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自閉癥孩子的春天圖書
人氣:21

自閉癥孩子的春天

這本書通過三個自閉兒家庭的教養故事讓大家看到,自閉兒的父母終其一生,用天下最無私的愛引導孩子,為他們打開另一扇窗,讓他們能自立于社會。希望有更多自閉兒能夠像這幾個孩子一樣,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書中...
  • 所屬分類:圖書 >親子/家教>心理疏導  
  • 作者:[陳金燕] 編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2703667
  • 出版社:中國婦女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4
  • 印刷時間:2013-04-01
  • 版次:1
  • 開本:12開
  • 頁數:--
  • 紙張:--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這本書通過三個自閉兒家庭的教養故事讓大家看到,自閉兒的父母終其一生,用天下最無私的愛引導孩子,為他們打開另一扇窗,讓他們能自立于社會。希望有更多自閉兒能夠像這幾個孩子一樣,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

書中三位父母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廣大自閉兒父母提供了很多切實可行的日常康復訓練方法,并提出了關于自閉兒教育的一些理念,將給自閉兒父母帶去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編輯推薦

一本給自閉兒父母及訓練師的實用操作手冊

兒童人際關系介入、游戲介入、地板時間、結構化教學等經典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戰應用

本書將幫助自閉兒父母為孩子開啟一扇通往自立的大門

本書不僅能給自閉兒父母諸多康復訓練的方法,還將給自閉兒父母帶去強大的精神支持

作者簡介

陳金燕 臺北市自閉癥家長協會理事長暨臺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兒子鎮宇自小被確診為自閉癥,她克服了無數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不僅讓鎮宇擁有吃、喝、拉、撒、睡的自理能力,并且可以獨立工作。此外,她投身自閉兒康復的公益事業,為更多的自閉兒及其家長帶去有效能的幫助。

目錄

目 錄

中文簡體版前

游戲與文化介入概論楊宗仁 /

推薦序

生命的深度與廣度鄒國蘇 /

有能力的愛鄭石巖 /

隨 順 而 轉 楊宗仁 /

星兒父母的心靈藥方吳世正 /

自 序

陳金燕 /

我看到了堅持20年的希望陳金燕 /

story 1 我家有個快樂的自閉兒

——鎮宇的生活學習記錄陳金燕 /

自修改造自閉癥兒/

用洋芋片加強學習動機/

情境式的對話練習/

拜訪親友學對話/

練習上幼兒園/

做功課真是大工程/

算術更是累人/

學習抽象的時間觀念/

揪同學教他玩游戲 /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學自理/

重復100次的練習/

完成剪頭發任務/

練習注視正眼看人/

快樂越多微笑越多/

減敏治療克服巨響夢魘/

學習忍耐/

克服打針的恐懼 /

看牙醫是大工程/

寫日記很光榮/

練習自己搭公車/

練習講有意義的話/

終于不挑食了/

練習上外面的廁所/

改變固執行為別生氣/

改掉說躺就躺的壞毛病/

終結撞墻壞習慣/

戒掉罵人的三字經/

笑臉獎勵轉變負面情緒/

沒位子也能搭公車/

為了出國玩兒,什么都愿意/

有夢最美,踏實筑夢/

感謝鎮宇走入我的生命/

story 2 親愛的,我把偏執變歌聲

——官氏雙胞胎兄弟的音樂之路官朝清 /

沒有特效藥的晴天霹靂/

轉念坦然面對現實 /

頂鼻子游戲學看人/

重復1000遍讓他們開金口/

夫妻唱雙簧學問答 /

觀察好惡借力使力/

出外學習適應大環境/

入學前的學前準備班 /

教師引導進入常規 /

人際溝通最重要 /

熱情協助的愛心社團 /

爵士鼓開啟音樂新世界/

學習生活自理最重要 /

興趣情境機會教法/

愛吃的興趣變專業/

志威喃喃自語遭圍毆/

以鼓勵欣賞代替苛責/

正向偏執力挑戰歌唱擂臺/

因勢利導,大兒子上大學/

身教比言教重要 /

心頭大石,我可以放下/

story 3 上帝為他開的另一扇窗

——周于翔溫馨的筆下世界周爸爸 /

退下職場面對現實/

慢慢學習生活自理/

親自教導奠定學習基礎/

生命貴人開啟繪畫大門/

整潔外表增加好感度/

坦然面對,為自閉兒創造良好情境/

借藝術治療來打開心門/

將固著行為轉化為助力/

饒富童趣的溫馨作品/

In the future 為自閉兒建構快樂家園陳金燕 /

固著行為要耐心找方法/

人際溝通困難步步難行/

多鼓勵,不用暴力/

自閉兒家長辛苦了/

家長間互相支持打氣/

變好變壞風水輪流轉/

幫助自閉兒快樂終老/

后 記

鼓勵有自閉兒的家長提供經驗巫慶煌 /

致 謝陳金燕 /

臺北市自閉癥家長協會 /

財團法人臺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 /

輔導實例點亮心中的星光 /

在線預覽

story 1

我家有個快樂的自閉兒

——鎮宇的生活學習記錄

文/鎮宇的媽媽 陳金燕

自閉癥孩子的春天

story 1

在充滿了愛的期盼下,鎮宇出生了,我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望子成龍。從懷孕之后,我便開始仔細研讀《零歲教育》等育兒寶典,并一心一意想把鎮宇栽培成頂尖人物。然而,鎮宇出生后,他的生活作息紊亂,經常哭鬧不休,晚上哭鬧到一兩點更是常有的事,健康也因此亮起紅燈,一年365天中有300天是在感冒、氣喘、腸胃不通中度過。更嚴重的是,他有情緒困擾,因此固著行為、自虐行為幾乎天天上演。

鎮宇尚未被診斷出是自閉兒時,我雖然心里有數,但還是心存一絲希望,期盼自己的推斷是錯的。然而,事實擺在眼前,他的行為、語言都很像自閉兒,我內心的痛苦和掙扎,是筆墨無法形容的。我每天仍抱著微乎其微的希望,妄想著鎮宇只是"大只雞慢啼"臺灣諺語,用來比喻大器晚成。。不過,在鎮宇被診斷出是自閉癥時,我和我先生當場抱頭痛哭,我們實在無法接受這個晴天霹靂。

在親朋好友的心目中,先生和我是多么、匹配,兩人都從很好的大學畢業,從小到大,不論是讀書或是工作都一帆風順,想當然應該也一定會生出非常的后代,結果卻跌破大家的眼鏡。回想那段日子,我每天以淚洗面,暗淡無光的人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甚至覺得只有世界末日才能讓我從痛苦的深淵解脫出來。

我們不斷面對鎮宇給我們的嚴峻考驗。他體弱多病,氣喘、癲癇又容易感冒,送急診、住院司空見慣;生氣、哭鬧,自虐、撞墻等脫序行為隨時上演,經常搞得我們灰頭土臉,疲于奔命。當時雖然擠進臺大兒童心理衛生門診,但無法排進"自閉癥專門早療"課程。我們所得到的醫療協助——每個月一次的回診,對我們的幫助似乎不大。

鎮宇兩三歲時,是沒有什么話語的。我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也無從知道他有什么需求。他每天都處在哭鬧、生氣、發呆的惡性循環中。每當他身體不適,或我們猜不出他的需求時,他就會哭鬧生氣;而他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躺在床上發呆,這時想要叫他做點兒事,那真是喚他千回也不應!

自修改造自閉癥兒

為了解決鎮宇的哭鬧生氣,最關鍵的,就是要教會他用語言來表達他的需求及身心的感受。剛開始,他對我的呼喚始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有在想喝牛奶時才會說"弟弟要不要喝牛奶"這種鸚鵡式的語言。原來,他把"弟弟要不要喝牛奶"和"有牛奶可以喝"這件事聯結在一起。于是,我重新翻閱大學時期修過的《教育概論》,書中提到"制約學習"的教學理論。仔細觀察后,我發現也許可以把這些理論用在他身上。

對一般孩子而言,"弟弟要不要喝牛奶"這句話很容易學習,但對鎮宇這種自閉兒,就需要分解成幾個教學目標來教他。雖然教名詞與動詞還不算困難,但單是教他"弟弟""牛奶"及"喝"這三個字詞(動作),就花了很長的時間。因為他不懂什么是"弟弟",什么是"要不要",什么是"喝",什么是"牛奶"。因此,要先教他什么是"弟弟"。我拉起他的小手,一邊拍著他的胸脯,一邊告訴他說:"弟弟。"接著,我指著裝有牛奶的奶瓶告訴他:"牛奶。"然后再教他"喝"這個動詞,既然是動詞就要用動作,我一邊喝給他看,一邊告訴他說:"喝。"

學會了"弟弟""喝""牛奶"之后,接著我到"信誼基金會"買了故事圖片卡,趁著鎮宇開心時拿給他看。問題是小時候的鎮宇就像個糟老頭,很少有開心的時候。為了讓他開心,我費盡心思想辦法制造使他高興的事情。實在拿他沒轍時,只好再拿出他最喜歡的洋芋片。只要他愿意看圖卡一眼,他就可以得到一小片洋芋片;然后慢慢可以做到用手指出圖片中的某一個人或物時,才會有洋芋片吃;再經過一段時間后,要進步到聽完一張圖卡的內容,才給他吃洋芋片;之后再進一步等他可以聽完整個圖卡的故事,才給他獎勵。當然,要做到不再以洋芋片,而改用口頭的贊美來鼓勵他。

另外,我發現鎮宇不懂"要不要"的意思,于是我把"要不要"拆成"要"與"不要"來教。對他而言,"要不要"是很抽象的概念,比教名詞或動詞更難上百倍。接下來,就要讓他進一步地學習各種情境中"要"的意義。由于他很喜歡到公園玩,所以每當他拉著我的手到門口時,我就把握機會教他說:"要出去。"他又會使出哭鬧、撞墻的老把戲,這時我會離開他的視線,不理他。像影印機印出來似的,日子一再重復著。有24小時他拉著我的手想去公園玩,我還是牽著他的小手到大門口告訴他:"要出去。"這次他終于開了金口說:"要出去。"皇天不負苦心人,許久的堅持終于又有了進展,我照例大大地夸贊他一番,并且立刻帶他出門(遇到哭鬧的不當行為,不能讓步,否則,他以后就會為所欲為)。

我常常利用鎮宇有強烈動機時,來加強他"句子"的學習。由簡單的"要出去",加長為"我要出去",此時要一邊拉著他的小手,一邊拍著他的胸部說"我",不然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我"。當他已經學會"我要出去"這句話時,我又把句子再加長為"我要去公園"。慢慢地,我利用他喜愛的情境,并配合使用圖片來教他。每周教他一樣事物的圖片,從最簡單的名詞開始教起,依序再加入動詞以及形容詞。剛開始是利用圖片來教他,之后就必須配合實物來教,他才能將整個句子連貫起來,漸漸聽懂我們所說的話。

用洋芋片加強學習動機

由于平常鎮宇經常處于情緒困擾與拒絕學習的狀態,只要多訓練個一兩次,他就開始生氣,還會使出哭鬧、撞墻等絕招,實在令人招架不住。我一再觀察找出可以吸引他的東西,當成"增強物"(獎勵品)。我終于找到他最喜歡的零食——洋芋片。洋芋片真是我的救星,但也是他的克星。因為吃多洋芋片,他會喉嚨痛,為了避免他吃太多,我把一片洋芋片分成10小片,只要他愿意跟著做,我就塞一小片洋芋片到他嘴巴里,并且不斷拍手稱贊他:"很棒!很棒!"

為了讓鎮宇說出"要"這個字,必須制造一個很快樂的情境。首先我拿出一小片洋芋片,告訴他"要",試圖教他說出"要"這個字。剛開始,他不愿意說,只會用他的小手來搶,我必須堅持不給,他不說出"要"這個字,我就不能給他洋芋片。這時,他一定會又哭又鬧,甚至用撞墻來威脅我。家人都勸我:"算了,給他啦!"還好我從未屈服,堅持自己的訓練方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折騰,有24小時,我們仍重復著訓練,沒想到鎮宇居然從口中吐出"要"這個字。這驚人的進步令我欣喜若狂,趕緊塞一小片洋芋片到他口中,并且不斷拍手夸他:"你好棒!你好棒!"

此外,在家里,我還會常常拉著鎮宇的手,拍他自己的胸部去跟他奶奶或爸爸說,他心里想要的東西或想做的事。比如教他說:"我要吃洋芋片。"當他講出這句話時,奶奶或爸爸要立刻給他一小片洋芋片,利用他有"要"的動機,教他說出心里的需求。但是他的需求實在不多,除了吃洋芋片、豆花、逛公園、逛百貨公司外,他真的再也沒有其他任何需求了。

情境式的對話練習

教鎮宇說話時,必須將每一個句子分成幾個短詞,等他學會后,再教他簡單的句子,當然句子的內容要稍作變化,讓語詞更豐富。為了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我盡量以游戲的方式來教導他。例如,我會偷偷地把他的玩具藏起來,然后跟他說:"我們一起來找玩具吧!"接著,我會牽著他的手到餐廳、客廳、浴室及臥房去找,讓他認知所到地方的名稱。在教他各種地方名詞時,說話速度要放慢,所說的詞句要簡短,否則,達不到學習的效果。

除了用圖片來說故事或念故事書給鎮宇聽,我還去坊間書店買很多有關人際互動的卡通錄影帶。看錄影帶是他的娛樂時間,也是我放松的時刻。短時間之內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效果,但事實上,幾年后,錄影教學的片段內容,卻常常從他的嘴巴蹦出來。我還會利用他講出來的話,衍生出更多語言,這些都是當初我始料未及的效果,讓我真是倍感欣慰。

經過三年的訓練,鎮宇逐漸認識一些人、事、物,慢慢地也可以把一連串圖片做正確的排序,然后我再用引導式的問題來發問,讓他做簡單的回答。

拜訪親友學對話

自閉兒在語言學習中最困難的事,就如同"外星人"跟一般人的對話。他們經常只顧著說自己想說的那幾句話,很難和別人對焦,所以常呈現雞同鴨講、答非所問的狀況。我們常想與鎮宇對話,但他都不會回答,我起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因為他只有少數鸚鵡式的語言(現在仍保有一部分鸚鵡式語言),無法表達他真正的意思與需求,后來我發現我要用情境式的教法才有效。

雖然鎮宇無法正常學習,也無法說出和人應對的話,但經過長期生活基本語言的教導,漸漸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基本需求。我也不用每天猜他要做什么、需要什么、為什么生氣。為了讓他說出他更多的需求,學會更多的對話語言,我開始設計學習單。比如見到哪個人就要先和對方打招呼,然后設計一句和對方說的問候語。

例如,我帶鎮宇去舅舅家,他手中拿著那張學習單,當他看到舅舅時,我就在他背后提醒著說:"舅舅早安!"然后舅舅就會回答他:"早啊!鎮宇。"接著我就指著學習單的第二個問句,問舅舅:"您今天要去哪里玩啊?"舅舅回答他:"我今天要去基隆廟口。"有一次舅舅反問他:"你吃過早餐嗎?"我就要在他背后小聲提醒他:"吃過了!"如果沒有提醒他,他就會愣在那里,不知如何回答。經過很久的練習后,他才漸漸懂得回答別人的問話。

我常常利用假日帶著鎮宇到親朋好友家做短暫的拜訪(事先拜托他們),因為鎮宇需要更多情境來學習語言,只要他沒聽過的句子,他就無法回答。譬如他不懂今年和現在的區別,所以當我們問他"你今年幾歲了"和"你現在幾歲",他只聽懂及時句話。如果你問他第二句,他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我常常必須將相似的兩句話講出來(但字的排列不同時,他就聽不懂),并教他如何回答。像是"你今天要跟誰出去玩?"換個方式說,"今天誰要跟你出去玩",他就會不明白。

后來,我還帶鎮宇參加自閉癥家長協會開的許多課程,例如美術班、輪滑班、休閑活動班、游泳班。每一次帶他去參加這些課程時,我都利用一些情境來教他說話學語言。比如看到他的好朋友,就教他說某某人早安。又比如中途要上廁所時,要教他跟老師說:"我要上廁所。"又當他溜冰溜累了,就教他跟我說:"我累了!我要休息。"有一次,他同學生氣打他,我就教他說:"阿文打我,我很討厭他。"當他想回家拉著我的手時,我就教他說:"我要回家。"每一句話都要善于利用情境做機會教育,而且每一句話都要反復練習好幾十次,這些語言在當時還是無法自動講出,但會在兩三年后,突然從他嘴巴冒出一兩句。例如有一次他突然告訴我:"阿鴻捏我,不要坐他旁邊。"讓我很驚訝且欣慰,此種效果,讓我覺得過去的努力沒有白費。

練習上幼兒園

鎮宇從五六個月大時就很怕生,每到一個陌生地方,就會哭哭啼啼地鬧情緒。我想,不能因為怕生就不帶他出去而整天待在家里,否則以后就更難了。每逢周末,我勤快地帶他去拜訪親戚朋友,到信誼基金會參加親子活動,到游戲室跟更多人互動,或是去公園或風景區去玩,總之,就是想盡辦法讓他融入這個大環境。

為了送鎮宇去上幼兒園,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做準備。我每天陪他走到幼兒園,當快到幼兒園時,他就很敏感,好像我們要陷害他似的,情緒變得很不穩定。我沿路拔草給他,將草放在他手上,卸下他的心防,轉移他對陌生環境的害怕,后來才順利送他到幼兒園上學。

到幼兒園之后,還有很多事情要搞定。我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讓鎮宇了解幼兒園里的狀況。剛開始,每次到幼兒園只停留一兩分鐘就帶他回家,然后慢慢增加到10分鐘、30分鐘,讓他適應幼兒園內部環境,同時清楚地告訴他來接他的時間,并且一定要準時,取得他的信賴感之后,再慢慢地把時間延長。

鎮宇上的及時所幼兒園是蒙特梭利幼兒園,比較注重個人操作教具,團體活動比較少,我們只待了一年。就自閉癥兒來講,學習紀律與人際互動才是最重要的一環。我認為鎮宇需要拓展他的人際關系,而傳統幼兒園似乎比較適合他。費了一番心血,我終于在士林找到一家傳統幼兒園。一般人可能會認為傳統幼兒園的教學方式比較落伍,但他在那里成長很多。

接下來三年,每天早上7點半,我從內湖開車到士林送鎮宇進幼兒園,隨即趕回內湖麗山中學教書。每天早上匆匆忙忙的,生活很緊張。但為了幫助他成長,盡早脫離自閉癥的牢籠,再苦也要忍耐。那段時間之后,鎮宇比較聽得懂指令,也學會跟同學一起唱歌、跳舞。

做功課真是大工程

上小學一年級時,就開始要做功課。每當我叫鎮宇做功課,他就開始發脾氣,先發制人。他會先大喊大叫、哭鬧、撞墻、打自己,甚至索性躺在地上不起來,往往一躺就是一個小時。做功課就像要他的命似的,我們家每天上演著同樣的戲碼。有時,我耐不住性子責罵他,他就更生氣。我和他常常處于緊張、對峙的狀態。我想既然無法改變他,只好想辦法改變自己。我試著將"做功課"的情境與氣氛做了一些設計。

我會先準備一張畫好格子的紙,告訴鎮宇只要寫兩個字,就可以在格子里畫一個圈圈,并且休息一下,等集滿三個圈圈就可以換一小塊洋芋片。起初他還是照常生氣,不過,當我一只手拿著洋芋片,另一只手拿著畫圈圈的紙,百般殷勤地告訴他:"你只要寫一個字,我就給你一片洋芋片。"在洋芋片的引誘下,他真的開始寫字了。他一寫字,我就立刻把洋芋片塞進他嘴巴來獎勵他(及時次讓他坐在書桌前,也是用一片洋芋片哄他的)。如此,一步一步、循序漸進、慢慢地引他入甕,經過兩年的訓練,他才能慢慢適應寫完兩行字再休息一下的要求。

除了寫字,閱讀課文也面臨同樣的難題,鎮宇采取相同的抗爭方式。后來,我發現,他的眼睛有"視動功能不良"的問題,看字非常不舒服,閱讀時會跳字或跳行,眼睛很難聚焦,很辛苦!

鎮宇就像一部有問題的電腦,外表顯示一切良好,但當我們輸入指令時,卻狀況連連,讓人傷透腦筋。我只好回過頭一一檢測,找出每一個大大小小的問題,再逐一抽絲剝繭,能改就改,改不了的就湊合著用。不過話說回來,孩子又不像東西,總不能棄之不顧呀!

算術更是累人

對于數學的學習,更是困難重重。一般家長會以排積木或珠子來教數量,但是我教了一次又一次,鎮宇就是學不會。愈教愈挫折(他和我都很挫折)。鎮宇數珠子數到發火,我也教他教到抓狂。尤其是學十進位,他搞不清楚,怎么教怎么不會。

后來,我去請教年齡較大的自閉兒家長,我從他們那里學到十進位加法的教法。例如,5加6,要先教他指著自己的胸脯說:"將5放在心里。"然后再教他手指頭比6只,數著眼前的6根手指頭,6、7、8、9、10、11,這樣才有辦法完成兩個數字十進位的加法。對普通人而言,5加6是很簡單的加法,但他必須用很長一段時間才學會,還要用如此復雜的教法,實在是不可思議。經過認字、閱讀、寫字、學數學以及上學的學習,現在他已經有能力寫日記(出國時,我會要求他寫),也可以看著卡拉OK的字幕唱歌,真是很不容易。

學習抽象的時間觀念

對于明天或下周要做的事情,我們會不斷地預告,趁著這樣的機會教鎮宇明天、后天、下星期三這樣抽象的意義。起初,我會用日歷,讓他每天起床后去撕一張日歷下來,以理解24小時是什么意義,撕下7張日歷就是一個星期,順便教他一個星期有7天。

鎮宇上幼兒園后,由于不喜歡上學,所以每當他撕到星期五的日歷時,就會很開心。他期盼星期五的來臨,一直到現在也是一樣,星期五是他一周的上班日,他知道過了這24小時,隔天就是吃喝玩樂的日子了。利用這樣快樂期待的心情,教他一個星期(今天是星期幾)、一個月(今天是幾月幾號),他會期待每周休息的兩天、暑假、寒假、中秋節、農歷過年的來臨,于是也學會了時間的計算。

揪同學教他玩游戲

在鎮宇四五歲左右,我制作了很多玩具,并且設計各式各樣的游戲玩法,還找了一些童話故事書,希望增加互動的趣味性,但鎮宇卻始終無動于衷,像個糟老頭兒一樣非常頑固,不屑玩這些游戲。為了吸引他玩游戲,常弄得我人仰馬翻。后來我找他的小表姐及隔壁鄰居小孩兒一起來參與我們的游戲。一般正常孩子都玩得興高采烈,他仍然我行我素,沒有參與的意愿,只想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理都不理我們。

鎮宇念小學后,班上有很多同學和我們住在同一社區。念小一時,因為只上半天課,孩子做完功課就會到社區中庭花園玩兒。每當我發現他的同學出現在中庭時,就帶鎮宇去中庭和他們會合,希望鎮宇也能夠和他們一起玩兒,但鎮宇因為弄不懂一般孩子的游戲規則,只好選擇遠離這些小朋友兒。我發現,他和人相處很辛苦,我體會到在很多人際互動技巧還未建立前,就希望他和其他小朋友玩,就像一個不會游泳的人掉入河中一樣無助。

于是,我打電話給鎮宇的老師(陳老師),請他在這五六個學生中推薦熱心助人、配合度又高的孩子與鎮宇一起玩游戲。后來我們找到了王奕誠,經過他父母的同意,我們就展開了"一周玩一種游戲"的活動。首先,我們玩貓貓。一開始,王同學當"鬼",我就教鎮宇怎么躲,然后我也躲在附近,事先說好,王同學先來抓我,接著再去抓他,每次抓到他時,我們都哈哈大笑,讓他感受玩游戲的快樂。輪到我當"鬼"時,就請奕誠帶鎮宇去躲起來,每天玩個四五次。

除此以外,常在中庭玩的還有好幾位同學,于是我招呼大家一起來玩"一二三木頭人"的游戲。我拜托當"鬼"的人,先不要抓鎮宇,孩子們都很善良,愿意幫助鎮宇。這段日子我們就一起玩"躲貓貓"和"一二三木頭人"。結束這兩項游戲后,我再回家取腳踏車,讓他跟同學玩騎腳踏車追逐來、追逐去的游戲。

接下來,我們一起玩"紅蘿卜蹲""紅綠燈",以及輪流當領袖玩"請你跟我這樣做"的游戲。起初,鎮宇不知道輪到自己,我會站在他后面提醒他,多次以后,就比較能夠進入狀況了。雖然反應還是慢半拍,但我也不去催促他,只要他玩得快樂就好。在玩"紅蘿卜蹲"之前,我買了彩繪本,里面有很多蘿卜,我就讓鎮宇分別用各種顏色去涂,讓他了解意思。玩"紅綠燈"之前,就帶他到十字路口,教他綠燈可以過馬路,紅燈就要站著等,我和他就在十字路口穿梭來、穿梭去。不知內情者,也許會投以怪異的眼光,但為了教會鎮宇,我也顧不了那么多,人家說"為母則強",應是至理名言。

在玩"請你跟我這樣做"之前,我和鎮宇在家時不斷練習摸頭、拉耳朵、拍大腿等動作。至于"猜領袖"這個游戲,他始終學不會,他的眼睛沒辦法追蹤誰是及時個做動作的,只好放棄。玩"跳格子"之前,我去買了許多巧拼板回家跟他玩兒,然后再帶到中庭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兒。因為很多小孩都要玩兒,所以就趁此機會要大家排隊。鎮宇會一成不變地按照順序排數字,也會將巧拼拼成小汽車或搭積木,卻難以理解排隊的意義,不是跑掉不玩,就是插隊去"跳格子",所以我只好帶上他最喜歡的洋芋片當做誘惑物。我慢慢教他排隊,教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終于也學會了排隊。

小學四年級以后,同伴們功課較忙,漸漸比較少出現在中庭,鎮宇少了這些玩伴,還好他妹妹快兩歲了,我們就在家里跟妹妹玩"一二三木頭人""跳格子""大風吹""紅蘿卜蹲""土地公"等游戲,繼續他玩游戲的練習。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學自理

用食指指出事物,是鎮宇和我互動的開始。為了鼓勵他,只要他能正確指出標的物,我就會給他吃1/10片的洋芋片,并且給予口頭的贊美。我之所以要求鎮宇用食指指出我所教的東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這樣可以讓他與我有互動的及時步,因為用手指指出東西的方式是一種回應。為了讓他主動指出標的物,我會同時拿出兩樣吃的東西讓他選擇,譬如洋芋片和糖果,他就會指著他最愛吃的洋芋片,如果是豆花和冰棒,他就會指著較愛吃的豆花。我每天都用這種方式,訓練他使用他的手指,并且指出他想要的東西。

外出時,我會不斷地利用機會教育鎮宇。例如,去公園散步時,我會拉著他的手指去指認樹葉,然后告訴他,這是綠色的樹葉;當看到紅花時,我也會拉著他的食指,去指紅花,并告訴他,這是紅色的花;走到十字路口時,也是以這種方式來教他辨識紅綠燈。

晚餐時,我會拉著鎮宇到窗邊,告訴他外面暗暗的,天黑了;再帶他到時鐘前,拉著他的手去指時針,然后告訴他現在6點該吃晚飯了;之后,再帶他到碗籃邊,拉著他的食指,指著碗及湯匙,告訴他這是碗,那是湯匙、筷子;同時還要告訴他說,肚子餓了要吃晚餐。每天持續這些情境,日子久了,他就學會了很多事情。

又例如,要教鎮宇洗澡,也是要一步一步教。首先,洗澡前,先帶他到浴室,讓他看我打開水龍頭放洗澡水,看著洗澡水慢慢注入洗澡盆,然后告訴他要洗澡了。第二步是,帶他到房間去拿浴巾及換洗衣物,再進浴室,接著拉著他的手,讓他自己脫掉衣褲。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都要完整地敘述給他聽。

每件事的每一個細節要分很多次慢慢教,不可以一次教完,否則他會生氣。例如,我會拉著他的手告訴他:"拿桌上的蘋果,放在客廳的茶幾上。"這其中的過程都要先一一敘述,一一示范,缺一不可。像是"把這個球放在餐桌的下面""把這個小板凳搬到電視機前",我通常會先示范一次給他看,然后再讓他跟著學做一次。

回到家的及時件事,我會先告訴鎮宇,把鞋子放到鞋柜的最下層,然后示范給他看。又如回到屋內,要他把外套掛在衣柜里,同樣地也要再示范一次給他看,并且要說明每一個動作。生活上的每個細節都要分解、示范,經過無數次的演練,如此持之以恒,才能讓他的自理能力漸入佳境。

重復100次的練習

鎮宇無法"類化"或"以此類推",更別說"舉一反三"。對自閉兒來說,每一項東西都是新的,因此要教的東西永遠教不完,最重要的是,每天要持續不能間斷,每一項教學目標至少要持續教上10天以上才教得會,光是教穿鞋子、綁鞋帶就要教上百遍。

我是個急性子的人,但是為了教養鎮宇,我不得不學著放緩腳步,磨煉耐心,一次又一次地重復同樣的事,而且還要不厭其煩、不能生氣地重復講敘每一個動作,一直教到他會為止,而且中途不能停掉。例如,今天教擦桌子,如果還學不會,第二天還是得繼續教擦桌子,教到會為止。如果覺得他每個步驟都學會了,我就會驗收成果。我會坐在椅子上只發口令并不動手,有時候還是要口頭或用簡單的手勢做提示。如果學習很順利,那么,接下來的步驟我只會用手勢來做提示,不用開口了!

完成剪頭發任務

鎮宇有觸覺防御的問題,他很不喜歡別人碰觸他的肌膚,因此剪頭發都成了一件非常困難且麻煩的事情。因為無法上理發店剪頭發,只好請阿姨在家幫他剪頭發。剪頭發時,需要爸爸在旁邊壓住他的雙手,由我從后面抱著(沒有辦法坐在椅子上)。他總是從頭哭到尾,哭得死去活來,雖然告訴他剪頭發不哭的話可以吃洋芋片,但這時洋芋片好像絲毫不起作用。

后來,我只好半夜趁鎮宇熟睡時,偷剪他的頭發。不過,這實在不是長久之計。我只好請他的小表姐來家里讓我們剪頭發,讓他在旁邊看,一邊告訴他剪頭發不會痛,小表姐為了配合表演,全程笑瞇瞇的。剪完頭發,大家都為小表姐鼓掌,同時給小表姐兩顆果凍,稱贊小表姐好棒、好勇敢。我們問鎮宇要不要剪一下頭發?起初,他眼一瞥就走開,沒有意愿,經過好幾次的觀摩,他終于愿意坐下來剪頭發了,不過,他還是會用手將頭發抖掉,他實在受不了頭發掉到身上時的感覺。

接下來,我帶他去理發店觀摩。我不斷地告訴他,剪頭發不但不會痛,而且可以剪得很帥。他對理發師很沒信心,說什么也不愿意坐上理發椅。有24小時,我買了一碗豆花,然后告訴他:"如果你今天到理發店剪頭發,剪完后這一碗豆花就給你吃。"到了理發店,我私底下跟理發師說:"盡量在5分鐘內解決,不漂亮也沒關系。"剪完頭發后,他就迫不及待地享用他最喜歡的豆花。終于,完成理發店精彩的及時次。此后,鎮宇每次去剪頭發前,我都要先去買一碗豆花,然后不斷地告訴他,剪頭發后可以變很帥,且又不會痛,大家都會說他很棒,為他拍手。

練習注視正眼看人

看過眼科醫生之后,我們才知道鎮宇的眼睛有視動功能不良的問題,加上經常聽而不聞,很多信息都沒有收到。因此,要自閉兒的目光專注在人或物上,真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為了訓練鎮宇正眼看人,首先,拿一條繩子在中間打很多的結,然后他拉一頭,我拉另一頭,讓他注視繩結,練習"注視",先注視繩子最接近他的及時個結,然后依序看第二個結、第三個結……每天不斷重復練習。接著,就是和他練習丟球、接球,讓他的眼球能夠追蹤球的動向。第三個訓練項目是:玩滾地球游戲。在滾球過程中,他必須眼睛注視球的動向才能接得到球。第四個訓練:到戶外打羽毛球。打羽毛球時,眼睛不但要注視球的動向,而且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正版,印刷很正,內容也不錯,性價比很高,紙質也很好!不錯,加油!

2014-07-27 11:17:50
來自niki091**的評論:

有實戰經驗,不是紙上談兵,建議星兒家長都看看

2013-06-26 14:11:29
來自龜兔賽**的評論:

家長的做法,持之以恒,雖然不幸,但是不屈服,堅持鍛煉,在家中輔導,很值得特教老師看

2013-08-16 19:51:0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ABA治標,RDI(社會行為介入)才能治本,這本書有啟發。

2013-11-06 16:17:0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幫孩子買的。覺得還不錯,對孩子的教育與引導挺好

2014-06-18 10:50: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一本書,剛開始看,內容很不錯,希望對于教兒子有幫助!

2014-04-21 20:59: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淺顯易懂,比較適合新家長看。這條路太長,要不停學結。

2014-11-03 14:05: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自閉癥兒童家長的精神支柱,在書里也學到了一些教育自閉癥兒童的方法

2014-07-28 15:40: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盼望已久的書,謝謝了!很及時!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希望!

2013-12-27 05:13:46
來自三分豪z**的評論:

對自己的特殊教育工作很好幫助,對家長也很有幫助,推薦

2014-10-06 13:37:1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在教一個自閉癥孩子英語,之前有很多困惑,但看了這本書后,給了我不少啟發。很實用,也很感動!

2014-05-28 11:24:45
來自jyysxm**的評論:

我們的生活方式的話說話的話說話的話說話的

2015-06-22 18:07:49
來自zeejane**的評論:

感覺很真是,書中所說的話都是自己一直相對特殊孩子家長所說的,什么學習呀并不重要,關鍵是要能夠自己生活。

2014-03-19 23:20:34
來自Isabell**的評論:

剛拿到書就開始看了,感覺書不錯,能給自閉癥兒父母帶來希望

2014-07-19 12:03:40
來自流金玉**的評論:

看了一半了,看的眼晴濕濕的,要哭了。天下父母心,值得天下的父母學習的.好書!

2014-09-12 12:49: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里介紹了3位自閉癥兒童的父母的親身經歷與教育的成功,也對此進行了總結,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2014-08-13 20:41: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看完整本書,覺得對自己的工作還是很有幫助的。

2016-07-10 14:22: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挺好的一本書,臺灣作者,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的,共145頁。75折買的。

2017-01-11 15:51: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中內容真實、感人。那些感同身受的情景如同親身再現。星星的家庭承受著難以言說的寂寞。星星真的是上天派來磨練我們意志、耐心和愛心的,愿所有星星的家庭都幸福、平安。

2013-07-15 08:18:32
來自z***7(**的評論:

如果有這樣的自閉癥的學生,這本書你不得不讀。

2017-06-18 09:19: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比較敘事化的記錄了和自閉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

2014-08-15 08:22:20
來自果汁媽**的評論:

三個家庭,幾個自閉兒,在家長的不懈努力下,孩子擺脫了桎梏,能生活自理。給有星星孩子的家庭帶來了希望。具有可操作性,極力推薦!

2013-11-12 12:51:26
來自青森森**的評論:

那些家中有自閉兒的家庭,想必曾經非常挫敗和痛苦,但是,愛如春日里陽光、雨露,年年歲歲,春風化雨,讓自閉兒漸漸融入社會。

2014-02-06 08:57:52
來自西門凡**的評論:

該書描寫的是偏重度自閉受訓這的成長訓練歷程。巨細無遺的經驗之談。其中有一些是值得借鑒的。比如:“遇到哭鬧等不當行為時,堅決不能讓步,否則以后他將為所欲為”。身為一個自閉兒的母親,我認為這是真知灼見。做為孩子,不管正常與否,我從實踐中得知,你想讓他接受規則與指令知道,就必須先讓他學會服從。

2014-07-30 23:17: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先看了天寶*格蘭丁的《我心看世界》后再來看這本書的。不是所有的孤獨癥患者都是阿斯伯格綜合癥,有特殊才能,能事業成功。這本書介紹了教導自閉兒的一些游戲和3個自閉兒成功教育的案例,也鼓舞了自閉兒的父母。我是在感動中看完這本書的,邊看邊進行摘錄,用簡明的詞句讓家人也看懂,來幫助我一起教育自閉兒。

2013-11-15 13:15: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的書,讓父母及老師都越來越看到希望,孩子們加油吧!

2013-11-24 15:23:1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