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希爾:金玉良言》是拿破侖希爾基金會授權版。
這本《拿破侖希爾:金玉良言》涵蓋了拿破侖希爾最早期到近期的作品集。書中選錄的作品包括他的論文、書作、還有他的較高課程:PMA成功學(PMA Science of Success)。 這些理論是純粹的,煉如精金,因此本書的名字就為:《拿破侖希爾:金玉良言》。
《拿破侖希爾:金玉良言》共有52章——等于每周一章。閱讀只要一點,思考需要很多。然后,在你發現秘密箴言時,立即將之付諸行動。就如希爾博士所言:
如果有一個計劃闖入你的意識腦海,而你對無窮盡的智慧又采取的是開放的態度,那么就懷著贊賞與感激之情接納這樣的計劃,并把它付諸實施。不要猶豫、爭論、對之進行挑戰;也不要擔憂,為之而煩擾,或者擔心它是否正確。只要照著你所想的行動起來!
通過閱讀這本《拿破侖希爾:金玉良言》,你可以按照這樣明確的信念來行動: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那一個!將視野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自我"層面,你就能為計劃與夢想中的自我而付出腳踏實地的努力。
世界上偉大的成功勵志大師之一
世界政治領袖、知名企業家、藝術家都在閱讀他的勵志經典
本書從拿破侖希爾的成功學17項法則中提煉出高度有效的理論原則
它們曾指導許多一貧如洗的人走上了成為百萬富翁和社會名流的道路
拿破侖希爾(Napoleon Hill,1883~1969),在美國家喻戶曉,由于他創造性的建立了全新的成功學,他在人際學、創造學、成功學等領域比戴爾卡耐基有著更高的地位。.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勵志成功大師,他創建的成功哲學和十七項成功原則,以及他永遠如火如荼的熱情,鼓舞了千百萬人,因此他被稱為"百萬富翁的創造者"。
1883年10月26日,希爾出生于美國弗吉尼亞的一個貧寒之家。當他還是小孩的時候,繼母就激勵他去追求成為一個大人物,做出偉大的成就。這樣的教育使拿破侖希爾從小就堅信自己會成為一個發展個性,熱愛勞動的成功者。長大以后,他從沒有動搖過自己的信念。18歲時,他正上大學,并為一家雜志社工作,有幸被派往采訪鋼鐵大王、人際關系學家安德魯卡耐基,卡耐基不愧為可敬導師,他很塊發現了希爾身上的創造性,建議他從事美國成功人士的研究工作,并利用私誼寫信給美國政界、工商界、科學界、金融界等取得成績的高層人士,介紹希爾與他們認識。 在以后的20年間,已經獲得博士學位的拿破侖希爾訪問了包括福特、羅福斯、洛克菲勒、愛迪生、貝爾在內的504名當時最成功的人士,并進行深入的研究,完成了劃時代意義的八卷本《成功規律》,激勵了千百萬人去獲得財富,成為的成功者。
拿破侖希爾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成功學的范疇。他曾受聘為菲律賓人桂桑爾的政治顧問,將自己的成功心法傳授給桂桑爾,使桂桑爾在24年后登上了總統寶座,成為菲律賓歷史上及時位總統;當及時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威爾遜總統用他的勵志秘訣訓練和鼓舞士兵,籌募軍費。這使拿破侖希爾的名字與一個國家的歷史有了聯系。1929年經濟大崩潰襲擊美國后,美國人民陷入到對恢復昔日繁榮的深深絕望之中。1933年,羅斯福總統把拿破侖希爾請進白宮,幫助他主持著名的"爐邊談話"節目,喚醒美國人民沉睡已久的信心與活力。拿破侖希爾把他的思想、他的激情、他的聲音注入到每一個美國人的心靈深處。他為羅斯福總統組建了那個國家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智囊團,為希特勒發動的那場戰爭提前做好了物質、精神和智慧上的準備。拿破侖希爾的不領一分薪水的無私奉獻,贏得了白宮官員和美國人民的一致尊敬。
01 變革的重要性
02 你未曾使用的財富
03 如何培養迷人的個性
04 寬容——哲人的信仰
05 不要讓你的孩子失敗
06 擁有信心
07 適應能創造奇跡
08 如何提高自信
09 積極心態的力量
10 團隊合作
11 希望與信念的區別
12 人的心態
13 來自自然的一課
14 專注的力量
15 你的花園里種下雜草了嗎?
16 宇宙習慣力量:決定所有習慣的法則
17 審視你自己
18 如何保持熱忱
19 如何成為成功的極少數人
20 習慣的塑造
21 兩條重要法則
22 人人都能創造"奇跡"
23 培養積極心態的步驟
24 構想、信念與實現
25 所有財富的來源
26 從挫折中學到的一課
27 自我暗示與全神貫注
28 專注成就夢想
29 你會選擇哪一種
30 迅速決斷
31 什么造就了天才
32 有效的激勵
33 你的自立基金
34 失敗與逆境
35 重要提示
36 提供超額服務的特權
37 思維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
38 如何產生強烈的愿望
39 辨偽存真的方法
40 節儉
41 成功的思考
42 受害者還是勝利者?你來決定
43 自信心公式
44 自律
45 分享祝福的意愿
46 為什么要有熱忱
47 財富創造財富
48 成功之路
49 積極心態圣誕裝
50 保持自由的心靈
51 利用你的秘密財富
52 忘卻
01變革的重要性
拿破侖希爾
人類通過進化脫離動物范疇,除去基本的物質需求外,還有精神方面的需要,這一我們所被賦予的能力就是變化。通過改變頭腦看法這一簡單的過程,人類可以選擇任何一種人生和生活方式,并將這種模式變為現實。這一人類所被賦予掌握的不可改變的、的、毋庸置疑的能力是人類最重要的特權。
獨裁者和妄圖征服世界的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人們都沒有被統治的意愿。永恒不變的模式是自由,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度過人生,掌控其自身的想法和行為,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
這就是為什么哲人回首過去,借此判斷未來將發生什么事時心情沉重的原因。總有類似希特勒、斯大林等籠罩著自我的光環,威脅人類自由的情況發生。對這些人來說,他們總會像他們的"先輩"一樣最終自食其果,用自身的膨脹、空虛和對自由世界的貪婪來自我毀滅。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類自由的扼殺者不自覺地充當了警示人類遠離自以為是的急先鋒,告誡人們該探尋變革,求得更新、更好的生活方式。
只要人們配合,自然就會引導人們通過平和的方式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變革;但如果人類反抗、忽視或是拒絕遵從這一變革法則,自然就將采用比較激烈的方式。突發的事件逼迫你在一個全新的領域中謀生,從而發現更好的機會。
自然將習慣法則固定在那些比人類低級的生物上,而在人類的生存模式上則強制應用變革法則,從而使人類處于整個宇宙演進過程中的固定位置時,可以相應地成長和進化。
愛迪生在剛入小學三個月就遭遇了人生的及時個大麻煩,他的老師將他趕回家中,寫給他父母的便條上說小愛迪生根本沒有接受教育的能力。他再也沒有回到學校——傳統意義的學校,而是在困頓中開始成長,在其中所接受的教育使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在從困境大學取得學位之前,他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命運之手引導他歷經了成為發明家所必須經受的變革。
失敗乃成功之母,記得這一點并在下一次遭受苦痛的時候從中努力學習。不要大聲抱怨來反抗命運的不公,或是帶著恐懼顫抖不已,你要高高地揚起頭,從逆境中站起來。
來源:拿破侖希爾,《你能創造自己的奇跡》,Fawcett Columbine(紐約),P33-34.
如果我們將成功不是當做彩虹末端尋得的那滿罐黃金,而是將其視為實現我們所確定的目標的過程中不斷在迎接的挑戰,我們就會保持積極的心態。
——埃利澤A阿爾法斯特恩,注冊會計師
今天,我們能聽到越來越多有關變革的必要性的聲音。變革能避免很多負面的特性,例如自滿、停滯、惰性、阻力、遲緩及自以為是等。那些對變革缺乏追求的人們將會陷入他們自行劃定的桎梏而故步自封。如果隨波逐流,一個安逸的模式最終會演化為墳墓。如果我們不接受變革、不重視革新,結果無疑等同于早早老去、碌碌無為。
但一個人該如何接受變革呢?我聽到一種方式是用"好的,而且……"而并非"好的,但是……"來回應建議。前一種反應是開放的,建設性的;而后一種更為常見、更顯彬彬有禮的表達無非是種隱性的批評。說"好的,但是"的那些人實際上是在否定所提出的方案,可將其解讀為一種建設性的批評;另一方面,在使用"好的,并且"方式下,接納并融合觀點的機遇大門依舊敞開著,而不會喪失與別人交流的機會。
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會有不同。思維特征和身體特征是相隨而行的,你是否聽過某個人被評價為牢騷滿腹、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古怪甚至是愚蠢的?這些詞實際上表明某些人的看法是如此的僵化,以至于讓自身突顯了某種行為特征。如果以善良、天使、紳士、領導者或是有感召力的人而為人所知,不是會更好嗎?
我們能通過改變看法來改變我們的個性表現。看法可以影響我們的心境,繼而緩慢但又系統地塑造我們的性格,而性格則會決定我們的命運。變化開始于我們每個人的體內然后逐漸擴展至身體的外部,這樣我們所產生的能量將以一種傳染性的方式傳播到我們所接觸到的每個人身上。你是想擁有羸弱還是健康的姿態?善良還是邪惡?天堂還是地獄?所有的答案無不隱藏在你所展現給世界的形象之中。如果你展露的狀態不是你所希望看到的,那就該做些改變了。從今天起,當機會到來時說"好的"而不是"不"。當你可以敞開自己,抓住機會,你的未來就會因此而大為改觀。
……
作為一名銀行前總裁,我認同將《拿破侖希爾:金玉良言》一書作為一種具有極大價值的財富! 它所帶來的利潤將體現在懷有生活目標的你所發現的各種人生財富當中。懂得該做什么是了不起的,但行勝于知,能應用你所學才是成功的真正秘訣。當你能閱讀、揣摩并將所學真正付諸實踐時,你才能獲得生命中的財富。
——唐格林,拿破侖希爾基金會執行理事
我一生的成就之一,就是幫助希爾完成了他的"成功學",這比我自己的成果更重要。他的成功學是一門"經濟的哲學",是異于蘇格拉底柏拉圖與西方思想史的哲學體系——它不僅是一種幫助人脫離貧困、實現經濟富裕的方法,更是一門幫助人建立完善人格并享受豐盛人生的大學問。
——戴爾卡耐基,成功學大師
我感謝您花了這么長的時間完成"成功學"……這是一套很完滿的哲學,追隨您學習的人,將會得到很大的益處。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世界發明大王
我想從我的經驗談起。多年前,由于我自己的愚昧無知和累累錯誤,我失去了我一切寶貴的東兩——我的家庭、我的房子和我的工作,幾乎赤貧如洗。我開始到處流浪,尋找自己,尋找能使我賴以度日的種種答案……我終于在希爾的著作中找到了我所需要的答案。
——奧格曼狄諾,《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