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孩子,但總是無法讓他們感受到我的愛,也找不到合適的方法交流溝通。”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鋒、暢銷書作家斯賓塞 約翰遜博士,根據自身經驗及多年研究,為爸爸們提供了一套簡單實用的“一分鐘教育魔法”。
怎樣表揚既能讓孩子開心又不自滿,怎樣批評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有錯就改,怎樣讓他們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書中不僅有讓人恍然大悟的道理,還有能立刻著手實踐的方法范例。只要按書中兩位好爸爸總結的經驗一步一步應用實踐,你就能幫孩子學會自信自律,也能找回親密無間的家庭關系。
千萬暢銷書《誰動了我的奶酪》作者斯賓塞 約翰遜寫給全球爸爸的育兒箴言。
暢銷美國多年,讓無數爸爸與孩子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
三個方法 一個基本準則,真正化繁為簡、好懂易學。
好的教育對爸爸來說,不應是“管教”,而是“溝通”。讓孩子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人。
斯賓塞 約翰遜
全球知名思想先鋒、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和觀點被很多企業和知名組織廣泛使用,很多人從中受益。
約翰遜博士善于運用生動的故事講述現實的智慧,輕松活潑的寓言風格既讓人深受鼓舞,又大為震撼,被譽為“善于用簡單的方法解決復雜問題的智者”。
他的作品《誰動了我的奶酪》《一分鐘經理人》《給你自己一分鐘》《一分鐘教師》《一分鐘推銷員》《禮物》等,長踞《紐約時報》《出版家周刊》等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并被CNN、BBC、《時代》《商業周刊》《紐約時報》《讀者文摘》《華爾街日報》《財富》《今日美國》等媒體雜志廣泛報道。
給父親們的一封信1
及時位父親5
批評是為了成就,而不是傷害11
愿意傾聽,孩子才會說給你聽28
學會肯定孩子的努力42
目標切合實際才會讓孩子更自信57
第二位父親73
孩子是家長的鏡子78
如何確立目標88
如何表揚孩子96
如何批評孩子109
新的一分鐘父親129
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有24小時突然發現自己很困惑,而且這種困惑的狀態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于是,他像以前對待其他問題一樣,開始尋找解決的辦法。
他發現,這些困惑產生于妻子突然去世之后——他要獨自撫養五個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他和妻子一直竭盡所能:妻子扮演慈愛的母親,而他扮演嚴厲的父親。實際上,這種教育方式是他們從父輩那里學來的。
他從來沒意識到教育五個與他朝夕相處的孩子竟然這么難,以及妻子究竟承擔了多少責任。
現在,他終于明白了妻子的嘮叨。
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越久,他就越覺得自己以前太忽視他們了。他記得,以前妻子常常說很擔心孩子們,覺得他們的問題越來越多。但作為父親的他對此卻毫不在意。
現在他才知道妻子以前所做的一切是多么不容易。他意識到,如果當初他們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互相配合,也許現在的情況會好得多。
如今妻子走了,孩子的問題都要由他單獨解決。他開始觀察他們的行為。
這才發現,原來妻子以前為了不讓他操心,經常在他面前掩飾孩子們的淘氣。或許,她這么做也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吧!
觀察得越久,他就越覺得孩子們簡直無法無天。對于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似乎根本不領情。還有他們奇怪的眼神——好像他們也有自己的困惑。
他因為忙于事業,比大多數人結婚得要晚。可他沒想到,晚婚使他跟孩子的代溝越來越深。
他不禁想,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自己的孩子是怎樣、從什么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
時間24小時天過去,這位父親發現家里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一些他只在書和報紙上讀過、只發生在別人家里的問題。
他開始為電視和報紙上各種各樣的壞消息不安。他連想都不敢想那些外面發生的事情——青少年日益嚴重的成長問題——吸毒、惡意破壞、違法亂紀,甚至還有暴力犯罪和自殺行為。這些都讓他無比焦慮。
他試過不去想這些。可是當發現孩子們在外面越待越晚,出門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后,他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青少年離家出走的問題。
他也曾安慰自己,直到發現一些統計數字背后,有很多像他這樣憂心忡忡的父母。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他愛自己的孩子,不想坐以待斃,于是下定決心要做點兒什么。可是該怎么做,又該從哪方面入手呢?
這位一向放任不管的父親開始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發現,他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一直都沒盡到做父親的責任,”他想,“他們現在已經很離譜了,這對他們和我都沒有任何好處。”
“我需要管得更嚴些!”他打定了主意。他是對的,孩子們確實需要被管得更嚴些。于是,他開始盡自己所能更嚴厲地管教他們。
開始時,他仍然沿用自己父母的那套管教方式,但很快就覺得精疲力竭。雖然孩子們的行為確實有暫時的改變,但他們對待問題的態度卻一點兒都沒變。表面上比以前聽話了,實際上是口服心不服,怨恨的情緒越來越強烈。
家里的緊張氣氛使這位父親更加困惑不解。為什么他越努力,事情卻變得越糟呢?
他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在其他領域,他也曾經遇到過同樣棘手的問題,但每次都能成功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他并不氣餒,決定通過一條屢試不爽的途徑去尋找答案:向知道該怎么做的人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