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降臨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我們作為家長突然進入了另一個不同的世界。每24小時,孩子的嬉笑與哭泣,將我們帶入一個充滿戲劇性的心理;每24小時,我們都在困惑,到底我們應該做孩子的朋友,還是孩子的家長?
做父母是這個世界上難的工作。我們習慣于用管理的方式來培養我們的孩子,但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夠獨立。我們比上一代的父母更偏向于溺愛孩子,卻也常常焦慮、擔心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小惡魔”。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先天氣質類型和脾氣秉性,有的文靜乖巧,有的活潑好動。家長只要坦然地接納孩子的性格特點,孩子各種情緒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并逐漸成為一個具有性格的人。
凱叔傾情作序推薦,希望每一對父母在管教孩子感到力不從心時,讀讀這本解讀孩子敏感期,發現孩子情緒密碼,培養孩子好性格的書
有好情緒的孩子,才能逐漸形成好性格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一個情緒按鈕,家長只有找出觸發這個按鈕的關鍵問題,才能了解孩子情緒背后的秘密
每一次情緒體驗,都是一個寶貴的經驗。如果家長允許孩子完整地體驗自己的情緒,接納并認可自己的感受,有助于他們認知事物、總結規律,提煉經驗,有助于他們今后遇到同類境況時,做出理智的分析和恰當的反應,有助于他們獲得堅實的信心。
邵一杰
兩個男孩的媽媽,親子作家,兒童性格管理專家,薩提亞家庭親子教育高階指導師、香港NLP教育指導師,國家教育部幼兒培訓計劃特約講師,國家文化部美德育兒專家。
從事兒童性格管理研究工作十余年,針對兒童性格發展特點,獨創“性格能力”動態評估系列課程,集科學性和實用性于一體,為父母提供個性化解決兒童發展問題方案,幫助孩子獲得均衡發展。
謝金瀾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主攻兒童情緒與思維研究。留學美國田納西州立大學,深受皮亞杰發生認識論影響,繼承并發展了以兒童心理發展為基礎塑造創造性思維和性格的教育體系,提出塑造兒童堅毅、激情、自制力、樂觀、感恩、社交智力、好奇心七大性格品質。
主導推行的思維及性格教育教學體系已經在中國設立兩百余家早教中心,服務了百萬兒童,超過兩千萬家庭深受其理論影響。
了解孩子性格,先了解孩子情緒
1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及要求 / 005
2孩子情緒發展的幾個特點 / 018
3安全感與情緒 / 028
4情緒問題與行為問題的關系 / 032
5誰摁了孩子的情緒按鈕 / 035
6教養方式與孩子的性格發展 / 040
7父母的期待與孩子的性格發展 / 049
重新解讀10種教養習慣
1“我還治不了你”——以暴制暴 / 062
2“我是你媽媽,你就得聽我的”——強制管束 / 065
3“今天必須穿褲子”——過分干預 / 069
4“我看你能哭多久”——漠視 / 072
5“要聽媽媽話,做乖孩子”——過分強調乖巧聽話 / 074
6“小西小,你得讓著他”——不能公正地對待孩子 / 080
7“別玩球了,玩積木去”——干擾孩子的活動 / 082
8“別哭了,多丟人”——壓抑孩子的負面情緒 / 089
9“有什么可怕的,自己睡”——不接納孩子的情緒 / 096
10“別哭了,都聽你的還不成”——放任孩子發脾氣 / 100
孩子容易產生的6種負面情緒
1憤怒 / 106
2膽怯 / 113
3壓抑 / 123
4焦慮 / 130
5恐懼 / 137
6委屈 / 149
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 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1為什么我們不能接受壞情緒 / 158
2可以不接受孩子的行為,但是一定要接受孩子的情緒 / 166
3讓孩子和自己的情緒待一會兒 / 172
4父母的同理心是給自我中心孩子的一劑良藥 / 180
讓情緒成為孩子成長的助推器
1幫助孩子學會表達情緒——兼顧自己、他人和環境 / 194
2感受孩子的心理和身體感受 / 200
3做身心開放的媽媽 / 204
4接納孩子的任性,讓孩子做自己 / 208
5父親的作用 / 212
6良好的家庭溝通有助于疏導孩子的情緒 / 218
7疏導孩子情緒的三部曲 / 223
PART了解孩子性格,先了解孩子情緒
做幼兒教育工作者這么多年,接觸了很多孩子和家長。家長每每在反映孩子的問題時,總會涉及孩子的情緒問題。家長經常提到“我的孩子脾氣大”“我的孩子特別愛哭”“我孩子總是怕這個怕那個的”,對于這些情緒問題,他們似乎有些傷腦筋,不知道該怎么去應對。父母的愛對一個孩子意味著什么?英國心理學家鮑比爾研究發現,該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親子依戀形成期。依戀是指嬰兒和其照顧者(一般為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系,它產生在嬰兒與父母的互動中。依戀不僅能提高嬰兒的生存能力,而且決定其一生的適應性發展。如果孩子在早期的關系中體驗到愛和信任,他就會覺得自己是可愛的、值得依賴的;如果他認為父母或者親人不愛自己,他就會認為自己一定不是個好孩子。在第二種孩子的內心深處,他會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值得別人愛的人,會變得自卑、沒有安全感,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不斷地讓自己變好,以求得到父母和周圍人的肯定,讓他們愛自己。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很難找到自信和真正的快樂。與之相反的是,有些覺得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認為錯出在父母身上,這樣的孩子對他人是沒有信任感的,他會充滿憤怒的情緒,用各種各樣的“壞行為”來懲罰父母和周圍的人。同時,他也會覺得自己很委屈,全世界的人都不是好人,都對不起他,這樣成長起來的人怎么可能幸福和快樂呢?聽了這樣的解釋,多數家長都會長出一口氣:“放心了。我們都很愛孩子,全家人都很愛他!”可我想說的是,家長愛不愛孩子是一回事,孩子覺沒覺得被愛是另外一回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孩子卻很難感受到父母的愛。下面這幾個問題,所有為人父母者都應該思考一下,看看自己的回答是什么。
在孩子3歲之前努力學習控制大小便階段,他出現失誤,你能不催促他、指責他、恐嚇他、羞辱他嗎? 在孩子周歲學步階段,他喜歡走來走去,尤其喜歡走坑坑洼洼、有水有泥的地方,你能不限制他,不強行把他抱走,不雙手緊緊地抓住他,讓他趕快停止嗎? 在孩子2歲左右發展秩序感階段,他喜歡大的、好的、看起來無缺的東西。因為你無意間掰開了他的蘋果,他大哭大鬧時,你能給他道歉,并給他換個完整的蘋果嗎? 孩子希望你能陪他一起玩,希望你能擁抱他、陪伴他時,你能盡量滿足孩子而不是一拖再拖,先做自己的工作嗎?
以上4個問題,你可以做到幾個?如果都可以做到,那證明你確實是愛孩子的,你的孩子也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你和孩子都是幸運的。如果無法全部做到,建議你仔細讀讀這本書。因為你需要了解嬰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因為每個孩子需要的愛是不一樣的,而一個孩子在每個階段需要的愛也是不一樣的。你還該學一學教養、溝通方面的技巧,因為要把你的愛表達出來,并讓孩子感受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些內容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
1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及要求
孩子處在幼兒發展的不同時期,思維方式、心理發展特點是不同的,其性格發展具體表象也不一樣。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人的心理發展要經歷8個階段:
嬰兒期(0~1歲半):基本的信任感與不信任的心理沖突; 學步期(1歲半~3歲):自主意識與害羞(或懷疑)感的心理沖突。 兒童早期(3~5歲):主動意識與內疚感的心理沖突。 小學期(6~12歲):勤奮感與自卑感的心理沖突。 青少年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的心理沖突。 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感與孤獨感的心理沖突。 成年期(25~65歲):繁衍意識與停滯感的心理沖突。 老年期(65歲以上):自我調整與絕望感的心理沖突。
其中,前3個階段都處于幼兒期。孩子處在不同階段,心理發展需求不一樣,引起孩子成長問題的原因也不一樣。 及時個階段(0~1歲半)0~1歲半幼兒心理發展的重點是信任關系。如果家長在這個階段的帶養方式得當,幼兒會發展出良好的信任關系,建立堅實的安全感。0~1歲半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
不具有主動行為能力,很多需求都是被動得到滿足的; 生活重點在吃喝拉撒睡等日常事件中。
但是,如果家長和成人認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只要吃飽不餓就行,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與成人相比較,只是語言表達能力尚未發育成熟,其他的需求和情感、情緒與成人是一樣的。如果家長只重視孩子生理需求的滿足,忽視心理需求,當孩子有需求、哭鬧時,父母不能及時出現并給予安撫,必然影響孩子建立信任感。孩子最初對父母形成的信任感會影響其他一切信任感的形成,因為孩子如果不信任父母,就很難信任周圍的人。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自己生活在一個非常不安全的世界,沒有可以信賴的人。信任感帶來“希望”,起著增強自我的作用。埃里克森把“希望”定義為“對自己愿望的可實現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勢力、標志生命誕生的怒吼”。可見這一時期的心理發展對幼兒終身的心理品質及人格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這個時期帶養孩子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及時、、恰當、一致地滿足孩子的需求。及時回應當幼兒有需求、出現哭鬧等問題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時間發現并給予幫助,幼兒內心深處就會對家長充滿信任。否則,對于0~1歲半階段的幼兒來說,片刻的等待都會讓其焦慮不已,這種焦慮的感受會導致幼兒在將來不能接受片刻的等待。有些新手媽媽不夠敏感,非要孩子哭得很厲害了,才對孩子有回應;也有些幫忙帶孩子的老人認為,孩子一哭就抱,將來就放不下了,就讓他哭一會兒沒有關系的。這種不及時反饋孩子的行為,會使幼兒性格發展受到不良影響,導致其脾氣暴躁。回應幼兒哭了,可能是因為餓了、渴了、不舒服了、煩躁了、寂寞了,家長能夠辨識孩子的需求,就做到了回應,幼兒對家長的信任會更進一步。有一些媽媽雖做到了“及時”,但是面對孩子的需求,不知所措,不知道孩子到底要干什么,在一次次揣測孩子需求的過程中,把孩子的壞情緒給逼出來了。所以,媽媽該多觀察、多總結,理解孩子的需求。恰當滿足當幼兒有了需求時,家長應該恰當地滿足他。過度滿足或者不滿足都不是恰當的做法,會影響幼兒對家長的信任感。恰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對1歲孩子恰當的事情,不意味著對3歲孩子還是恰當的。1歲的孩子哭鬧著要媽媽抱,抱他是恰當的;3歲的孩子哭鬧著要媽媽抱,媽媽過來就抱起孩子,就變成不恰當了。這時,媽媽應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不表達出來就不抱。態度一致當幼兒出現某種需求時,家長要以一致的態度滿足幼兒,這包括所有看護者的行為和態度的一致,也包括一個人前后行為和態度的一致。對于孩子的需求,不能因為家長心情好就滿足,家長心情不好就不滿足。從始至終,家長以一致的態度對待幼兒,會增加幼兒對家長的信任感。幼兒養育中,如果家長的態度不是因為幼兒的行為做出的反應,而是因為家長自己的心情和狀態,就會讓幼兒很焦慮,不知所措,嚴重影響幼兒及其成年之后的積極性格和穩定情緒。
測一測 你的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如果你及時、、恰當、一致地回應了0~1歲半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就有安全感,否則就會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回答下面3個問題,測測孩子是否具有安全感(適用于8個月~24個月幼兒)。
測試項目:1.當家長帶孩子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封閉但是安全的環境)時,家長在,孩子能放心地探索環境和玩耍。2.如果家長要離開,讓孩子獨自待一會兒或玩一會兒,孩子會哭鬧,不希望家長離開,表現出分離傷心。3.如果2~3分鐘之后,家長回來,孩子會非常開心,希望家長抱一抱、親一親,尋求親密。
如果孩子的表現全部符合上面3種情況,那么就說明孩子的安全感發展良好。如果孩子的表現不符合上面某一項或者某幾項的情況,那么就說明孩子有可能缺乏安全感,需要家長予以關注。
其實,正如書中所說,父母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給予孩子充滿愛的理解、接納和引領,孩子的各種“麻煩”自然會迎刃而解,各種“問題”也會自動修正,情緒變得穩定,性格更加陽光積極。伴隨孩子成長是父母自我學習和成長的旅程,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為孩子的護航者和引路人!
——凱叔
新書啊,孩子再聰明,性格的缺陷卻能影響一生,譬如社團合作互助等。好性格很重要
在和孩子的相處中,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矛盾,所以買本書來學習一下
書中詳細的講解了孩子各種情緒問題以及如何應對,說了很多案例,像讀故事一樣就學了育兒知識,真是太棒了。
大致看了下這本書,感覺里面提到的好多問題我都有出現過,如果能早點看這本書就好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少掉很多麻煩。
教育孩子 從自己做起,培養性格看看這本書 不錯
性格伴隨孩子一身,影響著一個人的關鍵性發展,我覺得很關鍵。推薦
這本書真的超贊哦,我看見封皮很好,簡介也不錯,所以就買了一本,結果回去一看真的有很多幫助,帶去公司以后,同事看了都說好,我就又給他們捎了十本,都說非常棒,感謝作者!滿五分哦
從事教育行業,很希望通過不斷學習進步,來給孩子更多幫助。
最近怎么了,很多人問我如何教孩子,還是送他們本書吧,
看后深有感觸,接納對孩子和父母來說真的太重要了,很多以前頭疼的問題都得到了答案。。。
挺不錯的,大人的脾氣秉性直接影響孩子,要學會理解寶貝,多像書本學習了
非常好,一口氣看了一大半,文章以真實的案例清晰明確的告知各位爸爸媽媽應該以什么方式代養自己的孩子,強烈推薦!
接納,給孩子一個好性格,解決了我幾乎所有教育這塊的困惑,值得推薦
好性格是幸福的關鍵!希望孩子有一個對世界美好的態度!
一直信任當當網,發貨快,書都是正版。閱讀讓我快樂。在陪伴兩個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多學習多看書,多反思,才能給予孩子更好的愛和教育。
孩子有一個好的性格對他的將來非常重要,希望這本書能幫到每位家長
昨天下的單 今天就收到書了,接納,給孩子一個好性格這本書感覺不錯,包裝很好 印刷也很正,大致看了下目錄內容很很適合孩子媽媽
接納,給孩子一個好性格, 想給孩子一個最健康的教育,買來學習一下,
很滿意的一次購物經歷,這本書捧起來就放不下了,一口氣看完了,覺得真好,但是看的時候覺得很有道理,就怕自己做的時候控制不住脾氣,要時時提醒自己,給幾個朋友也推薦了,覺得好東西要一起分享
好!好!好!我看完非常高興,收獲了知識!孩子的驕躁脾氣,我終于找到藥方了!現在正在針對疏導孩子的心理!心里真的超開心!很推薦有困惑的麻麻!!
一口氣看完了,非常棒,我的脾氣有些暴躁,面對孩子的哭喊時,我覺得非常惱火,但我盡量按照作者所說那樣克制自己的脾氣,并心平氣和孩子交流,效果也非常好!必須好評!!
這本書帶給我的真是太多太多,不錯!書中的很多細節內容讓我受益匪淺,孩子特別粘人,我采用書中的方式給孩子做工作,也給自己做工作,非常棒!性價比很高!推薦1
給孩子一個好的性格,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我從這本書上學到了如何了解孩子的真實性格,現在改正中!加油!
對于孩子的養育,我們開始關注心理健康了,對于孩子出現的一系列問題,也能從中找到原因。理解,接納,才能做最好的自己,也才能讓孩子成為他最好的自己。
送給朋友的,很喜歡邵老師的講座,希望朋友喜歡
挺好的,正版。孩子們都喜歡凱叔,推薦的應該不錯
接納,自己!接納,孩子!聽過作者的課,很有啟發。書的質量很好。
兩位專家也是一家資歷很深的教育機構的教育團隊研究成員,看得出對接觸孩子很多,了解不同孩子的特點分析。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