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從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的視角對眾多企業的商業模式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分析這些企業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構建統一的電商平臺,向互聯網進行轉型。
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互聯網 ”一時間被眾多企業推崇,著實火了一把,企業的任何業務、產品不和“互聯網 ”掛鉤似乎就落伍。但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有的企業借助互聯網成功突圍,轉型成功,還借助互聯網創新營銷模式,賺的盆滿缽滿;有的卻只能死掉,隱于塵埃之中。一時間對于互聯網 的評價褒貶不一,原因是什么?難道“互聯網 ”像個孩子一樣有脾氣?其實不然,理解“互聯網 ”,關鍵在于互聯網思維的掌握和理解運用。
早接觸 “互聯網思維”這個新詞匯,是觀看了2013年11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頭條中播出的《互聯網思維帶來了什么》。那個時候出于好奇才去關注相關信息。后來,小米雷軍提出的互聯網七字訣“專注、、口碑、快”以及馬化騰在騰訊“WE大會”上發表的“馬七條”,即連接一切、互聯網 創新涌現、開放協作、消費者參與決策、數據成為資源、順應潮流的勇氣、連接一切的風險。恍然間發現,我們一直在做的研究與互聯網思維有點不謀而合。近四年來,我們主要做的就是研究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的商業模式,進而延伸拓展共享經濟。可以說,我們這四年來就是分析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是如何幫助企業實現商業價值和共享經濟生態圈的。這與“互聯網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實屬幸事。
從早多人定義的“互聯網思維”到現在明確落地可執行的“互聯網 ”計劃,我們認為這是思想產生到思想指導實踐的一個自然發展的結果。縱觀“互聯網思維”到“互聯網 ”的發展,我們清晰的看到了從單一互聯網產業到互聯網和萬事萬物融合、誕生新業態的演化路徑。我們認為,在不斷演化的“互聯網思維”指導下,融合諸如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終走向萬物融合、共享共贏的共享經濟,實在是令人期待的事!
互聯網思維1.0時代,可以說是互聯網思維的“野蠻人”時代,而民間所說關于“互聯網”的一系列衍生名詞演繹出的一個段子說明了這點:化緣的改叫眾籌了,算命的改叫分析師了,八卦小報改叫自媒體了,統計改叫大數據分析了,忽悠改叫互聯網思維了,做耳機的改為可穿戴設備了,IDC的都自稱云計算了,辦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圈地蓋樓改叫科技園區了,放高利貸改叫資本運作了,借錢給朋友改叫天使投資了。話糙理不糙,互聯網思維1.0只能算是啟蒙。其的特點就是雙向互動,但是這種雙向互動過于簡單粗暴。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消除信息不對稱,盡可能的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但是這個了解過程可以說很生硬,或者說基本沒用。此外,消除信息的不對稱,卻沒有很好的對信息進行提煉。再說到企業為自己企業的產品、服務,通過互聯網打包,通過一系列的網絡平臺將這種消息傳播出去,直白說只是換一種形式做推廣,所有的變現還是依賴于線下,而互聯網只是一個補充。
然后到了互聯網思維2.0時代,可以說是“剩者為王”的時代,企業的互聯網思維不再是連接,而是“連接 聯系”,企業更加關注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和想法,以客戶為核心,企業與企業之間越來越緊密,少了些套路,多了些真誠,互相跨界,攜手合作,共同開拓,從而也引出了互聯網思維2.0:跨界、融合、生態、共享。
在1.0時代向2.0時代轉型的過程中,的特點就是同質化,還有就是燒錢,燒錢,再燒錢!“有錢就是任性,融資就是一切”是大多數企業的互聯網理念,產品同質化嚴重、渠道單一、資金鏈緊張、商業模式陳舊等,讓大部分的企業死掉。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金子,比如美團、大眾點評、滴滴、快的等。但是這些企業在這個領域都是“風云人物”,如果再粗暴競爭,容易出現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現象,這引起雙方的反思。互相傷害沒意思,勢均力敵又無路可退。怎么辦?握手言和,合作才是硬道理!這就是近日互聯網領域時常上演行業老大老二合并的大戲,如滴滴和快的,到58同城和趕集,再到美團和大眾點評,以及攜程和去哪兒,每一次合并是為了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此外,大量技術得到提升,所應用的領域更廣,穩定性更高,并逐步形成了以“大智移云”體系為主的互聯網技術,即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四者之間的兼容性得到很好的提高,搭配使用效果更佳。從商業思維到技術層面的統一,為雙方的合作溝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商業思維上看,“互聯網 ”與以往僅服務于通信層面的互聯網運用不同的是,企業擴張可循序四個階梯:首先是跳出了互聯網單一的通信連接思維,更廣泛地運用互聯網思維(如生態、平臺、免費、跨界思維)去主動改造、改革創新傳統商業模式,成就“互聯網思維 ”;其次是沖破地域和空間限制,開辟商家商業營銷及交易的新渠道,實現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個人)等線上線下集成交易,成就了廣闊的“互聯網渠道 ”;第三是構筑“互聯網 綜合服務”大平臺,利用電商、物流、社交、廣告營銷等平臺為買賣雙方提供化服務,由共同的價值鏈組成“互聯網平臺(生態) ”;第四是實現從商業到物、到人、再到事的整個社會“大一統”互聯狀態,成就“萬物互聯 ”。
技術層面看,互聯網思維2.0要求的是新一代智能終端、新一代網絡技術和新型服務創新的集聚融合,是立足互聯網技術,實現跨界、集成創新的重要入口。隨著寬帶網絡加速光纖化、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它將通信物理系統的低耗能與計算技術的高效率緊密融合起來,快速推進新一代信息網絡向綜合、智能、融合等方向發展,大范圍集成了移動互聯、大數據、社交網絡、多媒體、人工智能、新型人機交互、物聯網等新型技術綜合應用,從而大跨度地實現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協同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資源優化配置以及再造商業模式的經濟共享。
未來互聯網時代,企業之間的跨界、融合、生態、共享,這是必然的結果。對此,企業要順勢而為,抱團取暖,通力協作,建立長效的合作機制,在跨界融合的基礎上共建生態圈,服務共享經濟,實現商業模式的創新及企業的轉型升級。
得益于我們的持續研究,在出版社的要求下,我們在原有的《互聯網思維: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基礎上重新進行了修改,力爭對“互聯網思維”的發展做出較好的呈現,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普及知識的同時轉變思考方式,共同迎接共享經濟的未來。如果能夠以此幫助到我們的讀者,就是我們的欣喜了。
余來文,江西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博士生導師、野文投資、文字傳媒董事長,并任江西財經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理工大學、香港公開大學、澳門城市大學、亞洲城市大學等外聘MBA課程教授。曾在海王集團、遠望谷股份、飛尚集團等公司工作,歷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為長青集團、南華西集團、銅川礦務局、恒大高新、陜西煤業集團等公司提供管理咨詢或培訓工作。先后在《管理科學》、《北大商業評論》、《銷售與管理》、《中國經營報》、《中國經濟時報》、《中華工商時報》、《CHINA DAILY》以及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轉載等雜志報紙200余篇。出版有工商管理系列有《MBA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中集帝國》、《互聯網思維:物聯網、云計算與大數據》、《互聯網金融》、《企業商業模式理論與應用》《關鍵執行力》、《職業素養》、《商業模式:創業的視角》等圖書。
林曉偉,江西財經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閩南師范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曾在廈門航空、潯興股份、晉江自來水公司等公司工作,歷任總監助理、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務,先后在《經濟管理》、《系統管理學報》、《當代財經》、《中國社會科學報》、《科技管理研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現代管理科學》、《中國流通經濟》、《價格月刊》、《廣東農業科學》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國內核心刊物20余篇,參與編寫《物流學》、《財務管理學》和《會計學》等教材,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先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項目、江西省教育廳科技項目、福建省社會科學項目9項。為片仔癀、龍溪股份、漳州發展等上市公司提供培訓和咨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司并購、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云計算與云服務。
封智勇(同互聯網 商業模式的顛覆與重塑),澳門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經濟師、管理咨詢師,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創新創業導師,文字傳媒合伙人。曾為潤都集團、南粵物流等提供過管理培訓和咨詢工作。先后在《科技管理研究》、《物流工程與管理》、《中國市場》等刊物公開近20篇,出版有《中集帝國》、《MBA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企業商業模式理論與應用》、《企業商業模式運營與管理》、《商業模式創新》、《云計算商業模式》、《物聯網商業模式》、《大數據商業模式》、《企業商業模式:互聯網思維的顛覆與重塑》、《職業素養》、《管理技能》、《ERP沙盤實戰演練》等圖書。
范春風,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寧波大紅鷹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助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副系主任;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外聘教師;先后為寧波杭州灣新區基層干部、蘇寧云商寧波大區中層管理者提供電子商務培訓;先后與寧波甬寧蘇寧云商商貿有限公司、寧波維科投資有限公司、浙江商幫科技有限公司、寧波繹美風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提供咨詢服務;并在《電子商務》、《中國成人教育》、《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等期刊公開10多篇;出版專著《集團公司協同管理》;參與編寫教材《Web前端開發綜合實踐教程》(21世紀高等院校創新課程規劃教材);主持或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3項,市廳級科研項目7項。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思維=精神思維模式 價值思維模式 技術思維模式。
物聯網打通了虛擬與實體 “任督二脈”,引爆供應鏈商業模式的創新。
大數據導致價值鏈商業模式的創新。
互聯網使人和人之間產生更多聯系,在目前全球化經濟的大背景下,我們沒有辦法去阻止它的發展,人們之間相互支持形成了一個圈子,這個圈子越大,我們獲益就會越大。另一方面,科技越來越復雜,但是它也越來越生態,越來越有機,它越來越像一個生態系統而不只是一個機器。
——《連線》(Wired)雜志創始主編、互聯網思想之父 凱文 凱利
大數據是人們獲得新的認知,創造新的價值的源泉,還是改變市場 組織機構,以及政府與公民關系的方法 。
——牛津大學教授 維克托 邁爾 舍恩伯格
互聯網必須是一個生態,而這個生態就必須有多物種,物種越豐富,生態越健康,參與的人越多,才能真正做到共融共存,相互依賴。
——集團創始人 馬云
別人推薦的
好的余暉發廣告
互聯網思維2.0時代,可以說是“剩者為王”的時代,企業的互聯網思維不再是連接,而是“連接 聯系”,企業更加關注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和想法,以客戶為核心,企業與企業之間越來越緊密,少了些套路,多了些真誠,互相跨界,攜手合作,共同開拓,從而也引出了互聯網思維2.0:跨界、融合、生態、共享。
還沒有開始看。。。
了解現行經濟,值得。
紙張很差,而且沒有塑料外包裝感覺不怎么新
很不錯的圖書,買來送給了朋友,很值得購買,學到了很多知識,圖書質量沒問題!
好啦啦啦啦啦
是本很實用的好書 我當初知道這本書也是朋友推薦的,現在我也把它推薦給了許多朋友,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們能夠從這本書中受益。
總體不錯,希望更多人能夠從中得到收獲。
總體不錯,可以作為企業轉型、創業培訓用書。
還算不錯的書籍,如果能夠圖文并茂就更好了,當當自營運速不錯!
把握這個時代的力量,與時代共舞,成為時代的人物。
挺不錯是書
一本非常不錯的書,只可惜當當的包裝服務越來越不給力了
十分好很好很精彩
還沒看,感覺很不錯哦,
這本書不錯
很好,正版,不錯哦,物流給力,棒棒的
入門級書籍
具有借鑒意義
未來計算機的趨勢大數據,學習學習。
我們將逐步形成了以“大智移云”體系為主的互聯網技術,即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四者之間的兼容性得到很好的提高,搭配使用效果更佳。從商業思維到技術層面的統一,為雙方的合作溝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普讀物,不錯,很快可以看完
質量十分好我十分喜歡
書還不錯。
互聯網思維=精神思維模式 價值思維模式 技術思維模式。
同時到貨兩單,結果兩單全部外包裝破損,書也掉出來了,整本書都是在地上磨的劃痕、灰塵。可能是物流的問題,但是,我是在當當自營買的,那就是當當的問題。
剛開始看,不便評論太多,看完了再來,一直在當當買書,方便快捷!
還沒看,不過紙質不錯。就是我們學校當當快遞需要到北門外拿,還要限時不爽。
互聯網思維=精神思維模式 價值思維模式 技術思維模式。
余老師寫的這本互聯網思維很好的結合商業管理模式與信息時代大背景,具有前瞻性。
閱讀過此書的第一版,覺得把握住了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創新核心,所以第二版一出來就第一時間購買。本書可閱讀性相當強,行文流暢用詞嚴謹,緊緊把握住了風口,并且所有的案例都做了更新,使之更加貼近這個迅速變化的時代。互聯網是工具,互聯網+不僅僅是渠道的改變,更是思維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書中很多對公司的分析,尤其是商業模式的分析,是值得傳統公司、初創公司老板好好閱讀的,抓住互聯網的本質,可以在轉型中事半功倍。最后一章“共享經濟、分享未來”更為未來社會形態的發展做了鋪墊。這是一本值得購買,值得再三閱讀的好書。
很全的涵蓋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方面的知識
互聯網思維總體內容非常好,可以作為企業管理培訓或科普學習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