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不嬌不慣,養出懂規矩的孩子圖書
人氣:77

不嬌不慣,養出懂規矩的孩子

適合家有0-6歲兒童的新手父母閱讀,日本知名育兒專家田中喜美子用30多年親子教育研究經驗指出:養育孩子要用理性又節制的愛,教育孩子應用溫和而有力的方式!
  • 所屬分類:圖書 >親子/家教>品格養成  
  • 作者:(日) [田中喜美子]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4338591
  • 出版社:現代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3
  • 印刷時間:2016-02-22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針對孩子“不遵守規矩”這一教育難題所寫的家教育兒指導用書。孩子幼兒期是家庭教育關鍵的時期,而在這一時期大多數家長卻對孩子采取嬌慣的育兒方式。

日本知名育兒專家、《WIFE》雜志總編、新育兒系統(NMS)研究會代表田中喜美子,從其30年的親子教育研究入手,對家有0-6歲寶寶的新手家長們,她通過本書指出:要用理性又節制的愛來養育孩子,用溫和而有力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只要在愛孩子的同時做到有節制、不嬌慣,采取平衡的育兒方式,才能養出懂規矩的孩子,培養孩子的“生存力”。

編輯推薦

l 日本親子教養類經典指導用書,已加印60余次,日本亞馬遜五星好評!

l 日本知名育兒專家田中喜美子從其30多年的親子教育研究入手,告訴家有0-6歲兒童的新手父母:要用理性又節制的愛來養育孩子,用溫和而有力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指出0-6歲幼兒期形成“規矩感”的5個關鍵點,并為家長分別指出該階段的正確教育方式,典型實用,操作性強。

作者簡介

田中喜美子

日本知名育兒專家。1959年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曾任主婦投稿雜志《WIFE》的總編長達三十年。獨自創辦嬰幼兒函授教育講座“新育兒系統”,通過對成員進行一對一的詳細指導,令眾多媽媽在育兒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著作有《孩子被欺負也是媽媽的錯!?》《毀掉孩子的22個育兒常識》《成為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媽媽》《母子親密與育兒障礙》等。

目錄

序 章 孩子“守規矩”是好事還是壞事 / 1

媽媽的困惑 / 3

“教育”要趁早 / 4

孩子為何懂規矩 / 6

“教育”就是“遵守規矩” / 7

第1 章 在嬰兒時期成形的“不守規矩”的孩子 / 11

好養的嬰兒與不好養的嬰兒 / 13

并不是不好養的孩子才會變得“不守規矩” / 18

“無節制”地嬌慣養成“不懂規矩”的孩子 / 19

育兒其實并不難 / 21

什么時候會“勃然大怒” / 23

從1 歲到2 歲——反抗日趨明顯 / 26

2 歲兒童——做什么都討厭 / 27

過了3 歲 / 29

正討人嫌的幼兒 / 31

幾乎所有媽媽都覺得孩子“可愛” / 33

嬰兒的可愛之處 / 35

身為母親的喜悅 / 38

如何教孩子懂得“愛”與“節制” / 40

第2 章 “教育”進展不順時 / 43

不能自己睡的幼兒 / 45

“陪孩子睡”起初難以察覺的負面影響 / 46

“陪孩子睡”的麻煩逐年遞增 / 47

如何停止“陪孩子睡” / 51

停止“陪孩子睡”需要很大的決心 / 52

育兒不能靠乳房 / 56

盡量避開風險 / 58

什么叫“順其自然就好” / 60

不到一歲時養成的任性 / 62

媽媽要有自信 / 63

遵守約定的重要性 / 66

媽媽的錯誤教育 / 68

如何得到孩子的信賴 / 71

第3 章 飲食規矩最重要 / 73

飲食生活教育的動搖 / 75

“孩子不吃飯”的悲鳴 / 76

拼命讓孩子吃東西 / 79

媽媽要在飲食上取得主動權 / 81

沒經歷過挨餓的孩子們 / 83

亂七八糟的飲食生活 / 85

勤快的奶奶輩 / 87

優先滿足孩子的生活 / 88

只給孩子吃喜歡的食物 / 89

飲食生活的簡便化 / 93

培養不挑食的孩子 / 94

培養不挑食孩子的關鍵 / 97

食欲是與生俱來的 / 100

可悲的媽媽們 / 101

第4 章 媽媽和孩子的親子關系 / 105

媽媽的種類千差萬別 / 107

大部分媽媽總是很容易嬌慣孩子 / 110

母子間至關重要的“親子關系” / 112

“聽媽媽話”的孩子的陷阱 / 115

孩子任性時,家長該怎么做 / 118

以工作為中心的育兒的優點 / 121

說不出“育兒很愉快”的媽媽們 / 122

如何應對兩三歲的孩子至關重要 / 124

第5 章 在必要場合“懂規矩”的孩子 / 129

原則很簡單 / 131

欺騙孩子的大人 / 137

大人喜歡的謊言 / 138

“教育”的基本 / 142

媽媽的徒勞無功 / 145

說話方式很重要 / 147

終 章 如何強化孩子的“生存力” / 151

“讓孩子懂規矩”出乎意料的困難 / 153

培養“懂規矩”孩子的訣竅 / 153

育兒充滿困惑 / 155

結語 / 157

在線預覽

育兒其實并不難

幾乎沒有哪個女性在生孩子之前,就能想象出育兒是什么樣的。NMS問過每位學生這樣一個問題——“你在生孩子之前,預想過自己以后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嗎?”大多數回答都是“沒想到(育兒)這么難”,回答“意料之中”的媽媽幾乎沒有。

其實,育兒并不難。

遺憾的是,大多數媽媽并不知道,只要在孩子一歲之前好好養育,后面的育兒就會變得非常輕松。絕大部分NMS的學生,都是等孩子到了二三歲大,變得守規矩之后,才來聽講的,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有一件事值得高興——有一個讀者從滋賀縣給我寄來了一封信。

寄信的女士從自己的母親那里學到了與NMS幾乎相同的育兒方法,并且同樣用來養育自己的孩子。當她從《培養能“忍耐”的孩子》這本書開始閱讀我的作品時,發現書中內容與其母親傳授的育兒方法相同時,不禁深有感觸,便給我寫了這封信。

現經其本人同意,引用信中的部分內容。

“在長女出生一個月后,我實踐了三個原則——讓孩子自己睡覺、有節制地喂奶(后來開始吃飯)、讓孩子能夠做到獨自玩耍。我并沒有無數遍地細細叮囑,大聲訓斥,而是簡單地講道理說服孩子。

結果到她出生三個月時,就不需要哄著睡了,只要說一句‘晚安,睡個好覺’,就能自己睡著。

至于喂奶,當孩子開始邊玩邊喝奶,或者小口小口喝個沒完的時候,我就對她說:‘你不喝了?那就過會兒再喝吧。’然后等孩子肚子餓了以后再喂奶。

對于我的育兒方法,婆婆表示‘孩子太可憐了’,并且提出異議,說‘孩子還小,講道理是沒用的’。起初弄得我相當辛苦,但她現在親眼看見了好的結果,也就漸漸理解了我的做法。

我身邊的人經常對我說,‘看不出你是一個十個月大孩子的母親’。大家都問我,‘帶孩子很辛苦吧?’其實,只要遵守這三個原則,嬰兒并不難對付。”

(滋賀縣O.A.女士)

我開始NMS講座已經八年了,從沒收到過如此令人欣喜的信。但同時,這封信也令我對遺憾的現實有了更深切的痛感——在當今社會,不知道如何正確育兒,只會一味嬌慣放縱,結果因孩子不守規矩而煩惱不已的媽媽正變得越來越多。

如果從孩子一出生就采用像這位女士一樣的方法,以后的育兒將變得多么輕松啊。可是,僅僅因為育兒方法的不同,就有那么多的媽媽們因孩子不聽話而束手無策,面對孩子始終心懷焦慮。這是多么可憐而又可悲的現實。

什么時候會“勃然大怒”

在進行NMS講座時,我做過一次詳細的問卷調查,內容共有29項。其中一個問題是:你在什么時候會因孩子的什么舉動而感到“勃然大怒”?

總結各人的答案來看,當孩子還是嬰兒時,要么就睡覺,要么就被媽媽抱著,要么就喝奶,很少會惹得媽媽勃然大怒。在這一時期,只有一件事令媽媽煩惱,那就是孩子“哭泣”。

正如俗話說“哭是嬰兒的工作”,嬰兒哭是理所當然的事。肚子餓的時候、尿布濕了的時候、困的時候……嬰兒都會開始哭。而一般來說,只要種種欲求得到滿足,嬰兒就會停止哭泣。

不過,大量調查數據表明,有的嬰兒即使所有欲求都得到滿足,仍會哭泣不止。

首先是執拗的“磨人哭”,也就是毫無理由、毫無意義地哭著磨人。

有的嬰兒甚至從醒來就一刻不停,是真的不停地“嗚嗚”小聲哭,幾乎沒有時間休息。既不是肚子餓了,也不是身體哪里疼,去看醫生也找不出原因。無論媽媽抱著哄著,還是以為孩子身上癢,到處輕輕撓撓,都毫無效果,孩子就是始終哭個不停。

還有的孩子,每次媽媽照顧自己時,都哭鬧著抗拒。換尿布時也哭鬧,抱起來放進嬰兒車時也哭著往后躲。總之,每次無論媽媽要做什么,孩子都會號啕大哭,予以抗拒。而且每當哭聲震天,非常刺激神經時,就容易惹得媽媽勃然大怒。

另外,嬰兒“夜啼”也是媽媽的一大煩惱。母乳育兒時,如果嬰兒白天就經常喝奶,那么到了夜里,頻繁醒來要求喝奶的次數也會增多。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媽媽很少生氣,因為她們覺得,這是嬰兒的正當要求。

四五個月大的嬰兒,只要在晚上十一點左右進行一次喂奶,就能睡到早上五點左右,由此形成穩定的睡眠模式。如果白天無節制地喂奶,夜里陪著孩子睡覺都成為習慣,嬰兒夜里醒來的次數就會非常之多,可憐的媽媽會越來越感到疲憊不堪。

然而即便如此,孩子不到一歲時,也極少有媽媽會勃然大怒。這是因為媽媽們通常都認為,嬰兒就是這個樣子的,還不能自由行動,所以需要媽媽拿出耐心。

從1歲到2歲——反抗日趨明顯

可是,一旦孩子滿一歲后,行動范圍就會驟然擴大,行為也會更加活躍,而且有了明顯的自我主張,從以前純粹可愛的嬰兒,搖身一變成了“淘氣鬼”。

在這一時期,令媽媽“勃然大怒”的情況開始漸漸增多——不能自己玩、邊吃飯邊玩、把吃進嘴里的東西吐得到處都是,亂扔食物、餐具、玩具等,辛苦做好的飯卻不吃,挑食、咬人、打人、掐人、抓頭發、擅自開電視、不睡覺、不聽警告,反復犯錯、把桌上的東西都弄到地上等。來自媽媽們的呼聲千差萬別,但關于食物的問題是最多的,當然其他行為也漸漸令媽媽們感到束手無策。

從這一時期開始,嬰兒才在真正意義上開始變得不守規矩了。

① “亂扔東西。如果受到警告,反而會扔得更用力。”(滿1歲)

② “亂扔食物。我剛喂他,他就把食物劃拉到地上。”(1歲2個月)

③ “不順心就打人。孩子看著我的眼睛,剛開始還輕輕打,后來就越打越重。”(1歲11個月)

除此之外,還有跑到廚房摸煤氣灶、從書架上抽出書本亂扔一地、莫名其妙就開始任性磨人、有急事的時候偏偏賴在地上不肯走、不停哭鬧等,總之令媽媽勃然大怒的場合越來越多。

令人驚訝的是,事例③中的孩子已經有了清楚的意識,會通過觀察來確認媽媽能對自己的行為容許到什么程度。在這種時候,如果媽媽應對錯誤,孩子就可能變得“怎么說都不守規矩”。

實際上,這個年齡正是孩子為今后構筑心靈基礎的最重要的“教育”時期,但大多數媽媽都不知道這一事實,只會一味勃然大怒,甚至由此產生出真正的“暴力媽媽”,只能說這樣太遺憾了。

2歲兒童——做什么都討厭

在這種情況下,從2歲左右起,孩子就會激烈反抗,以促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滿足,不守規矩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晚上睡覺前掙扎著不愿上床、用拳頭打媽媽、打其他孩子、一不順心就號啕大哭等。從來信的字里行間,我仿佛就能聽見在這些孩子面前束手無策的媽媽們的哀鳴。

無論媽媽做什么都要反抗;一不順心就嗚嗚哭泣;不管在超市里還是在馬路上,都能滿地打滾,這些令媽媽勃然大怒的場景越來越多。

“反復提出‘想做’和‘不想做’兩種截然相反的主張,還號啕大哭。”(2歲6個月)

“不管我說什么,都會立刻反抗,一味堅持自己的節奏,還把長時間含在嘴里的食物吐得滿屋都是。”(2歲9個月)

“不管在公園還是超市,只要我不抱他,孩子就會躺在地上打滾。”(2歲6個月)

針對孩子的這些任性行為,有的媽媽會不甘示弱地采取歇斯底里的態度,其中甚至可能出現“暴力媽媽”。

而且很多時候,媽媽對孩子僅有的教育,也可能被爺爺、奶奶摧毀得一干二凈。

“我一警告孩子什么事不能做,孩子就會號啕大哭,孩子的奶奶馬上就會從樓下跑上來,太窩火了。”(2歲6個月)

媽媽覺得受不了,孩子卻不管那些,他們只知道爺爺奶奶寵愛自己,所以只要一挨罵,就會逃到爺爺奶奶的房間里,平時還纏著爺爺奶奶給自己買點心和玩具。在這種情況下,也就不難理解勃然大怒的媽媽為什么越來越多了。

過了3歲

到了這一時期,孩子已經能夠做出類似大人的行為,所以令媽媽勃然大怒的情況也變得復雜起來。

“一說他就頂嘴。”(3歲10個月)

“言行都透露出對我的輕視,我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孩子的信賴。”(3歲)

“說多少遍都不聽,一提醒他就罵‘渾蛋’。”(4歲)

“整天支使我做這做那,一不順心就哭,頂嘴從不落下風,氣死我了。無論我說什么,他的回答都是:‘討厭!’”(4歲3個月)

以上內容不禁令人聯想起一句諺語——“三歲看老”。

不滿一歲的嬰兒,就算不停地哭,媽媽最多只會感到無計可施,并不會勃然大怒。可是到了這一時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已經達到了與大人對等的水平,所以媽媽會真的感到很生氣。

嬰兒到了自我覺醒的時期,欲求開始增多,行為變得活躍,卻還不清楚生活中存在著怎樣的“危險”,所以不是嘗試用手觸摸轉動的電風扇,就是對墻上的插座特別感興趣。在這一時期,無論是什么樣的嬰兒,都會令媽媽感到越來越難應付。

然而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超出必要地強調自我,在言行中輕視媽媽,一被警告就罵“渾蛋”,像使喚仆人一樣支使媽媽做這做那,令媽媽大感棘手,原因其實并不在于“叛逆期”,而是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把媽媽當回事,這正是之前錯誤的育兒方式——“無節制地嬌慣”所造成的結果。

我們不應該輕視嬰兒,因為他們真的什么都知道。哪怕是不到一歲的嬰兒,也明白“只要一哭,這個人就能滿足自己的愿望”。在不到一歲時形成“輕視媽媽”的態度,過后往往很難矯正,所以媽媽絕不能嬌慣不到一歲的嬰兒。

請盡量愛嬰兒,但不要嬌慣。

正討人嫌的幼兒

過了兩歲半,孩子開始能夠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以前經常做出的“咬人”、“撓人”、“打人”等動作就會減少,但取而代之的則是經常頂嘴,很討人嫌。

俗話說“七歲八歲狗兒嫌”。隨著智力的發育,孩子會逐漸變得伶牙俐齒,說話令人討厭。在這一點上,無論以前和現在都一樣。只不過,以前是七歲至八歲(按周歲算約為六歲)“正討人嫌”,現在則降到了四歲至五歲。而且,媽媽會對孩子的表現感到生氣。

“對待我跟其他人的態度不一樣。”(4歲)

“孩子一挨訓,就會發出野獸嚎叫般的聲音。”(5歲2個月)

“在人前得意忘形,說話任性,見了大人也不打招呼。”(5歲4個月)

如此種種不守規矩的孩子,令親子關系變得緊張,想要糾正并不容易,何況孩子也是有理由的。

因為若有弟弟妹妹出生,大多就在這一時期,所以媽媽的嘮叨無異于火上澆油。作為長子長女,他們一直是家里的皇帝和公主,而弟弟妹妹的出現有可能奪走自己的寶座,所以心理自然會受到影響。于是,孩子就會回到嬰兒狀態,不停地給媽媽添麻煩,或者欺負弟弟妹妹,還有些總是在媽媽忙著做晚飯的時候撒嬌磨人,徹底惹惱媽媽。這些行為都是很正常的。

“孩子的哭聲很激烈,跟平時不一樣,我過去一看,發現哥哥正蹲坐在還是嬰兒的弟弟肚子上。”(哥哥3歲4個月/弟弟5個月)

“姐弟不停吵架,使我片刻不得安寧,又不能留他們兩人單獨相處,否則更會打得不可開交。弟弟老是伸手去拿姐姐的玩具,姐姐就用手推開弟弟,或者用拳頭打。”(姐姐3歲9個月/弟弟8個月)

人們常說“媽媽的嘮叨會毀了孩子”,其實媽媽也不喜歡嘮叨、抱怨和大聲責備,只是沒想到此前辛辛苦苦的育兒會導致現在這樣的結果,而且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改善現狀。

話雖如此,媽媽畢竟還是愛孩子的,并不總是嘮叨抱怨,大聲責備,而是一有機會就能感受到孩子可愛的一面,做母親的這種心情在任何時代都一樣。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現代的媽媽們在什么時候會覺得孩子是可愛的。

幾乎所有媽媽都覺得孩子“可愛”

在NMS的問卷調查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孩子可愛嗎?”

因為NMS的學生都是因為育兒存在問題才來聽講的,所以我還一直擔心會有不少人給出否定的回答,但幸運的是,所有學生都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我的猜測徹底落空了。由此,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身為媽媽的真心——“孩子確實是可愛的”。

不過,問卷調查中還有一項——“請寫出你在什么時候覺得孩子最可愛”。學生們的回答令我不禁苦笑,因為回答“當孩子睡著的時候”的學生實在是太多了。

孩子很可愛,但也經常令媽媽感到無奈。在白天孩子清醒活動的時候,媽媽光顧著大聲訓斥,根本沒工夫感受孩子的可愛。只有等到孩子熟睡時,望著孩子可愛的小臉,愛意才終于有機會涌上心頭。所以說,這樣的回答是媽媽的真心話。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這樣的回答在90年代末期特別多,而進入21世紀后的這兩三年,卻在逐漸減少。似乎可以說,這是因為感到白天育兒辛苦的媽媽有所減少了。但實際上,通過答卷可以發現,媽媽們面對孩子時的無奈絲毫沒有比以前少。

從統計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孩子的就寢時間逐年推遲,幼兒會一直看電視直到很晚。這說明媽媽并沒有讓孩子按照固定時間睡覺,對孩子的教育有所疏忽。所以可以說,正在減少的其實是認為絕不能允許孩子無節制放縱的媽媽。

簡而言之,就是“嘮嘮叨叨的媽媽”減少了,“唯命是從的媽媽”變多了。統計結果已經證明了這個事實。這些孩子被如此嬌慣,其中出現大量不守規矩的孩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嬰兒的可愛之處

下面引用一些具體的答卷內容,看看媽媽們究竟在什么時候覺得孩子可愛。

“肚子餓時急匆匆湊上來喝奶的樣子很可愛,還有喝奶時的表情、睡醒時伸懶腰的模樣。”(2周)

“皺著眉頭要哭出來的時候。”(2個月)

“孩子一逗就笑,露出笑容的時候。”(3個月)

“孩子需要我的時候,簡直可愛得不行,尤其是笑的時候。”(4個月)

這些發言表現了不到一歲的嬰兒在媽媽心里留下可愛印象的瞬間。除了媽媽之外,嬰兒再無依靠,是很柔弱的存在。媽媽片刻不離地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覺得要是沒有自己,孩子簡直活不下去,于是媽媽們有生以來及時次感到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內心極為滿足。

現在的媽媽們看著自己的孩子連呼可愛,但她們也許曾聽自己的媽媽說過這樣的話——“我當初生你的時候,根本沒工夫覺得可愛。光是喂你吃飯,給你穿衣,保障你能健康成長,就已經精疲力盡了”。在以前那個時代,家務勞動遠比現在繁重,媽媽們根本沒時間光盯著孩子的臉看。

等到孩子的行為更加活躍,語言能力逐漸變強,能夠說出只言片語時,媽媽所感受到的孩子的可愛就變得更具體了。

“當孩子大口大口吃著我做的斷乳食物的時候;還有每到吃飯時就用手把自己的小紅椅子推向飯桌的時候。”(1歲3個月)

“雖然在哭,但只要我一抱就安靜下來停止哭泣的時候;看著孩子熟睡后美滋滋的表情的時候;帶孩子去保育園或兒童館,孩子積極靠近其他陌生孩子尋求交流的時候。”(1歲2個月)

“跟我手牽手、臉蹭臉的時候;跟我說話的時候(雖然不知道他在說什么);還有孩子依賴我的時候,真的非常可愛。”(1歲6個月)

“在公園里看見鴿子或小狗而顯得很開心的時候;早晨起床后笑著叫‘媽媽’的時候。”(1歲7個月)

“覺得自己做了件好事,笑著跑向我的時候;不理會別人,緊緊抱住我的時候;在我的帶領下玩得很開心的時候。”(1歲10個月)

通過這些答卷可以看出,媽媽所感受到的孩子的可愛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孩子的舉動本身很可愛,叩動了媽媽的心弦。比方說,媽媽看著孩子天真無邪的睡顏時,就覺得十分可愛。這是新生命本身所具備的可愛,只要不是冷血的人,都無法抵抗這種可愛。

然而還有另一種“可愛”,并非孩子本身的可愛,而是當媽媽看到幼小無力的人只能依賴自己時所感受到的“喜悅”。在這種情況下,媽媽會覺得“正因為有了自己的存在,這個幼小的生命才能活下去”。所以,這種可愛實則源自媽媽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自尊心的滿足。帶孩子的女性往往會抱怨自己為了照顧孩子而忙得團團轉,但同時心里又會充滿喜悅,并從中感受到充實。可以說,媽媽在這時真正體會到了“生存的意義”。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05-20 16:13:53
來自小娓197**的評論:

一如既往的好

2016-05-27 12:51: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書還真心好啊,孩子喜歡看,里面的內容通俗易懂,對孩子成長還有好處,好評

2016-05-31 12:55: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紙張不夠好

2016-08-06 10:47: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挺好

2016-08-29 12:58:48
來自金一然**的評論:

還沒看,應該是很不錯的,需要大量補充自己,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好媽媽,對孩子負責人

2016-09-01 13:06:5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不錯的書籍!

2016-09-08 21:40:1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好。

2016-09-11 17:39: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確實只適合0-6歲家長閱讀

2016-09-12 11:34: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5

2016-09-25 12:47:01
來自weihaiz**的評論:

還是不錯的一本書,看看也挺好的。

2016-10-24 08:58: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

2016-11-04 14:44:2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寶寶一歲多了,買了很多教育方面的書籍,希望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信賴當當,希望當當更加注重書的品質,為我們提供更多優秀書籍。

2016-11-30 20:16:4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喜歡

2016-12-14 09:06:19
來自b***賢(**的評論:

挺好的,送貨上門了,沒有扔在菜鳥驛站,包裝的紙箱子每次都那么個性,書很好,我喜歡

2017-06-09 16:21:0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般般吧,不是特別實用吧

2017-06-23 20:12:5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般般,看個人,我是這種類型看多了,感覺這本沒有用處

2017-07-13 16:22: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寶貝收到了,外觀很好看,這樣效果也很好,是正品,發貨快,質量也不錯,還比實體書店價格便宜,不錯的寶貝,好評

2017-08-09 18:13:2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的書哦

2017-10-23 16:36:47
來自琪***y(**的評論:

已經看完,書的內容相比其他育兒類書籍確實太簡單,不過卻有可取之處。

2017-06-19 09:46:42
來自bjlangz**的評論:

書沒看到,買了送閨蜜的。作者的書很早就讀過,非常好。相信這本閨蜜會喜歡

2016-08-22 15:44:45
來自凝楓184**的評論:

不實用,主要就是講問題所在,處理方式一帶而過,

2016-06-20 22:54:54
來自b***g(**的評論:

很久前就看過田中喜美子的書,灰常好。這個買了送朋友滴

2017-01-05 19:15: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沒看!但是為了積分就評論了!還沒看!但是為了積分就評論了!還沒看!但是為了積分就評論了!還沒看!但是為了積分就評論了!內容還是很管用的!受用了!

2016-12-06 21:14: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懂規矩,大多都是家里慣出來的,只有家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懂得養育子女的正確方法,才能教出懂規矩的乖孩子。

2016-07-29 21:47: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太實用了,教會我們怎么樣愛孩子,其實就是怎么愛自己。對孩子最好的愛是什么,是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情商。這套書是送給媽媽的好禮物,也是送給孩子的最寶貴的愛。

2016-06-06 15:55:08
來自天天天**的評論:

好書,給了我不少啟示,親子書也看了不少,這本書的最棒的地方就在于和孩子立規矩的辦法,簡單,明確,具體,能讓孩子更懂事。不能只簡單粗暴的追求孩子聽話就行,要讓孩子講理,懂規矩,當媽媽的也要不停的學習。按照書里的辦法和孩子立規矩,輕松了不少,效果很好!

2016-05-28 20:23:2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