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可愛的詛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圖書
人氣:80

可愛的詛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冊

獻給那些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僅有行為準則并因此受盡委屈的“圣母們”,在他們眼中,很多事情的優先級都高于自己,結果支持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
  • 所屬分類:圖書 >成功/勵志>情商/情緒管理>情緒管理  
  • 作者:(英)[雅基馬森] 著 [王麗] 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0840944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
  • 印刷時間:2016-03-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這樣人,他 (她)們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對陌生人也是有求必應,而且一旦停止這樣做,就會覺得非常內疚,仿佛受了一場“可愛的詛咒”。在他(她)們看來,很多事情的優先級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結果支持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

心理學家把這些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行為準則并因此受盡委屈的人稱為“圣母型人格”。

本書作者是一名心理治療師,也是一名深受“可愛詛咒”折磨的“圣母”,她曾經在手臂骨折的情況下還堅持為家人開車,甚至一同去劃船,直到醫生開出診斷證明,打上石膏,她才覺得自己可以歇一歇了。這件事讓她意識到,如果不想辦法解除這個“詛咒”,人生終將被摧毀。于是,她聯系了一位曾經一起工作十年的心理治療師,嘗試性地邁出了解除“詛咒”的及時步(同時也是為本書“播種”的及時步)。

作者從自己的治療過程中受益良多,同時,也從尋求治療的咨詢者們那里學到了很多。在這本書里,她將分享“圣母們”自我治療和心靈成長的故事。

本書不是讓人們放棄對這個世界表達善意,而是鼓勵過人們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和自由,畢竟,每個人都有權利好好愛自己。

編輯推薦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這樣人,她(他)們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和同事身上,甚至對陌生人也有求必應,一旦停止這樣做,就會覺得非常內疚,仿佛受了一場“可愛的詛咒”。心理學家把這些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行為準則并因此受盡委屈的人們稱為“圣母型人格”

本書是寫給圣母型人格的心理自助手冊。作者雅基馬森是英國心理學會會員、心理治療師,也曾是一名深受“可愛詛咒的圣母”,在這里她將分享自己以及咨詢者們自我治療和心靈成長的故事。

圣母型人格自查手冊,歡迎對號入座

一如既往地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始終把友善待人作為的行為準則,并因此受盡委屈。

認為要讓別人喜歡自己、愛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須按照別人認可的方式為人處事。

面對強勢的人(父母、老師、上司),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從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與人起爭執。

總是想太多,總把錯誤歸因自己身上。

很多事情的優先級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結果,支持了所有人,卻讓自己崩潰。

心甘情愿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籠,雖然被壓迫得近乎窒息,卻不想改變,或者說無力改變。

總是把時間、精力、金錢和愛奉獻給其他人,唯獨不留一點給自己,只有通過這樣的過度付出才能獲得安全感。

作者簡介

雅基馬森(Jacqui Marson),心理咨詢師,治療師,英國心理學協會成員,擁有咨詢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兩個碩士學位。

她曾在倫敦的多家機構從事心理學臨床工作,其中包括知名的霍洛威監獄及圣托馬斯醫院。目前,雅基在科芬園(CoventGarden)擁有一家運營良好的私人診所。此外,她也開設講習班及培訓,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及企業提高交流技能、建立信心及進行團隊建設。

她還是一名備受媒體推崇的心理學知識傳播者,她的文章曾在《心理月刊》《心理學家》《咨詢心理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她還經常受邀參加英國廣播公司、其他商業電臺及電視臺的節目。

目錄

目錄

引言:可愛的詛咒

及時章:期望的牢籠

我們通常都會覺得自己被淹沒在別人的期望中,而且不知道該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事實上,就連想到改變,比如拒絕某個請求,都會覺得害怕。

第二章:一切從“可愛的孩子開始”

關于我們是什么樣的人以及該怎樣為人處世,很多深深根植于腦海里的觀念源自我們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維能力形成之前。所以,我們才會一直傾向于相信那些錯誤的、早就不合時宜的觀念。

第三章:各種“可愛”之人

沒有人能做到方方面面都保持沉著冷靜地與人溝通,我們可能都有一小塊兒被“可愛的詛咒”施了魔法的脆弱區域。

第四章:身體的感受與情緒的覺察

如果你能夠開始識別一種身體的感覺,那么你就能將其確定為一種情緒。反過來,這會幫助你發現這種情緒意味著什么,以及它們與你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怎樣的聯系。

第五章:內心深處的暴徒

對于我們來說,腦海里揮之不去的批判性思維就相當于電影中的反派人物。當我們想要質疑某個傳統的規則和觀念時,這些武裝的暴徒就會拿出他們的槍炮威脅我們,直到我們退回原地。

第六章:你也有好好愛自己的權利

通常,“可愛的人”總是把時間、精力、金錢和愛奉獻給其他人,唯獨不給自己留一點點。

第七章:清晰表達的藝術

對于大多數“可愛的人”來說,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一件尤為困難的事。在這一章中,我們提供一系列方法,幫你以更清晰、更自信的方式傳遞原本覺得難以表述的信息(如拒絕、抱怨及劃清界限等)。

第八章:挑戰你的恐懼系數

我們會陷入害怕恐懼的圈套,而走出圈套的方法就是弄清楚這些預設(通常是孩提時代確立的觀點),然后把它們放到行為實驗中,以最安全的方式開始實驗。

第九章:高級行為實驗:敢于讓人失望

如果你過度強求自己去幫助別人,最終也有可能會辜負他們。不如適當地做出拒絕。如果有人覺得失望,那是他們要處理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你無需對別人的情緒負責。

第十章:BEAR四步法:呼吸―贊揚―接受―尊重

這一技巧的原理是,駕馭呼吸的力量,讓它幫助你平息突如其來的恐懼感,并進一步,指導你緩和令你恐懼的人的情緒,使他們產生安全感,而你自己也不會再感到他們的攻擊性。

第十一章:“可愛”的賜福

慢慢地,你將不再覺得自己受到了詛咒,而是發現自己其實是被賜予了做個“可愛的人”的技能和品質,而被“可愛”對待的人不只包括其他人,更包括你自己。

附錄1:參考文獻

附錄2:相關資源

在線預覽

被詛咒的可愛之人”的24小時

我們先假設“被詛咒的可愛之人”這24小時是這樣過的,來幫助你判斷一下自己是否也是個“被詛咒的可愛之人”。

早晨,“可愛的人”醒了,準備沏一杯茶,聽聽收音機,洗個澡,穿好衣服,吃個早飯,然后去上班或開始這24小時的活動。在理想的世界中,時間屬于自己,可以悠閑地完成下面一項或全部任務:不慌不忙地用漂亮的茶壺泡一壺葉茶,在氣味芳香的泡沫浴中放松自己,細心地挑選一套讓自己感覺愉快并自信的衣服,再挑一雙搭配的鞋子,鞋子要舒服……然而,現實卻是,某個小家伙(或者也不算是小家伙的人)在大聲呼喚:“我的藍色套頭衫去哪了?”而另一個家伙則想知道為什么冰箱里沒有牛奶了;姑媽剛剛打電話來,拜托“可愛的人”臨時去看看奶奶,她是這樣說的:“她身邊連個人都沒有,可憐的人啊!”;還有一位朋友發來了短信,說她迫切地需要找個人聊聊,因為她的男朋友已經二十四小時沒回她電話了。

短短幾分鐘,剛醒來時的小小幻想變成了可笑的事,而“可愛的人”已經拋開自己的基本需求,轉而去為其他人服務了。每天早晨,不吃早飯,隨意穿雙夾腳的鞋子就出門,頭發上還殘留著免洗洗發劑。他們已經習慣這樣了,盡管餓著肚子,有些厭煩,還有點兒邋遢。但他們會自我安慰地想,至少他們已經照顧好其他所有人,每個人都很開心,其他人那點兒潛在的壞心情終究沒被點燃,家里沒有大喊大叫,也沒有人掉臉色。而在更深的情感層面(也可能是潛意識中),他們有一種安全感,覺得他們會得到大家的愛,因為他們照顧了每一個人。亦或者,他們覺得自己不會陷入任何麻煩,因為他們從未讓任何人失望。

有可能改變

當然,并不是所有“可愛的人”都千篇一律地這副樣子。不同情況下,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表現。但是,相似點是,我們通常都會覺得自己被淹沒在別人的期望中,而且不知道該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事實上,就連想到改變,比如拒絕某個請求,都會覺得害怕。我們習慣了滿足他人的期望,卻又在某一時刻感到自己被拖累了,而那些幫助我們滿足他人期望的能力就成了改變現狀的阻礙。

英迪拉(Indira,我們在第六章中還會提到她)說,她的家人把她當作了二十四小時營業的服務商。大家總是希望她能放下手頭的一切事情,為出租房找水管工、預約牙醫、為家鄉來的親戚安排食宿,還要一臉成就感地笑臉相迎。作為家里一個還沒有出嫁的女兒,她十分恐懼地預見,未來她還要照顧體弱多病的雙親,或者至少要照顧其中一位。想到這些,她覺得自己是個“不孝且忘恩負義的女兒”,但同時也感到恐慌,因為她已經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尋找一位能夠將她從這種未婚女兒的命運中解救出來的男士了。

這本書中提到的其他人的故事同樣顯示一個道理,改變不是件簡單的事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我們的思維模式、情感模式及行為模式通常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固化,并且我們一直都覺得它們很好,直到它們最終失去原動力的某個時刻。而在那一刻,它們從朋友變成了敵人。

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從邁開可控的一小步做起,每次只邁一小步,心里想著,我們是在勇敢地為自己做一次克服恐懼的努力。英迪拉嘗試的是一種引導式比喻法,即她不會再做一家全天候營業的便利店,而可以在某些時間段關閉店門,就像7/11便利店那樣(這種最初的深夜便利店也只是在上午七點至晚間11點期間營業)。現在看起來,營業時間可能依然較長,但能嚴格執行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限,無論是對英迪拉本人還是對她的家人來說,都是個不小的改變。

家庭治療專家及作家海瑞特李納(Harriet Lerner)說過,如果你的嘗試和改變速度過快,周圍的人就會大聲地要求你“變回來”,最終這種嘗試就會變成一個自暴自棄的過程。

媒體評論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雖然內容涉及范圍較廣,但易于閱讀和理解。書中有一些方法,每個人都可以將它們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我很喜歡這本書,并已將它推薦給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客戶),他們也表示非常喜歡,而且對他們幫助很大。我真該收點傭金。

――Phil Robert博士,著有《向焦慮癥說再見》《控制你的憤怒》及《控制你的不安和壓力》等書。

對于遭受著同樣痛苦的人,《可愛的詛咒》這本書很有用,提供了很多很實用的觀點和實踐方法,讓人們能夠更好地生活!我真的很喜歡這本書。

――Ana Lucia Barbosa

真希望50年前就有機會讀到這本書,只可惜那時候它還未面世。我真心地把它推薦給那些快要被周圍人的期待壓垮的人們。現在學習解脫的方法還不晚。

――Writersscene

這本奇妙的書一直是我生活中很多積極轉變的催化劑。其中“求救卡”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能幫助很多“可愛之人”處理各種最常見的問題。當然,伴隨成功而來的是自信和自我滿足,這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卻是可以實現的,而且是我們應得的。最近一年是我人生中好的一年。謝謝這本書。

――Deirdre Murtagh

我需要這樣一本書。 書中提供了明確的練習方法和策略,讓我們能夠像照顧別人那樣照顧自己。我喜歡這本書充滿了個人小故事,這樣讀起來更容易。我發現“敢于讓人失望”這部分內容很具挑戰性。我想試一試,但還是退縮了。

但我會繼續使用其他一些方法。

――Trish

這是一本好書,出現的正是時候。我目前正在回顧并實踐所有練習;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依然會有許多驚奇的發現。書的內容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產生共鳴。

――Claire

確實非常有趣的一本書,但并非只適用于不會說“不”的人。這不是一本《圣經》,僅僅閱讀是不夠的。書中有一些很有用的秘訣,不僅適用于需要這本書的人,也適用于其他人。盡管我有信心自己能夠在任何場合說出“不”這個字,但我依然覺得閱讀這本書是一種很棒的體驗。

――Marrtthy

在眾多心理自助類圖書中,這一本是我最喜歡的。即使沒有像書中提到那樣的極度缺乏果敢的精神,我們中的大部分人也能在其中找到一點兒自己的影子。在這些故事中認識你自己是件有趣的事,即使不能從中學到更多東西,最起碼,你能夠變得更有自我意識。

――Jo Miles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棒的書

2017-11-25 15:30:40
來自輕語無**的評論:

不錯不錯不錯的一本書

2017-11-22 19:59:5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發貨迅速

2017-11-19 16:14:59
來自心理師**的評論: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被淹沒在別人的期望中,而且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以其他方式生活,本書分享“圣母們”自我治療和心靈成長的故事,鼓勵過人們為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和自由,畢竟,每個人都有權利好好愛自己。

2016-04-23 21:48:47
來自書tu**的評論:

講真。覺得一般,尤其是前半部分,太有湊字數的嫌疑了。冗長而意義不大的例子

2017-10-18 21:56: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以為會是雞湯類型。但內容偏實用 一步步分解和開導。用中式的敘述講西式故事。開始有點難讀 后面就順了

2016-05-18 00:20:47
來自李秋韻**的評論:

沒覺得有多大幫助,有點流水賬的感覺。從知乎推薦過來的,覺得圣母真可怕。。。

2016-11-18 10:15:0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書,現實生活中的那些老好人、受氣包很應該看一看。

2016-12-12 18:24:0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還挺好,不過也是經典心理學著作的一種改寫。

2016-04-15 21:25:06
來自路熏**的評論:

書的內容很好,質量也不錯,是正版的書籍,大家可以放心購買了。

2016-04-28 03:14:2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據說很不錯,剛收到,還沒來及讀,最近買的多,期待開始閱讀

2017-11-03 21:18: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譯者水平還好,活動時買的,比較劃算,有塑封,紙質也沒多差,蠻不錯的。

2016-06-27 11:01:06
來自jiafei1**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 閱讀起來很快 理論性的東西不是很多

2016-04-22 22:02:57
來自銅元局**的評論:

確實是一個很實用的書,生活中這種情況挺多,卻很少有人研究這么細

2016-05-04 22:05: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曾在《心理L月刊》《心理10學家》《咨詢心A理學F評論》等刊物上發表。她還經常受邀參加英國廣播公司、其

2016-03-14 14:03: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質量不錯,還沒有看完,還是有些不喜歡外國作家的書,也不知道是翻譯問題還是怎么的,總覺得有許多廢話

2016-07-23 09:57:0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感覺說到了心坎里 但是怎么解決 好像目前還沒看到

2017-05-27 09:21:5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收到書后,因為物流的原因造成書的破損,電話聯系客服后說和我給我換。好意外呀!謝謝親

2017-03-03 20:07: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對于大多數中國女人都值得看看,學習愛自己,在愛和幫助他人的時候也要照顧到自己的身心

2016-10-14 16:00:16
來自hillson**的評論:

任何一本實用性的書,都不能解決它所關心的問題。個人覺得這本書故事比較多,比較容易懂。

2016-11-16 06:51:5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下學期可能就不在老師的班了,她推薦我去看這本書,希望可以幫助我

2017-07-17 18:05:26
來自約翰丶**的評論:

如何拒絕別人很重要,該書其實幫助圣母性人格的人,從苦痛中擺脫出來,不錯!

2016-04-23 21:40:2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雖然《可愛的詛咒》要解決的大部分人都在面對的問題,但它卻是適合每個人的自助手冊,輕松又好讀,有十足的知識性。本質上,它是指出來你的種種可愛形成的原因,并且會逐個解決你的種種可愛。它的牛逼之處在于,它并沒有一語道破“你只是不夠愛自己而已”,足夠老練的它卻是從頭至尾暗示你:你也可以不幸福、別對自己要求太嚴格.......這像是兩個成年人之間的對話,簡短、有力且成熟。

2016-02-29 14:07: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朋友在微信群里推薦的一本書,認真聽了幾節,覺得很好。作為一位專業心理咨詢師,對這本書很推崇。很喜歡,

2016-12-10 00:56:36
來自daisylu**的評論:

這本書中是武志紅老師的推薦書目,生活中經常被別人夸,你真是個好人啊,別人的請求很難拒絕啊,這種人都建議讀讀這本書,會很有收獲的說!

2016-07-20 20:03:19
來自kuonglo**的評論:

當當發貨真的非常快,包裝完好。書都有塑料膜包裝,印刷也很不錯。剛開始閱讀,感覺書的內容真的挺不錯,應該對認識自己會帶來啟發和幫助

2016-12-05 12:04:3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想起王小波的小說。我沒有這種感覺,就是覺得他寫得好,而且覺得他所寫的應該是他很熟悉的事。 青春,和暴力、愛、迷失結合起來,才像是轟轟烈烈的一場青春。也許因為自己的青春平淡如水,我才對這類忠于自己的青春故事有特別多好感。 一段忠于自己的青春時光,它好不好 ,別人怎么講都不重要了。 推薦路內的小說,耐讀,有后勁。

2016-04-23 17:56:40
來自大水怪**的評論:

做好人好事也有底線 無謂的縱容其實是一種沒有立場 沒有價值觀的體現 從這個角度來說 圣母型人格 也是病呀……

2017-08-31 08:25:59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