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拂是我國傳統武術流派之一,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廣東新會崖門鎮京梅村人陳享(1806—1875),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創立了蔡李佛拳派,后來在兩廣各地廣泛開設蔡李佛洪圣館,晚清時期發展成為廣東較大的拳派。蔡李佛拳肇始嶺南,足跡遍及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許多國家和地區,歷經170多年的廣泛傳播,如今已成為中華武術的一大流派。2008年,蔡李佛拳被列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務院國發(2008)19號,序號為808,編號項目IV363。蔡李佛拳的發展史,是一部鋤惡扶弱、保家衛國、抵御外侮、愛國愛家的滄桑歷史。
蔡李拂是我國傳統武術流派之一,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本書以介紹為主,梳理為輔,適當提煉。蔡李佛的形成、發展和變化以及對社會進步所發揮的作用,是蔡李佛的閃光點,作為本書介紹的主線。蔡李佛技術門類齊全,內容廣泛,限于篇幅,僅選擇本拳系基本技術作為切入點,間以內容和意境更具"文化"味道的"小梅花拳"為套路介紹。陳享平凡與樸實的武學思想和拳法哲理,滲透于蔡李佛的生命歷程,適當的提煉有助于對中國武術文化的弘揚。
陳耀佳,1953年10月生,廣東順德人,本科學歷,副教授。1980年至今供職于廣州體育學院,從事民族傳統體育教學與訓練工作。國際龍獅總會國際級教練員、裁判員、中國武術裁判員。武術七段位,中國龍獅運動協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獲廣東省"武林百杰"稱號。廣東省非物質
第1章 蔡李佛的起源
一、陳享的個人歷程
(一)拜師學藝
(二)艱辛歷程
二、陳遠護與佛家拳
三、李友山與李家拳
四、蔡福與少林拳
(一)南少林香花僧
(二)南少林與洪門
(三)蔡福與少林拳
五、陳享的武學思想
(一)文韜武略的發展觀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三)重義守信的價值觀
六、蔡李佛形成的歷史背景
(一)社會內憂外患
(二)工商業的繁榮
(三)民俗文化興盛
(四)民間練武成風
第2章 蔡李佛的傳播
一、洪圣武館的建立
(一)洪圣的起源
(二)洪圣始祖館
(三)從洪圣到鴻勝、雄勝和北勝
(四)佛山鴻勝館
二、蔡李佛的繁衍
(一)蔡李佛枝繁葉茂
(二)蔡李佛歷史藩籬
三、海內外組織及主要活動
(一)蔡李佛社團組織
(二)蔡李佛社團活動
第3章 蔡李佛的影響
一、蔡李佛與林則徐的水勇
二、蔡李佛與天地會起義
三、蔡李佛在民國時期的革命活動
四、陳享后代對蔡李佛的弘揚
第4章 蔡李佛的啟示
一、蔡李佛的武德館規
(一)館規十則
(二)館規釋義
二、蔡李佛對武德建設的貢獻
(一)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二)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
(三)為和諧社會樹立了文明競爭觀
(四)為和諧發展提供了文化基礎
三、蔡李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一)蔡李佛文化的溯源
(二)蔡李佛文化的內涵
(三)蔡李佛文化的演繹
(四)蔡李佛文化的價值
第5章 蔡李佛的醫術
一、蔡李佛"永勝堂"醫館
(一)湯劑
(二)酒劑
(三)膏劑
(四)丸劑
(五)散劑
二、蔡李佛與南少林武醫
(一)南少林武醫的特色
(二)蔡李佛的醫療保健
(三)蔡李佛的醫藥實踐
三、蔡李佛醫術的繼承
第6章 蔡李佛的技術
一、蔡李佛的內容
(一)蔡李佛套路
(二)蔡李佛樁法
(三)蔡李佛的技法
二、蔡李佛的特點
三、蔡李佛的基本拳理
(一)遲人后動,先人而至
(二)招即是打,打即是招
(三)連捎帶打,環環相扣
(四)呼吸吐納,純任自然
(五)自頂至踵,均須用勁
四、蔡李佛基本技術
(一)手型、手法
(二)步型、步法
(三)腿法
(四)跳躍
(五)樁步
(六)組合
五、蔡李佛練拳秘要
第7章 蔡李佛小梅花拳
一、梅花拳的來源
(一)梅花暗合五行
(二)梅花隱喻傳道
二、小梅花拳的學練概要
三、小梅花拳套路圖解
(一)小梅花拳拳譜
(二)小梅花拳套路分段圖解
(三)小梅花拳全套動作演示路線圖
參考文獻
第1章 蔡李佛的起源
三、李友山與李家拳
李家拳與洪拳、劉拳、蔡拳、莫拳,同稱為嶺南五大南拳流派。廣東有兩種風格不同的李家拳:一派是1750年左右,少林寺僧人李錫開所創,廣東新會李友山(1764-1827)在少林五形拳基礎上改進所成。該拳手法多變,長、短橋并用。步法靈活,擅用腿法,稍多跳躍。一派為相傳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發源于惠州鵝埔角火地村(現屬惠城區河南岸街),由李義所創。李家拳集南派功夫之扎實硬朗,融合北派功夫之快捷利落,獨具一格。兩派彼此形成同一個拳種,而風格各有不同。
據手抄本記載,李友山化五形為一形,創造了新會李家拳,傳播于江門、湛江、廣州、佛山、中山、惠州等地區。
李友山,身材高大,體格魁梧。他的拳術自成一格——長橋大馬,偏身偏步,質樸剛勁,多用肘法,要求沉實穩重,蓄勁充沛,出手迅猛,著點。由于李家拳的出現,廣東拳法為之一新。
據《廣東武術史》記載,李友山技藝超群,門徒眾多比較著名的有陳享、伊基合及林紹乾。林紹乾是廣州人,于1853年開始在高州、廉江、合浦等地開館授徒,李家拳的聲名便逐漸傳播開來。
新會李家拳的身法,一是緊縮屈斂,收小身體面積,以便能鉆空打入對方。二是隨勢轉變,活而不亂,上下左右吞吐自如。拳諺歌訣:
縮頭貼肩兩手便,疾力撮為進步行。
團胸虎背二字馬,吞肩縮脯即出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