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人格研究圖書
人氣:37

人格研究

(用中文講心理學!高水平、原創性、中國化的人格心理學研究專著!)
  • 所屬分類:圖書 >心理學>人格心理學  
  • 作者:[郭永玉]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
  • 國際刊號:9787567541634
  •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1
  • 印刷時間:2016-0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人格研究》延續郭永玉團隊的以往研究,整合人格心理學的主要理論和專題研究成果,體現這一領域從理論流派的紛爭到深入的專題研究的重大轉向,構建一種主要圍繞專題研究展開的能夠充分呈現本學科研究成就的知識體系。這個體系的基本構架由緒論、人格特質、人格動力、人格發展以及人格與社會文化五部分組成。

緒論概述人格心理學的發展歷程、流派紛爭、研究范式、學科框架等問題。

人格特質從健康、政治、精神三個角度展現特質的方方面面,為自我認知提供參考,尤其著重闡述了厚黑學以及儒家、道家、佛家這三種中國人的人格特質。

人格動力從目標、自主與自由、調節與控制、創傷后成長等角度揭示影響我們行為的人格因素。

人格發展從人和自己、人和他人的關系,以及人生老病死的生命歷程出發加以闡述,并介紹了如何講述由這些關系和歷程構成的人生故事。

人格與社會文化則從人格與人性的角度,對中國的幸福悖論、青少年網絡成癮、反社會型人格與攻擊等社會問題給出了新穎的解答,并以"孝"與"和平"兩個話題深刻探討了文化對人格的塑造作用,以及人格對文化的反作用。

編輯推薦

《當代中國心理科學文庫》先發之作!

上海出版資金項目

鳳姐和林妹妹居然有共同特質?

馬基雅弗利主義就是西方的厚黑學?

儒、釋、道,是什么塑造了中國人的人格?

"自尊"和自尊,我們和老外說的不是同一個?

中國人的幸福感由什么決定?

愛情與死亡,人格給你答案?

生老病死,如何講述你的人生故事?

拿什么拯救你,網癮少年?

和平,和平,人格研究的終極拷問?

…… ……

這些有趣的問題都是人格心理學家的興趣所在。他們以細微而宏大的視野揭示人格與人性的奧秘,在對個人幸福、社會公平、世界和平平實而深刻的關切中彰顯了一個群體的科學自覺和人文關懷。

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回應這些問題?面對強勢的西方心理學,中國的心理學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胡話漢說,漢話漢說,胡話胡說,漢話胡說;"用中文講心理學"。即,聯系中國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背景,借鑒西方人格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兼容并蓄各種研究取向與方法,在探索人性研究的科學問題的同時回應中國社會巨變中的現實問題,從而呈現出一種既有助于自我認識和個人健康又深切觀照社會公平乃至世界和平的人格與社會研究新面貌。

《人格研究》即是郭永玉團隊十余年來在中西社會歷史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探索人性與人格的成果匯集,是中國學者研究人格與社會問題的一部厚重之作。書中既有對個人發展的關注也有對重大議題的思考;融科學性與人文性于一爐,匯基礎性與應用性于一體;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人格心理學教材,也可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智慧支持。

作者簡介

主編 郭永玉 博士,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國家心理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心理學會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湖北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心理科學》、《心理學探新》、《心理研究》、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Research等期刊編委。先后在中英文期刊上150余篇,出版《人格心理學》等專著、譯著,主編或參與編寫學術著作或教材20余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十余個研究項目;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成果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全國教育圖書獎、湖北省社會科學成果獎、湖北省教師、湖北省教學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目錄

序:從個人幸福到世界和平

自序:用中文講心理學

1 緒論

1.1 人格心理學概觀

1.2 人格心理學的學科架構問題

1.3 人格研究的三種范式

1.4 "大五"結構與五因素模型

1.5 從人際關系看人格

編 人格特質

2 健康特質

2.1 自我批評

2.2 自我寬恕

2.3 物質主義

3 政治特質

3.1 主義

3.2 社會支配傾向

3.3 馬基雅弗利主義與厚黑學

4 精神特質

4.1 儒家人格

4.2 道家人格

4.3 佛家人格

第二編 人格動力

5 目標

5.1 目標單元

5.2 目標內容

5.3 目標追求

5.4 無意識目標

6 自主與自由

6.1 自主性

6.2 自主-受控動機

6.3 自由意志

7 自我調節

7.1 調節定向與調節匹配

7.2 控制感與次級控制

7.3 有限自制力

7.4 創傷后成長

第三編 人格發展

8 自我

8.1 自我概念

8.2 自尊

8.3 同一性

9 依戀

9.1依戀的內部工作模型及成人探索

9.2 成人的浪漫關系

10 死亡意識

10.1 死亡意識與臨終關懷

10.2 死亡提醒效應

11 人生敘事與心理傳記

11.1人格的敘事研究

11.2 心理傳記研究

第四編 人格與社會文化

12幸福

12.1 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

12.2 幸福悖論:質疑與解釋

12.3 如何破解中國的幸福悖論

13問題行為

13.1 青少年網絡成癮

13.2 觸發性替代攻擊

13.3 攻擊者的注意偏向與歸因偏向

14 文化與人格

14.1 文化與人格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14.2 孝文化與中國人人格形成的深層機制

14.3 敘事:心理學與歷史學的橋梁

14.4 和平心理

結語:個人幸福·社會公平·世界和平——心理學家的人文情懷

中英術語索引

英中術語索引

跋:學會說話寫文章

媒體評論

《人格研究》是我國一部高水平的具有原創性的研究人格心理學的專著。該書立意高,視野廣,思想新,理論分析深刻,實證硏究豐厚,既涵蓋古今中外硏究人格心理學的成就,又展現自己學術團隊十幾年來研究人格心理學的新成果。本書可作高等院校人格心理學教材,又可供人文社會科學有關課程參考書。

吉林大學終身教授 車文博

郭永玉教授及其團隊十余年來在人格研究領域辛勤耕耘,成果豐富,《人格研究》一書就是他們工作的集中體現。本書涵蓋了人格特質、人格動力、人格發展及人格與社會文化等主題下的諸多熱點問題,結合各種人格理論和大量實證材料,深刻揭示了各種人性人格現象及其本質和規律,是在中西社會歷史文化交融背景下探索人性與人格的成果,是中國學者研究人格與社會問題的一部厚重之作。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劉華山

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對強勢的西方心理學,中國的心理學家該如何應對?接納并按照西方心理學的概念、理論和范式,對西方心理學進行本土化的檢驗,發展基于本土文化與概念的本土心理學就構成了三種重要應對方式。客觀地講,三種方式各有優勢和局限,兼容并蓄才是理想路徑。郭永玉教授主編的《人格研究》無疑就是綜合實踐這三個路徑的代表之作。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蔡華儉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