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和孩子接觸早、多、時間長,因而是孩子學習的直接、體的榜樣。母親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一位具有良好的品德、正確的價值觀、完善的性格以及廣泛興趣的母親一定會培養出的孩子。本書選擇了古今中外36位成功人士受母親影響的真實事例,希望能給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一點啟迪。
教育無它,愛與榜樣而已。
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啟發母親——人類的教育者。
——世界著名教育家福祿貝爾
推動世界的手,是搖著搖籃的手。母親對孩子的影響,猶如一股永不問斷的力量,將持續孩子的一生。作為一名母親,通過閱讀本書您一定會發現:其實這些杰出人物的母親都很平凡,平凡的和您一樣。她們身上所蘊涵的母性力量,您也同樣擁有;她們可以培養出杰出的孩子,您同樣也可以塑造出天才的兒女。
母親的作用究竟有多重要?母親教育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歷史的發展已經給我們做出證明:推動搖籃的手,看似溫柔纖細,可是卻推動了整個世界的前進。
翻開卷帙浩繁的歷史記錄,像岳母刺字、孟母三遷那樣可歌可泣的母親教育故事俯仰皆是,就像一顆顆明珠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閃爍。
《母親是好的教育家》一書,便是對這些杰出母親教子智慧的總結,該書擷取了36位杰出母親育子成才的感人片斷,生動細致地再現了她們教子的現場,并對她們的做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作為一名母親,通過閱讀本書,您一定會發現:其實這些杰出人物的母親都很平凡,平凡的和您一樣。她們身上所蘊涵的母性力量,您也同樣擁有;她們可以培養出杰出的孩子,您同樣也可以塑造出天才的兒女……
教育理念篇
1. 孟子的母親: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2. 鄭板橋的乳母費氏:做孩子人生成長的好榜樣
3. 孔子的母親顏氏: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
4. 鄧肯的母親:敢于接受孩子的“離經叛道”
5. 愛因斯坦的母親波琳: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6. 齊白石的母親周氏: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
7. 劉海粟的母親洪淑宜:讓孩子學會如何做人
親子溝通篇
8. 金波的母親:和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
9. 貝多芬的母親:用深沉的愛溫暖孩子的心靈
10. 達爾文的母親蘇珊:讓賞識成為孩子成長的陽光
11. 三毛的母親繆進蘭:陪孩子平穩度過青春期
12. 茅盾的母親:對待孩子要寬嚴有度
13. 杰克 韋爾奇的母親格蕾絲: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14. 雨果的母親: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特長
求知探索篇
15. 愛迪生的母親南希: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16. 司馬光的母親聶氏:開發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
17. 羅曼 羅蘭的母親:培養和挖掘孩子的興趣
18.阿加莎的母親卡拉: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的習慣
19. 胡適的母親馮順弟:積極有效地幫助孩子學習
20. 沃爾頓的母親:正確對待成績差的孩子
21. 豐子愷的母親鐘蕓芳:精心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
22. 冼星海的母親黃蘇英:讓音樂熏陶孩子的美好心靈
生活交際篇
23. 霍英東的母親劉三讓孩子學會自立自強
24. 的母親鐘氏:幫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25. 郁達夫的母親:幫孩子養成樸素節儉的習慣
26. 魯帕特 默多克的母親格林:不要讓溺愛害了孩子
27. 卓別林的母親希爾:教會孩子直面人生挫折
28. 新鳳霞的母親“楊大娘”:教孩子學會和他人相處
29. 王獻之的母親郗璿:讓孩子懂得虛心做人
人格品行篇
30. 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31. 二月河的母親馬翠蘭:培養孩子高尚的人格精神
32. 老舍的母親: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性格
33. 列寧的母親瑪麗亞:讓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
34. 林肯的母親南希和薩利:培養孩子的博愛之心
35. 岳飛的母親姚氏: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情感
36. 張海迪的母親:磨煉孩子堅忍不拔的意志
參考文獻
1. 孟子的母親: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名人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春秋時期魯國鄒城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約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于子思。學成以后,游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始終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退居講學,作《孟子》七篇。孟子師承子思,繼承、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是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并稱為“孔孟”。
[名母家教現場]
《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傳誦名句,孟母的“三遷擇鄰”、 “斷機教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成為千百年來婦孺皆知的歷史佳話,成為天下母親教育子女的樣板故事。
孟子名孟軻,出生于現在山東省鄒城市的農村。三歲時父親逝世,家境貧寒,孟子與母親相依為命。
孟家最初的住處靠近一片墓地。由于經常看到出殯送葬的人群從附近經過,孟軻與其他孩子就“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他們模仿送葬的人群,興致勃勃地玩抬棺材、埋死人的游戲。孟母認為這樣的環境會影響孩子讀書,妨礙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會讓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決定搬家,帶著孟軻遷居到遠離墓地的廟戶營村。廟戶營村位于現在的鄒城市西北部,當時,這里是一處繁華的集鎮。盂軻置身于這人來人往的鬧市之中,逐漸又同集鎮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戲,與同伴們學習商販叫賣吆喝,討價還價,還學鄰居屠夫殺豬宰羊。孟母覺得這里仍然不是培養孩子的理想場所,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販的影響而不認真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