。 ——同事評介
吳凌:人大附中語文高級教師,曾獲北京市中學紫禁杯班主任、北京市教學現場課比賽一等獎。從教17年,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在教師和學生中頗得好評。近幾年來,嘗試將"名著閱讀"帶入語文課堂,與同事進行語文課程改革。致力于引導學生做真人,讀好書,愛生活,樂此不疲,孜孜以求。
序言與經典同行的幸福 朱永新
自序關于讀書
及時章親近閱讀寫出真情——現當代文學經典
讀寫導航
人大附中初一年級學生所閱讀文學名著中最有代表性的五部作品是:紅色經典《紅巖》,老舍長篇小說的扛鼎之作《四世同堂》,"首屆曼氏亞洲文學獎"獲獎作品《狼圖騰》,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穆斯林的葬禮》和《平凡的世界》。學生對這五本書特別喜愛,讀起書來手不釋卷,每天早讀和午休的時間,一個個捧著書專注閱讀的身影是教室中最動人的圖畫;讀書討論會上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朗讀精彩篇章是課堂上最動聽的聲音。
為了更好地引領學生閱讀名著,深入思考,老師們采用了以讀帶寫的方法,讓同學們用文字表達自己真摯的讀書感受。一開始學生們還只是習慣復述概括情節,于是,老師們這樣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最近閱讀的名著中給你感觸最深的一個形象是誰?是令人心疼的小蘿卜頭、向往自由的小狼;是愛國的瑞全、勇敢的田曉霞,還是老實本分的梁亦清……你對這個形象有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你寫出你最真切的感受。
當然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你一定有沉醉其中忘卻自我的感受。可能你想痛罵賣國的大赤包、冠曉荷;可能你和追逐自由的小狼一起馳騁在遼闊草原;可能你想對少平說:"我真佩服你!"可能你想……你可以把想對書中人物說的話以書信的形式寫下來,表達你真切的思想感情。
慢慢地,學生開始學會自己尋找合適的角度,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他們對書中人物的愛與恨,對書中情節的理解與感悟,對書中主題的思考與探究,對自己人生之路的選擇……都融入了閱讀后筆下流淌的文字中。
之后,老師們又嘗試引導學生在名著閱讀中關注文字背后的情感,深入地體會作品形象的精神世界,例如:
你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快樂的事情吧?名著當中的人物也和你一樣,經歷著屬于自己的樂事。《朝花夕拾》記錄了魯迅童年的樂趣,其中《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篇里,魯迅對斑蝥的喜愛,對描繡像的迷戀,還有對捕鳥的記憶,都讓我們體會到孩童的天真與自由的快樂;《蘇東坡傳》中,曠達的東坡居士即便被貶黃州,也依然能夠寄情山水,寫下"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的千古名句……
細品人物的"樂",你能看到他們不同的精神追求。"樂"是韓新月站在未名湖畔浮現的笑臉,是孫少安看到紅磚及時次出爐時成功的欣喜。細品人物的"樂",你更能體悟不同的人生態度。你一定記得瑞全遠赴戰場時,心中涌起的喜悅,還有大赤包得到那不堪的"官位"時得意洋洋的眉眼。
這小小的"樂"字值得讓我們回味與思考,嘗試寫出你對人物"樂"的理解。
在教育的急功近利、粗糙、急迫背后,仍然是教育本質的失落:人們不愿承認,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的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范"。這在當下是有一種迫切性的。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錢理群
那些充滿智慧和讓人靈魂飛揚的書,其中任何一本,只要被打開,我們便立即進入了一個與凡塵不一樣的世界——哪里光芒萬丈,流水潺潺,空氣充滿芬芳,果樹四季掛果。。。。。。
從本書中,你會發現,人大附中學生已經走進這個無限美好的世界。
——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 曹文軒
中學階段多讀一點名著,會讓人發展得更,成長得更健康,進而涵養大家品質,為終生發展奠基。愿每個孩子都走在名著閱讀的路上。
——人大附中校長 劉彭芝
走進名著,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打好精神的底子,是一個學生的立身之本,一個教師的責任,一所學校的根本任務,一個民族的千秋功業。
——人大附中校長 翟小寧
一年多來,我讀了十多部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寫下幾萬字的讀書筆記。感謝閱讀,讓我能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并能自信地在紙上揮灑自如。
——人大附中初二學生胡雨石
中國拳法分為內家拳與外家拳。一個人如果精通內家拳,內在的氣質會改變,一個人如果精通外家拳,則性格和精氣神兒會變得剛強硬朗。而閱讀名著仿佛是一種靈藥,它既使人的氣質平靜如水,又使人的精神充實硬朗!
——人大附中初三學生 吳雙
剛上初中時,老師在語文課本之外讓我們讀名著、寫讀書筆記,每周帶我們去圖書館。開始時,我有些疑慮甚至不理解:這樣子能學好語文嗎?然而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考試檢驗,我愈加佩服老師的見解與理念,而我也在學好語文的同時,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學會了自主學習的方法。
——人大附中學生 俞一凡
閱讀名著是另一種體驗,剛開始甚至是痛苦的。每每寫周記,我總是撓頭,不知從何下筆,寫些什么。慢慢地讀下去,我不得不去想他們為什么要舍生忘死,把生命奉獻給崇高的事業和信仰?他們的生命意義又是什么?與我有什么關系……我的心靈之窗似乎漸漸打開,智慧之光照進來,引導我從懵懂中走出來。
——人大附中學生 陸天明
從小學閱讀"校園小說"到初一開始閱讀"中外名著",我完成了一次心靈經過名著洗禮后的蛻變。從開始看書時"低級趣味"的大笑,到與主人公一起流淚、和作者一起嘆息,再到掩卷后不停地深思,這就是名著給予我的精神成長。
——人大附中學生 郭文萱
還可以,選擇的篇章還可以
推薦大家購買
給孩子看看,對學習有幫助
一直在當當買書,鐵粉,正品,物流快,活動給力,大愛當當!
我讀了再評價,
受益匪淺的一本書,值得一看。
很好的書,有幸能遇到
書很好,對孩子有幫助,孩子還小,大人先了解一下,以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慢慢學。
很受啟發!實用的書
教育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注與規范”。這在當下是有一種迫切性的。
介紹名校的有關學習方面的書都值得買來看看,參考借鑒。
是一些讀后感之類的文章,感覺一般
英語學習資料。備著用。
引人入勝,經典必讀。
內容豐富,希望可以把里面的書看完
喜歡,以后再回購!
范文多,方法少
多次購買,非常實用!
以為是講一些學習的方法,結果是他們寫的作品集。唉,又被題目誆了!
對于孩子如何學好語文,是非常非常實用的一本書。
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教你怎么閱讀名著。除此之外,范文也值得學習。推薦!
一本好數目,一堆超越年齡的讀后感,對應了名著的巨大感染力和文字后作者對生活、人性。。。的深刻思考!爭取初中階段前讀完這些書
人大學生的讀書筆記,主要想通過這本書了解一下他們讀的什么書。這本之前還出版過一本,不知那本怎么樣,有看過的嗎?
是高中生讀物中相當不錯的一本,有助于孩子提高寫作水平。
老師推薦的書,孩子讀了很喜歡,當當購書很方便
一本名著的范文集,先留著吧,孩子還小暫未能看懂
相當不錯,正版,內容充實。給孩子買的,希望對小孩成長能有幫助。
老師介紹的書,學習人大附的學生怎樣學習語文。
希望外甥學習語文有幫助,發貨速度很快,農村5天就到了,好評!
我們的學生雖然沒有人家厲害,但也可以向他們學習。
教育資源確實不均衡,這樣的老師肯定能育出好的學生
真的是太好的一本書呢,孩子才二年級,卻也愛看。
適合引領孩子如何去寫有關名著的讀書報告和讀書筆記。
對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的拓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很震撼!覺得和北京的孩子相比,我們的孩子讀書太少,也太沒質量了。如果幫孩子提高閱讀水平和能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讀了一下,感覺不錯,給孩子一點閱讀名著讀后感思路
挺不錯的,序言和前言都向學生介紹了如何更好的去看與理解名著。給孩子參看學習下,名校的學生是怎么看書與總結的。
這是買的第二本于樹齡泉老師,吳凌老師的作品,對孩子閱讀,和學生語文有幫助。并且介紹了很多適合初中學生閱讀的經典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