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 教師招聘考試輔導教材:歷年真題與考點特訓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法律法規(guī)(第1版)》在依據(jù)教師招聘考試要求的基礎上,以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yè)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規(guī)三部分架構起了《教師招聘考試輔導教材 歷年真題與考點特訓 新課程改革 教師職業(yè)道德 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核心考點。每部分內容都按照“思維導圖 高頻考點 拓展練習”的架構編寫。考生可在短時間內掌握較多的知識點。
思維導圖:便于考生把握知識結構,從整體上了解考情。讓考生明確知曉復習的重點所在。
高頻考點:詳細講解各個知識點的具體內容,幫助考生掌握知識要點。
拓展練習:呈現(xiàn)歷年各省份真題,幫助考生實現(xiàn)自我測驗,終掌握考點,夯實教育理論基礎。
《中公版 教師招聘考試輔導教材:歷年真題與考點特訓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yè)道德+教育法律法規(guī)(第1版)》以教師招聘考試要求為依據(jù),涵蓋了各省份教師招聘考試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yè)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規(guī)中常考到的高頻考點。本書從基本、重要的考點入手,深入淺出地講解各個知識點,幫助考生程度上把握考點。本書具有以下特色:
本書特色一;緊扣考情,梳理考點
本書在深入研究各地歷年考試真題、分析總結歷年真題的命題特點、高頻考點和命題趨勢,并精選了近年來教師招聘考試真題的典型例題,精心編寫,直觀呈現(xiàn)給考生真題的考點、難度和趨勢。
本書特色二:精選真題,夯實基礎
在每個專題高頻考點下,本書都設有“考題再現(xiàn)”,呈現(xiàn)了歷年各省市的考試真題,通過精講精練,總結命題規(guī)律,幫助考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每一個考點,夯實教育理論基礎知識。
本書特色三:拓展試題,專項特訓
本書精選教師招聘考試各省份的歷年真題,以考點為線,力求通過高質量的專項考點的特訓,讓考生掌握作答技巧,提升答題能力。
目前,全國各地教師招聘考試形式不一,有省統(tǒng)一考試、市統(tǒng)一考試或各縣自主命題考試等,但總的趨勢是各地正在逐步完善統(tǒng)一,向統(tǒng)考邁進,考查的標準也呈現(xiàn)出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趨勢。因此,考生進行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時,需要選擇符合教師考試要求、結構安排合理、緊扣考情的輔導用書。相信考生在本圖書的幫助下,可以提升答題能力,輕松備考。
及時部分新課程改革及時章新課程改革的概述思維導圖專題一我國課程改革的回顧與理論專題二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理念拓展練習參考答案及解析第二章新課程帶來的變革思維導圖專題一教育觀念的變革專題二學習方式的變革專題三課程組織的變革拓展練習參考答案及解析第二部分教師職業(yè)道德及時章教師職業(yè)道德概述思維導圖專題一教師職業(yè)道德基本知識專題二教師職業(yè)道德范疇專題三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拓展練習參考答案及解析第二章教師職業(yè)道德的養(yǎng)成思維導圖專題一教師職業(yè)道德養(yǎng)成概述專題二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自我養(yǎng)成拓展練習參考答案及解析第三部分教育法律法規(guī)及時章教育法律基礎思維導圖專題一教育法律概述專題二教育法律關系專題三教育法律責任專題四教育法律救濟專題五依法執(zhí)教拓展練習參考答案及解析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規(guī)匯編思維導圖專題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專題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專題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專題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專題五《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專題六《教師資格條例》專題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專題八《小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專題九《中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專題十《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拓展練習參考答案及解析教師招聘考試輔導課程體系筆試課程教師招聘考試輔導課程體系面試課程中公教育 全國分部一覽表(168)
專題一我國課程改革的回顧與理論
[2014 吉林延邊 多選]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社會背景包括()。
A.知識經濟B.教育信息化
C.教育全球化D.教育現(xiàn)代化
[答案]ABCD。解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國際背景,大致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闡述:知識經濟、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響和沖擊。國內背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
[2014 江蘇連云港 填空]進入20世紀后半期,盡管各國的教育改革因國情和教育傳統(tǒng)有差異,但都體現(xiàn)了新的共同發(fā)展趨勢,各國教育改革的核心都是。
[答案]課程改革
■
■
[2015 山東濟南 單選]新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是()學習理論。
A.人本主義B.認知主義
C.建構主義D.行為主義
[答案]C。解析: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因關注學生、強調創(chuàng)新、提供評價多元性等,而受到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極大關注。它是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理論依據(jù)。
[2015 河北滄州 單選]新課程倡導的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教學對話等教學方式,其主要理論依據(jù)是()。
A.建構學習論B.結構學習論
C.認識學習論D.聯(lián)結學習論
[答案]A。解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可促進課堂教學形成,有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具體教學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教學對話、認知師徒法和互惠教學法等。
[2015 湖南株洲 單選]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包括()。
A.人本主義理論、智能理論、素質教育理論
B.人的發(fā)展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建構主義理論
C.人的發(fā)展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
D.人本主義理論、合作學習理論、素質教育理論
[答案]B。解析: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是多元智能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社會主義教育目的以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fā)展學說作為其理論基礎。以加德納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人的發(fā)展具有多種可能性,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而這一思想指導新課改建構全新的課程設計思路。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情境”“協(xié)作學習”等對意義建構具有重要作用,同樣是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故本題當選B項。
專題二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和理念
■
■
[2014 山西大同/2014 貴州凱里 單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
A.“三個代表”和“八榮八恥”B.“三個面向”和“八榮八恥”
C.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D.“三個面向”和“三個代表”
[答案]D。解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因此本題選D。
[2014 貴州凱里 多選]教育的“三個面向”是指教育要()。
A.面向學生B.面向未來
C.面向現(xiàn)代化D.面向世界
[答案]BCD。解析:教育的“三個面向”是指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
■
[2015 河南新鄉(xiāng) 單選]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
A.構建和諧的校園生活環(huán)境
B.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發(fā)展觀
C.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D.促進每個學生得到較大限度的發(fā)展
[答案]D。解析: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促進每個學生得到較大限度的發(fā)展,其根本途徑是通過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教育理念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學習平臺。
■
■
[2014 河南三門峽 單選]課程改革倡導()三種學習方式。
A.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
B.自主學習、意義學習、合作學習
C.自主學習、獨立學習、合作學習
D.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學術學習
[答案]A。解析: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2014 廣西 單選]新課改強調學習評價要淡化甄別,重視()。
A.選拔B.評優(yōu)C.發(fā)展D.檢查
[答案]C。解析:新課改強調對教師和學生的評價,要重視發(fā)展,淡化甄別與選拔,實現(xiàn)評價功能的轉變。
[2014 山東樂陵 多選]關于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A.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B.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xiàn)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C.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D.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答案]ABCD。解析:詳見正文內文。
[2013 山東省屬 多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基礎教育課程評價改革的目標是()。
A.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
B.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C.著重突出課程評價在學校經費撥付上的選拔功能
D重點強調課程評價對教師教學績效的評定作用
[答案]AB。解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中關于課程評價的是: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2015 廣西 判斷]我國新課改強調基礎教育課程結構應體現(xiàn)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答案]√。
[2014 福建 填空]新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征是均衡性、綜合性和。
[答案]選擇性
[2015 湖南株洲 填空]多元智能理論是新課程的理論基礎之一,其提出者是。
[答案]加德納
[2015 湖北荊門 簡答]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六個基本目標。
[參考答案]
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實現(xiàn)課程功能的轉變(核心目標);
(2)體現(xiàn)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lián)系;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
■
[2015 吉林吉林/2013 福建 單選]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
A.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
B.更好地提高學生成績
C.滿足社會、家長提高升學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
[答案]A。解析: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2014 江蘇南通 判斷]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答案]√。解析: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2010 福建 簡答]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簡述新課程倡導的學生觀。
[參考答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生觀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②學生是獨特的人;
③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
一、單項選擇題
1.[2013 四川瀘州]新課程改革改倡導()。
A.建構性學習B.認知結構
C.發(fā)現(xiàn)學習D.人本主義
2.[2014 湖南郴州]()是新課改的較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A.以人為本B.以學生為中心
C.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D.學生的發(fā)展
3.[2015 山東省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規(guī)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不包括()。
A.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
B.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xiàn)狀
C.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
D.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封閉的現(xiàn)狀
4.[2014 山東龍口]在課改中提出教學評價的基本理念是()。
A.甄別適合培養(yǎng)的學生
B.選拔適合教的學生
C.促進學生成績提高
D.形成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
5.[2014 湖南郴州]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課程改革B.提高師資水平
C.教學組織形式改革D.加強道德教育
知識詳細,重難點區(qū)分得很好。物流也快
非常適合做研究使用!
當當網值得信賴
很好 非常不錯
整體感覺可以,希望會有用吧
非常好
紙質很不錯,希望學有所得!
還可以。沒看題目。慢慢做
紙質很好,滿意!
暫時感覺挺好的,買書都喜歡當當。
就是包裝不夠細致一層塑料袋包著,袋子都刮破了,書角有點刮壞了
好書推薦一下
好書推薦一下
好書推薦一下
好書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