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做好的自己圖書
人氣:22

做好的自己

若干年后,人們尊敬的不僅是他的科學貢獻、事業成就,更有他對青年一代的熱忱、愛心和奉獻。
  • 所屬分類:圖書 >成功/勵志>情商/情緒管理>自我管理  
  • 作者:[李開復]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010051246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12
  • 印刷時間:2013-04-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260
  • 紙張:輕型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若干年后,人們尊敬的不僅是他的科學貢獻、事業成就,更有他對青年一代的熱忱、愛心和奉獻。

――宋健(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務委員)

我們一直在尋找一位擁有很好的技術才能、領導能力、熱愛中國、深刻理解Google價值觀(尤其要正直和誠信)的特殊人才。很好幸運,我們在李開復身上發現了這些很好品質。

――賽吉?布林、拉里?佩吉(美國Google公司的共同創始人)

我靠前次返回美國蘋果公司的時候,有人說李開復是我錯過的很很好的技術天才。于是,我打電話告訴開復,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他愿意,蘋果公司都歡迎他回來。

――史蒂夫?喬布斯(美國蘋果公司總裁)

李開復是我所見過的、很有激情地推動中國教育體制發展的人。他的激情和很好的遠見正是中國走向世界前列,成為世界強國所需要。

――郭鶴年(馬來西亞嘉里集團和香格里拉控股公司董事長)

李開復是少數深諳中美文化的人士之一。他深受政府、媒體,特別是中國學生的尊敬。在中國即將崛起的過程中,他半發揮重要的作用。

――約翰?桑頓(美國高盛公司前總裁)

內容簡介:

中國的青年是中國百年來靠前次能夠接受挑選完整的教育、能夠有條件專心讀書并且擁抱了信息時代的驕子,他們應該成為融會中西的精英。但是,他們雖然有幸出生在能夠自由選擇的時代,但是時代并沒有傳授他們選擇的智慧。

我出生于熱愛祖國的中國家庭,受教于崇尚自由的美國學校,是一個跨中西文化的代表者。我曾指導過勤奮的中國學生和積極的美國學生,看到了一個集合中外優勢的機會。作為一個充分體驗過中西方文化特點的炎黃子孫、融會了中西方文化特點的典型代表,我愿意、也自信有能力為那些渴望成功的中國青年提供幫助,幫他們遠離困惑,走向很好。

我希望中國青年可以從這本書中理解"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選擇我的成功",希望他們能夠成為:

一個運用"成功同心圓"法則均衡自己的價值觀、態度、行為的人;

一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

一個既有勇氣又有胸懷,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謙虛,既聰慧又善于表達的人;

一個追尋理想和興趣、終身學習和執行、深諳與人相處之道的人;

一個能夠從思考中認識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劃中把握時間、從表達中鍛煉口才、從交友中品味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攫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量的人;

一個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外群兩者的不同的人;

一個"擁有選擇的智慧",并用智慧選擇成功的人;

一個融會中西的靠前化人才;

一個挑選的自己。

作者簡介:

李開復,祖籍四川,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臺灣,1988年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

從1998年進入微軟公司開始,李開復歷任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微軟公司自然交互式軟件及服務部門挑選副總裁,負責開發的技術和產品包括語音、自然語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線服務等技術,并且在語音識別、人工智能、三維圖形及網絡多媒體等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

編輯推薦

若干年后,人們尊敬的不僅是他的科學貢獻、事業成就,更有他對青年一代的熱忱、愛心和奉獻。

——宋健(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國務委員)

我們一直在尋找一位擁有很好的技術才能、領導能力、熱愛中國、深刻理解Google價值觀(尤其要正直和誠信)的特殊人才。很好幸運,我們在李開復身上發現了這些很好品質。

——賽吉 布林、拉里 佩吉(美國Google公司的共同創始人)

我靠前次返回美國蘋果公司的時候,有人說李開復是我錯過的很很好的技術天才。于是,我打電話告訴開復,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他愿意,蘋果公司都歡迎他回來。

——史蒂夫 喬布斯(美國蘋果公司總裁)

李開復是我所見過的、很有激情地推動中國教育體制發展的人。他的激情和很好的遠見正是中國走向世界前列,成為世界強國所需要。

——郭鶴年(馬來西亞嘉里集團和香格里拉控股公司董事長)

李開復是少數深諳中美文化的人士之一。他深受政府、媒體,特別是中國學生的尊敬。在中國即將崛起的過程中,他半發揮重要的作用。

——約翰 桑頓(美國高盛公司前總裁)

作者簡介

李開復,祖籍四川,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臺灣,1988年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

從1998年進入微軟公司開始,李開復歷任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微軟公司自然交互式軟件及服務部門挑選副總裁,負責開發的技術和產品包括語音、自然語言、全新的搜索和在線服務等技術,并且在語音識別、人工智能、三維圖形及網絡多媒體等領域享有很高的聲譽。

目錄

第1章 成功――做好的自己

第2章 價值觀――成功源于誠信

第3章 積極主動――成功的選擇在于自己

第4章 同理心――人際交往的基

第5章 自信――用信乞討放飛自我

第6章 自洛――在反思中走向成功

第7章 勇氣――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8章 胸懷――海納百川的境界

第9章 追尋理想――指引成功的"羅盤"

第10章 發現興趣――用激情擁抱成功

第11章 有效執行――邁向成功的階梯

第12章 努力學習――終生受益的過程

第13章 人際交流――現代人的必修課

第14章 合作溝通――信息時代的成功之道

第15章 完整與均衡――用智慧選擇成功

結束語

在線預覽

本書由Google公司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創作而成,用了百個真實案例,來闡述如何運用"成功同心圓"法則選擇自己的價值觀,闡述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選擇做一個融會中西的靠前化人才",很終說明"成功就是做挑選的自己"。這些案例當中,有李開復自己的成敗得失,也有如比爾 蓋茨一般顯赫人物的故事。

成功,一個既簡單又復雜,既平實又玄妙的字眼。在浩瀚的歷史長河里,東西方的無數先賢為了悟透成功的真諦而皓首窮經:在紛繁的現代社會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為了追求或世俗、或理想抑或是有個性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尋成功,但卻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到底什么是成功?

成功究竟能帶給人們什么樣的滿足和體驗?

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應當如何追尋成功?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經常令青年一代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

有的人見到社會上一夜暴富或一步登天的例子,就希望自己也能用速成的方式獲得地位和金錢。為了達到速成的目標,他們經常在"零和競爭"`中傷害他人甚至危害社會。有的人雖然考上了品牌大學,但他們似乎已經習慣了中學時代名列前茅的感覺。在大學校園里,面對實力不俗的眾多很好學子,他們惘然若失,甚至深感自卑,對自己的學業和前途喪失了信心。

有的人從小就處于被動狀態,讀書、選學校、選專業等等接近聽命于父母和老師。這些人不知道何為積極主動、何為自覺和自主,除了盲目的競爭、攀比以外,他們惟一可做的就只有虛度光陰了。

有的人考上大學之后,突然發現,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時間驟然增多,但不知道應該如何管理時間、如何控制自己。這些入常因為對自己要求不嚴或交友不慎,沉迷于網絡游戲等不良習慣之中,很終既荒廢了學業,又耽誤了前程。有的大學生對專業學習興致索然,對校園生活也提不起興趣,他們明知自己不喜歡或不適合所學的專業,卻既沒有勇氣改變現實,也沒有胸懷接受現實。

有的大學生面對校園里流行的各種思潮和價值觀,如經商、創業、出國、從政等等,感覺無所適從或者人云亦云、朝秦暮楚,接近喪失了自己的立場和主見。

有的大學生把自己封閉在校園的圍墻之內,他們不了解社會現實,對社會實踐和就業深感恐慌,或者在求職時眼高手低,屢屢碰壁后又對自己在校園里虛度光陰的做法自責不已。

還有許多年輕人無法處理好正常的人際關系,當自己在學習、生活或感情方面遭受挫折的時候,就會由此消沉下去,甚至走向特別(殺害同學的馬加爵就是一個特別的例子)、抱憾終生。

每個青年都向往成功,每個學生都企盼成功。有時候,成功好像在咫尺,有時候,成功又似乎遙不可及。

幾年來與中國各地大學生的面對面交流、與無數年輕人的網上溝通,令戎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的青年一代經常會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誤區無法自拔,他們迫切需要關于成功的指導和幫助,并希望學到真正有效、切實可行的成功法則。

我寫作本書的目的就是要為青年一代提供很真摯的幫助和有效的指導。我愿意和廣大青年讀者一道,探索成功的奧秘、尋找通向成功的道路。但在展示和講解具體的成功法則之前,需要先探討一個很基本也是很重要的話題: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后記

google和中國——追隨我心的選擇

2005年7月19日,我離開了微軟,加入了Google。一次簡單的工作變換,因為被訴訟,在新聞界被炒得火熱。網上的謠傳、批評、推崇、揣測、驚訝不斷。現在,身處于官司訴訟的暴風眼,我只能說:

"一切事實在下一年都會公諸于世。我做的事,沒有違背這本書里的原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也有人想知道:"為什么要做這個決定?為什么離開微軟?為什么加入Google?"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我必須聽從我心中的聲音,我的心告訴我:Google和中國,這才是追隨我心的選擇。"

微軟是一個很好了不起的公司。我在微軟學到了很多,受益非淺。尤其令我終身難忘的是,有機會和比爾 蓋茨先生共事。

作為一個個了不起的公司,微軟值得我們學習。

但是,Google是一個讓我震撼的公司。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新一代技術"和那種對創新的熱情。我發現Google遍地寶藏。它的技術和產品已遠遠超越了搜索領域,而且很難能可貴的是,它的每一個產品和網絡服務都是"讓人驚訝的好"。它以"一切自己動手"為原則,像一個大實驗室似的,讓公司的計算機科學家能夠自己設計特殊的軟件和硬件,并從中體會到"有重大影響力"的感覺。它能夠經過新的砑??⒛J劍?雇?緹弒縛梢災苯癰?氯砑?哪芰?讓用戶不會再有漫長的等待,從而真正地把互聯網服務發揮到淋漓盡致,造福社會,引領我們進入網絡技術的新時代。這些新的技術其實就是一種新的創新模式,是我向往并渴望學習的。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對誠信的執著。Google是一個"不做邪惡的事情的公司"。它絕不允許損害用戶的利益,也不允許Google的員工買公司的廣告。我第上班的時候,一位新來的同事提出了一個 "先發制人"的戰略。在別的公司,他可能會被認為是天才。但在這里,他周圍的人馬上說:"這是邪惡的。你希望別人這么對你嗎?"然后,他很不好意思地收回了他的意見。這是我向往的一片"誠信"凈土。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對大眾利益的追求。Google上市時,堅持讓股民直接買Google的股票、而不是由大投資銀行分配給大戶的做法,得罪了不少投資銀行,但卻得到了民眾的好評。Google 是一個先讓用戶滿意、然后再考慮賺錢、如果不賺錢也沒有關系的公司。Google大部分的軟件和服務都是免費的,而且許多軟件和服務雖然推出多年仍沒有找到好的商業模式。但只要能夠幫助大眾,Google就會繼續做下去。這種對商場上慣有的"唯利是圖"作風的摒棄,贏得了用戶的心,也帶給了員工一種社會責任感。這是我尊敬的一種難得的信念。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激情魔力"。我認識的許多朋友都去了那兒。有些是資歷研究者和科學家,我發現他們以前的憔悴消失了,他們充滿了活力;有些是我的學生,我發現他們像找到了一個夢幻之家,上班像是在享受。當我見到這些人時,跳進我腦海的就是我在第三封信中寫的:"當你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時,你會在走路、上課或洗澡時都對它念念不忘,你在該領域內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進一步,如果你對該領域有激情,你就可能為它廢寢忘食,連睡覺時想起一個主意,都會跳起來。"這種對工作的熱情是讓我激動的。

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自由+透明"。在Google,每個人可以自己選擇做什么,然后按照相同的興趣,大家結合成一個個的團隊。每個人想的都是怎么為公司好、做出對用戶有意義的產品,而不是如何擴張自己的帝國。每個人都是透明的,沒有秘密,沒有"三角溝通"。每個人的目標和業績也是透明的,在公司內部網絡上即可看到。我靠前次見到一批Google的中國員工,他們說他們都在考慮回中國。當我問道,"你老板的隊伍只有兩三個人,如果你走了,剩下的人就更少了,老板不會勸你留下嗎?"我看到幾十對不解的眼睛,它們像在問我:"難道你不記得我們這里的`自由+透明`?難道你不認為我們的老板會為公司著想嗎?"這樣的團隊氛圍讓我覺得是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

這些震撼激起了我的思考——

青年+自由+透明+新創新模式+大眾利益+誠信=Google的奇跡。中國有很很好的青年,如果我能把Google的文化帶入中國,是不是可以創造一個"Google中國的奇跡"?是不是可以幫助中國青年創造未來更多 "中國的Google"的奇跡?在我的論壇上有位學生提出:"無論微軟、Google、開復的糾紛很終如何解決,很后的真正贏家是中國青年,是中國。"知我者,學生也。

當我一次又一次的再審我正在收尾的《做挑選的自己》一書時,讀到我自己寫的許多文字:"追求你的很愛"、"終身學習" 、"你有選擇的自由","做挑選的自己" ……這讓我想到的是,我應該聽聽我心中的聲音。無論這個決定帶來多少困難,如果我沒有追隨我的心,我將終身后悔。如果我沒有堅持我的原則,我怎么能建議你們這么做?

于是,我做了重大的決定。

我有選擇的權利——我選擇了Google。我選擇了中國。

我要做有影響力的事——在中國,我能更多地幫助中國的青年,做很有影響力的事。

我要成為挑選的自己——在Google,我能經過學習新的創新模式,成為挑選的自己。

2005年7月5日,我走進了我老板的辦公室,我說的靠前句話是:

"I need to follow my heart."

李開復

自序

1998年8月,受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 蓋茨先生的委派,我來到北京,組建微軟中國研究院并出任院長。雖然當時無數的人對在中國創辦世界品質研究機構的做法持懷疑態度,但我自己卻對這一目標充滿了信心。我相信,只要匯集了海內外杰出華人的智慧,我們就一定能把研究院辦成挑選很出色的研究機構。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經過歸國的海外華人專家和靠前極富潛力的青年才俊的共同努力,我們成為了亞洲很很好、很有影響力的研究團隊之一。在2004年,美國MIT的《科技評論(Technology Review)》把微軟亞洲研究院評為"世界上很`火`的計算機研究機構"。

2000年8月,一紙調令,微軟將我召回總部,任命我為挑選副總裁,負責開創一個重要的產品部門。然而,雖然身在美國,但五年來我時刻關注著在中國所發生的一切,時刻牽掛著那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以及和我血脈相通的炎黃子孫。

在北京工作的那兩年,每都帶給我無比的振奮,每一刻都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尤其是大學校園里的那些莘莘學子更是讓我難以忘懷。曾記得清華園里的激情演講,曾記得未名湖畔的尖峰對話。從南到北、從沿海到內地,我所走過的每一個校園、我所遇到的每一個年輕人,都讓我感慨萬千。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朝氣與活力,也看到了不安和躁動。我希望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成功經驗,可以為年輕人提供思想和方法上的幫助。就是這份責任感驅使著我,在家居美國的五年里我先后回國15次,做了50場演講,寫了4封"給中國學生的信",并創辦了一個專門與大學生交流的公益網站"開復學生網(www.kaifulee.com)"。

2004年11月,人民出版社的李朱編輯,到"開復學生網"發帖子,問我:"李開復博士,可否為中國青年寫本書?" 于是,在10個月的時間里,幾經反復,終于完成了這部20萬字的書稿,也完成了我要為中國青年寫一本書的愿望。

中國的青年很好很好,但是中國的學生很好困惑,因為他們面對著高期望的父母、習慣于應試教育的學校和老師和浮躁的社會心態。如果能夠有過來人幫他們指路,讓他們能走得更踏實、更一些,他們將成為中華民族更上一層樓的挑選動力。

中國的青年是中國百年來靠前次能夠接受挑選完整的教育、能夠有條件專心讀書并且擁抱了信息時代的驕子,他們應該成為融會中西的精英。但是,他們雖然有幸出生在能夠自由選擇的時代,但是時代并沒有傳授他們選擇的智慧。

我出生于熱愛祖國的中國家庭,受教于崇尚自由的美國學校,是一個跨中西文化的代表者。我曾指導過勤奮的中國學生和積極的美國學生,看到了一個集合中外優勢的機會。作為一個充分體驗過中西方文化特點的炎黃子孫、融會了中西方文化特點的典型代表,我愿意、也自信有能力為那些渴望成功的中國青年提供幫助,幫他們遠離困惑,走向很好。

我希望中國青年可以從這本書中理解"人人都可以成功;我可以選擇我的成功",希望他們能夠成為

一個運用"成功同心圓"法則均衡自己的價值觀、態度、行為的人;

一個"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人;

一個既有勇氣又有胸懷,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自信又謙虛,既聰慧又善于表達的人;

一個追尋理想和興趣、終身學習和執行、深諳與人相處之道的人;

一個能夠從思考中認識自我、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計劃中把握時間、從表達中鍛煉口才、從交友中品味成熟,從實踐中贏得價值、從興趣中攫取快樂、從追求中獲得力量的人;

一個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的人;

一個"擁有選擇的智慧",并用智慧選擇成功的人;

一個融會中西的靠前化人才;

一個挑選的自己。

其實,這本書里的許多想法都是我在過去的文章或信函中表達過的。而且,如果由職業作家來寫本書,語言和文字一定能更加流暢、更加生動。但是,我自己總有一種提筆寫作的沖動,因為我相信自己在青年一代中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希望能盡力幫助他們。

我深信,讀者無法理解的說教或難以產生共鳴的案例是不可能被讀者接受的。在年輕人看來,發生在成功者身邊的故事很值得學習和品味,很容易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如果說我的寫作還有某些特點可循的話,那就是,我更傾向于用縝密的邏輯和真實的案例(而不是枯燥的說教)來闡釋成功的秘訣。雖然這本書不是一本自傳,但是在本書中,也有許多發生在我身上的有意思和有價值的事情。

我把這本書獻給我深愛的祖國,獻給渴求進步的青年一代。因為我深信:

惟有更多的青年找到了自信和快樂,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中華民族才能夠擁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我把這本書獻給我高齡的母親,并謹以此書紀念我敬愛的父親。這些年來,父母的教導我時刻牢記在心,父親希望撰寫《中國人未來的希望》的遺愿也時刻在鞭策和鼓勵著我。但愿此書能實現父親的遺愿——中國的青年一代不正是父親所說的"中國人未來的希望"嗎?!

在這本書的寫作、編輯和出版過程中,我得到了許多熱情的鼓勵和無私的幫助。在此,我要感謝黃勇、李朱、周虹、王詠剛、賈蘭和陳燕玲為完成這本書所做的工作,感謝凌志軍讓我采用他書中的部分案例,也感謝在這一過程中所有曾給予我幫助和鼓勵的人們。

所屬分類 圖書 > 計算機與互聯網 > IT文化 > 職業IT人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不錯

2014-12-26 22:58: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起買的9本書,覺得這基本書都很好,能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氣質,修養。

2015-01-11 14:13: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孩子看了書后說這本書講述的很好,很有意義

2015-01-26 09:04:16
來自品味世**的評論:

人生道路上的一本好書,推薦給尼看一下

2015-02-06 19:25: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還好

2015-06-16 18:30:19
來自瑞瑞082**的評論:

我一起買了很多本書,明明是頁面錯誤,和商家的系統錯誤,導致我收貨慢,9.8日下的訂單,9.24日才結束這次購物,我也是真的很無語,每次都是我找商家,承諾了的事情兌現不了。包裝破損,書折損不說,發票也補發。這次購物真的很不痛快。態度很有問題。

2015-09-24 11:51: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好的書!!!不錯!

2016-02-16 11:31: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16-05-08 14:28: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雖然感覺沒什么用,但是孩子喜歡。

2017-06-22 00:13:4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正版書,質量好,送貨快!很值得青年人讀的一本書,看后受益匪淺,教大家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如何做人,處理人際關系!

2017-08-15 18:06: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用的是郵政快遞EMS,付的是快遞的錢,享受的是平郵蝸牛的速度!郵了半個月(15天)才到我手中!無以言表的憤怒!中國郵政,永別!此店,永別!

2015-09-30 13:30:3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是正版,包裝還好但賣家的發貨速度著實讓人無語,第一次在當當買東西,除了這點,其他還好,希望改進

2015-07-29 14:42: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適合青春期的孩子,提高修養和品位,孩子喜歡。

2016-04-23 18:34:5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