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遴選了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在醫改上有代表性的20個國家(地區),從現代醫療發展規律的角度出發,展示這些國家(地區)醫改背景、過程,分析其改革的得失成敗,是一本集眾多素材于一身,數據、信息、材料豐富、分析有據的關于醫改的萬寶全書。
本書可幫助國內各界人士,特別是醫療系統人士了解、比照其他國家醫改的情況,從而助益于我國自身的醫改實踐。
吳敬璉、鐘南山作序推薦。
作者:作者蔡江南教授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參與了醫改方案的起草。
內容豐富:展示了世界二十國(地區)的醫改經驗。
立意高遠:本書旨在通過對其他國家(地區)醫改經驗教訓的展示,為我國的醫改提供參考。
蔡江南:教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中心主任、經濟學兼職教授。他在中國和美國的大學、咨詢公司、政府部門從事了二十多年的衛生經濟和衛生政策的教學、研究和咨詢工作,發表了大量有影響的研究成果。他參與了美國及時個(麻省)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以及中國新醫改方案的研究工作。
蔡教授曾是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和商學院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87—1990年),曾擔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公共經濟系及時任系主任(2006—2009年)。曾獲1990年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2002年美國衛生研究學會最杰出文摘獎、2009年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年會論文獎、2013年《中國衛生》雜志十大醫改新聞人物提名。他于1982年獲得華東師范大學經濟學學士、1984年獲得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1997年獲得美國布蘭戴斯大學社會政策博士。
緒言 醫療體制改革的國際經驗
亞洲篇
及時章 :韓國:醫保醫藥和支付方式的三大改革
第二章: 新加坡:公私合作引入醫療衛生籌資和服務
第三章: 泰國:"三十銖"計劃與醫療保障全覆蓋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亞:摸著石頭過河的公立醫院改革
第五章: 印度:解決貧困人口的醫療公平問題
第六章: 以色列:開放商業醫療保險帶來的挑戰
第七章: 中國臺灣:實現全民健康保險制度的奇跡
第八章: 日本:控制費用以實現醫療衛生的績效
歐洲篇
第九章:俄羅斯:從政府主導到角色缺失
第十章: 英國:全民健保制度與內部市場化的嫁接
第十一章: 法國:自由與約束并存的醫療衛生體制
第十二章:德國:同舟共濟與競爭高效的結合
第十三章:瑞典:公平與效率的沖突與兼顧
第十四章:荷蘭:管理競爭理念的首次重要嘗試
美洲篇
第十五章:美國 :實現全民醫療保險的百年掙扎
第十六章:加拿大:如何協調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作用
第十七章:墨西哥:注重公平和全民覆蓋的大眾醫療保險
第十八章:巴西:以分權為核心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大洋洲篇
第十九章: 澳大利亞:公私醫保之間的博弈
第二十章:新西蘭:分權與集權搖擺中的醫療改革
后記
中歐醫改叢書·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國際經驗:世界二十國(地區)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概覽》:
新世紀后的改革進展
新世紀的新改革
步人新世紀后,政府加大了對醫療基金的投入,醫療系統得以展開聲勢浩大的體制改革,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增加醫療人員的自由度;設立多層級的監控體系,加大對供給者的監督;同時強調當地機構的職責和激勵。
增加醫療人員的自由度·新措施由醫療服務人員推動,他們大都認為增加有效的資助、擺脫外界干預、增加自由度有利于自身開展工作。這一政策目標深刻地反映了政府和醫療服務人員在二戰后的關系——醫療人員負責醫療服務的質量,支配公共醫療基金,同時實現專業自治并擺脫政府的粗暴干涉。改革具體包括三大方案:增加醫務人員供給,加快更新醫療設施;加大對醫務人士的就業后培訓,推動整個醫療健康領域的技術進步。
設立多層級的監控體系·醫療服務提供者如果一直是以自身利益為導向,不可避免造成自身系統的低效率運作,同時還會引起NHS體系效率低下,服務質量不穩定,并且不以病人的訴求為出發點等。這些說法并非危言聳聽,在布里斯托皇家療養院的心臟外科醫生就對其職責范圍之外的病人實施了心臟手術,并導致病人死亡。這一悲劇表明了一個慘痛的教訓,即將醫生們自由放開,而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是非常危險的。
公眾對改革的呼聲日益強烈,工黨政府新設立了四重強有力的等級機構,以監管整個醫療體系,而這一改革措施在1991年的保守黨政府改革中從未曾見過。首先,設立全國性的醫療標準和服務目標。其次,加強對醫務人員的監管。醫生在改革前需要接受間隔為五年的執業資格評估,而現在由國家臨床評估機構直接評估執業能力較差的醫生。NHS體系內的醫院也需接受獨立審查,并且一系列先進的監測方法被先后引進。第三,對外公開績效評估信息。第四,直接干預。盡管對整個NHS體系進行了上述改革,但是,公眾和專家都對這種自上而下的監管機制所產生的檢測結果充滿質疑。
來自區域的挑戰·來自區域的挑戰在一定程度上對供給方的壓力是必要的,但是這種力量不應該來自于生產管理方面、監管當局抑或是政府,相反應該由來自于市場的激勵或者是地方民主問責制度。主要包括五大政策措施:活躍的購買機制、病人的自主選擇、一致的供給者激勵機制、新的市場進入者和多元供給、地方民主問責制度。
自從21世紀以來,英國的醫療體制改革正在逐步有序地推進,上述的各項措施能否達到預期還有待學者和醫務人員的探究以及數據的支撐。可以說自1989年白皮書推行以來,20世紀的醫療改革是英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新發展,也可以說是在對原有內部市場模式的修正和改進,以切實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民眾的滿意度。
全科醫生權力擴大
2011年1月19日,英國保守黨領導的聯合政府公布了新的醫改草案,在英國引起了很大震動,被稱為是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的一場革命。改革的主要精神是減少政府在醫療衛生體制中的作用,在醫療服務體系中實行進一步的管辦分離。與美國的新醫改主要致力于擴大醫保覆蓋面不同,英國早已解決了全民醫保問題,因此主要是在醫療服務供給方面進行改革,力圖提高效率和質量,控制醫療費用的過度增長。
英國醫改的主要內容是在醫療費用風險承擔上進行改革,將原來由政府直接承擔的風險移交給全科醫生。全科醫生組合成新的醫療費用風險承擔組織"全科醫生聯盟",代表病人購買所有的醫療服務。英國的國民健康服務體系與新的全科醫生聯盟之間,將形成一種按人頭付費的承包關系:政府按照全科醫生聯盟承擔的人口數目,支付給聯盟預算,全科醫生聯盟再根據病人的使用情況支付給其他醫療服務供給方。
……
國際視野的重要參考!
不錯非常好
學習一下也不錯
好書
好好好好好
好
不好意思,確認晚了。紙尿褲買給朋友的孩子的,查不到物流信息,剛聯系朋友才確認已收貨,所以未能及時確認,抱歉。好評
很好,物流也不錯,好評!
還沒看,應該可以
不錯的商品
非常好 非常好的書
書很好!!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書很好!!
紙張很好!
很好,性價比很高,正版圖書,包裝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