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是人生的根本,看似簡單卻蘊含著許多智慧。做人智慧猶如前方高懸的明燈,照亮我們未來的路。擁有高超做人智慧的人,他們心胸豁達,思維開闊,廣受周圍人的歡迎和尊重,在生活中如魚得水,如沐春風,在事業上更容易成功。
本書內容主要分為五輯:做人要有好的品格、做人要有好的心態、做人要講究藝術、做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做人"九不要"。
第1輯 做人要有好的品格
清正廉潔/包拯
勤勞儉樸/曾國藩
愛國大義,正氣凜然/何香凝
助人為樂,成人之美/霍桑
真誠待人,無私奉獻/愛因斯坦
理解與支持他人/范仲淹
心存感恩/霍金
禮讓謙遜/孔融
誠實守信/曾子
表里如一,不弄虛作假/晏殊
用真誠感動別人/程頤
第2輯 做人要有好的心態
簡單生活/法拉第
樂觀豁達/蘇東坡
勇敢自信/拿破侖
居安思危,永不自滿/洛克菲勒
積極進取,追求事業/曹操
學會退而求其次/莎士比亞
吃虧是福/李嘉誠
索取越少,回報越多/卡耐基
知足常樂/老子
寬厚待人/曼德拉
做人要有平常心/后羿
穿著要樸素/利蘭·斯坦福
第3輯 做人要講究藝術
能方能圓/馮道
幽默風趣/丘吉爾
韜光養晦/周文王
大智若愚/曹參
難得糊涂/鄭板橋
能說會道/張儀
寧靜淡泊/諸葛亮
隨機應變,借題發揮/周瑜
借題發揮,借勢成事/趙匡胤
圍魏救趙,逆向思維/孫臏
以退為進/劉邦
第4輯 做人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聰明反被聰明誤/曾雪芹筆下的"王熙鳳"
懂得選擇,學會舍得/孟子
做君子不做小人/孔子
迂腐要不得,不懂變通必然挨打/宋襄公
不知進退必遭禍患/年羹堯
多個心眼,注意細節/郭子儀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第5輯 做人"九不要"
不要被名利遮住了雙眼/格蘭特
不要被出身貧寒嚇倒/西奧多帕克
機遇來了,不要猶豫/達爾文
不要挑戰集體的紀律/李鴻章
絕不向壓力低頭/撒切爾
不要拒絕別人善意的幫助/羅蒙諾索夫
不要過分炫耀自己/沈萬三
不要抱怨生活/普希金
做人不要起貪婪之心/晉獻公
愛國大義正氣凜然
何香凝
名家風采
何香凝女士是國民黨領袖廖仲愷的革命伴侶,無產階級革命家廖承志的母親。早年即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活動,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著名的國民黨左派,民革主要創始人之一,婦女運動的領袖。她早年追隨孫中山,是同盟會的及時位女會員;她堅持孫中山的三大政策,真誠地同中國共產黨合作。
1924年國共及時次合作后,擔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婦女部長。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何香凝堅決反對政府,并被迫僑居英法等國。"九·一八"事變后,何香凝回國參加抗日運動。抗戰勝利后,何香凝積極從事民主運動,1947年參與籌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1948年5月,何香凝和各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一起發表聲明,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949年4月,何香凝由香港到達北平,參加新政協籌備會,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成立做準備。
為了挽救祖國和推進革命,為了捍衛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在20多年的時間里,何香凝不畏艱險,不受利誘,不計個人得失,與背叛孫中山三大政策的國民黨右派做了毫不妥協的斗爭。在中國民主革命史上做出了光輝的業績,在給何香凝的信葉稱譽她:"繼承孫先生傳統,苦斗不屈,為中華民族樹立模范。"
全國解放后,何香凝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華僑事務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席、全國婦聯名譽主席等職務。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依照遺囑,遺體與廖仲愷合墓,實現了與廖仲愷"生則同衾,死則同穴"的宿愿,葬在了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陵墓——南京中山陵側。
經典故事
何香凝女士是一位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她的一生與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祖國的獨立、富強是她畢生的愿望。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何香凝于12月從國外回到上海,積極從事抗日救亡愛圈活動,發表了《對時局之意見》,譴責的不抵抗主義。
1935年7月,國民黨華北軍分區委員長何應欽,與侵華日軍司令宮津美治郎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何梅協定",拱手讓出河北、察哈爾兩省的大部分主權,使華北名存實亡。消息傳來,何香凝義憤填膺,將自己的一條裙子寄給,并附詩一首:"枉自稱男兒,甘受敵人氣,不戰送山河,萬世同羞恥。吾儕婦女們,愿往沙場死,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強烈鞭韃的賣國行徑。
何香凝用激昂文字和火熱的精神表達了一個真正的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操,她的故事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做人智慧
做人,就必須具備愛國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凡是熱血的中華兒女,都應該挺身而出,為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富強而斗爭。
在和平建設的今天,愛國就是努力學習和工作,做好本職工作,為祖國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助人為樂 成人之美
納撒尼爾·霍桑
名家風采
納撒尼爾·霍桑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馬薩諸塞州塞勒姆鎮一個沒落的世家。他的祖輩之中有人曾參與清教徒納撒尼爾·霍桑迫害異端的事件,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驅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這段歷史對霍桑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霍桑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在他4歲時去世。
1821年霍桑在親戚資助下進入博多因學院,同學中有詩人朗費羅與后來當選為總統的皮爾斯等。1825年大學畢業,回到塞勒姆鎮,從事寫作。他曾匿名發表長篇小說《范肖》(1828)和幾十個短篇作品,逐漸得到重視和好評。
1836年和1846年霍桑曾兩度在海關任職,1841年曾參加超驗主義者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他于1842年結婚,在康科德村居住,結識了作家愛默生、梭羅等人。1848年由于政見與當局不同,失去海關的職務,便致力于創作活動,寫出了他最重要的長篇小說《紅字》(1850)。這部作品以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生活為背景,描寫一個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縛的少婦犯了為加爾文教派所嚴禁的通奸罪而被示眾,暴露了當時政教合一體制統治下殖民地社會中的某些黑暗。作者細致地描寫了經過長期贖罪而在精神上自新的少婦海斯特·白蘭,長期受到信仰和良心的責備而終于坦白承認了罪過的狄姆斯臺爾牧師,以及滿懷復仇心理以至喪失人性的白蘭的丈夫羅杰,層層深入地探究有關罪惡和人性的各種道德、哲理問題。小說以監獄和玫瑰花開場,以墓地結束,充滿豐富的象征意義。
紅字》發表后獲得巨大成功,霍桑繼而創作了不少作品。
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總統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為駐英國利物浦的領事。1857年后,霍桑僑居意大利,創作了另一部討論善惡問題的長篇小說《玉石雕像》(1860)。1860年霍桑返回美國,在康科德定居,堅持寫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
經典故事
霍桑在創作《紅字》之前,只是一個海關工作人員。有24小時,毫無準備的他被辭退了,當他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妻子蘇菲亞時,妻子卻高興地說:"現在,你可以寫作了!""不錯,"霍桑說,"可是我寫作時,我們一家人如何維生?"蘇菲亞打開抽屜,拿出一堆錢來。"錢從哪里來的?"他生氣地嚷道。"我知道你是天才,"她回答道,"我知道有朝一日你會寫出一本名著來,所以我每周從家用中省下一筆錢,這些錢足夠我們一年的開銷。"
由于蘇菲亞的幫助,世界文學史上一本偉大的小說——《紅字》就在霍桑手中誕生了。霍桑在成名后說:"人與人之間的互助是重要的,可以關系到一個人是凡人,還是巨人。我感謝我的妻子,沒有她的無私幫助,我就不會成功。因此,我把我的成功獻給我的妻子,她應該受到我的尊敬。我會愛她一生一世。"
幫助別人成功,也是追求個人成功的一種方式。每個人都有能力幫助別人。一個能夠為別人付出時間和心力的人。才是真正富足的人。
做人智慧
成人之美的事,在當今的社會到處都有。人品高尚的人都自愿地放棄自己的幸福或與人分享成功,這就是他們的高尚精神所在。無論大事還是小事上,這種精神都能體現:
助人為樂,濟人危難,這種成人之美是人最美好的情感和行動;主動支援一時經濟拮據的友人,使其免除后顧之憂;盡力幫助學生掌握知識,使其早日功能名就,等等。總而言之,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熱情之手,予人以大力幫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說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為,都是得人心、受歡迎的。
在這個相互依存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必須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
P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