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吃什么,怎么吃,怎么吃得精致、吃得美味,是人類永恒的話題與課題。無論古今中外,無論東西南北,無論廟堂與街頭巷尾,對于美食,都有著自己的領悟與發揮。貝太廚房《滋味悠久》,用“廚房寶典”、“太婆家常味”、“街頭巷尾”、“好吃不倦”、“食貫東西”五個章節,以細致的文字、精美的圖片為你詳盡解讀廚房灼、炒、爆、熘等烹飪技法,以及東西南北、國內國外的美食美味法則。
貝太廚房:我們是一群熱愛生活、熱愛美食并熱衷烹調的廚師,我們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當一道菜肴做出來,并在我們的手下變得美麗動人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從“貝太廚房”菜譜叢書誕生的那24小時起,我們就由衷地希望,美食可以改變您的生活。熱愛美食的人都是善良的,都是可愛的,并且,都是快樂的。揭露烹調的秘密是一個多么令人愉悅的過程啊。
廚房寶典
原汁原味“灼”出來
基礎烹調手法之炒、爆
基礎烹調手法之熘、炸
上漿、掛糊點點通
水發技法
嫩肉10招
一煲靚湯的誕生
鹵味老湯
廣東高湯
品質干貨為家宴助興
食物保鮮
太婆家常味
筋道手搟面
餃子的巫術
端午粽飄香
團團圓圓包湯圓
上海菜肉大餛飩
巧做白饅頭
一碗陽春面
河南鹵面的味道
炸春卷
“咬”春餅
拉不斷的甜蜜絲
街頭巷尾
熱火蒸出涼皮來
豆面糕
薄皮多汁小籠包
解饞鹵肉飯
廣式水晶蝦餃
街巷小食——廣州腸粉
清真小吃艾窩窩
港式蘿卜糕
港式叉燒包
蘇式鮮肉月餅
好吃不倦
自己動手做醪糟
四川泡菜
臘肉中的濃濃香味
腌雪菜
腌咸蛋
東北酸菜
紅彤彤的香腸晾起來
食貫東西
吃冰淇淋
心手壽司
學做戚風蛋糕
自制辣白菜
意式比薩
葡式蛋撻
免烤芝士蛋糕
朝鮮冷面
自制蛋黃醬
端午粽飄香
在這個什么都是快餐的時代,邀三兩好友重拾這份古老的、傳統的快樂,細細地體味繁復、悠長的包粽子過程。來之不易讓我們更懂得珍惜,對人對事不都是應該如此嗎!
準備工作
1. 粽葉的準備:剛剛入夏,菜市場上就已經遍布綠油油的箬葉了,這是我們常用的粽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粽葉買回來之后就要放在清水中浸泡,用前先用水煮一下,讓粽葉變軟,韌性更強,包粽子時候不容易破裂。
如果沒有鮮品,干葉也可以,不過香味就略遜一籌。將曬干的粽葉,買回來放在溫水里泡,用刷子把葉子的兩邊都刷一遍,再過涼水,反復數次,粽葉才算洗干凈,放在水里一直泡到要用時拿起來,攤平,稍稍晾干。用不完的粽葉可以曬干保存。
2. 粽繩的準備:可以選用白色的棉繩或者其他天然材料的細繩。為了區分不同餡料的粽子,可準備多種顏色的繩子。
3. 粽米的準備:上好的糯米洗凈,先用冷水泡3小時以上,包粽子前撈起來,放在竹篩中,瀝干水分。
風味各異的粽餡
粽子自古到今在各地都有不同的餡料和包法,不過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都是用糯米包上餡料而成的,然后外面再裹著粽葉。
4. 白粽:不用餡料,只用糯米包制,蘸蜂蜜或者玫瑰花鹵,最能表現粽葉清香的吃法。
5. 豆粽:紅豆、綠豆等各種豆子均可,冷水浸泡3小時以上,和糯米混合之后包制,充滿豆香。
6. 棗粽:選用無核的小紅干棗,無須泡發,直接和糯米混合即可。
7. 豆沙粽:紅豆加白砂糖煮成豆沙餡備用,或者可以購買市售的豆沙餡。當然也可以制作成綠豆沙粽、蓮蓉粽。
四角形粽子包法(北方地區多用此種包法)
8. 取2 片粽葉,抹干水分,順向1/3 處重疊平放在手心。如果很寬很長的粽葉,1 片也可以。
9. 將粽葉旋轉,在1/3 處折成漏斗圓錐形。
10.在漏斗中舀入糯米(豆沙粽就是先放入一半糯米,然后放入豆沙,再用其余的糯米填滿),用手或者勺子將糯米壓實。
11. 接著將上端多余的兩片粽葉折回蓋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捏出尖角,然后用粽葉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粽子,不要留有縫隙。
12. 用繩子環繞粽子四面數圈,將粽子緊緊裹住,并在粽腰處扎緊打結。(此步驟非常重要,如果繩子捆得不夠結實,在煮制過程中粽葉會有松開的可能,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圓錐形粽子包法(南方地區多用此種包法)
13.取2 片粽葉,抹干水分,使兩片葉尖向外,重疊平放在手中。
14.雙手捏住粽葉兩端,同時向內交叉重疊,折成漏斗形,然后將內側的粽葉在漏斗內旋轉1 圈,再回到原來的位置,使漏斗變成圓錐形。
15.在漏斗中先插入1 根筷子,再填入適量的糯米,然后用筷子向下戳動幾下,將錐尖的糯米壓實,不能留有空隙。
16.接著將上端多余的兩片粽葉向前折疊,蓋住上面的糯米,再將中間的粽葉捏緊,然后向一側折疊壓好。
17.用繩子環繞粽子兩角數圈,將粽子緊緊裹住,并在頂端扎緊打結。(此步驟非常重要,如果繩子捆得不夠結實,在煮制過程中粽葉會有松開的可能,這樣就前功盡棄了)
煮粽子
18. 煮粽子一定要在水滾以后才能放入粽子,并且水面一定要浸過粽面,不然沒被水浸著的粽子無論如何也煮不熟的。水開之后中火還需煮制2 小時以上。
粽子很難熟,如果用高壓鍋煮比較省時省力。高壓鍋大火燒沸,當蒸氣開始冒出時將壓力閥蓋上,再轉中小火煮30 分鐘,然后關火燜20分鐘,將壓力閥取下,將鍋內的蒸氣放出即可。如使用普通湯鍋煮制,水開之后中火還需煮制2 小時以上。
19. 在煮粽過程中如需加水應加入沸水,而不要添加冷水。
享用
粽子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撲鼻,入口滑而不膩,糯而不黏,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白粽、豆粽、棗粽、果粽冷熱皆宜,吃時蘸上蜂蜜、白砂糖、玫瑰花鹵更加美味。肉粽以熱吃為佳,香糯可口、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即化。
保存
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放在冰箱。冷藏好不要超過3天。冷凍不要超過兩個星期,吃之前再加熱。粽子剝開后如有黏絲,表示粽子可能放很久了,不新鮮。
炸春卷
春卷作為一種傳統美食,雖然身材嬌小卻又肚大能容多種豐富餡料,無論咸味的、甜味的,隨心所欲。
準備
1. 春卷皮:普通的“富強粉”即是制作春卷面皮的上好原料,這種面粉的含筋量適中,制成的春卷皮顏色也足夠白皙。至于雪花粉制成的春卷皮顏色更加白皙可人,但這種面粉中的面筋含量相對較少,用于制作春卷皮難度很大。
2. 春卷餡:韭菜100g、綠豆芽100g、胡蘿卜80g、豬肉絲100g 是制作春卷餡最基本的幾種原料。不同的地方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春卷餡料的搭配與習慣,但一般都是加入生抽等幾種調料炒制而成的。
3. 廚具及其他:在春卷誕生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幫手,少許的鹽、油以及適量的豬肥肉,它們都會在春卷的制作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有了得心應手的工具才能將做春卷這個技術活干得漂亮,一口稍大一些的平底鍋是必備的,這樣才不會在制作春卷皮時顯得礙手礙腳。
和面
4. 和面前,先在面粉中加入鹽和油,可令和好的面糊滋潤而富有彈性,這是稍后制作春卷皮的關鍵所在,千萬不可省略。
5. 取200g 面粉放入盆中,加少許的鹽和油稍稍混合。
6. 另取160ml 冷水,先倒入面粉中少許,再用筷子順一個方向不停攪拌,待面粉吸盡水分稍干時,再繼續倒入少許冷水。
7. 重復以上倒水與攪拌的動作,直至將所有冷水都倒入面粉中,再徹底將面糊混合均勻。
8. 在面盆上封好保鮮膜,在常溫下使面糊餳制2小時。
9. 餳好的面糊應呈半流質狀,將面糊全部抓在手中提起時,面盆應該比較光潔,內壁不能有多余的面糊粘連。稀稠的程度應該是手心向下翻轉時,面糊會緩慢地向下流動,但不會脫離手掌。將手心上翻時,面糊又會被一同甩回手中。
攤皮
攤制春卷皮的成敗,是靠手掌與手腕配合,靈活地收、放面糊。放面、畫圓、收面一氣呵成,其間不能有半點的懈怠,否則攤成的春卷皮總會不理想。動作的熟練程度與春卷皮的好壞有很大關系,所以開始時的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千萬不要因為受挫而氣餒,其實只要堅持做下去,你會發現用不了太長時間,攤成的春卷皮就會又薄又圓,成功的喜悅總會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
10. 將平底鍋放在火上,用小火慢慢加熱至2 ~ 3 成熱,此時用手掌挨近鍋底可以感覺到少許的溫熱,用手指輕點鍋底,不會感到非常燙手即可。
11. 取1 塊豬肥肉,將它切成方塊形。
12. 將豬肥肉捏在手中,趁熱在平底鍋中均勻地涂抹一遍,或用1 小塊洋蔥頭,蘸上少許油,均勻地涂抹在平底鍋中。
13. 在攤制春卷皮時適量的油脂可以防止面糊粘在鍋底不易取下,但過多的油脂也會令面糊不易附著在鍋底上。油脂只要在平底鍋中形成一層薄薄的油花即可。如果不慎將油放多了,可將廚房紙巾折成數疊在鍋中輕輕擦拭,以去除多余油脂。
14. 手心向上將和好的面糊全部抓在手中,然后快速翻轉手腕,使手心向下,并快速地用面糊在鍋中畫一個圓。
15.接著馬上將面糊取出,并翻轉手腕使手心向上,令面糊重新回到手掌中。
16. 這時與鍋底接觸的面糊就會均勻地留在鍋中,形成一張薄薄的,直徑約12cm 的圓形面皮。
17. 如果面糊在鍋中不夠均勻,有漏洞的地方,可用手中的面糊稍稍地補一下。面糊太厚的地方,可用小鏟或小勺刮平。
18. 只需數秒鐘,鍋中的面糊就會逐漸變得透明,接著邊緣部分又會馬上泛白變脆,并開始稍稍地翹起。
19.待面皮的外緣翹起時,春卷皮就攤好了,此時用手捏住春卷皮的邊緣,輕輕一揭,即可輕松將春卷皮從鍋中取出。
20. 用以上的方法將整團面糊都攤制成春卷皮,然后放入盤子中疊摞整齊,上面再蓋上一塊用水洇濕的干凈紗布。
炒餡
21.擇去韭菜根部的外皮,用水沖洗干凈,再切成5cm 長的小段。綠豆芽用水沖洗干凈,再掐去根部待用。胡蘿卜削去外皮,切成細絲。
22. 將豬通脊切成細絲,再拌入少許水淀粉和紹酒腌制10 分鐘。
23. 炒鍋中放入10ml 油,待燒至6 成熱時,將豬肉絲放入翻炒至成熟。
24. 再放入胡蘿卜絲和綠豆芽,調入15ml 生抽、3g鹽翻炒片刻,約3 分鐘。
25. 將韭菜段放入炒鍋中,再淋入少許水淀粉拌炒均勻即炒制成春卷餡料。
卷制
26. 將1 張攤好的春卷皮放在案板上,取少許炒好的餡料整齊地橫放在春卷皮中下端1/3 的地方。
27. 將春卷皮下端向上翻起,使其蓋住1/3 處的餡料。
28. 再把餡料兩側的春卷皮左右向內折疊,堵住餡料的兩端。
29. 接著將餡料部分的春卷皮順勢向上一卷,使餡料包裹在春卷皮中。
30. 在春卷皮的上端邊緣涂抹上少許水淀粉或用水稀釋的面糊。
31. 將春卷皮上端邊緣粘住春卷。
油炸
32. 在炒鍋中倒入足夠多的油(約500ml),中火燒至6 成熱,再用筷子夾住春卷,順著鍋邊放入油鍋中。動作不要匆忙,一定要慢慢放,以免春卷入鍋太快濺起熱油而燙傷身體。
33. 用筷子不時地撥弄春卷,使其在油中來回翻面,從而能夠均勻受熱。
34. 起初春卷的邊緣會由白色變成金黃色,只需2 ~ 3分鐘,春卷就會變成通體金黃,此時外脆內香的春卷就炸好了,用笊籬撈出瀝干油分,裝入盤中趁熱與家人一同分享吧。
享用
吃春卷要趁熱,但也不要太過著急。經過高溫油炸后,春卷的內部溫度非常高,而春卷皮又將熱量牢牢地鎖在了里面,所以吃的時候一定要先將外皮咬破,待其中的熱氣散盡,再盡情享用。
35. 春卷用油炸過相對比較油膩,食用時可配上一小碟米醋、大紅浙醋或甜辣醬,邊吃邊蘸,既好吃又解膩。
對于我這個做飯的菜鳥,非常值得購買,19元購買
這本超好,我見過的,能吃到的,不會做的,全有介紹,文字也很細嫩,我要好好操練一下,練就一身本領,哈哈
傳統美食盡在其中,一書在手,可以嘗試各地經典美食建議喜歡美食的人。都來收藏
好喜歡吃咸蛋、臘肉、灌腸這些,但是不會做!買又不一定能買到合自己心意的,這本書正好解決了我的難題!馬上動手,說做就做!
有圖有真相的美食介紹書,很多創意型的美食既帶來生活的美好滋味還給人以新的啟示。
從小到大,媽媽爸爸給我做了很多好吃好看的面食,這下以后回家自己也可以做給他們吃了
一直很喜歡很喜歡貝太廚房的菜品.實用.做出來的味道也很好.已經試過很多次了.步驟寫的很詳細.支持~~
很喜歡享受美食,也很喜歡自己做飯,所以一直有關注貝太廚房,也跟著學了不少菜品,這本滋味悠久很值得收藏,講的東西很實用,菜品也很值得學,涼皮鹵面小籠包這些,也許哪里都能吃到,但是吃到正宗的卻很不容易,自己動手可以解決一切問題o(∩_∩)o 哈哈
《滋味悠久》這本書里的每一種技法都有具體的步驟,清晰精美的圖示,是值得相伴一生的美食書。
滋味,是一種實實在在而又難以言說的感覺,跳動在你的舌尖與唇齒,喚醒你所有的幸福感。滋味,是要慢慢品的,品味它,就如品味一首詩,品味一幅畫,品味一首有關暗戀的小情歌,品味一切關于美,和愛,和人生所有的悠長和迢遞。紅塵浩蕩,歲月悠悠,總有些記憶,揮之不去,成為歷久彌香的沉淀和積累。而那些刻在靈魂身處,刻在歲月深處,刻在歷史深處的情致與況味,從未消散。萬家燈火,一樣廚房,同行十二年,貝太廚房《滋味悠久》帶你回味歲月與美食留給我們的那些悠遠、悠久與回味悠長。
貝太廚房,一直是我的最愛!幾乎都買齊了,很有用,從有寶寶開始關注,到現在,全家的吃飯和營養搭配全靠它了。
看著就好,圖文并茂,非常實用,貝太廚房的每一本書都值得收藏
很喜歡貝太廚房的書,印刷精美,內容也好,跟著學做菜很好啊!
這次一共買了貝太的三本飲食圖書,每一本都愛不釋手,這一本也同樣不例外,看著一道道美食,想起小時候的味道。
快要下班看了書里講到的炸春卷,真想吃,本想直接去外面買,但特別不衛生,怕是地溝油給炸的,于是還是勤快點自己回家動手去炸,自己做出來放心哈
剛拿到書,隨便翻了幾頁,感覺不錯,書中介紹了好幾種烹飪技法,不像其他菜譜全篇都是菜,里面的菜色確實不錯,我個人很喜歡吃,覺得很好。
貝太廚房·滋味悠久,書不錯,就是重復購買,郁悶。換個封面在賣一次,哪兒有這樣的!
我果然太多太多美食書了,貝太的系列書一直有購買,都比較精美,讓人看了圖片就很有食欲,至于實用與否,看讀者自身的烹飪水平了。
貝太的書感覺就是很奢華,如果你全按它的操作并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但之所以喜歡貝太的書就是它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鑒賞力,對于有一定廚藝的你開拓思路很有好處。
菜還是自己做的好吃,跟著貝太廚房學做菜,哪里的菜都能學到,想吃什么不用去餐廳了。
為什么別人家的飯好吃,同樣的東西為什么做出來的味道卻不同,這就是做飯的秘笈,食材的處理也是影響飯菜品質的,這本書介紹如何處理食材和食材烹飪技法,全面基礎,值得擁有。
太婆家常味:那是一種閉著眼睛也能感覺到的味道,飽含了童年,飽含了記憶。寫的真好……看到這溫情的文字,翻著書,想戀外婆的餛飩、包子、紅燒肉……雖然外婆吃不到我親手做的飯菜了,但是在學做這些傳統美味的同時能在心里重溫祖孫情。簡單的食材,質樸的親情,希望我能把這種簡單的生活簡單的愛通過美食傳承下去
關注貝太廚房有6年了,從一個只會吃不會做的新手,到人人都會夸的家庭大廚,貝太廚房的書讓我受益良多。這次貝太廚房12周年之際再版的《滋味悠久》,我趕早買了一本。此次再版,內容改動不大,但圖書比上一版更精美了。內容還是我喜愛的內容:廚房寶典——關于做菜、煲湯、食材保鮮等廚房實用技巧;太婆家常味——春餅、餃子、湯圓、饅頭、粽子、陽春面……都是讓人垂涎欲滴、無限懷戀的家常美味;街頭巷尾——涼皮、驢打滾、小籠包、腸粉、鮮肉月餅……讓人想想就口舌生津的特色美食;好吃不倦——醪糟、泡菜、臘肉、雪菜、香腸……不去超市、不用網購,自己就能制作出來的別致美食…
很實用哦!里面有很多我很喜歡吃的小吃,而且步驟超詳細,很有希望能自己做好,而且同一種小吃,還有創間舉例的作法,就讓一種小吃可以變成多種,讓我很驚喜,圖片也很漂亮,很有沖動趕快去試試
大16開,銅版紙,印刷精美。薩巴蒂娜的美食堂和貝太廚房的圖片美感都是杠杠噠~不過這本書我主要看的倒不是圖片,而是書開篇的【廚房寶典】的部分,感覺寫的非常細致,很實用!
貝太廚房的書總是印刷精美,做法詳細對提高廚藝有幫助
蠻好看滴,很激發做飯的熱情,哈哈,做餃子太簡單了,面粉、雞蛋、發酵粉、水四樣齊全即可開始和面,餳面時和餡,然后搟皮、包餡,捏褶皺,幾秒鐘,一個餃子就OK了,一會工夫就可下鍋開煮,配上醋蒜什么的,太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