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中公教師招聘考試一站成師精品禮包(中小學)圖書
人氣:139

中公教師招聘考試一站成師精品禮包(中小學)

當當自營·考試慌張了,大禮包33講可以幫您備考-考前五部曲,七步走,助您一站成師!
  • 所屬分類:圖書 >考試>其他公職類考試>教師招聘考試  
  • 作者:[中公教育教師招聘考試研究院]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教師招聘考試一站成師
  • 國際刊號:9787519229153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6
  • 印刷時間:2017-06-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334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盒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禮包包含以下內容:

1.《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指南(中小學)》

2.《教育學10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3.《心理學+教育心理學10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4.《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3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5.《教育理論基礎知識題型分析及答題技巧》

6.《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考前沖刺365題》

7.教師招聘考試考點精講課程(中小學)

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面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別,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失戀難過了,王小賤33天可以幫您治愈;

考試慌張了,大禮包33講可以幫您備考。

我們是強大的治愈包——教師招聘考試一站成師精品禮包(中小學)。

該禮包包含五大板塊,七個項目的內容:

1.《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指南》

2.《教育學10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3.《心理學+教育心理學10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4.《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3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5.《教育理論基礎知識題型分析及答題技巧》

6.《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考前沖刺365題》

7.20課時教師招聘考試考點精講課程(中小學)

板塊一:備考指南(成師必讀)

1.《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指南》

在備考指南中,研發團隊廣泛收集各地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信息,以簡練的文字、清晰的圖表,從"怎么考""考什么""怎么備考"三大考試核心問題入手,深入淺出地介紹考生關心的各類問題,排解考生的疑惑。另外,還推薦了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輔導用書,并介紹了中公教育的面授課程、網校課程和移動自習室的獲取、使用流程,滿足考生考前復習的多樣化需要,讓考生了解考情,有備而戰。

板塊二:核心考點(成師必背)

1.《教育學10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2.《心理學+教育心理學10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3.《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3大模塊核心考點33講》

教師招聘考試形式不一,但都以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為依托,常考的六個板塊內容為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新課程改革、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法律法規。3本核心考點涵蓋了教育理論基礎知識的六大部分內容,總結了教師招聘考試歷年真題的高頻考點,簡潔明了,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通用性,滿足考生的背誦需要。

板塊三:答題技巧(成師必學)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題型分析與作答技巧》

教育理論基礎知識考查題型多樣,對于一些題型,考生容易感覺很難入手。基于此,且與沖刺試題的多種題型相對應,我們設計了教育理論基礎知識題型分析與作答技巧,以幫助考生攻克難點,提升成績。

板塊四:沖刺試題(成師必練)

《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考前沖刺365題》

各地教師招聘考試題型不一,基于此,我們設計了考前沖刺365題,涵蓋了多種教師招聘考試題型,例如單選、多選、判斷、簡答、論述、案例分析等,以滿足不同考生的練習需求,方便考生考前進行自我檢測。在做題中把握做題節奏,在做題中梳理知識,在做題中調節情緒,漸入臨場狀態。

板塊五:視頻課程(成師必聽)

20課時教師招聘考試考點精講課程(中小學)

針對教師招聘考試中的重點內容,我們配有相應的精講視頻課程。在課程中,對考試中的重難點進行了清晰的講解,幫助大家強化記憶,進一步提升。

考前五部曲,七步走,助您一站成師!"

目錄

模塊一 教育與教育學

第1講 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

核心考點1 教育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教育的基本要素 /

核心考點3 教育的屬性 /

核心考點4 教育起源的學說 /

核心考點5 教育的歷史發展 /

第2講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

核心考點1 教育學的定義 /

核心考點2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 /

核心考點3 古代西方教育思想 /

核心考點4 教育學學科的建立 /

核心考點5 規范教育學的形成與發展 /

核心考點6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發展 /

核心考點7 當代教育學的發展 /

第3講 教育與社會發展 /

核心考點1 教育與生產力 /

核心考點2 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

核心考點3 教育與文化 /

第4講 教育與人的發展 /

核心考點1 個體身心發展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

核心考點3 關于影響人的身心發展因素的主要觀點 /

核心考點4 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

第5講 教育目的概述 /

核心考點1 教育目的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教育目的的意義與功能 /

核心考點3 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 /

核心考點4 確立教育目的的依據

/

核心考點5 人的發展學說 /

核心考點6 教育目的確立中的價值取向 /

第6講 我國的教育目的 /

核心考點1 我國教育目的的精神實質 /

核心考點2 我國發展教育的基本構成 /

核心考點3 素質教育的概念 /

核心考點4 素質教育的目的、任務和特征 /

核心考點5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

第7講 教育制度概述 /

核心考點1 學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制定學校教育制度的依據 /

核心考點3 現代學制的類型 /

核心考點4 學校教育制度的發展 /

第8講 我國的學制 /

核心考點1 我國的學制發展 /

核心考點2 我國當前的學制改革 /

核心考點3 義務教育 /

核心考點4 終身教育 /

第9講 學生 /

核心考點1 學生的本質屬性 /

核心考點2 現代學生觀 /

核心考點3 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

第10講 教師 /

核心考點1 教師的職業性質 /

核心考點2 教師的職業角色 /

核心考點3 教師勞動的特點 /

核心考點4 教師的權利與義務 /

核心考點5 教師的職業素養 /

核心考點6 教師的專業發展 /

第11講 師生關系 /

核心考點1 師生關系的含義 /

核心考點2 師生關系的內容 /

核心考點3 師生關系的類型 /

核心考點4 我國新型師生關系(理想師生關系)的特點 /

核心考點5 良好師生關系的作用及建立 /

第12講 課程概述 / 28

核心考點1 課程的含義 /

核心考點2 課程的類型 /

核心考點3 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 /

核心考點4 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 /

核心考點5 校本課程 /

核心考點6 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 /

核心考點7 制約課程發展的主要因素 /

核心考點8 幾種典型的課程理論 /

第13講 課程目標與課程設計 /

核心考點1 課程目標概述 /

核心考點2 三維課程目標 /

核心考點3 課程設計的概念和層次 /

核心考點4 課程計劃 /

核心考點5 課程標準 /

核心考點6 教材(教科書) /

第14講 課程實施、評價與課程資源 /

核心考點1 課程實施 /

核心考點2 課程評價 /

核心考點3 課程資源的概念及分類 /

核心考點4 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途徑與方法 /

第15講 教學概述 /

核心考點1 教學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教學的意義 /

核心考點3 教學理論的主要流派 /

核心考點4 教學的基本任務 /

第16講 教學過程 / 36

核心考點1 教學過程的概念及本質 /

核心考點2 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

核心考點3 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能力)的

關系 /

核心考點4 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關系 /

核心考點5 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

第17講 教學原則 /

核心考點1 教學原則的含義 /

核心考點2 我國中小學主要的教學原則 /

核心考點3 直觀性原則 /

核心考點4 啟發性原則 /

核心考點5 鞏固性原則 /

核心考點6 循序漸進原則 /

核心考點7 因材施教原則 /

核心考點8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

核心考點9 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

核心考點10 量力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 /

第18講 教學方法 /

核心考點1 教學方法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常用的教學方法 /

核心考點3 講授法 /

核心考點4 談話法 /

核心考點5 討論法 /

核心考點6 演示法 /

核心考點7 參觀法 /

核心考點8 練習法 /

核心考點9 實驗法 /

核心考點10 實習作業法 /

核心考點11 實踐活動法 /

核心考點12 發現法 /

第19講 教學組織形式 /

核心考點1 教學組織形式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個別教學制 /

核心考點3 班級授課制 /

核心考點4 個別教學與現場教學 /

核心考點5 復式教學 /

核心考點6 分組教學 /

核心考點7 貝爾-蘭喀斯特制 /

核心考點8 道爾頓制 /

核心考點9 設計教學法 /

核心考點10 特朗普制 /

核心考點11 當前教學組織形式改革的重點 /

第20講 教學評價 /

核心考點1 教學評價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教學評價的類型 /

核心考點3 相對評價、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

核心考點4 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

核心考點5 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 /

第21講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

核心考點1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

核心考點2 備課 /

核心考點3 上課 /

核心考點4 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

核心考點5 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和評定 /

第22講 教案設計與編寫 /

核心考點1 教案的基本內容 /

核心考點2 教學目標設計 /

核心考點3 課堂導入的含義和方法 /

核心考點4 課堂總結的方法 /

核心考點5 板書的形式 /

第23講 德育概述 /

核心考點1 德育的含義 /

核心考點2 德育的性質和意義 /

核心考點3 德育目標 /

核心考點4 德育的任務 /

核心考點5 我國學校德育內容 /

第24講 德育過程 / 57

核心考點1 德育過程的含義和構成要素 /

核心考點2 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 /

核心考點3 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

核心考點4 構成品德的四要素 /

第25講 德育原則 / 59

核心考點1 德育原則的含義 /

核心考點2 中小學德育的主要原則 /

核心考點3 導向性原則 /

核心考點4 疏導原則 /

核心考點5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

核心考點6 長善救失原則 /

核心考點7 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

核心考點8 因材施教原則 /

核心考點9 知行統一原則 /

第26講 德育模式、途徑和方法 /

核心考點1 德育的主要模式 /

核心考點2 德育的途徑 /

核心考點3 常用的德育方法 /

核心考點4 說服教育法 /

核心考點5 榜樣示范法 /

核心考點6 陶冶教育法 /

核心考點7 實際鍛煉法 /

核心考點8 品德評價法 /

核心考點9 選擇德育方法的依據 /

第27講 班主任工作 /

核心考點1 班主任的含義 /

核心考點2 班主任工作的任務 /

核心考點3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 /

核心考點4 班主任的領導方式 /

核心考點5 班主任工作的內容 /

核心考點6 個別教育工作 /

核心考點7 班會活動組織 /

核心考點8 偶發事件的處理 /

第28講 班級與班級管理 /

核心考點1 班級的含義和功能 /

核心考點2 班級管理的含義和功能 /

核心考點3 班級管理的內容 /

核心考點4 班級管理的模式 /

核心考點5 當前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

第29講 良好班集體的培養 / 70

核心考點1 班集體的含義及構成要素

/

核心考點2 班集體的發展階段 /

核心考點3 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

/

第30講 課外、校外教育概述 /

核心考點1 課外、校外教育的概念 /

核心考點2 課外、校外教育的意義 /

核心考點3 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

第31講 課外、校外教育的特點、內容和形式 /

核心考點1 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點 /

核心考點2 課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內容

/

核心考點3 課外、校外教育的組織形式

/

第32講 教育科學研究概述 /

核心考點1 教育科學研究的含義 /

核心考點2 教育科學研究的特點 /

核心考點3 教育科學研究的類型 /

核心考點4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

核心考點5 研究課程的選定 /

核心考點6 教育文獻的種類及主要分布

/

核心考點7 文獻檢索的基本方法 /

在線預覽

第1講 教育的產生與發展

核心考點1 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詞最早由孟子提出,出現于《孟子·盡心上》。[2016·山東煙臺·單選]

2.廣義的教育:包括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發揮教育合力必須注意這三種教育形態的有機結合。

狹義的教育:是以促進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動,由社會專門機構即學校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對人的身心發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施加影響,促使人朝著期望的方向變化的活動。

3.從社會和個體兩個角度給教育下定義:教育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核心考點2 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影響包括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2017·江西·單選][2016·山東德州·判斷]

2.教育者是指對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響的人,包括學校教師,教育計劃、教科書的設計者和編寫者,教育管理人員以及參與教育活動的其他人員。其中,學校教師是教育者的主體,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2016·江西·單選][2015·廣西·判斷]

核心考點3 教育的屬性

1.教育的本質屬性: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這是教育區別于其他事物現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及時,教育是人類所獨有的社會現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的過程。第三,在教育活動中,存在著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的關系。[2015·河南三門峽·單選][2015·四川·判斷]

2.教育的社會屬性: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歷史性,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

3.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的表現:及時,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第二,教育具有繼承性。第三,教育要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第四,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2016·廣西·單選][2015·遼寧錦州·多選]

核心考點4 教育起源的學說

[2016/2015·廣西·單選][2016·山東濟南·單選]

核心考點5 教育的歷史發展

1.原始社會教育的特征

教育是在生產勞動中進行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水平低下。

2.古代社會教育的特征

產生了學校,教育成為社會專門職能;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具有非生產性;奴隸社會教育具有階級性,封建社會的學校具有等級性;表現出道統性、專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古代學校教育初步發展,尚未形成復雜的結構體系。[2015·廣西·單選][2015·河南三門峽·單選]

3.古代中國的教育

(1)學校教育的產生:我國學校教育產生于奴隸社會,據記載,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我國就有了學校教育形態。有文字記載同時又有考古出土的實物證實的學校出現在商代。[2015·山東省屬·判斷]

(2)西周: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六藝教育。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2016·天津·判斷]

(3)春秋戰國:私學的發展是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直接促成了百家爭鳴的社會盛況。[2015·福建·單選]

(4)四書五經:"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五經"是《詩》《書》《禮》《易》《春秋》的合稱。[2017·福建·單選]

4.古代西方的教育

(1)古代印度:宗教至高無上,教育控制在婆羅門教和佛教手中。

(2)古代埃及:設置有宮廷學校、職官學校和文士(書吏)學校。"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2015·山東·單選]

(3)古代希臘: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養有文化修養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在西方最早形成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諧發展的教育;古代斯巴達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忠于統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強調軍事體育訓練和政治道德灌輸。

(4)中世紀的歐洲:主要是教會教育和騎士教育。教會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教士和僧侶,教育內容是"七藝",包括"三科"(文法、修辭、辯證法)和"四學"(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騎士教育的內容是 "騎士七技"。

5.近代社會教育

(1)蔡元培:最早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主張"以美育代宗教";評價他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2)晏陽初:被稱為"國際平民教育之父",主張鄉村平民教育;提出文藝教育攻愚,生計教育攻窮,衛生教育攻弱,公民教育攻私。[2015·四川·單選]

(3)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思想,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評價他為"人民的教育家";著名論斷包括"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2016·江西·單選]

6.現代社會教育

20世紀以后教育的新特點:①教育的終身化。終身教育是當代國際社會中影響較大、傳播最廣、具生命力的一種教育思潮。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一方面追求讓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包括教育起點均等、教育過程中享受教育資源的機會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結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教育民主化是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專制化的否定。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術的現代化。⑥教育全球化。⑦教育信息化。⑧教育具有科學性。[2015·天津·單選]

第2講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核心考點1 教育學的定義

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其研究對象是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研究目的是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考察和認識,揭示教育規律,為教育實踐提供理論依據。教育問題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內在動力。[2016·天津·單選]

核心考點2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一書中。

(2)著名論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力行而近乎仁;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厭,誨人不倦。[2016·山東煙臺·多選]

(3)教育對象上提倡 "有教無類";教育目的為"學而優則仕";提出了樂學與立志、學思行并重、啟發性教學、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等教學原則和方法。

2.《學記》

(1)《學記》是中國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及時部教育專著,成文大約在戰國末期。[2016·山東濰坊·單選]

(2)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個體功能。[2016·浙江·單選]

(3)論教育教學原則

(續表)

3.其他中國古代教育家及教育思想

(1)孟子::提出"性善論"。

(2)荀子:提出了"性惡論";荀子一直以《詩》《書》《禮》《樂》《春秋》"五經"為教育教學的內容,其中《禮》是重點,是荀子整個教育理論的核心。[2014·吉林白山·判斷]

(3)墨子:以"兼愛""非攻"為教,同時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注重實用技術的傳習;提出判斷言談是非的三條標準,即"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察度)百姓耳目之實""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2015·山東省屬·單選]

核心考點3 古代西方教育思想

1.蘇格拉底:蘇格拉底教學法,亦稱"產婆術",分為諷刺、定義和助產術三步。[2016·山東省屬·單選]

2.柏拉圖:代表作《理想國》;認為教育的較高目標是培養哲學家兼政治家。[2017·山東省屬·單選]

3.亞里士多德: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首次系統闡述了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在歷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則。

4.昆體良:西方教育史上及時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他的《雄辯術原理》(又譯《論演說家的教育》或《論演說家的培養》)是西方及時本教育專著,也是世界上及時部研究教學教法的著作,被譽為"歐洲古代教育理論發展較高成就"。[2017·江西·單選]

核心考點4 教育學學科的建立

1.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他提出的歸納法為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方法論基礎。

2.夸美紐斯[2017·山東省屬·多選]

(1)代表作《大教學論》(1632)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志,該書被認為是近代及時本教育學著作。

(2)"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2017·福建·單選][2016·山東煙臺·單選]

(3)班級授課制:首次對班級授課制進行研究。

3.盧梭:在其教育代表作《愛彌兒》中提出了自然與自由教育的思想,認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變壞了。" [2016·山東煙臺·單選]

4.康德:代表作《康德論教育》(又稱為《教育論》);最早在大學開設教育學講座的教授。

5.裴斯泰洛齊(也譯為裴斯泰洛奇):及時個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號的教育家。

6.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話》;提出"白板說"和"紳士教育"。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