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不可思議的德國人-效率倍增的秘密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09-01 作者:熊谷徹 譯者:崔海明 開本: 32開 定價: 39.00 頁數: 印次: 1 ISBN號:9787111578086 商品類型:圖書 版次: 1 內容提要 德國經濟狀況極好,失業率很低,企業收益極高,作為歐盟經濟圈的引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雖然勞動時間短,國民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卻高于日本。作者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國民性等方面分析了德日兩國的差距,探討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的途徑。
編輯推薦 德國式工作方法能夠戲劇性地提高工作效率,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目錄 前 言 及時章 帶薪休假30 天 消化率 工作依然照常運轉的德國式工作方法 / 001 人生及時大事是休假 / 001 實際上每個人都享受40 天左右的帶薪休假 / 003 休息那么長時間,難道不會給同事帶來麻煩嗎? / 010 在德國,工作不是從屬于個人,而是從屬于企業 / 011 強制員工消化休假的上司 / 013 無論經濟如何不景氣,休假不能削減 / 016 戰時,連前線的士兵也能得到充分的休假 / 017 夏季休假低2周!理所當然的理由 / 019 公司引入一年長期休假制度的好處 / 020 啊!帶薪休假期間,如果得病,還可以按病假處理? / 021 男人休產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充實的育兒休假制度 / 023 休假比顧客更優先? / 024 第二章 休息多,德國經濟卻絕佳!為什么? / 027 牽引歐洲的德國 / 027 經濟狀況好,人手不足 / 029 與日本相同,是制造業大國,也是依托貿易立國 / 031 東西德統一后的"歐洲病人",實現大復活的理由 / 033 專注當前,更著眼未來的改革 / 036 即便那樣,也不減少休假天數 / 040 第三章 日本的1.5 倍!德國勞動生產率高的秘密 / 043 同樣是制造業大國,勞動生產率為何大不相同呢? / 043 勞動生產率低導致了日本經濟的長期不景氣 / 045 日德人均GDP 的差異 / 047 沒有無償加班、沒有帶回家做的工作,勞動時間少20% / 050 法律規定并被嚴格遵守的1 天8 小時勞動制 / 051 讓部下長時間工作的上司,罰金高達100萬日元? / 052 超過勞動時間部分,可以存入勞動時間賬戶,可以有效使用 / 054 加班多的員工,是工作熱心?還是無能? / 057 德國人必須重視遵守法律和規則的理由 / 058 形同虛設的日本勞動基準法 / 060 那個工作,能夠期待與投入時間相稱的成果嗎? / 062 不作為的時間絕不是白白浪費的時間 / 064 "德國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孩子不能只交給學校管理 / 067 工業4.0會更加拉大德國與日本的差距嗎? / 069 工作時間也可以舉行生日宴會,這也是"德國流"! / 072 第四章 不追求美國式的資本主義!更具特色的德國式的"社會市場經濟" / 075 所有的員工都要簽訂各自的雇傭契約 / 075 如何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從業員工? / 076 用"縮短勞動時間制度"來防止解雇員工 / 078 殷勤的職務訓練和生活保障 / 080 遠遠強于日本的工會影響力 / 081 勞動者代表成為監察會成員 / 083 與"盎格魯- 撒克遜式資本主義"劃清界限的"社會市場經濟" / 085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西德誕生的 / 088 與重視安定和秩序的德國人相稱的制度 / 090 殷實的勞動者保護機制,為什么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呢? / 092 貧困率壓倒性低于美國或日本的秘密 / 093 終于將赤字發行國債額降到零 / 098 德國實踐證明,不靠借債也可以實現經濟增長 / 102 第五章 勞動時間短、生產率高的同時,"德國流"也存在著問題 / 105 通過人才派遣制度的改革,造成了低收入勞動者的增加 / 105 勞動條件惡化引起的大事故 / 108 休假時間長,導致德國獨有的壓力 / 110 "服務沙漠"的德國 / 112 即使給顧客添了麻煩也不道歉 / 114 服務不是免費的? / 116 到了星期天、法定節日,商店全都關門 / 117 連商店的營業時間,法律都有嚴格的規定 / 120 日本高品質的服務使我深受感動,這在德國是享受不到的 / 122 對于日本恭恭敬敬的待客態度,贊同與否認的兩種觀點 / 124 在德國,與服務相比,更重要的是價格要便宜 / 126 善于發明,卻不擅長商業化的德國 / 127 混合動力汽車也好,MP3 也好,都是德國人發明的,可是...... / 129 都是"服務顧客"意識差造成的 / 131 第六章 為了實現有回報的工作方式,日德之間應該取長補短 / 133 日本人應該效仿的地方和不應該效仿的地方 / 133 單純縮短勞動時間,并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所以...... / 135 期望日本人能夠引入的"德國流"——有回報的勞動方式 / 137 支撐德國經濟繁榮的移民 / 141 適時改革移民政策,獲得成功 / 142 雖然外國移民增多,但是沒有剝奪德國人的工作 / 143 改善日本勞動條件的及時步——與所有員工簽署雇傭契約書 / 146 在沒有對抗勢力的政權下,勞動條件不可能得到改善 / 147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