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充滿危險,你可以在恐懼中度過,也可以讓自己變得強大。像海豹突擊隊員一樣思考,像海豹突擊隊員一樣行動,你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生存下來。
“我們從未想過這種事會發生在我們頭上。”從天災,到人禍,從都市遇險,到野外生存,我們必須承認,現代社會仍然需要生存技能,我們的世界充滿了危險和不可預知,不要在恐懼中生活,不要指望運氣,而要像海豹突擊隊的口號那樣:時刻準備、充滿自信、勇往直前,掌握在任何情況下求生的技能!
前海豹突擊隊教官、美國生存專家凱德?科特立為你講解生存技能的詳細步驟,以插圖告訴你應該怎么做,這份手冊一目了然、便于操作,不僅讓你學會像求生專家一樣思考,還能讓你像海豹突擊隊員一樣行動。
做幸存者,不做遇難者!
海豹突擊隊指揮官、教官,Discovery頻道《浩劫求生》主持人授權中文版。
凱德 科特立,美軍海豹突擊隊、第二小隊前指揮官,海豹精英狙擊手教官,探索頻道《浩劫求生》節目(本節目曾在中國多家衛視播出,目前各大視頻網站均有專題)主持人,還為好萊塢電影擔任特技指導、軍事顧問,參演《變形金剛》等大片。
野外 都市 天災 人禍 急救,生存指南。
你可能很少會去戶外探險,所以野外生存的技術未必能排上用場,但本書不僅包含了野外生存(雪山、沙漠、海洋等),還將都市生活的險情(電梯、空難、車禍、動物襲人、傳染病、國外遇險等),人禍(搶劫、偷盜、槍擊、劫車、群架等),天災(地震、雷電、火災、坍塌、洪水、颶風等)生存策略詳盡指點,并有各種狀況下的急救措施供讀者參照使用。
插圖講解自救步驟,通俗易讀,附加海豹突擊隊訓練、執勤花絮。
手繪插圖講解求生步驟,通俗易懂地介紹生存要點。除求生指南外,還在相應的內容出附加海豹訓練和執勤的花絮。
[美]凱德 科特立(CadeCourtley),前美國海豹突擊隊員,曾先后擔任海豹突擊第二小隊、及時小隊隊長,海豹突擊隊精英狙擊手教官,在索馬里、阿富汗、伊拉克執行過多次艱險任務,戰功。從海豹突擊隊退役后,他擔任Discovery探索頻道《浩劫求生》的主持人,并擔任CNN和FOX新聞頻道的軍事評論員,還曾為好萊塢電影公司擔任特技和軍事顧問,曾出演《變形金剛》等電影。
及時篇 海豹突擊隊的思維模式和生存意志
一、擴展你的舒適區
二、讓體格更強健
三、讓意志更堅韌
四、讓心理做好準備
五、三種選項法則
六、長期生存的考驗
第二篇 求生方法
七、船只遇險
八、惡性槍擊事件
九、空難
十、動物襲人
十一、車禍
十二、生化襲擊
十三、炸彈
十四、橋梁坍塌
十五、盜竊和搶劫
十六、劫持汽車
十七、地震
十八、電梯險情
十九、掉進冰洞
二十、搏斗
二十一、火災
二十二、洪水和海嘯
二十三、足跡追蹤和被跟蹤
二十四、團伙暴力
二十五、劫機
二十六、入室搶劫
二十七、颶風和龍卷風
二十八、監獄
二十九、閃電
三十、海難
三十一、迷失沙漠
三十二、迷失雪山
三十三、核攻擊
三十四、傳染病
三十五、暴亂和潰逃
三十六、開斗氣車:防衛駕駛和躲避駕駛
三十七、震后搜救
三十八、跟蹤和監視偵察
三十九、折磨和被扣作人質
四十、在國外碰到麻煩
第三篇 裝備和武器
四十一、裝備
四十二、武器
四十三、臨時武器
第四篇 急救
四十四、伸出援手
四十五、立即救治
四十六、休克
四十七、熱傷害
四十八、冷傷害
四十九、戰壕足病
五十、窒息
五十一、燒傷
五十二、叮、咬、刺、蜇
致謝
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地震最讓人害怕。一想到我們正在站立的地面馬上會震動著裂開,我們的內心就充滿了恐懼。另外,盡管有先進的技術可以預報龍卷風、颶風甚至海嘯,但是,預報地震的能力,以及為逃生準備充足時間的預報,仍然沒有實現。
地震是由地殼構造板塊的漂移以及地球形成時封存在地球中的地下壓力和熱量造成的。科學家告訴我們:所有的陸地曾經是連在一起的巨大的陸地,是叫作“泛古陸”的超級大陸。在使所有的陸地達到今天位置的自然力量中,地震扮演了其中一個角色。這些力量開辟出河流,隆起了山脈,構成了盆地,變成了海洋。換句話說,地球是不穩定的,而且我們知道發生地震是很有可能的,這就是為什么你需要知道做什么,并且要演練在這種自然災害中為求生存而必須要采取的行動。
防震準備:保障住宅的安全
在最初的地顫期間,掉落的碎片是造成傷亡的較大原因。要逐一查看房間,確保用托架將書架等固定在墻上。將較大的物品從高架子上拿下,放置在地板上。在器具前面安裝長期性的阻擋物或木板,以防止它們向前翻滾。如果你有燃氣器具,要確保軟管足夠柔軟,因為正是破裂的燃氣管道為地震余殃中大多數潛在的嚴重火災提供了條件。用條帶固定熱水器,為靠床懸掛的鏡子或畫安裝托架或將它們移走。白天或晚上都可能發生地震。定期檢查指定保險室里儲備的用品,并且要全家一起演練如何應對地震。熟悉和演練相當于縮短了反應時間,也就提高了生存概率。地下室安全房間在易發生龍卷風的地區是一個理想的去處,但在地震帶,夾樓可能是較合適設為安全房間的所在。這會防止人被掉落的碎片所傷。有窗戶而且當震顫減輕時可以從窗戶逃生的房間也可以當作安全房間。
另外,如果你的住房是獨門獨戶,留心建筑物的裂縫,比如地基裂縫或屋頂下垂部位。即便是很小的震顫,脆弱的建筑結構也會彎曲變形。要特別注意煙囪,確保灰泥沒有掉落。
如果你住在多單元的公寓,保險室的選擇要取決于建筑物的規模。中間幾層或多或少還是理想的,這樣的地方最平衡,太高則會增加你與掉落的碎片一起向下翻滾的概率,太低會被同樣的碎片埋住或砸傷。
作為地震的應急手段,電梯是不能當作疏散通道的。走樓梯!
地震時做什么
關于地震襲來時首先應該做什么存在著流言和誤解。多數人認為應該先跑出去、躲在門框下或者靠在墻上。
都不對!
如果在屋外
到空地去,并要遠離建筑物、電線桿和頭頂上的電線,因為墜落下來的碎片造成死傷的危險要大于被地上的裂縫吞噬的危險。記住,遠離建筑物的最安全距離是至少3倍于建筑物的高度。理想的情況是,如果你能到達大型停車場或者開闊的停車空地,你就應該安全了。密切關注附近的樹木、巖石,遠離它們,以免被砸到。除了墜落的碎片外,要意識到還存在著形成陷坑的可能性。如果你靠近一座山或自然的斜坡,要前往山頂,因為顫動會造成較低處的土壤移動和滑坡。
如果在車內
盡快停車。確信你與建筑物、公路的上下匝道和電線桿有足夠遠的距離。多遠才夠遠?粗略計算就是有可能到了砸到你的任何物體高度的3倍,如果附近的建筑物9米高,那就要設法離開27米遠。盡量開車離開高架路或高架橋再停車。待在車內,蹲下,盡量離車頂棚遠點兒,防止有東西砸到車上。不過,如果你躲在車庫或者多層的停車設施里,立即從車中出來,蹲伏在車旁。車頂蓋無法承受崩落混凝土的重量。
如果在室內
待在室內。地震期間待在可能坍塌的建筑物里不動是違反直覺的,但是,我再次強調,一旦地顫開始,你再試圖出去,掉落的玻璃和碎片造成死傷的風險更大。地震期間躲在室內,有兩種遮蔽方法:
躲在下面
找到一個牢固的桌子或一件家具,躲在它下面。雙手護住你的頭,別松手。推薦在較發達的國家這樣做,因為他們改進了建筑結構和安全要求。在第三世界國家,猛地沖出建筑物可能是慎重之舉,當然,這要取決于在你進行情境感知期間觀察到的出口或窗戶的遠近。記住:如果是人造的房屋,大自然一哆嗦就能夠摧毀它。
生命三角
這是一種備用方法,將你自己靠近牢固的家具,如果墻倒塌了,它會形成一個爬行空隙或空間,待在里面你更可能生存。
原地不動,直到停止搖晃。搖晃很少能持續超過1分鐘,但它讓人感覺像是永恒。
地震余殃
如果地震襲來時你在家中或公寓里,你避免了身體受傷,然后站起來立即跑了出去。在最初的主震之后,余震還會發生,可能是幾分鐘后,也可能是幾天以后。接下來的震動會讓建筑物倒塌。
如果你是單門獨戶,確保在主管道上關閉所有的煤氣管道,關閉電路斷路器,因為松開的或裸露的電線可能導致火災。你應當能夠在你的住宅外面做這兩件事。地震之后,永遠不要嘗試再次進入房屋,除非建筑工程師認為這樣做是安全的。
不要認為地震停止之后危險就過去了。初震之后,余震會持續幾天,常常給已經被毀壞的建筑帶來更大的破壞。有些余震與初次震動一樣猛烈。
如果你在活動,小心提防,要記住,曾經平常的地形環境現在變化很大。地震之后仍然危險重重。
埋在瓦礫中該做什么
1.想辦法用一塊布或衣服的一角捂住口鼻。因為空氣中存在大量的灰塵和顆粒,而且你也需要保護你的氣道。大量的水泥粉塵進入你的肺和喉嚨后會重新硬化,導致你窒息死亡。
2.大聲呼叫,讓人知道你在那里,但不要在這件事上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尤其在地震余殃的最初幾小時,不要過分喊叫。
3.如果你能移動,尋找光線,并且慢慢地向它爬去。你不要移動太多的障礙物,因為它們可能支撐著很多要命的碎片,這些碎片很有可能會滾落到你身上。在爬動時,確保只移動在你面前不承重或容易移動的物體。不要猛拉或用力拖碎片。如果你試圖移動一個很小的東西,比如一塊5×10厘米的墻壁立柱,在這種情況下,薄薄的一塊木頭可能就成為一個承重梁,移動它可能導致你所在的小空間坍塌。
4.如果你無法移動,不要耗費太多精力大聲喊叫。好是找到你能敲打的東西,它的振動要比你的聲音傳得更遠。確保你的敲擊是不一致的或有節奏的,如此才能傳到外面,并容易被人注意到。如果拿不準的話,你可以始終敲擊SOS信號:敲擊聲是三短、三長、三短。堅持這樣敲,直到救援抵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