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兼顧理論與實踐的參考書,作者嘗試以輕松的筆觸,深入淺出地講解積極心理的竅門,為青少年的生命注入活力。由備受保護的兒童過渡至成年人階段,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生命中不同的挑戰,學業、工作、戀愛,或逢成功,或遇挫敗;能夠掌握書中談到的“積極心理公式”,自能易于在學業與事業發展上找到方向,也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否定自我,明白自己在處理不同事情時的行為及心理反應,從而借著個人的努力來找出調節和進步的方法和空間,尋得快樂人生。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主觀幸福感高的人會在各種不利的應激狀況下,多體驗愉悅情緒而少體驗不愉悅情緒。由此,主觀幸福感高的人會對困境充滿了樂觀期盼,而避免悲觀期望。如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伊森(Alice Isen)等人的研究表明,體驗正面情緒的人思考問題會更活躍。而本書,將會與您分享怎樣在生活磨煉中不斷提高自我的認知調整能力。
中國的哈佛心理學博士提出積極心理公式: 積極心態=(樂觀人格 認知調整)主觀幸福感。
積極心態要能克服壓力、要有愛情智慧、要有職業規劃、要有幽默感以及需要珍惜生命。知易行難,岳曉東用科學的方法幫助讀者提高主觀幸福感,為每個獨特的問題找到的出路。
本書適合青少年以及所有想要幸福的讀者。
岳曉東,哈佛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教授,香港心理學會咨詢心理學分會首任會長。“鳳凰衛視”心理專家,內地20所大學的客座/兼職教授;擔任《中國青年報》《北京科技報》《校園心理》《中國日報》(英文版)等多家報刊的專欄作家。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青少年偶像崇拜、創造力認知與激發、幽默與中國文化、壓力研究與管理。著有《登天的感覺》《心理面面觀》《腦博士開講!》等20余部專著。
導論積極心態的威力 1
Ⅰ積極心理學的主張 2
Ⅱ我的積極心態公式 5
Ⅲ如何培養積極心態 10
1 “壓彈節節高”——談面對壓力 13
1.1積極心態要有壓彈力 16
1.2我的壓彈理論 23
1.3如何培養壓彈力 25
蘇東坡——中國古人的壓彈典范 35
梅艷芳——香港人壓彈的典范 40
被炒魷魚——我的壓彈故事 43
2 “做個@ 人”——談人格完善 45
2.1積極心態要人格完善 48
2.2我的@ 人理論 52
2.3如何培養@ 人格 56
大鸞的南北氣質融合——@ 人格修煉的典范 64
李小龍動靜結合——香港@ 人修煉的典范 68
治學要嚴謹——我的@ 人格修煉 71
3 “相對愛自己”——談自信培養 73
3.1積極心態要有自信 76
3.2我的自信理論 78
3.3如何培養自信 86
左宗棠——古人自信的典范 93
包玉剛——香港人自信的典范 96
假日幫廚——我的自信體驗 99
4 “重拾童子心”——談創造力的培養 101
4.1是什么扼殺了我們的創造力 105
4.2創造力被扼殺的惡果 109
4.3積極心態要有創造力 112
4.4我的創新理論 115
4.5如何培養創造力 126
畢加索——藝術創新的典范 137
陳易希——香港的創新典范 139
學習的覺悟——我的創新體驗 142
5 “冷暖都是情”——談愛情智慧 145
5.1什么是正確的失戀觀 148
5.2積極心態要有愛情智慧 152
5.3我的愛情理論 156
5.4如何培養愛情智慧 164
勃朗寧夫婦——愛情智慧的典范 172
朱家鼎與鐘楚紅——香港人愛情的典范 175
愛情是一面鏡子——我的愛情感悟 178
6 “職趣能匹配”——談事業規劃 181
6.1積極心態要有事業規劃 184
6.2事業發展類型 188
6.3我的事業投資理論 195
6.4如何做好事業規劃 199
畢曉普——諾貝爾獎得主的事業規劃 202
李嘉誠——香港人事業規劃的典范 204
決心當教授——我的事業規劃 209
7 “幽默是智慧”——談幽默培養 211
7.1積極心態要有幽默 214
7.2幽默有什么好處 217
7.3我的幽默理論 223
7.4中國人為什么缺幽默 226
7.5如何培養幽默感 229
林肯——幽默的典范人物 235
周星馳——香港人幽默的典范 239
難忘羅伯特——我的幽默啟蒙 242
8 “活著沒商量”——談珍惜生命 245
8.1積極心態需要珍惜生命 248
8.2我的絕望理論 252
8.3如何珍惜生命 255
不忍遠離——悲張國榮之死 259
歌德——古人珍惜生命的典范 262
阿咩吉場——香港人珍惜生命的典范 265
活著沒商量——我的珍惜生命感悟 267
2.1 什么是人格完善
簡單說來,人格完善就是指一個人不斷認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實現的結果。在心理學上,人格(personality)泛指一個人獨特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模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人格”,如說某某人格高尚,某某人格卑劣或某某缺乏人格,這是從倫理道德的觀點出發,使用“人格”一詞對人行為的評價,與心理學所說的“人格”含義是不一樣的,用心理學家的話說,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人格,因此,沒有人會沒有“人格”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1(Carl Rogers) 提出,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現實自我(actual self)與理想自我(ideal self)。其中前者是個人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的真實感覺,而后者則是個人對“應當是”或“必須是”等的理想狀態。而只有當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達到結合的時候,人才能達到真正的自我實現(self actualization)(見圖 2.1)。
圖2.1理想自我、現實自我與自我實現
羅杰斯主張,人格的成長在于充分實現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之間的和諧,而兩者之間的沖突會導致人的心理失常和不協調。羅杰斯還主張,心理輔導的本質就在于較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勵來詢者,不斷強化其自我狀態的協調,幫助來詢者充分實現自我的完善。由此,人格完善就需要個人對自我的成長有明確的目標,并規劃自己的性格組合。比如說,平時,有些人太自卑,太敏感,他不喜歡這一點,很想變得自信、隨和起來。而他的現實自我就是自卑,理想自我就是自信。那么,他唯有不斷地挑戰自己,才能終有24小時達到自我的人格完善——做一個不自卑、不敏感,從容自信的人。這絕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努力。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庫利1 曾提出一個“鏡中之我”(the lookingglassself)的理論,“鏡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過觀察別人和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意識,完成自我評價的。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一面鏡子,通過他人對自己的意見和態度,可以反觀自身,形成自我的觀念。在想象別人對自己是好感還是厭惡,認為自己是驕傲還是謙卑時,他必然會作出改進,以期達到與對方的協調。“鏡中之我”標志著一個人能夠把自己視為一個對象,站在別人的角度看自己。自我判斷、評價與別人的評價越接近,說明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越強。
所以,在生活中,別人怎么看你,怎么議論你,都在照射著你人格的優缺點。對此,你只有不斷檢視自己,方可完善自己。這與小孩子不一樣,小孩子24小時到晚,父母都在敦促他們改正缺點,形成某種規范行為。而成人的人格完善,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給自己念緊箍咒,自己跟自己斗。
人格是可以改變的
什么是人格?在心理學上,人格泛指個人的先天遺傳與后天培養的認知、情感、動機、行為方式的總和。在人生的最初十多年當中,先天遺傳對個人的人格影響較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后天培養的人格因素愈來愈重要。因此,人格實際就是個體適應環境的一種行為方式。所以,人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培養與努力,改變自己的人格。
如何優化一個人的性格組合,實現自我的人格完善?這在20 年前曾是我較大的困惑。當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自己的狀態感到很灰心,因為我不清楚該如何改變自己,也不知道人的性格能否真的改變。但經過二十多年的思考實踐,特別是結合我對心理學的學習和研究,我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
1. 人格可以改變,但需要有堅定的決心與鍥而不舍的努力;
2. 人格需要優化組合,但需要有明確的自知之明與奮斗方向;
3. 人格的優化組合導致人格完善,但需要自我不斷反省調整。
在此基礎上,我明確提出,人格的完善在于做一個 “@ 人”!所謂“@人”,是我受到網絡符號“@”和“血型理論”的啟發而整合出的一個理念,它主要談的是“自我人格完善”。所謂血型理論,就是指O 型血人的人格優點和A 型血人的人格優點組合在一起(就像@ 的符號那樣)。各種人格優點集合起來,最終達到人格的完善狀態。當然,@ 人,在這里只是一個形象比喻。不單指O 型、A 型兩種血型的性格優點組合,它包括各種人格優點的組合。
人格優化,也是通向積極心態的重要途徑。
人格的血型理論
血型理論最早由奧地利生物學家蘭德斯太納1(Karl Landsteiner)于1901 年提出,并逐漸確定了A、O、B、AB 四種血型。最早關注血型與性格關系的學者是日本人古川竹二、鈴木方正等人,他們試圖對每一種血型的人都作出相應的人格描述。
其實,心理學研究人格的角度很多,比如從人的個頭、體型、骨相等,血型與人格的關系也多有爭議,但這并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我們只是以此做形象比喻。
在鈴木芳正的血型理論中,A 血型人的性格優點有慎重、細心、謙讓、溫順、富同情心、自我反省等,缺點有焦慮、脆弱、靦腆、孤僻、優柔寡斷、情緒悲觀等;O 血型人的性格優點有自信、頑強、理智、果斷、開朗、有魄力等,缺點有固執、傲慢、不夠隨和、沖動、自我中心。在這里,我們并不關心血型與人格的真正關系,我們關心的是每個人的人格都有不完善之處,都需要磨煉提高,這就夠了。
綜上所述,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了解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一個人的人格,在10 歲之前基本上是父母基因遺傳的作用,但后來則越來越是個人努力與環境作用的結果。
什么是@ 人?簡單來說,就是實現個人的人格優化組合與優勢互補。概括說來,@ 人格論的主張有三點:
1. 每個人的人格都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來改變的;
2. 人格的完善就是缺什么,補什么,什么差,去什么;
3. 人格改變需要做到江山易改,本性當移。
由此,@ 人格論就是主張不斷改善自己的性格,完善自己的人格。總而言之,@ 人格論的第二點主張“缺什么,補什么,什么差,去什么”,這是人格改變的內容和方向。用血型理論舉例,@ 人就是將O 型血人的自信、慎重、理智與A 型血人的細心、熱情、謙讓等加在一起,再將O 型血人的沖動、固執與A 型血人的焦慮、孤僻等特點去除,這就成了@ 人!當然在這里,我還是強調,@ 人只是一個形象比喻,我只是借用血型理論來提出人格完善的特點。人格完善就是對個人的性格特點揚長避短,補善去惡。說白了,就是江山易改,本性當移。人們一般認為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認為人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是難以改變的,但實際上人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不論是我們的生活實踐,還是理論研究,都證明了這一點。
具體@ 人的人格特征,我用幾句話來概括:就是外圓內方、張弛自如、新舊通融、自覺自由、幽默嚴肅(表 2.1)。這是以美國格登伯格1(LewisGoldberg) 等人所提出的人格“ 大五” 維度的理論(Big Five—FactorModel)為基礎的。
我的
心靈男閨蜜,我看岳曉東。
楊瀾(著名主持人)
曉東是我的學生,我知道他在中國推動心理學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以他為榮!
霍華德 加德納(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多元智能理論創始人)
岳教授在本書內刻意為讀者設計了一個完整的學習和成長過程。透過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發人深省的鮮活例子和自我反思及測試的工具,岳教授成功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高彥明
香港科技大學首席副校長博學顧問
岳曉東博士將青少年成長的知識、方法、技巧、經驗和智慧,熔于一爐。對家長、社工、教師、輔導員和學生來說,本書是必備的“工具箱”。
陳啟年
香港學生事務協會會長
書不錯,遇到雙11物流稍慢。
還沒看呢,包裝完好。
過去總能看到“積極心理學”幾個字眼,但心想積極還有心理學,近期看了一本雜志讓我對積極心理學刮目相看,想起許多事情,讓我決定買下《積極心理學》看看。不同人看書,會有不同收獲,源于個體是否有類似的經歷及對書內容的領悟能力,有時這個時候看書沒想法,但過了一段時間因為某些事的促動,讓你豁然開朗。
岳曉東,不多說了,推薦
全是表格和爛故事,搞得跟調查問卷一樣,故事都是愛因斯坦,比爾蓋茨,卓別林這種故事,看包裝以為是治愈系的書,根本就和治愈沒有一點關系,46塊錢買的就是laji,氣憤!
腦洞大開,可讀性強,內容專業,在刷屏時代,真是一部好書。
實物比網上的封面圖好看太多,顏色和質感紋理都很棒。打折后四十幾塊,很值。岳老師的作品不多說了,買來作為指導學生的思想工作的參考書很棒,對遇到的各種學習、情感、性格、抑郁等等問題以及極端問題的解決都很有參考價值。自己也感覺得到了提升。感謝推薦我買這本書的同事。腰封上還有個小驚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