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施蒂費爾曼,著名家庭治療師、心理學家,著有暢銷書《育兒無須對抗》,同時也是《赫芬頓郵報》《每周家長指導》專欄作者、“美國在線”的育兒專家。獲得婚姻家庭治療師的,是一位經認證的教師和國際演講家。
推薦序1
引 言001
第 1 章孩子就是我們好的老師007
“每個孩子都會令我們有機會面對自己思想和內心中 黑暗塵封的角落,為我們創造恰當的條件,讓我們學會怎 樣從舊的模式中解放出來,走向更開明、更充實的生活。”
第 2 章在育兒的過程中成長023
“雖然我非常欽佩那些致力于有意識育兒的父母—— 他們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的感受和直覺。 但我們必須為孩子們建立秩序,不要害怕定下規矩。”
第 3 章忘掉孩子049
“我們之所以難以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無論他究
竟是什么樣子),原因在于,只存在于我們想象中的孩子,與眼 前這個有血有肉的孩子區別很大。”
第 4 章我們不是在養育孩子,而是在養育成年人073
“如果希望把孩子養育成我們喜愛、欽佩的那種人,我們在生活 中至少要努力示范出我們希望他們擁有的美德。”
第 5 章以身作則,培養自尊自愛,塑造自我意識085
“讓你的生活充滿意義,注入學習的熱情,也讓你的孩子在現實 生活中追求同樣的目標,幫助他們遠離倦怠、冷漠和不安,讓他們盡 情追求能夠觸動靈魂的事物,從而內心充滿快樂。”
第 6 章健康的溝通促進與孩子之間的關系113
“良好的溝通給了人們訴說委屈、吐露真相的空間,也會令彼此 之間更加親密,雖然把痛苦的感受宣之于口這件事情,多少會令人感 到困窘。”
第 7 章言行一致129
“如果孩子認為誠實是一種品質,而非認為不誠實會導致負 面結果,他們會更容易承認錯誤。”
第 8 章培養孩子的同理心、敏感性、同情心145
“為了讓孩子成長為自覺、自信、有愛心的成年人,他們需要知道, 自己可以改變世界,可以對別人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第 9 章幫助孩子應對生活的壓力163
“應該讓孩子知道,我們希望他們在生活中保持好奇、興奮、熱情, 我們來到人世間是為了享受生活,而不是削尖腦袋拼命向前擠。”
第 10 章快樂源于內心強大183
“真正的幸福深沉寧靜,不依賴于外部環境,也并不取決于我們 渴望得到的事物或成就。而是令自己沉浸于這樣一種狀態,將深深的 喜悅注入我們的生活中——無論平凡的日子還是非凡的時刻。”
第 11 章小工具、小技巧、小策略203
結語249
附錄251
這正是你為人父母所需的建議和支持!《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蘊含了豐富的育兒經驗和育兒智慧,非常實用,幫助父母們深呼吸,以滿懷愛心、同情心、正念的態度對待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孩子。——杰克.科恩菲爾德,《心靈幽徑》一書的作者
我曾經花了六年時間管理一個網絡社區,成千上萬的父母參與其中,在這段時間中,我只推薦過一本育兒書:《育兒無須對抗》。現在,我終于找到了另一本可以強烈推薦父母們閱讀的書籍:《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我衷心信任蘇珊•施蒂費爾曼,我們全家和整個社區都信任她,因為她知道,育兒不只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項精神修行——這是一條通向痊愈、通向真相、通向上帝的道路。她知道,我們家里每天發生的事情是多么殘酷、美麗、艱辛、神圣。她能理解,我們在撫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自己也仍然在繼續成長。——特魯迪.古德曼博士,InsightLA 創辦者
在《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中,蘇珊不僅作為育兒專家,也作為導師、咨詢師、朋友和心理治療師陪伴父母們一起前進。這本書會幫助成年人自我療愈,從而使他們撫養長大的孩子很少會留下需要療愈的傷口。 ——格倫農.多伊爾.梅爾頓,《紐約時代》暢銷書《堅持下去,戰士》的作者 非營利機構Together Rising主席,網絡社區Momastery.com的創辦者
只要我們用心用愛去陪伴孩子愛孩子本來面貌,孩子才會感受到
陪伴,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也是彌補自己遺憾的方式。
強烈推薦的一本書,看過這本書真的受益匪淺,看了一次,感覺還有更多的東西值得再深入看一次,雖然教育孩子不能全照著書上寫的來,早教類的書籍也是五花八門,但這本書有很多值得借鑒的育兒方法
我很欣喜,能在茫茫的育兒書籍中遇到這一本《陪伴式成長》。 跟我讀其他喜愛的書籍一樣,這本書我在讀的過程中常常有舍不得讀完的感覺,作者的每一個章節都能令我掩卷陷入沉思,都值得我再三回味
這本書深深的感動了我,我相信也能感動其他人,我是一個需要“被治愈”的人,所以在養育孩子這條路上我不敢說自己做的好,但是明知道自己不夠好卻是“無從下手”去改變,通過《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本書我找到了自己,與內心的“孩紙”對話,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在,有意識的養育孩子。我強烈推薦本書給所有現在和未來的父母!
這本書讓我跟孩子有了更深刻的連接,也讓我認識到內在的自我,太讓我感動了,在養育孩子的同時我自己也第二次成長了。孩子帶來的挑戰就是一種精神修行。
這真是一本好書,一口氣兩天看完了,上班時也看,很好,情不自禁往下讀,又不枯燥,真實的貼近人心的有很先進的教育紀念,我正需要,看完豁然開朗啊,不然還會像以前一樣教育孩子,真是感謝看了這本書,我要做個好媽媽!
非常好看,充滿了啟發性,推薦給每個想要和孩子好好相處的人。理解孩子,其實是在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內心的孩子,化解成長中的隱痛,在生活中變得更有智慧,更加堅定,更善于表達愛。
從孩子的角度分析了很多,又從家長本身成長過程的角度分析了對孩子態度的根源。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聆聽。是本好書,推薦!
通過此書更多的了解孩子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特點及教育重點,也讓一個家長更加熱愛、懂得教育孩子,并且善于利用一些方式方法,同時還能客觀看待父母對自己的教育,以及自己個性的形成,非常好!
這本書真不錯,育兒觀點我個人還是蠻推崇的,書中提供了大量的實用建議和有效練習,父母在實際育兒過程中采用建議,通過練習,讓育兒落到實處。在國內我還是第一次讀到這么獨特的書。
這是給自己買的書,這幾年在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甚至是不錯的家長,一定是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的,很多思路和方法要運用,要調整,要適合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堅持,教育是一項長久的事業,需要堅持再堅持!
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有的時候對孩子的確是太兇了,總感覺身不由己啊 -_-||以后要注意了,做啥事都要考慮好,還得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離不開陪伴引導的伙伴學習教育;陪伴孩子 ,是給予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每個孩子都會令我們有機會面對自己思想和內心中黑暗塵封的角落,在我成為媽媽后這種感覺尤為強烈,孩子為我們創造恰當的條件,讓我們學會怎樣從舊的模式中解放出來,走向更開明、更充實的生活。感謝我的孩子,讓媽媽參與了你的成長,也讓媽媽找到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的路勁。
陪伴式成長,父母是陪伴者,做個有執照的父母,合格的父母,不是隨著性情,經驗育兒,首先父母自身要成長,需要學習,沒有靈丹妙藥,不斷修煉,正如封面的一句話“育兒不僅是一項工作,更是一種修行”。
被書名吸引了,《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是呀陪伴孩子成長,成長的也是我們父母自己。我們是孩子的老師,同樣孩子也是我們的老師,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希望這本書是我育兒道路上指明燈!
作者舉了很多實例告訴我們該怎樣更好與孩子相處與溝通,有些以前在意的東西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培養性格良好,有自己判斷力比分數更重要。孩子的成長是心智和品德的提高和完善 ,最基本的東西東西對了就不會舍本逐末。
很實用的一本書,讓大人先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而不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或者改造孩子,這本書是孩子的福音,也是整個家庭教育的指南針。只是還有很多的生活細節,不知道如何處理,知道哪樣做是不對的,但是不知道哪樣做才是對的
看過不少家庭教育類的書,個人覺得這本《陪伴式成長》是最好的,先前買的一本送給朋友了,反響很好。這本書沒有空洞的理論說教,完全結合作者自己生活中的點滴事例所寫,很有操作性,道出了教育孩子的本質,看完書對大人也是教育和提高。
與孩子們交流時,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陪伴他們,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本書告訴了我們兩個秘密:陪伴孩子,包括提供支持和立下規矩兩方面;第二個秘密是,育兒也是一個自身成長的過程,你的孩子就是你最好的老師。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做一個好更的媽媽,培養一個自覺、自信、快樂、有愛心的、堅韌的孩子!
這本書是老婆買的,我開始只是隨手翻看的,還真沒有想到,作者的育兒觀點還挺新穎的,這本書給最大的啟發是,育兒真心不是一項簡簡單單的工作,更是一項精神修行。我們的孩子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在孩子身上我們我們能學習的很多很多。好好的陪伴孩子,一家人一起快樂成長!
書看到一半,才寫評價。我是一個正在孕育生命的準媽媽,看到這樣一本書,對以后培養我的寶寶有很大的幫助,我喜歡這本書里的媽媽,她可以這樣理智分析問題,這樣用心的對待她的孩子。使我體會到沒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孩子成長中會受到許許多多的因素影響,往往不經意間我們一點點疏忽,在孩子身上會被放大,我們不要求孩子將來成就多大,不要求將來孩子回報我們什么,為了孩子將來能生存下去,過的快樂健康,看看這本書,是有用的。謝謝作者帶給我們的分享。
雖然寶寶還小,對書中寫的一些事情還無法實踐,但現在可以多看看這內的書集,對以后育兒應該會一定幫助的,育兒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想要教孩子,就要從自身做起,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樣,所以要多學習,多交流,多實踐,才可以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來。
書中案例說的就是我們的情況,太有感觸了,以前總怪孩子太“熊”,原來是我這個做媽媽的的沒有做好自己,以至于帶出來“熊孩子”。遇到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很幸運,希望能及時改過來,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書中愛的練習真好,可以修復內在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