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王蒙,14歲入黨;19歲寫長篇小說《青春萬歲》,自潮"累得幾乎要了小命";12歲寫了《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給他的人生帶來大喜大悲;29歲舉家西遷新疆,一呆16年;改革開放后,升任中央委員,不久官從文化部長。馳聘大半生,浮沉榮辱,始終相伴相隨的是夫人方蕤。方女士嫁夫隨夫,認定與王蒙同甘共苦。她欣賞王蒙"不可救藥的樂觀主義",熊在焦頭爛額中享受生活。而王蒙也欣賞夫人的一句話:"我喜歡撿芝麻,不愿抱西瓜,誰知道西瓜是不是土地雷。"于是,方女士經年累月,小心撿拾生活中的"芝麻","珍藏瑣碎",成為眼下這部十分可讀的《我的先生王蒙》。
我們是世上平常的一對。天塌地陷了,我們過著我們平常的日子。風風火火了,我們還是過著我們平常的日子。方蕤和她的先生王蒙,一同走過50年,遭遇過大災大難,也享受過大喜大福。王蒙以他的理性思考寫下《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而方蕤則以"撿芝麻"的方式,把生活中"珍藏的瑣碎"展示出來,寫成《我的先生王蒙》。那些富有哲理、幽默和滄桑的人生感受,應該說,王蒙、方蕤各有一半。本書配有100多張鮮為人知的珍貴圖片,許多是首次發表,圖文并茂,極富可讀性。 王蒙《青狐》、《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等更多作品
相識
相識,決定了們的一生。而過一生征明,人需要愛,沒有愛的人生是沙漠里的人生,是難以忍受的。
相知
相識,使我了解王蒙。他身世不幸,卻少年出眾,是不幸成就了分階段的才華?
相伴
我們相伴相隨50年,有過一貧如洗,也有過富足風光 。我想說,我們是世界上最平常的一對。
跋
社會的環境不同、作為80后,跟老公不會遇到那么多人生的波折、也不會遭遇到那樣的苦難,卻發現不再有那么堅若磐石的守護之心。王蒙夫人筆下的生活點滴,滲透著父輩那個時代的愛情,是我這樣的某些80后很期望卻自覺無法企及的。也許是現在的生活中誘惑太多吧。無論未來還會遇到怎么樣的困惑或者改變,還是希望像書里的一家人一樣,可以擁有如此的幸福生活。祝福期待幸福的每一位
雖說寫得是王蒙, 但處處可見這個王蒙背后的女人對生活的細致用心,樂觀豁達,將幾十年的一些細小事情娓娓道來,就在這些細細碎碎中成就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女人.如若此生我能與我的先生也這樣相濡以沫,到老了,我也能撿起這些芝麻石子,我想我便無愧于自己今生的選擇了.
又是一個沒有自我的名人妻子的回憶,確實像書名一樣,你只看到的是王蒙,也許是王蒙更豐富的側面,完全沒有作者本人的,作為一個女性,一個有別于其他人的對生活的領悟或觀點,而這才是作為傳記類圖書吸引人的地方,所以不看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