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壓花藝術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街頭藝術是在街頭巷尾展示的一種藝術形式。主要包括街頭涂鴉藝術以及街頭行為藝術。在國外的街頭,有一些藝術愛好者會把自己裝扮成雕像,擺出各種姿勢,在游客的注視下靜靜的站立著,還有的會在地面上創作,而他們所需的只是一盒粉筆和每個人的目光,那些地上的畫作充滿了立體感,給人們一種在視覺上的震撼。這些人的創作往往讓人看不出真或假。街頭藝術是反映了群眾生活的外在表現。街頭藝術主要是以街頭為主要場所,主要以群眾參與為主,年齡不受限制,風格呈多樣化,其作品能帶來一定的影響力。
三、涂鴉藝術的存在價值和圖形語言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對枯燥乏味的文字藝術感到厭煩,人們想追求更簡單、醒目的視覺感受,圖形這個時候就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成為傳播信息的重要載體。圖形語言是圖形與色彩的結合,傳達傳播信息。涂鴉隨著時代的發展,被賦予了獨特的視覺語言特征,并且推動了社會的多元發展。目前,涂鴉被應用于眾多設計領域,包括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服裝設計等等。創新、自由、夸張的特點迎合眾多年輕人的需求。在城市大街小巷中,我們隨處都可以看到涂鴉,這些涂鴉通常是在墻壁上,涂鴉不僅裝扮了城市,也為枯燥的市井馬龍都市節奏增添一抹繽紛的色彩。涂鴉已經成為獨立的藝術圖形語言。涂鴉講究視覺沖擊力,無論從色彩、線條以及造型上都極富有特點,濃重的色彩,粗獷的線條,夸張的造型,這些都是涂鴉藝術的一種獨特的圖形語言。特別是最近在大連流行的一種涂鴉藝術延伸作品—一樹洞畫。沿著正仁街,原本丑陋的樹洞和電線桿現在已變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與街邊涂鴉形式不同的是樹洞里的每一幅涂鴉作品都是按照樹洞的形狀和大小量身打造的繪畫內容,這些涂鴉和周圍的景色自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樹洞畫里的涂鴉起到了裝飾效果,讓涂鴉藝術來源于生活,最終又回歸到自然。這讓涂鴉藝術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原始破壞式畫法受到人們的詬病,人們為此爭論了幾個世紀,一直排斥這種“污染環境”的藝術。但是,現在看來,涂鴉不僅不是一個環境的“破壞者”,反而是個環境的美化師。
篇2
一、雅尼NEW AGE MUSIC音樂的概括介紹
NEW AGE MUSIC音樂作為20世紀純音樂的最大發現,其特點具有時代感,貼近自然,貼近生活,它既不像交響樂那樣高高在上,又不像流行音樂那么平庸浮躁,它既有古典音樂的風骨氣派;又有流行音樂的通俗平易的特點,古典時寧靜,激情時奔放,很容易走進生活,和我們親近,它是真正的平民音樂,大眾音樂。通常來說,它們來自于一種可以帶來內在平靜的審美觀點,是一些帶著新世紀哲學理念的和諧與非破壞概念的音樂,它們可以鼓舞精神上的超脫和生理上的治療,其中一些唱片既能給我們以藝術上的享受,又能給我們以精神上的恢復,更有一些音樂家,通過他們特別設計的音波和"無污染構思"音樂理念來使聽者的精神境界升華。雅尼便是這樣一個偉大的音樂家,他是用音樂講述生活的人,他既可以用樂符營造優雅恬適的氛圍引領你陶醉其間,又可以用電聲樂器的強烈的節奏和樂感帶動你的心靈產生共振,讓你情緒激揚,熱血沸騰,產生一種振奮向上的感覺。
雅尼創作的作品現在已經有200余首,這些眾多音樂作品之中,既有以"Aria"(《詠嘆調·擁抱春天》,改編之作)、"Twilight"(《黎明》)等為代表的贊美大自然、贊頌生命的怡情之作,又有以"Tribute"(《致敬》)、"Love is all"(《愛是一切》)等為代表的贊頌人間真善美,歌頌人類偉大精神的用情之作。然而筆者認為更能代表雅尼的音樂精神是"Niki Nana (We're One)"(《我們是一家》)、"World Dance"(《世界共舞》)等為代表的表達天下如一家,四海皆兄弟這一高尚主題的熱情之作,以及他那聯合國成員般的樂隊組合,無不表現出多元文化的豐富多彩和敬重同一個世界不同民俗的世界大同感,令人們感到我們都是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村的不同人類,其作品的藝術感染力直達人們的內心深處,使我們的心弦為之深深的共鳴。
二、雅尼反映多元文化的部分代表作的藝術感染力
1986年當得知故鄉發生地震后,雅尼的腦海中不由自主地閃現一個念頭,他感到冥冥之中卡拉馬塔城一直對他有所期待,為此他感慨萬端,特地創作了一首樂曲--"Standing in Motion",以紀念地震中這座哺育了他的美麗城市,歌頌它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急促的鼓點和貝斯的低音營造出強烈的不安定因素,仿佛是地震波由遠及近逐步向地面襲來,銅管樂齊奏出地震主題,接著弦樂的短促撥弦,無不向人們展現出大震來臨時的緊張氣氛,正當人們的心弦被這些音樂元素越繃越緊之時,一聲響亮鼓聲終于到來,象征著大震終于發生,一個短暫的休止符代表了大地一片沉寂,隨之而來是全體齊奏出勝利主題,雄偉而壯闊,展現出勇敢的卡拉馬塔人民不屈不撓,與自然災害抗爭的英雄氣概,也使聽眾們壓抑許久的陰霾一掃而空,盡情釋放出人們重建家園的豪邁之情······這首樂曲曲名直譯為《在動蕩中站立》,按照雅尼的上述意圖,亦可譯為《巍然屹立》,作為對故鄉卡拉馬塔的獻禮。
在雅尼的1993年希臘雅典衛城音樂會里,第一首開場曲便是他的成名曲《圣托里尼》,該曲整個樂章段落清晰,層次分明,借助希臘風情濃郁的7/8拍節奏,逐一推出圣托里尼小島一天里旭日東升、海天寥廓、生機盎然的風情畫卷。這首氣勢磅礴、場景恢弘,寄托了雅尼對祖國無限深情的"Santorini",奠定了雅尼音樂的基石,被公認為雅尼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雅尼經典音樂之中的一曲經典。多年來一直作為美網公開賽電視轉播的主題曲,還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上作為運動員入場曲,是雅尼音樂中在各種重大慶典場合播出次數最多的一首。
《致敬》(Tribute)是雅尼音樂"最為交響樂"的經典,此類曲目的精華,也是他1997年先后在印度泰姬陵音樂會和北京故宮太廟音樂會上主打曲目。雅尼一直要把他的當代器樂打造成管弦樂的雄渾大氣、壯麗輝煌與電聲樂的清澈靈動、絢麗俊俏的結合體,而這首音樂就是其中當之無愧的杰出代表。在弦樂的烘托下,大氣磅礴的樂章從一開始就給人們營造出神圣莊嚴、恢弘壯闊的情景,有禮地支撐起致敬獻禮這一崇高主題。交響樂般的曲風,釋放著愛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表達了雅尼對同屬世界文明古國的兩個亞洲國家的敬意和尊崇。這首音樂,在后來他2008年墨西哥阿卡普爾科的"Yanni Voices"(雅尼之聲)演唱會上,被以同樣的題目填詞賦義,變成了一首歌劇般的美聲歌曲。在天才歌手內森·帕切克的演繹下,成為又一首經典的樂章。在這里,雅尼樂團為現場觀眾和全世界樂迷、"雅迷"奉獻了一臺具有濃郁拉丁風格,融匯北美和墨西哥本土元素,盡顯雅尼一貫音樂理念和多元文化情懷以及個人寬宏仁善美德的精品音樂會。
在中國廣為傳唱的《夜鶯》(Nightingale)是雅尼專為在中國舉辦"紫禁城個人作品音樂會"而譜寫的,里面融進了中國笛子的曲調,雖然用西洋簫演奏,但也極具中國民樂的神韻。聆聽這首中西合璧的曲子,舒緩的弦樂由遠及近漸起,西洋簫開始從容地奏出夜鶯的歌聲,鋼琴與弦樂簡略的合奏、時遠時近的西洋簫模仿夜鶯的鳴叫,共同合奏出一段柔美、悠遠的旋律。微閉 上雙眼,用心聆聽,那情景,像月夜下漫步在林間小路,聽夜鶯時斷時續的歌唱。西洋簫在鋼琴奏完一段后再次響起,如同夜鶯在聽到些微的響動后,沉寂片刻,繼而又開始歌唱,而且這次唱得更加嘹亮,動聽。鋼琴間略有致的合奏,慢慢的,弦樂也加入進來,和鋼琴匯合成了一道洪流,清晰明亮的西洋簫聲,時斷時續,如夜鶯在悠然地歌唱。夜鶯的歌聲似乎引來了更多的漫步者,有人還發出贊美和感嘆。樂曲從高亢嘹亮的峰端突然轉入清幽的寂谷,夜鶯暫時停止了歌唱,人們屏息靜聽,心也一下子沉了下來,突然,最華彩的曲子從恬靜轉向激越,所有的樂器都加入進來,如滾滾洪流,奔涌而來,在奔涌的洪流中似又加入了人聲,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大合唱。嘹亮的和聲,激揚的旋律,將樂章推向。
在1997年印度和北京音樂會中的壓軸曲目是《我們是一家》(We're One),這是雅尼根據自己早年的家庭親情體驗而創作,是雅尼和托米.斯特林共同寫作歌詞的一首火爆熱烈的歌曲,也是雅尼音樂中首個加載唱詞的曲目。應該是其家庭的親友歡聚場面,給了雅尼以創作這首歌曲的靈感。這首歌采用了多種語言混合的結構,首先是澳大利亞土著樂器(Didgeridoo)的演奏,然后從希臘語"早上好"( Kalemera)到南非祖魯族語的"你好"(Sawbona),從南非土著黑人的問候語"你好"(Kunjani)到意大利語的"音樂"(Musica)等等,涵蓋了多種東西方語言。仿佛是成功女神與歡樂女神在邀請、鼓動各種種族各種膚色的人們走進狂歡的人群,融入歡樂的海洋。隨著音樂的響起,大家走到一起,一邊互致問候,一邊唱歌跳舞,把"我們就是一大家,我們就是一家人"的音樂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
2006年的拉斯維加斯現場演奏會上,雅尼雖然減少了管弦樂團成員的數量,但卻以類似聯合國組成的天才樂隊成員們精彩的solo表現,給人們奉獻了一場雅尼作品的經典之作。其中《For All Seasons》是一首快節奏的DJ曲目,同時也是一首solo大集合的曲子。委內瑞拉笛子演奏家、音樂教育家Pedro Eustache的笛子,美國揚琴演奏家Dan Landrum的揚琴,墨西哥小號演奏家Ramon Flores的小號,波多黎各打擊樂Walter Rodriguez的踢踏舞,亞美尼亞小提琴演奏家Samvel Yervinyan和日本小提琴手香月早矢香的小提琴的高手對決,巴拉圭豎琴演奏家Victor Espinola的激情豎琴演奏,還有兩位美國女歌手的詠嘆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首《萬類合意》樂曲中,鼓樂競秀、吟唱相和,歌之詠之、舞之蹈之,呈現了隨心所欲、和而不同、自由獨立、萬類合宜的美好境界,淋漓盡致地抒發了對世界的美好祝愿。
還是在這場音樂會中,其最后一首《世界共舞》(World Dance)成為壓軸曲目,可謂"大團圓"型曲目,全體樂隊成員在手舞足蹈的演奏中,使觀眾們沉浸在無比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這場難忘的音樂會。在這首曲子里面Yanni一共使用了七件樂器(四把小提琴、笛子、豎琴、揚琴)作solo,象征著七大洲的和諧共舞。從演奏形式上看也很有趣,每件樂器依次演奏4小節,就像在相互聊天一樣。這首曲子把整場音樂會的氣氛推向。《世界共舞》(World Dance)開場即由丹?蘭德魯姆揚琴領奏,各位樂手競秀,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Victor Espinola縱情深處竟能把豎琴舉起來彈奏!整個樂隊呈現了舉世歡騰、載歌載舞的歡樂時光。這既是人類友愛正義、萬類合宜的歡慶場景,也是雅尼心中的音樂精靈們在藝術世界里濟濟一堂的歡慶場景,更是雅尼以及雅尼音樂部落精靈們、世界各地雅尼樂迷們的歡慶場景。
三、雅尼對人類音樂的貢獻及其意義
雅尼始終視音樂為其生命,藝術風格堅持尊重人類社會的多樣化。他要讓自己的音樂打破文化隔膜,將世界人民聯系在一起。他認為把自己的藝術與另一個國家的風情傳統結合起來是自己的職責。他以接納和寬容的理念構建自己的樂隊,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樂手共同出現在舞臺上,用他們不同的種族背景、不同的文化信仰和對世界不同的看法來感動觀眾的心靈,傳遞"天下一家親、四海皆兄弟"的理念,演繹世界多元文化萬種風情,讓大約與天地和鳴。
雅尼用音樂把個人、祖國和世界融為一體,既奏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聲音,也突出了希臘傳統的文化元素。雅尼的音樂造詣已經躍升到以全人類共同利益為使命的新高度。他的音樂真正做到了跨越國度和宗教,使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宗教、不同的音樂風格不可思議的、和諧的融合在一體。如今的雅尼仍靈感不斷地創作新的作品,用它們去打動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的心靈,因為他深深理解自己崇拜的著名分析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一句話:
世界懸于一線,那根線就是人的心靈。(The world hangs on a thin thread, and that thread is the psyche of man.)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