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旨在幫助家長在培養孩子良好的禮儀修養時開闊視野,同時也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培養方案。本書的內容并不只是普通的禮儀規則,還包括如何將這些規則轉化為日常習慣的例子、建議和活動。
偉大的起點
1月1日: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讓孩子學禮儀
1月2日:家里家外
1月3日:"請""謝謝""對不起"
1月4日:道歉
1月5日:恰當的稱謂
1月6日:鞠躬,親吻和握手
1月7日:尊重他人的感情
1月8日:接受贊美
1月9日:贊美他人
1月10日:守時
1月11日:尊重他人
1月12日:為他人開門
1月13日:體貼他人
1月14日:有借有還
1月15日:損壞物品時
1月16日:當孩子不知所措時
合家歡
1月17日: 爸爸媽媽回家時
1月18日: 親屬關系
1月19日: 尊重繼父繼母
1月20日: 尊重異父異母的兄弟姐妹
1月21日: 當臨時保姆照看孩子時
1月22日: 當孩子的朋友對孩子的兄弟姐妹更感興趣時
1月23日: 當孩子的朋友不喜歡孩子的兄弟姐妹時
1月24日: 不要嚇唬他人
1月25日: 不要用力關門
1月26日: 看電視
1月27日: 用電腦
1月28日: 玩紙牌和棋類游戲
1月29日: 愛護書籍
1月30日: 零花錢
1月31日: 孩子獨自在家時
2月1日:家務瑣事
2月2日:集中注意力
2月3日:孩子的臥室
和其他孩子交
偉大的起點
學好禮儀能夠使你的孩子做到禮貌待人、尊重他人,顧及他人的情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你的孩子也將獲得更多的自信。作為父母,你會發現孩子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當你的孩子學以致用,把一些禮貌舉止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時,別忘記提醒他們對另外一些舉止也應該格外注意。接下來就讓我們從最基本的禮儀開始,一起來享受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吧!
1月1日
應該從何時開始讓孩子學禮儀
孩子一出生,家長就開始以自身的言行向他們傳授禮儀。身教重于言教,雖然孩子有時也會按照家長所說的去做,但更多時候,他們只按照家長所做的那樣去做。初為人父、人母的家長有時難免會錯愕地從孩子那里聽到一兩句不堪入耳的臟話,但必須承認,孩子的行為舉止通常是在家庭中潛移默化地學到的。
每年教會孩子學做一件家務事是個好主意。如果孩子在三歲時學會整理床鋪,四歲時學會清空廢紙箱,那么五歲時就可以布置餐桌或收拾桌子了。學習禮儀也是一樣,你可以先教給孩子一些禮節,等他們掌握之后,再把更多的禮節教給他們。打個比方,比如我們蓋房子,首先要做的是打好地基,然后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建造房屋。讓孩子在五歲時學會最基本的禮節,在十歲時掌握更多禮節,那么到孩子十三四歲時,你就會不斷聽到他人對孩子的贊揚,并為此欣喜不已。
下面這些禮節是三歲的孩子應該掌握的:
與他人說話時,眼睛要注視對方。
學會打招呼。
飯前飯后要洗手。
就餐時要一直坐著。
就餐時要使用餐具。
學會說"請"和"謝謝"。
下面這些禮節是十歲的孩子應該掌握的:
能夠和成年人交談。
學會正確運用餐桌禮儀。
學會接電話,能夠詳細地轉達信息。
在公共場所能夠自我克制。
保持室內整潔。
當大人走進房間時,要起身相迎。
知道如何做到守時。
下面這些禮節是十五歲的孩子應該掌握的:
主動和成年人交談,并對談話內容表示關注。
在家里和朋友相聚后,要主動整理弄亂的房間。
在家時不要大聲吵鬧。
愛護弟妹,關照他們的生活。
向父母和其他人表達感激。
1月2日
家里家外
有些人出門在外時往往表現頗佳,可一回到家就變了樣。他們在禮儀修養上同樣奉行這套理論。約克市的薩拉•費格森公爵夫人曾告訴一名記者她的就餐桌禮儀。她說,她和自己的女兒們在不同場合下分別使用A,B,C三種禮儀:陪同英國女王在白金漢宮用膳時使用禮儀A;在飯店就餐時使用禮儀B,因為周圍的環境允許人適度放松;而回到家里時就用不著那么講究了,用禮儀C也就夠了。
我們可以把費格森夫人的觀念和伊萊扎•法勒在美國內戰前的觀念做個比較,有趣的是,伊萊扎曾在1834年的《青年婦女之友》雜志中寫道:"每天都過得更好一點,少在人前炫耀,不是更有教養、也更值得尊敬嗎?"
在家時徹底放松當然是有意義的,但關鍵在于,你必須清楚這樣做的代價是什么。作為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禮儀修養是你的一個主要目標。如果孩子在外面吃飯時必須閉著嘴巴咀嚼,在家里卻可以大張嘴巴咀嚼,那么無論家里家外,孩子都不大可能正確地咀嚼。相互齟齬的禮儀規范會讓孩子無所適從,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是不符合實際的,打個比方,這就如同告訴一位鋼琴演奏者說,他在家彈得怎樣并不重要,只要演出時彈好就行了。
告訴孩子,無論家里家外,都應該表現出的舉止,這樣家長就可以少給自己制造些麻煩。家長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幫助孩子養成在家講禮貌的好習慣,你可以建議孩子:
同父母交談,向父母說"早上好""晚安"。
尊重他人的隱私,不偷聽他人的電話交談,不偷看他人信件,不窺探他人的私事。
在進入他人房間時,如果房門緊閉,就應該輕輕地敲門。
正確運用餐桌禮儀。
在未經許可之前,不能隨意使用他人物品。借來的物品要完好無缺地還給他人。
和兄弟姐妹一起玩,不能總是一個人待在臥室里。
學會問候家庭成員。
在室內說話時要放低聲音。
整理好自己弄亂的東西。
在道別時不要對主人說不友善的話。
……
禮儀反映教養,教養體現于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讓孩子知禮明禮、舉止得體,就是給孩子一張走向成功的通行證。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秘書長劉俊彥 這部書的引進是一件幸事,讀到這部書同樣是一件幸事。她通篇活潑有趣、新穎實用、循序漸進,
還不錯,家長先學習,自己先做,再影響孩子,畢竟身教重于言傳。
有些地方在實際應用時需要結合國情作些調整。。
這本書不太好,太多西方的禮儀,與國內一些觀念不是太吻合,看了一會就沒看下去了
因為在別的地方看過這本書,覺得不錯,買來一本給兒子.不錯,很好.
就是文字的書。里面包含了很多不同的禮儀,有點用處的
這本書有點太理論化,有點看不下去,可能也是太厚了
讓兒子從這本書中學習禮儀,雖然西方的禮儀在中國并不大適用……
買回來給自己看的,學習學習,提醒自己教好小孩。
很多禮儀點我們大人也要學習,和寶寶每天看一個,一起成長
要是有中餐禮儀在里面的話那就更好了。具體來說還是值得參考的。不過畢竟有文化的差異。
教育孩子從基本禮儀開始,我覺得這本書挺好的!
很好的禮儀書,很多方面是我以前沒注意到的禮儀細節。
我的第一本禮儀書日:不友好的話語 月日:不要指責他人 月日:嚴肅的事情不能輕率對待 月日:使用不同凡響的I語言
我的書沒有收到就默認付款了過了幾天跟客服聯系客服連一個字都沒有回這是什么鬼客服啊
孩子的老師倡議全班家長共讀的書,教會了很多生活中的禮儀,讓我們從細節處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
我的第一本禮儀書用法 月日:在正式宴會中Y尋找指定座位 月日:正式宴會用餐結束時 月日:孩子不喜歡的食物 月
書不錯,內容是按日期排列的,一天學一個。但是不太適合中國人,有些禮儀是國外的。
內容包含范圍比較廣泛,涵蓋場合下禮儀,給孩子禮儀方面的培養有一定幫助,值得推薦
對于孩子來說其中大部分禮儀知識都是很有用的,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都可以看一看。
我的第一本禮儀書在同S學錄上留言 月日:網絡禮儀之一:孩子需要遵守的規則 月日:網絡禮儀之二:保護S8孩子的安全 月日:網語調 月日:
雖然是美國人寫的,與中國國情有些出入,但大多都值得借鑒。女兒上初二了,現在每天晚上吃完飯后我會讀一些給她聽,并且會一起討論其中的一些細節在中國的環境中怎樣處理會更好。這樣的餐后時光很放松也很有益。我們都很喜歡這本書。
有時心痛孩子怎么連簡單的禮儀都還沒明白,卻原來連自己都還未徹底明白。于是特意買來這本書邊學邊教。雖說中美兩國文化有差異,但大部份都是非常適合的。每篇按日期寫的禮儀還真不少,一點點消化吧。
有些地方不合中國國情。但是寫很細致,值得推薦。遇到各種場合,可以先查一查,給孩子先講講,也很有用的,比如去博物館,去看演出,去朋友家參加生日party,或者自己家里舉辦party,或者出門住賓館,都可以讓孩子先看看這本禮儀書,學習一下相關的禮儀。幫助不小。
很好的一本書,不光能幫助家長培養孩子的禮儀習慣,對大人也有幫助
第一次在當當購書。很滿意,書的質量很好 ,兒子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