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身不斷感悟和學習的過程。因此可以說,父母是在與孩子一起成長。本書正是貫穿了作者的這一家庭教育思想。
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以自己的教子實踐為基礎,在展現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的同時,將自己的體悟和思考融入講述之中。與某些書高高在上地向讀者拋出一些生硬的原則和條條框框不同,本書更多的是站在普通家長的角度發表自己的"經驗談"。作者成功的育子之路不可復制,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本書所選取的教子事例,卻具有很強的普適性和可借鑒性。因此,閱讀本書,定會給廣大父母帶來極為有益的啟示。
這是一本足以引起所有父母共鳴的書!
每一個關于兒子的小故事,無不傾注著一位父親對子女深沉的愛,每一點育子心得,無不充滿著一位父親對子女成才的期望!
作者將自己近20年的育子故事和體會精心整理成書,無私奉獻給大家。文字不多,卻極富感染力。像"孩子的勸告書:夫妻不要吵架"、"當孩子犯了錯時,怎么辦"、"孩子成長的過程需要挫折"等篇目,都是能夠讓人感動又引人深思的。讀罷本書,你將能清晰地看到一個降臨人間的小天使如何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
多一對閱讀這本書的父母,將會多成就一個棟梁之才!
蘭永輝,碩士,高級工程師。曾擔任某高校化學系副主任,歷任幾家企業總經理,現為某集團公司副總裁,已帶領團隊獲得多項國家專利以及省市級科學技術獎。
1996年孩子小學時撰寫的《播下行為的種子》獲得《深圳商報》"東方新世界杯"家庭教育征文獎,孩子初中時應邀到所在中學年級大會作育子經驗介紹,孩子高中時擔任所在年級家長委員會副主任,并在高中畢業典禮大會上代表全體家長講話。
序
及時章 學前時光——懵懂與啟蒙
孩子出生給家庭生活帶來欣喜與變化
讓孩子一個人睡覺
讓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物品
經常和孩子及老師溝通
多帶孩子出門看世界
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從不挑食開始
第二章 小學階段——淘氣與耀眼
孩子的"勸告書":夫妻不要吵架
尊重他人:把小保姆當姐姐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怎么辦
培養孩子的財商
身體力行:做孩子的好榜樣
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談好條件再玩游戲機
與孩子一起成長:開展電腦打字比賽
不要束縛孩子的筆:讓天性在作文中自由表達
注重孩子觀察能力的培養
孩子成長的過程需要挫折
注重行為規范教育
第三章 初中階段——玩耍與轉變
孩子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脆弱
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書本學習不是孩子的全部職責
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意識
在家長大會上介紹家教經驗
讓孩子勤思考,勤作文
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尊重孩子的想法
第四章 高中階段——困惑與輝煌
鼓勵孩子參加學生干部競選
鼓勵孩子參加夏令營
鼓勵孩子作自己的選擇
千里傳書:為孩子釋疑解惑
全家總動員:上清華不僅僅是孩子的事情
和孩子共同面對人生路上的風和雨
架起溝通的橋梁,及時疏導孩子的消極情緒
大學三選一:家長的愿望與孩子的選擇
第五章 步入清華——適應與爭秀
初入大學時的困惑
國慶清華之行,享受溝通的快樂
面對分歧,與孩子一起成長
大學轉系,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
深入了解社會、增加實踐經驗
孩子給媽媽的一份特殊禮物
做個有心人,爭取寶貴的實習機會
感恩母校——在中學校慶上發言
繼續讀書還是創業
暑期美國之行
第六章 研究生階段——試翼與單飛
繁忙的實習:在歷練中提升綜合能力
找工作的波折:確定人生的坐標
天高任鳥飛:碩士畢業前的洗禮
附錄 孩子成長檔案
后記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怎么辦
孩子犯了錯,并不可怕,怕就怕父母不能在這個時候給以正確的引導。蘭峰成長的過程,也不是和乖巧,讓我們生氣的事情也不少。當我和嘯秋聽說蘭峰有"偷竊"行為時,感到很吃驚,也很焦急。但冷靜下來之后,我們采取了較為妥善的處理辦法,使得這次事端并沒有給蘭峰造成實質上的不利影響。
蘭峰到了四年級的時候,對游戲機已經不感興趣了。那時在深圳的小學生中,盛行玩一種從國外傳入的四驅車,就是用電池驅動微型馬達,加以配套的車模零件,讓孩子自己去組裝可以驅動的車。對于男孩子來說,這個玩法的吸引力太大了。但剛開始,我們并沒有認識到四驅車的魔力,當發現有表現不好的孩子找蘭峰麻煩的時候,才知道是因為蘭峰很想玩四驅車,自己又沒有,于是就與他們混在一起而被人家指使。于是我們趕快給了蘭峰一定的錢去購買四驅車,但是我們還是低估了四驅車的發展速度以及它對孩子的吸引力。
當我們發現蘭峰的四驅車越來越多時,免不了會質問他,蘭峰回答是與同學們交換或者借來玩的,我們當時并沒有多想。結果事情的發生讓我們始料未及,有24小時老師告知我們,說學校附近的小店主到學校投訴,稱有學生偷了他的四驅車,而且指名道姓是蘭峰所為。聽到這個消息,我們感到很吃驚,原以為蘭峰在自己的精心培養之下,是一個非常懂事且乖巧的孩子,何況蘭峰是學校有名的生,又是校級的干部,在老師和同學中也很有名氣,他怎么會做出這種行為來呢?這一出乎意料的事情,讓我和嘯秋有點措手不及,但我知道時間是一個關鍵,教育越及時越有效,一定要想辦法糾正蘭峰的不當行為。
蘭峰的老師平時與我們的溝通良好,我們聽從他的建議,積極與小商店店主溝通,希望他不要把事情鬧大。我們這么做,并不是要替蘭峰隱瞞,更不是縱容。我們最擔心的是一旦事情鬧大,蘭峰在學校里就必定抬不起頭來。如果今后同學們把他當成一個賊來看待,那么這對于一個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小店主這邊處理好之后,我們和老師都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教育蘭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都避免用"偷"這樣的字眼,只是告訴他,不可在未經得允許之前,去拿別人的東西,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訴家長,家長一定會在分析情況之后幫助其滿足愿望。
蘭峰的這次"四驅車"風波,讓我們有了很深的體會。"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孩子的自制力不強,很容易受到物質的引誘,出現一些不當行為,對此,家長千萬不可忽視,因為一次得逞,便會使他們心存僥幸,逐步形成習慣,最終難免釀成大禍。但是,面對這種事情,我們又切忌大驚小怪,對孩子進行簡單粗暴的懲罰。另外,還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千萬不要在班上公開處理這樣的事情,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其實,孩子犯這種錯誤并不是蓄謀已久的,而只是一念之差。孩子的占有欲強,當自己特別想要的東西無法通過正常途徑獲得時,就會"偷",實際上,在他們的心中,偷的概念是模糊的,其中并不包含惡意。所以,不要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硬往一個糟糕的方向去定性,他只是不小心"拿"了別人的東西,父母應該和孩子一起討論通過什么樣的方式、途徑獲得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引導孩子主動將東西歸還給,同時引導孩子向父母表達想得到某樣物品的愿望,并講出合理的理由,然后由父母帶領孩子去購買。事后,引導孩子對獲得物品的兩種方式進行比較,達到糾正行為的目的。
通過這個過程,我們認識到,與孩子一起成長,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也不是自己想這么做就能做好的事情,必須不斷地跟進孩子每24小時的成長變化,觀察了解孩子的行為與心理,并及時調整管理的方法,檢討其效果。孩子的心靈純潔而脆弱,任何過激的言辭、行為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因此,在矯正他們的不良行為時,必須講究方法。只要方法對了,孩子就會找回自己暫時丟掉的可貴品質。
本書是當前市場上種類繁多的家教圖書中,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原創作品。它是作者多年心得和多年筆記的整理,同時又是教子經驗的總結。作者是一位寬厚、善良的父親,一位學者型的創業者,并非教育領域的專家,然而,他的家教方式及兒子的成長經歷,卻廣受親朋好友的稱贊。這本書,便是在親朋好友及諸多年輕父母的建議和要求下寫成的。
作者以平實的語言,將兒子的成長歷程,通過一個個的故事自然地展現出來。教育觀念和心得融入了故事講述過程中,因此,本書沒有說教意味。作者并沒有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供人遵循的家庭教育原則,他只是用文字和圖片把兒子的成長經歷展現出來,讓廣大父母們知道,他是如何成就了一個心智健全的孩子。作者曾言:"培養孩子上清華并不是最終目的,讓孩子成為一個自由、自覺、自強、自立的社會人,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