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達人教你神奇記憶術》2011年12月,作者胡慶文在第20屆世界腦力錦標賽上獲得了世界記憶大師的終身榮譽稱號,2014年他參加強大腦第二季,“廣場迷蹤”挑戰成功。他在本書中向讀者分享了強大腦的記憶方法。章和第二章講述了人腦的記憶特性、記憶的核心原理以及人類的記憶思維習慣,然后針對人的記憶習慣講述了幾種常用的記憶方法。第三章至第七章講述了記憶法在語文、政治、歷史等各學科中的運用,并針對每種不同的知識點詳細地舉了案例,講解生動、深入淺出。第八章主要講解了英語單詞的記憶訣竅,針對每種方法都列舉了案例。第九章是對記憶法的延伸,主要講述了思維導圖在學習和工作中的運用,思維導圖心法及繪制技巧。整本書針對我們生活和學習中需要記憶的信息進行了劃分,并且都列舉了案例講解,期待每一位讀者都能開卷有益,快速煉就超級記憶力。
《記憶達人教你神奇記憶術》向讀者分享了強大腦的記憶方法。
胡慶文 2011年代表中國記憶戰隊參加世界腦力錦標賽,被世界腦力組委會授予“世界記憶大師”稱號,當時全世界獲此稱號的不到90人。
及時章 認識記憶第1節記憶的定義 /002第2節記憶的發生過程 /003
第3節記憶的類型 /004
第4節 記憶的特性 /007
第5節 記憶的效果評價 /008
第二章 實戰記憶法入門
第1節 記憶的關鍵 /012
第2節 走進記憶之門 /024
第三章 解密競技表演記憶力比賽項目
第1節 如何5分鐘記住100個無規律數字 /055
第2節 如何做到2分鐘記住一副打亂的撲克牌 /057
第3節 《最強大腦》電視節目項目解密 /061
第四章 語文知識高效記憶
第1節 生僻字、成語記憶方法 /076
第2節 文學常識記憶方法 /079及時章 認識記憶 第1節記憶的定義 /002 第2節記憶的發生過程 /003
第1節 記憶的關鍵
一、一個中心
一個中心就是:有效果比有道理更加重要。鄧小平說過:“不管是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同樣,在學習過程中,不管是你的方法還是我的方法,只要有利于我們節省時間、節省精力并能達到預期記憶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所以,在使用記憶術的時候,我們要不斷把焦點放在效果上。道理有時候雖然重要,但是在學習時,記憶一些內容不見效果的時候,要好好反省自己所用的方法。現在很多學生都沒有使用記憶技巧,明明知道自己的方法沒有效果,但還是日復一日地重復著自己的模式。所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先在觀念上變通,然后再在方法上變通,記憶的效果就會不一樣!
二、兩大原則
記憶術所有的技巧都是建立在靈活和以熟記新這兩個原則上。
靈活原則
All oads lead to Rome(條條大道通羅馬)。對于同一種信息的記憶,一般有三種以上的記憶方法。我們在學校里總是被要求選擇的答案,因此,大多數的學生讀了很多年的書,思維方式很單一,缺乏多角度思維的習慣。如果我們在記憶的時候,思想再新一點、再靈活一點,記憶的效果將會大大不同,更重要的是,還能夠喚醒我們的創造性思維。
以熟記新原則
以熟記新原則包括聯想和理解原則。世界各國頂尖記憶高手對記憶術的總結,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想記住什么,所做的就是把這樣的事物與你熟悉的事物聯系起來。用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知識是人類記憶的一條基本準則,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說知識要理解才能更好地記憶的原因。而理解知識就要使用你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在心理學上,我們說要懂得進行“學習的遷移”。
所以,把靈活與以熟記新這兩點都抓好,我們的思維會更加流暢,我們記憶的天地會更加開闊。
三、三個代表
三個代表是我們實現快速記憶的前提條件,它們分別是:
(1) 關鍵詞代表(2)密碼代表(3)定位代表
關鍵詞代表主要是針對記憶書、文章或篇幅較多的內容,為了記憶效果,我們要善于找關鍵詞,通過關鍵詞把文章等快速記住。在找關鍵詞時,我們分三步走,首先是尋找重點,其次是還原關鍵點,是對照關鍵點。這一點我們會在實戰篇具體講解。
密碼代表講的是,我們可以根據材料的性質,設置一系列的代碼,從而提高記憶的效果。比如我們記憶“gloom[glu:m] n. 郁悶,憂郁,陰暗”這個單詞時,把“gloo”設密為(9100),“m”設密為(米),然后再進行記憶:讓我跑9100米,我很郁悶。
當我們為了記憶的需要設置密碼時,會使記憶變得輕松而有趣。關于如何設置密碼和如何使用這種方法,我們會在學習英語單詞的記憶和數字記憶時,更加深入地闡述。
定位代表主要是為了幫助我們快速識記、快速儲存和快速提取信息而建立的儲存信息的文檔。它能使大腦對記憶的信息更有條理、更有序、更有組織地進行管理和提取。
四、四個步驟
記憶就像做一道菜或是造一艘木船,是有步驟的。人的記憶要想變得高效,也要分為四步走。
(1) 通讀簡化(2)選擇方法(3)奇像記憶(4)科學復習
通讀簡化主要告訴我們,在記憶任何材料的時候,先快速地瀏覽一遍,從整體上把握記憶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對記憶的內容進行分析簡化,抓住重點,然后記憶。對于一些根本無法理解的記憶材料,我們就利用聯想技巧來解決。
一般來說,一本書有10%~20%的內容才是我們真正需要記憶的信息。而對于一些信息較短的材料,我們也應該簡化為關鍵詞來記憶。對記憶的內容進行分析簡化后,好是形成筆記,以利于我們復習。選擇方法主要要求我們對簡化了的材料靈活運用好的方法快速地記憶,而不是一拿到材料就毫無技巧、無休止和機械重復地記。
奇像記憶也稱奇幻聯想記憶,是指為了達到良好記憶效果而人為地有意制造識記材料間的奇幻聯想來進行記憶的方法。
奇像記憶的核心是奇幻的想象、創造、諧音和聯想,它以聯想和諧音作為信息儲存的載體和工具,以聯想和諧音作為信息提取的線索。它要求記憶者必須善于觀察,抓住識記信息的某個特點,運用想象力、創造力制造聯想和諧音。在制造聯想時,盡可使之夸張荒誕、違背邏輯、脫離現實、獨特行動,從而給記憶者各種感官神經造成強烈沖擊,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科學復習是為了與遺忘做斗爭。遺忘是記憶的規律之一。學習過的知識如果不是經常使用,很有可能被遺忘掉,要將知識、牢固地保持在記憶中,通過思考和理解可以獲得新的認識和體會,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科學復習包括把握科學的復習時間和掌握科學的復習方法。復習在時間上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做到及時。這里有必要對為什么要復習做詳細的闡述。
1. 遺忘規律
由前面章節的內容我們知道:根據腦科學的原理,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瞬時記憶(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三種。由于瞬時記憶時間太短,我們經常考慮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而我們平時的記憶過程如下圖。
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后,便成了人的短時記憶,但是經過及時地復習,這些短時記憶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長時記憶,在大腦中保持很長的時間。但是如果不進行及時地復習,就會發生遺忘。
我們常說自己記憶力不夠好,說自己記得快、忘得快。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是我們的記憶習慣有問題。復習在時間上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多次少時間”。怎么理解呢?就是當我們記憶了一段信息后,在短期內要頻繁地復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復習頻次可以逐步減少。
例如,我們今天早上花1小時記了40個英語單詞。通常絕大部分人的做法是記住了以后就放到一邊,基本上不會再去碰它。兩三天后如果再來檢驗,我們會發現絕大多數都不記得了。別說兩三天,哪怕只是下午來檢查,我們至少都忘掉了一半。然后我們又要重新記憶,按照30分鐘來計算,記完了又放到一邊,一個月后發現印象又不深刻了,又重新記憶。前后算下來,真正想把這40個單詞裝進我們的腦袋里,至少得花掉4小時。
一直以來,經驗告訴我們,人的大腦就是這樣的,我們也早已習以為常,通常我們的解決辦法是忘記了再重新拿出來記一遍,如此下來,耗時費力,事倍功半,效率低下。
其實,只要稍稍改變一下我們的記憶習慣,就會收到很大的成效。如何改變呢?還是剛才那個例子,比如,早上我們記憶了40個英語單詞,如果我們可以在記完后20分鐘以內花5分鐘復習一次(有時候復習其實很簡單,并不需要拿著書本去看,在腦袋里回憶一遍也是可以的),1小時后再花5分鐘復習一次,晚上再復習一次,做到了這三次認真的復習,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單詞都記住了,遺忘的很少。再回過頭來想想,后者對比前者,我們多花了時間去記憶嗎?并沒有。我們只是把時間合理地分配,只是稍稍改變了一下記憶的習慣,但是就可以收到奇效,可謂事半功倍。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遺忘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在做遺忘實驗的時候,以自己作為測試的對象,得出了一些關于記憶的結論。他選用了一些根本沒有意義的音節,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單詞的眾多字母的組合,比如asww、cfhhj、ijikm、fyjc等。他經過對自己的測試,得到了一些數據。
然后,艾賓浩斯又根據這些點描繪出了一條曲線,這就是著名的揭示遺忘規律的曲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圖中縱軸表示學習中記住的知識數量,橫軸表示時間(天數),曲線表示記憶量變化的規律。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而且遺忘得很多,后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間后,幾乎就不再遺忘了,這就是遺忘的規律,即“先快后慢”。觀察這條遺忘曲線,你會發現,學到的知識在24小時后,如不抓緊復習,就剩下原來的30%。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剩下的那么一點點信息也就
是我們在記憶這些信息的過程中潛意識覺得比較重要從而有選擇性重點記憶的,或者是我們已經比較熟知的一些常識。
艾賓浩斯還在關于記憶的實驗中發現,記住12個無意義的音節,平均需要重復十五六次;為了記住36個無意義音節,需要重復54次;而記憶六首詩的480個音節,平均只需要重復8次!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凡是理解了的知識,就能記得迅速、而牢固。因此,比較容易記憶的是那些有意義的材料,而那些無意義的材料在記憶的時候比較費力氣,在以后回憶起來的時候也很不輕松。因此,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關于遺忘的一種曲線,而且是對無意義的音節而言。對于與其他資料的比較,艾賓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質材料的不同遺忘曲線,不過它們大體上都是一致的。艾賓浩斯的實驗向我們充分證實了一個道理,學習要勤于復習,而且記憶的理解效果越好,遺忘得也越慢。
我們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通常要記憶一些沒有邏輯的抽象信息,死記硬背是費力不討好的。記憶法通過信息轉化,能使學習的內容化枯燥為有趣,化艱辛為輕松,使大家在輕松愉悅的心態下快速掌握學習內容,徹底消除在學習中對“記”的恐懼感,從而能夠真正體會到快樂學習的好處。
3. 及時復習
上面給大家介紹遺忘的規律,目的是讓大家知道復習的重要性。更為重要的是,遺忘曲線規律對記憶與學習的指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傳統觀念認為,復習的次數越多,記憶就會越牢固,其實并非如此。復習在“精”而不在“多”,關鍵是在記憶結束后的10分鐘到1小時以內及時進行搶救性的復習,否則,在遺忘已經大面積發生后再來補救,既浪費時間
又收效甚微,學習效果當然大打折扣。
在現實的學習當中,很多學習者不能做到及時復習。即使復習了,由于沒有掌握科學的復習時間和方法,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根據遺忘的規律(先快后慢),科學安排復習時間是鞏固和保持記憶效果的必要手段。對于1小時的學習內容,按照下面的復習間隔和每次的時間限制表去復習,會產生令人驚喜的效果。
及時次復習:10分鐘后——復習10分鐘
第二次復習:1天后——復習2~4分鐘
第三次復習:1周——復習2分鐘
第四次復習:1個月——復習2分鐘
第五次復習:6個月——復習2分鐘
第六次復習:1年后——復習2分鐘
當然,上面列出的六次復習,是給大家一個總的復習時間安排。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遺忘曲線,在復習時還是要堅持及時復習的原則,也就是說,當你對一個信息的記憶模糊不清時,好趕快進行復習。復習是鞏固記憶最有效的手段,應該充分重視。復習時應當先密后
疏,即學習后跟進的復習時間安排應間隔較短,以后逐次拉長復習的間隔時間,經過幾次復習,可以使短時記憶向長時記憶轉變。同時,記住學習內容后,最有效的抗遺忘的方法就是經常使用你學到的知識。
在記憶的四大步驟中,及時、二、三步是針對每個具體的信息記憶而提出的;第四步是為了鞏固記憶成果而提出的。記憶的四大步驟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的。只有通過這四步,你才能記得樂、記得快、記得多、記得牢。
五、五種能力
要成為記憶高手,就得具有五種能力。
(1)注意力(2)觀察力(3)想象力(4)創造力(5)轉換力
注意力是一切記憶的心理基礎。如果記憶力不集中,根本別想記住任何事情。記憶法能給記憶者帶來記憶的樂趣,所以能有效地提高記憶者的注意力。
觀察力的有效引入能使我們避免模式的機械化,靈活處理信息的概念使我們可以多角度地看問題,從而多角度地進行記憶。只有養成觀察事物的習慣后,靈活處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真正派上用場,尤其在記憶英語單詞時,如何觀察一個單詞對于記憶單詞很重要。
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里是相互包容的關系。想象包含創造,但想象不一定是創造,創造一定有想象。這兩個方面與記憶法的應用熟練程度關系密切。想象力與創造力是無處不在的,幾乎每一刻我們都在應用這方面的能力,只是現在很多人都習慣按照一個固定的模式進行思考,缺少想象力和創造力。對于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應用,有一個好的規則,那就是:沒有
對錯,只看有無效果。在記憶時,夸張和不合乎邏輯的想象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轉換力是指我們通過諧音、加減字、倒字、替換、望文生義等技巧把那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信息轉換成具體形象或是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能力,即信息轉換的能力。同時,諧音、加減字、倒字、替換、望文生義也是記憶法的信息轉換法則。熟練掌握這些法則,記憶就會變得有趣而輕松。比如,記憶菲律賓的首府馬尼拉,如果死記硬背很難記,我們可以通過諧音技巧來記:非禮賓客(菲律賓),當然罵你啦(馬尼拉)。讓我們通過后面的學習和訓練來提升這五種能力,成為記憶高手!
看了非常長知識的一本書,滿意得很。
推薦,推薦,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非常好,物美價廉,我終于靠這個學會了記憶術。
N次采購,這次快遞很給力,本以為要好幾天,沒想很晚下單第三天就到了,內容豐富,紙質好,
整本書針對我們生活和學習中需要記憶的信息進行了劃分,并且都列舉了案例講解,期待每一位讀者都能開卷有益,快速煉就超級記憶力。
挺好的,慢慢學到了一些,整天看呢。喜歡,謝謝。
非常好的一本書
內容很豐富,很實用。
很棒的記憶書!你及你的孩子越早擁有越早受益
這個書印的可以,但裝訂很不科學,剛開始看就脫頁了!
這本書是女兒要求買的,看了全腦挑戰最強反駁后說是為了使自己的記憶力更強大。內容比較適用中考高考的學習,可以用自適合的方法來提高記憶力,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