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歌頌大自然,呼喚生態(tài)道德,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很好少兒讀物。全書記敘的是作者在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和林芝自然保護區(qū)的親身探險故事,以及那里妙趣橫生的野生動植物世界,既表現(xiàn)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又體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崇高理念。全書內(nèi)容健康向上,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并積極倡導生態(tài)文明建設,號召人們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很好作品
該書是中國大自然文學之父劉先平的新力作,也是中國部無人區(qū)探險小說。全書記敘的是作者在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和林芝自然保護區(qū)的親身探險故事,以及那里妙趣橫生的野生動植物世界,有可愛又倔強的野驢,有奇特又神秘的沙漠景觀,還有很多你從沒聽過看過的新鮮事……走吧,拿起書本,背上行囊,和我們一起去走進神秘幽深的阿爾金山!
野驢挑戰(zhàn)――阿爾金山探險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不在阿爾金山
朝圣之路
大漠對話大海
天域奇觀
攀崖高手
野驢挑戰(zhàn)
野牦牛的生存技巧
雪域巨柏――大自然的神奇
西藏有驚人美麗的森林
巍巍巨柏
山鼠展開了凌厲的攻擊
白馬雞挺出溫柔一劍
是誰遭到伏襲
喜馬拉雅雄麝驚險的一跳
喜馬拉雅雄麝的絕
神奇的生物圈
2008年,我在寫作《走進帕米爾高原――穿越柴達木盆地》時,后一章取名《刻骨的遺憾》,用"遺憾也是期待、向往……"激勵自己。
那個刻骨銘心的遺憾是什么呢?
人們總是向往著天域的大美,可是在這人類足跡幾乎已遍布的世界,大美在哪里?
羌塘、可可西里、羅布泊、阿爾金山是我國四大無人區(qū),但在這些絕境中卻總是蘊藏著大美!
我早已向往探索壯美、神秘的阿爾金山重量自然保護區(qū)――
它在新疆的昆侖山的中、東部,青海、西藏、新疆三地相接處,由35座海拔5000米高山環(huán)繞。幾十座高聳入云的雪山,藍天中逶迤的388條冰川,猶如光芒四射的銀色神環(huán),形成了面積達4萬5千平方千米的天域。
它是世界上高的盆地,有世界上海拔高的沙漠、雪山、冰川、濕地、荒漠、高寒草原、湖泊……將反差極大的生境聚集在一起,造就了豐富多彩的生態(tài)。它高寒、干旱,幾乎是人類的禁區(qū),然而卻是高原野生動物王國,生活著幾萬只狂野的生命:、野驢、……總之,它匯集了青藏高原所有的壯美、神秘。
可是,我竟然兩過其門而未能進入。
我大程度的錯誤是犯了"望文生義",原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并不在阿爾金山。
當2004年,我和君早從南線走向米爾高原時,我們計劃穿越了柴達木盆地,到達花土溝油田后,即去新疆的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因為油田附近的茫崖就有315國道,而315國道正是從青海翻過阿爾金山到新疆的若羌縣的大道。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即在若羌境內(nèi)。
8月10日晚,正在和朋友們商量第二天行程時,突然接到新疆朋友的電話,說他已到達新疆的若羌縣,要我明天趕過去與他會合。雖然明天的探險地十分誘人,但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畢竟是我早已向往之處,具有更大的誘惑力。
11日,我們翻過陡峭的阿爾金山。在若羌縣城與朋友會合后,他就急忙拉著我們?nèi)タ垂琶滋m國遺址,說是時間緊,到那里再吃午飯吧。常年在外跋涉,總是"客隨主便"。等到晚上我問他:
"明天從哪里去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
"你們今天不是翻過阿爾金山來的嗎?"他說。
"沒看到保護區(qū)大門呀?"
"它就從依吞布拉克鎮(zhèn)進去呀!"
"什么?什么?"
"依吞布拉克就在青海的茫崖石棉礦――青海有三個地方叫茫崖,一是當年考察隊的營地。再是茫崖行政區(qū)所在地,即花土溝油田。還有一個茫崖鎮(zhèn),就是石棉礦――三個地方叫同一個地名,是那一地區(qū)發(fā)展過程中的遺留。"
我傻眼了!難道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不在阿爾金山?
"明天還要返回?"
"不可能!只有一部車,誰敢進那個神秘的地方?"又說,"那是無人區(qū)!這地方絕沒辦法再能找到一部越野車。就是有兩部車,沒有向?qū)Вl敢進?"
我急得七竅冒煙:"早說,我把送我的車留下來呀!"又一想,不對呀,"難道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不在阿爾金山?"
"我也說不清。反正這次是去不成了。"
"若羌這邊就沒有路了?"
"聽說有,但是這條路更難走。現(xiàn)在又是多雨的季節(jié),連裝備比較好的考察隊也不敢走。"
我怎么懊惱,怎么自責也沒用了,真是把"腸子都悔青"了。
后來,我才知道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qū)不在阿爾金山的緣由。阿爾金山是"金子"的意思。考察證明,它確實蘊藏著金子、鐵礦、玉石、稀有金屬。它在東昆侖的北部,是一條向東北方向伸入塔里木盆地的小山脈,與甘肅、青海的祁連山相連。當年籌建自然保護區(qū)時,應以它所在的地理稱之為"東昆侖自然保護區(qū)",可籌備者認為應該給當時全國大程度的獨特的保護區(qū),取個更響亮的名字。阿爾金山在315國道上,又是當年考察時的必經(jīng)之路,知名度高,于是就"借來一用"了!
教訓是深刻的。遺憾可以永存,但也能激起更強烈的期待、向往……
P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