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免费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在线免费视频,成人久久久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在線客服

消防管理論文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消防管理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消防管理論文

篇1

比如河南中醫藥大學的教學樓是亞洲第一長樓。這些漂亮的建筑使一些不熟悉建筑結構的人員在遇到火災時很難找到安全通道。尤其是晚上,學生在“迷宮”的宿舍休息,一旦遇到過火災學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時間順利的逃生?在對龍子湖高校的學生調查問卷中得出有45%的學生不熟悉所在學校建筑物的構造,這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2)高校建筑消防設施不健全

目前各個高校都在開足馬力的擴招,而老校區的建筑又很難承受如此之大的“壓力”,為了緩解壓力,各高校紛紛的將新招的部分或全部學生轉移到剛建成的校區。然而,經過實地的觀察一些高校建筑,其有的建筑沒有消防設施,有些建筑消防設施處于“癱瘓”狀態。這些高大威武的建筑給我們帶來了安逸的環境,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消防安全隱患。

2消防安全意識比較薄弱

(1)高校學生安全用電和用火意識薄弱

高校的學生在學校相對比較自由,一些學生在宿舍用電比較自由,在對龍子湖高校的學生調查問卷中得出有46%的學生在宿舍用大功率電器;有70%的學生在宿舍吸煙。事實也證明,在一些高校發生的火災就是因為學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識,違規在宿舍使用大功率電器,或在宿舍內吸煙從而引起火災,造成不同程度的嚴重后果。如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學院的602女生寢室發生失火,失火原因是該宿舍一名女生將未拔電源的熱得快放在床上,引燃床單,導致4人死亡的悲劇。

(2)高校學生不關注消防通道

在對龍子湖高校的學生調查問卷中得出有90%的學生熟悉所在學校教學樓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學生熟悉所在學校實驗室樓的消防通道的位置;75%的學生熟悉所在學校宿舍樓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學生熟悉所在學校餐廳樓的消防通道的位置;27.5%的學生熟悉所在學校圖書館樓的消防通道的位置;僅僅16%的學生熟悉所在學校所有建筑的消防通道的位置。

(3)高校學生對于發生火災時的逃生路線關注過少

在學校中,只有更多的關注所在建筑物的發生火災時自己的逃生路線才能更好的逃生。然而,在對龍子湖高校的學生調查問卷中得出有30%的學生規劃過一條所住宿舍發生火災時自己的逃生路線。5%的學生規劃過多條所住宿舍發生火災時自己的逃生路線。多達65%的學生從來沒有規劃過所住宿舍發生火災時自己的逃生路線。一旦發生火災對沒有規劃過逃生路線的同學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

3消防知識與技能比較欠缺

(1)高校學生了解、知道的消防安全知識較少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把教學工作重心放在了大學生的專業技能、英語水平、計算機應用以及人際關系等素質的培養方面,對消防教育重視不夠。一部分大學的一些主管領導對安全教育尤其是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僅僅停留在口頭上,學校消防安全教育更多的是形式。一些學生對學習消防知識的積極性也不高,有些學校雖然開設了消防安全知識選修課,但是選擇上課的人數并不是很多。即使一些選課的學生也存在逃課和課堂效率不高等問題;在對龍子湖高校的學生調查問卷中得出有30%的同學在小學學習過消防知識;對初中學生學習過消防知識的有40%;高中階段學習過消防知識的學生有68%;37.1%的同學在大學學習過消防知識;僅僅有12%的同學從小學到大學都學習過消防知識。因此,對于高校的消防知識教育工作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2)高校學生消防技能欠缺

消防技能是在遇到初起火災時能在第一時間用一切可以撲滅火災的工具消滅火災。消防器材的使用、利用繩子或者床單從高層建筑中逃生、在火災現場對受傷的人員在送往醫院簡單的處理這些消防技能要在消防演練中得到提高。然而,在對龍子湖高校的學生調查問卷中得出有66%的同學進行過消防演練;僅僅有22%的同學使用過滅火器。

4學校管理相對滯后

(1)高校有關消防宣傳較少

高校的消防安全是屬于學校管理的重要一方面。同時,高校也應對一些實用性強的消防知識經常進行宣傳教育。但是在實際的調查問卷中得出78%同學認為所在學校偶爾或極少進行過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傳;8%同學認為所在學校從不進行過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傳;14%同學認為所在學校經常進行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傳。學校在消防知識的教育、宣傳方面還是有一定的欠缺。

(2)高校消防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

大學雖然建立了消防安全責任制度但是很難落實。在高校的發生火災的概率相對不高,所以一些高校的負責消防安全責任的領導,對高校的消防設施的日常維護和相關消防安全工作的規章制度的執行并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

(3)學校消防通道經常關閉

學校為了更好的約束學生,時常關閉部分消防安全通道僅僅開個別出口作為日常進出的通道;還有個別院校將學生宿舍的窗戶安裝上防盜窗,一旦遇到火災,給學生的逃生和專業人員救援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某些院校因受學校條件所限,男、女在同一棟宿舍樓住,為防止男女亂竄宿舍,在樓道中間加門或者分隔裝置,這些對于人員密集的宿舍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比如河南警察學院的宿舍,每兩棟宿舍樓是相連的,每棟宿舍樓有六層,每層宿舍樓有29個宿舍,每個宿舍住4個人。如果兩棟宿舍樓住滿有1392個人。平常宿舍只開一個門作為日常學生出入。再比如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部分宿舍每棟宿舍樓有六層,每層樓有49個宿舍,每個宿舍有6名學生,如果一棟宿舍樓住滿學生有1764個人,平常宿舍也只開一個門作為日常學生出入。假如晚上一旦發生火災對于這個人員密集的場所,學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時間離開宿舍樓,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4)高校有關消防的監督檢查較少

消防安全不僅在于制定規章制度,更在于監督檢查。如果監督不到位,就會產生發生火災的隱患。在對龍子湖高校的學生調查問卷中得出有49%的同學認為學校經常進行大功率電器的檢查;35.3%的同學認為學校偶爾或極少進行大功率電器的檢查;15.7%的同學認為學校從不進行大功率電器的檢查;學校的監督有利于從源頭控制火源。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1合理規劃

高校建筑對于高校計劃在建的建筑,在規劃之初應當把樓房的實用性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考慮,其次,再考慮樓房的美觀。應當優先考慮配套相關的消防設施,尤其是對于有經濟實力的學校可以在宿舍安裝火災報警系統。在宿舍樓的建設時增加限壓設備客觀上阻止學生使用大功率電器。同時,要優先考慮“簡體”樓房,少見甚至不建“迷宮”樓房。對于已經建好的“迷宮”樓房應該增加相關的安全通道指示標志,使初次進入樓房的人員能在最短的時間了解樓層的基本構造。

2擴大宣傳力度,增強消防安全意識

高校應當宣傳結合自身的情況開展有關消防法律法規、消防工作的方針、消防知識、消防工作的先進事跡和典型案例等內容。

(1)加強消防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

法律是人們日常的行為準則。通過對消防法律法規的宣傳是廣大師生了解消防相關法律規定的內容和要求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一旦違反應當承擔的后果。逐步的養成遵守消防法律法規的習慣,能夠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落實到日常的學習、工作中去,能夠把“誰主管,誰負責”的消防工作原則在學校日常工作的各個方面中體現出來。通過宣傳提高學校師生的消防法律意識。

(2)通過各種形式宣傳消防知識

產生火災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只有掌握相關的消防常識和滅火技能,才能更好的與火災相斗爭。通過宣傳使廣大師生了解并并掌握基礎的消防知識。比如燃燒的原理;電氣線路與設備防火;靜電的防火措施;雷電的防火措施;危險化學品的防火措施;火災的現場如何正確的使用滅火器,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識。在宣傳教育時,根據教育的對象的不同,宣傳的內容也應該有所側重。

(3)加強對先進事跡和典型案例的學習、宣傳

提高在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通過對每年度消防工作有突出貢獻人員的實際工作經歷的總結,并加以宣傳教育。同時組織學校的師生參觀火災現場,或者觀看相關的影視作品,解讀發生火災的原因,讓活生生的例子在師生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加強在校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

3加強大學生消防知識的教育,提高消防技能

(1)有針對性的加強大學生的消防安全知識的教育

大學生來源的多樣性,有來自偏遠的農村,有的來自城市,他們有的學習過消防知識,有的沒有學習過。《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其中第五條規定學校應當開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因此大學應將消防安全知識納入教學內容。在開學初,放寒(暑)假前,對學生普遍開展專題消防安全教育。結合大學生的軍訓,對其進行有關的消防安全知識的培訓教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結合不同課程實驗課的特點和要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因此大學教育應當重視消防安全教育,并把消防安全教育作為一門必修課。

(2)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消防技能

大學應當結合學生已經學習過的關于消防安全的理論知識,有針對性的開展具體的消防訓練。《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其中第五條規定加強消防演練,提高師生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救逃生技能。第十一條第三項規定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及演練。對于有條件的學校應當讓每一個學生都練習如何使用滅火器。每個學期組織全校學生開展消防逃生演練,尤其是宿舍的緊急疏散演練,讓學生真正的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災現場逃生的技能。每個學校可以結合所在城市的實際情況,邀請當地的公安消防部門的專業人員來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更專業的消防演練,使學生能夠學習,掌握更專業的消防技能。

4學校創新管理模式,使消防管理日常化

(1)建立學生消防監督隊

在學校成立學生消防隊,隊員主要對學校的學生宿舍、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餐廳的防火設備系統進行檢查,如消防栓、滅火器、應急照明燈設施與安全出口標志等,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同時,消防隊員還要經常開展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的活動。學校有關部門要有針對的加強對消防隊員的培訓、演練,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能。

(2)落實相關的消防法律法規

《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對大學的有關消防工作有詳細的規定,需要各個高校的領導重視高校消防工作,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各個高校的結合法律規定與本校的實際情況,要經常開展對消防知識和消防技能的宣傳教育的活動,開展相關的消防演練的活動,切實做好高校消防工作。

篇2

消防

保證體系

存在問題

1、概述

我國目前使用的燃氣主要有煤氣、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三個大類。燃氣產業的發展領域大致分燃氣汽車、城市燃料、燃氣發電、基礎化工四方面。

隨著燃氣事業日新月異的蓬勃發展,生產與消費規模越來越大,使用場所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復雜,現有的安全管理機制已跟不上燃氣事業飛速發展的步伐。在政策、法規、標準及規范等方面的不同步、不配套等落后弊端也凸顯了出來。近年來,在生產、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火災、泄漏與爆炸等重、特大事故層出不窮,其等級與數量也不斷上升,如98年3月西安液化氣球罐泄漏、爆炸事故等,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產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也給社會的公共安全與穩定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從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燃氣事業的推進與發展。

因此,理清當前我國燃氣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對于有關部門在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燃氣消防安全管理保證新體系時提供參考依據,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正是從消防的角度,系統地對當前我國在燃氣消防安全管理保證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和論述。

2、我國燃氣消防安全管理機制現狀

根據1991年3月30日由建設部、勞動部、公安部聯合的第10號令《城市燃氣安全管理規定》的規定,建設部門是城市燃氣安全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門,消防部門作為燃氣安全管理的監督部門,勞動部門作為燃氣安全管理的監察部門和壓力容器的主管部門。

作為消防部門,在燃氣安全管理方面的業務,主要涉及:參與制定與燃氣消防安全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并執行;負責相關消防產品的檢測認證;對燃氣生產、運輸、儲存、使用等環節上的相關場所、管線、設備、用戶進行防火監督管理;參與燃氣災害事故的處置;日常的消防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

我國目前與燃氣消防安全管理有關的法律有三個,即《消防法》、《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相關的消防法規和規章非常多,如《化學危險品管理條例》、《城鎮燃氣安全管理規定》、各省市的《燃氣管理條例》等;以及眾多的產品技術標準和工程設計規范,如《城市燃氣設計規范》、《汽車用液化石油氣加氣站設計規范》等。

3、我國燃氣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燃氣消防安全管理涉及規劃、設計、建審、施工、監理、驗收、運行、日常維護及應急處理等環節,通過對有關資料的收集分析、組織專家研討,以及對北京,上海、廣東、四川和黑龍江等地的調研,就目前我國在燃氣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歸納如下:

1)安全管理機制不適應燃氣產業市場經濟發展

燃氣產業涉及建設、能源、交通、勞動安全監察、農業等各管理領域,燃氣行業的安全管理也涉及公安消防以及上述各主管部門,目前由中央和各地方的上述部門頒布有關政令,對燃氣實施安全管理。但地方與中央以及地方各部門之間的政令協調難度較大;同時我國南方和北方,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用氣差異也較大,要求同一種安全管理機制或法規有時勢必造成諸多不適應。

第10號令第四條明確了建設部負責管理全國城市燃氣安全工作,勞動部和公安部分別負責安全監察和消防監督,因此,各省市的燃氣安全工作應當由建設主管部門負責。但是,各地建設部門作為行政主管部門,在燃氣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各職能部門之間缺乏經常性協調,使得各地區的燃氣安全隱患整改力度不夠。從調查情況來看,全國大多數大、中型城市都在建設主管系統設立了燃氣管理辦公室或者燃氣管理處,但由于受人員編制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這些部門履行著行業管理的職能要大大多于履行安全工作職能,有的辦公室只有幾個人,忙于應付日常工作,根本沒有精力通盤考慮安全管理,而把安全管理的職能依托于公安消防、安全生產監察等監督部門,或者讓燃氣供應單位自行強化安全管理。

此外,隨著科技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我國的燃氣事業將得以迅猛發展。而國際上通行的由行業協會、中介組織、保險業、企業主等共同參與進來娜計臘踩芾淼納緇嶧J繳形蔥緯桑渙硪環矯媯垢母錚嗽本潁蠶啦棵瘧歡卮蟀罄渴降南蘭嘍郊觳椋訊冉嚼叢醬蟆?nbsp;

2)法制建設滯后

我國目前燃氣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設力度明顯不夠,現有的法規嚴重滯后,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1)法規制定滯后。我國目前執行的較權威的燃氣規定只有1991年的第10號令,該規定對燃氣的安全管理只提出了原則意見,相關的法律責任也不夠明確,在實際操作中彈性太大,有一定難度。而且該規定至今已有10年,其間的經濟體制、市場發展和行政部門的變化很大,迄今尚未進行修訂。

(2)各地管理法規不一。全國各地為了加強本地區的燃氣管理和安全工作,又在第10號令的基礎上制定了各種各樣的燃氣管理條例、辦法。但由于各地方使用的燃氣的種類、數量、地理環境等情況不同,所制定的法規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造成全國燃氣管理沒有較為統一的管理模式,管理多頭,職能重疊,監督與管理的界限不明確,使得許多安全隱患無法得到及時整解。

(3)政出多門、缺乏協調。不同部委的法規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給具體執行部門帶來諸多管理上的不便。例如:1998年由建設部獨家的第62號令--《城市燃氣管理辦法》中"城市燃氣安全"一章的多項規定與10號令有較大出入;關于輕烴燃料(碳5),農業部等七家單位聯合發文要求大力推廣使用這種新型燃料,而公安部等三家單位從安全管理的角度出發,也曾聯合發文禁止在城市使用這種燃料。這些法規的前后不符或自相矛盾,使得基層管理監督部門無所適從、難以把握,最終造成各部門推卸責任,管理上陷入混亂。

(4)政府部門執法力度不夠。燃氣行業的安全管理關系重大,國外燃氣行業的經營者不敢以身試法,嚴格的法制管理將使違法經營者損失重大以至破產。我國目前對燃氣行業違章經營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下達整改通知或罰款,其罰款力度遠不足以震懾違法經營者,此外罰款往往上下幅度甚大,且無配套實施細則,使執法操作難以把握或效果不理想。

3)規范、標準不健全

燃氣行業設計規范和相關產品標準是設計、施工的技術依據,是燃氣安全管理的技術法規。而現行的技術標準存在多方面問題:

其一,制定的年代比較晚,同時為了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規范的內容也就是當時實際操作的翻版,先進的技術內容少,無法體現通過提高燃氣設備設施本身的高技術含量來實現的本質安全的指導思想;

其二,技術規范修訂的周期較長,與迅速發展的經濟形勢和城市環境不相適應,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所帶來的新措施無法在實際應用中找到法律依據。

其三,主要技術指標缺乏科學依據。如在關鍵的燃氣設施的防火間距確定問題上,俄羅斯地廣人稀,至今仍沿用加大燃氣設施的防火間距這種消極防護觀念,在規范標準中較少強調科技含量和質量等技術措施,來保證燃氣設施自身的運行安全。我國現有標準規范的制定中較多沿用這種理念。然而該理念并不適應我國,特別是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的燃氣建設的發展。一是上述地區寶貴的地皮很難實現這種遠距離的安全隔離設計;二是一旦高壓燃氣設施發生爆炸,一、二百米的安全距離也無法保證安全。而歐美、澳洲和日本等國則采用高技術含量以確保安全,標準規范制定部門的科研和實驗基礎較強,他們以實驗數據為依據確定保證安全所必須采取的技術措施,并根據不同地區級別和技術措施來確定不同的安全距離。

其四,一些重要的燃氣設施標準與工程規范尚缺,如《城市超高壓天然氣管道工程技術規范》、各類燃氣工程施工驗收規范等。此外,燃氣用膠管的質量和老化問題、家用燃氣報警器等技術,至今尚無定性和定量的使用概念。

4)設計、建審和驗收的可操作性不強

由于規范標準不健全,彈性大,給設計、建審和驗收帶來操作性不強的弊端。

作為設計部門,在業主控制投資的要求下往往難以采用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及措施來確保燃氣設施本身的安全,一旦難以達到安全距離的規范要求,只能采取有關部門協調的辦法,而這種協調往往缺乏實驗技術依據。

目前燃氣項目的建審主體為公安的消防部門,鑒于燃氣設施的工藝流程和專業設備的復雜性,消防部門的專業水平遠低于燃氣行業的技術管理部門,其建審難度較大。如北京等一些省市的消防部門認為消防部門不應承擔不能勝任的技術環節方面的建審工作。

此外,現階段燃氣設施中的一些重要配件材料的質量水平與工業發達國家尚存在較大的距離,如各種閥門、管道等。燃氣規范標準對產品要求的不嚴格,將可能使一些低技術含量的配件用于燃氣設施的關鍵重要部位,造成安全隱患。

篇3

一、關于質量責任問題

消防工程是構成建筑工程的基本單元,因其專業要求嚴和技術含量大而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物體的消防安全,關系到防火滅火的成敗。因此質量責任非同尋常、至關重要,必須給予極大的關注。《建筑法》、《消防法》和公安部(96)30號令《建筑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等法規文件都明確規定了要對消防工程實行消防監督、專業許可。消防工程專業設計、施工以及監理是整體建筑設計、施工等的專項工程,可以說是比其他專項工程還要重要的特殊工程,那么相關各方的質量責任如何呢?

首先,建設單位(或者叫業主放方)應當將建筑工程的消防設計、施工發包給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消防工程專業設計、施工企業。在依法委托建筑工程監理時,須將建筑的消防工程質量一并委托給監理單位。須按消防設計要求采購設備,不應指使施工企業使用不合格的消防產品。應當按照國家工程建設防火技術規范等要求報送消防設計施工圖紙等文件資料,重要的工程項目還要專送消防設計專篇。工程竣工后,建設單位必須建立消防工程質量檔案。

其次,設計單位要嚴格執行國家消防法律法規和工程的防火技術規范,特別是有關工程的防火安全強制性條款。要改變現有的建審模式,即從繁復大量的具體圖紙檢查作業中解放出來,重點放在消防監督審核上。我們的建審部門不應當是設計單位的"審核部",而應當是代表政府的消防監督機關,可以實行抽查制,對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依法懲處。設計單位應當建立消防設計責任制。即法定代表人要對消防設計負管理責任、總工程師對消防設計進行審核、具體設計人員對消防設計負直接責任。設計人員必須明了建筑防火材料、構件和消防設備、產品的規格、型號、性能等技術指標,選用程序合法、實體合格的消防產品及其輔助產品。

最后,施工企業首先要忠實于設計文件不得隨意改變,并且要嚴格按照消防設計規范進行專業施工,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其次,要模范遵守防火設計、施工和驗收規范以及行業標準,發現違規和缺陷要主動及時報告,不能明知有問題帶"病"施工,要協助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完善主體設計、特別是消防工程的專業內容,要對工程中使用的消防產品和輔助產品、材料進行復核查驗,做好記錄,不合格的決不能使用。切實做到正確的合乎規范的安裝施工。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要對你的技術人員進行質量教育,協助甲方選擇質優價廉的消防產品。舉個例子,如果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的既負責采購消防設備,又負責安裝施工既連工帶料的類型,那么質量出了問題,該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就是第一責任人,要首先承擔質量責任;如果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只負責安裝施工,而消防設備由甲方采購,即包工不包料型,那么施工企業也必須履行驗貨手續,要對自己負責安裝施工所涉及的消防產品、設備實行質量驗收把關,分清責任。不履行驗收把關手續,又不能說明責任的,同樣要追究施工企業的質量責任。因為作為安裝施工的企業,你有杜絕偽劣產品遵守執行消防法規保證工程質量的義務。北京玉泉營大火之所以火勢迅猛造成很大損失,單就消防工程安裝施工而言,質量責任也很明顯。施工企業不按防火施工驗收規范施工,不按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和規范作業,擅自將消防水管變小、將防火涂料變薄等等,造成該建筑防災系統安裝施工不良、先天不足。追糾這些施工企業的質量責任是必然的,因為這些企業為了拿到這個定單不惜冒違法違紀的大忌,或是表現為明知故犯的偷工減料、降低標準;或是表現為遷就甲方違規作業,不但不指出錯誤反而共同違規違法。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必須從一開始就建立消防工程檔案,健全各種檢驗制度。對防火涂料、防火分隔、消防電氣線路、消防給水管道、防排煙設施等隱蔽工程都要進行過程檢驗和最終檢驗,并且要結合施工、安裝、調試、驗收等重大程序分階段做好質量記錄。消防工程安裝施工完畢但未通過消防驗收之前,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應對整個消防系統負責。消防驗收之后,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應主動向用戶提供有關消防設施安裝調試記錄、開通報告、隱蔽工程記錄和消防工程使用手冊等文件資料,切實履行交接手續并主動做好用戶的后期維護保養工作。好的產品還應有好的施工人員來安裝。據了解,現在很多施工人員都是近幾年來初步涉足火災報警產品等消防設備領域,對消防產品及施工布線等安裝知識了解甚少,施工作業中,不遵守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經常發生接線混亂,安裝位置不準等問題,導致系統不能開通,還誤以為是廠商的產品質量問題。還有許多產品安裝后,過了好長時間再開通整個系統。在這期間,工地照常施工,塵土飛揚,消防設備未加防護,導致很多消防設備,例如火災探測器等部件被嚴重污染或被損壞,等到建筑工程最終開通時,當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顯然這種情況被誤認為是產品質量問題是非常不公平的。消防工程質量的高低牽涉到甲方、施工方和供貨方等諸多方面,一定要分清責任,各負其責。這里順便說一下設備選型問題。有關各方不能只重經濟利益,一味省錢而盲目選擇。有些時候用戶在選擇產品時也存在誤區。一方面表現為,只要能通過消防驗收使用什么產品、材料都無所謂,能省則省,根本不考慮整個消防系統的可靠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個別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往往采取甲方給多少錢就干多少事,使得消防設施先天不足,埋下隱患。另一方面表現為,很多用戶盲目追求高檔次,盲目追求國外產品,一心信奉國外產品好。其實并非所有的國外產品都比國內產品好。況且,對國外產品的日后維護等服務也要付出遠遠多于國內產品的代價。舉個例子,1998年度以來的消防電子產品質量認證復查結果,我國生產的火災報警產品中有近200種型號進行了監督檢驗,合格率均在97%以上,說明國產的消防報警產品是可以信賴的。

二、關于整合能力和設備問題

目前按照建設部《消防設施工程專業承包企業資質等級標準》(2001年4月)的規定,專業消防施工公司在承接建筑工程中消防系統施工時,一般只承接報警系統,緊急廣播系統,最多加上水噴淋,消防栓及氣體滅火系統。而其防火排煙、正壓送風、防火門、卷簾門以及電源的安裝,則由土建公司或其他水暖公司負責施工。如果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或現場施工負責人員,對整個工程防災系統邏輯功能不具備全面清楚的理解把握,而土建總包方技術負責人或生產計劃人員又不清楚這些消防聯動,往往造成工程最后階段遲遲調試不完,甚至驗收不合格的被動局面,有鑒于此,消防工程施工企業應當、而且必須培養對整個防災系統具有整合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1)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不僅要具備相應技術職稱,還應對消防設計、消防設備及整個工程防災系統的了解,具備整合協調能力。(技術負責人不僅要懂消防電器,還應懂消防水、氣、風)

2)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一旦中標承接某種工程消防施工時,必須協助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完善原設計圖紙,特別是防排煙正壓送風,事故電源切換,應急廣播,電梯迫降,防火分區的劃分等部分設計是否滿足《高規》、《建規》及相關消防設計規范。抓住了基礎工作,把握了關鍵,才能保證整個工程中防災系統施工順利,達到一次調試成功驗收通過。

3)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的施工人員必須掌握國家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包括電氣和相關暖衛通風)和質量標準。從目前情況看,大部分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只滿足消防功能,忽視施工的安裝質量,這個問題非常嚴重,由于忽略安裝方面的質量要求,往往導致驗收雖然通過了,但系統運行不可靠,甚至發生強行進入系統燒毀設備嚴重事故,這也是缺少整合能力的表現。

關于消防設備,目前個別消防產品雖然通過了檢驗,允許進入市場,能滿足消防的基本功能,但也在工程應用過程中暴露出產品標準銜接脫節、檢測中心分工脫節、生產廠商設計不完善等深層次的問題:

1)例如,水噴淋系統中的報警閥的壓力開關,只甩出100毫米長兩根多股軟線。施工安裝中如何保證連接可靠,又達到相關的質量標準呢?廠家根本不考慮。

2)280度防火閥的微動開關,好一點的廠家有兩組絕緣強度夠的行程開關,能滿足切斷風機電源,又滿足回答消防中心信號的要求。差一點的防火閥所選用的行程開關,不但缺一組,而且有兩對閉、開的觸點之間絕緣強度根本不夠,加之施工單位不注意采用24伏繼電器作隔離,往往造成絕緣擊穿,燒毀消防控制系統。

3)電動防火卷簾門的控制箱。從日前情況看,大部分能滿足邏輯功能,但不能達到制造規范GB7251的基本要求。箱內排線不合理,接頭壓接不規范,又設置在吊頂內檢修不便,極易造成調試過程中系統工作不穩定。

4)消防泵、噴淋泵廠所配置的起動柜(箱)基本上不能滿足北京市質量監督站規定要求,根據多年施工等多方調研,大家還是認為消防泵、噴淋泵的起動控制柜(箱)還是由專業配電箱廠商制造為妥(這些廠均具有原兩部的"三證")。

三、關于優質優價問題

北京建筑市場對優質優價的提法說了多年,但一直沒有執行。各大集團所承擔的施工工程最終只能評為"集團優良"、"市優"、"市優長城杯",最高的是全國的"魯班獎",而魯班獎項每年北京市只有4至5個名額。所以獲得以上獎項工程,都由施工企業自己拿錢進行表彰。建設單位基本不執行"優質優價"政策不盡到位。

目前消防工程專業施工隊伍非常之多,互相競爭激烈,出現競爭壓價的局面。個別企業采取的戰略:不擇手段,先拿上訂單,最后再找補。往往造成工程最終驗收的扯皮現象,對優質優價的開展非常不利。然而,消防工程專業施工只有遵循質量效益一致的原則,即所謂的"優質優價"。努力追求消防工程合理的性能價格比,才能形成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為此就要強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信譽,而貫徹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標準,建立健全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無疑是現階段行之有效的途徑。ISO9000標準所包含的第1條質量要素"管理職責"就明確指出企業要合理設置組織機構,特別強調要配好配足人力資源、設備資源,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利用管理評審、內部評審和糾正與預防措施等自我激勵和自我改進的良性機制,調動全員參與整體提高的積極性,促進質量和效益、市場和效益、人才和效益互動互惠。企業要效益,必須抓管理,必須重培訓,必須上規模。只有這樣,才能保持隊伍的穩定,質量的可靠和技術的提高。例如前面講到的采購問題,如果實行了ISO9000標準,就能對所采購產品所涉及的供貨方進行有效的質量評定并對所采購的產品進行有效的進貨檢驗。再如現在市場上出現的合同欺詐行為,如果企業按照ISO9000標準第3條質量要素"合同評審"來進行,就必然要評審合同內容是否合法、是否規范?對方是否具有履約能力等內容。只要認真做了這些工作,就會杜絕欺詐,同時又能為用戶提供優良的服務和自己獲得優厚的收益。企業要發展就要練好內功。做為消防施工企業,要練好內功,必須有一批懂管理、懂技術,熱愛消防專業的專業人員。目前,消防工程專業施工施工企業的現狀是:懂消防技術規范、懂消防產品技術性能的人才匱乏,所以在對消防工程檢驗時,全系統的一次檢驗全部通過合格率較低,這也說明我們員工的業務素質較差,急需完善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人員的從業資格。這就要求各企業,特別是企業負責人,一定要抓緊對員工的業務培訓,建立培訓、考核制度,每季度不能少于一次。消防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在審查企業時,要把培訓做為一項主要內容來考核,查記錄、查試卷,并現場考試。新的消防工程專業施工企業資質等級標準重點強調了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經濟管理人員等具有技術職稱、專業技術經歷的重要性。例如對企業經理和總工程師就要求具有高級技術職稱或具有8年以上從事消防工程專業施工技術經歷,而且要求企業具有電氣、設備、水暖、氣體等方面的獲得過專業職稱的技術人員。可以說,人才就是生產力,人才就是金錢,人才就是事半功倍,人才才是保證企業工程質量優良、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基石和原動力。

四、關于規范市場問題

篇4

哈龍滅火系統自問世以來,由于在滅火方面具有濃度低、滅火效率高、不導電等優異性能,在世界各地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應用于大型電子計算機房、通訊機房、高低壓配電室、檔案館等重要場所。然而,大量的科學實驗證明哈龍對大氣臭氧層有破壞作用,有礙人類的生存環境。為保護人類健康及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聯合國制定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發達國家自1994年1月1日,停止生產和使用哈龍滅火劑,發展中國家則可延長到2010年。于是尋找新的滅火劑替代哈龍成為必然。目前哈龍滅火劑的替代物主要有兩大方向:一是以其他滅火系統替代哈龍滅火系統,如二氧化碳、細水霧等滅火系統。二是新型的“潔凈氣體”滅火劑和相應的滅火系統,如鹵代烴滅火系統、惰性氣體滅火系統。在各種潔凈滅火劑中,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是七氟丙烷和煙烙盡。

下面就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煙烙盡滅火系統和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對其滅火效率、系統投資、保護生命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并說明XXX片區樞紐樓的最佳氣體滅火系統的選擇是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和煙烙盡滅火系統都是使氧氣濃度下降,對燃燒產生窒息作用,從而撲滅火災的。七氟丙烷在火災中有抑制燃燒過程基本化學反應的能力,其分解物能夠中斷燃燒過程中化學連鎖反應的鏈傳遞,因而滅火能力強,滅火速度快。由此可見,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煙烙盡滅火系統和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是兩種不同的滅火機理,這兩種不同的滅火機理決定了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在設計濃度上要遠遠低于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和煙烙盡滅火系統。三種滅火系統的最小設計濃度7%、34%、37.5%。所以七氟丙烷的滅火效率是最高的,市場上經常使用的氣體滅火劑綜合性能如表1.1所示。

氣體滅火劑綜合性能對照表表1.1

滅火劑名稱

FM-200

(七氟丙烷)

CO2

(高壓)

INERGEN

(煙烙盡)

HALON

(哈龍)

生產廠家

美國大湖公司

國產

美國安素

國產

適用范圍

同1301,但由于惰性大,高度和氣瓶間距離均受一定限制

與`1301同,適用于無人區域

與1301同,但保護面積不可超過1000米2

A、B、C類及電氣火災,通常適用于無人區域

滅火方式

化學與物理

物理

物理

化學

設計濃度

8-10%

34-75%

37.5-42.8%

5-9.4%

滅火速度

最慢

最快

貯存壓力

2.5/4.2Mpa

5.8MPa

15Mpa

2.5/4.2Mpa

工作壓力

2.5/4.2Mpa

15Mpa

15Mpa

2.5/4.2Mpa

噴嘴壓力

≥0.8Mpa

≥1.4Mpa

≥0.8Mpa

酸性值

中等

最低

毒性值

中等(含氫氟酸)

LOAEL

10.5

濃度大于20%人員死亡

52

7.5

NOAEL

9.0

43

5.0

氣體產物

HF

CO2

N2、CO2、Ar2

HF、HBr

啟動產物

N2

N2

N2

N2

氣體與空氣重量比

5.8

1.51

1.22

5.05

影響系統投資的主要因素是系統設備投資、系統瓶站建筑投資及系統的維護保養費用等。目前市場上二氧化碳、煙烙盡與七氟丙烷的單價比為1:13:110。但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和煙烙盡滅火系統需要的滅火濃度高,自然滅火劑的用量就大。值得注意的是,煙烙盡滅火系統其氣體是以高壓氣態儲存的,其輸送距離可長達150米,大大超過了其它以液態儲存的滅火劑的輸送距離。所以它一套組合分配的裝置可以保護的防護區數量可以很多,這樣煙烙盡滅火系統的經濟性是顯而易見的。瓶站的建筑面積與滅火劑的用量是聯系在一起的,所以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需要的瓶站的建筑面積要大大小于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和煙烙盡滅火系統。但由于煙烙盡滅火系統保護的距離長,所以需要的瓶站的數量也少。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需要的儲存容器,系統體積大、重量高,需要瓶站的建筑面積大,瓶站的建筑投資大。關于系統的維護保養費用,10年時間二氧化碳、煙烙盡與七氟丙烷系統滅火劑的再充填的費用比約為1:4:85,所以二氧化碳和煙烙盡的再填充費用是相對低的。通過上述各方面比較煙烙盡滅火系統的系統投資是最低的。

在保護人身安全方面,七氟丙烷人未觀察到不良反應的濃度為9%,系統最小設計濃度為7%,煙烙盡人未觀察到不良反應的濃度為43%,系統最小設計濃度為37.5%,所以七氟丙烷和煙烙盡在防護區噴放對人體是相對安全的。但七氟丙烷在高溫條件下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HF,所以它使用時的濃度必須低于NOAEL值,而且滅火時的拖放時間不能過長。而二氧化碳在34%以上會使人窒息死亡。據統計,近幾年世界上由于火災中被二氧化碳窒息而死的人每年多達80余人。所以二氧化碳系統不適合人員出入較多的場所。

XXX片區樞紐樓需要氣體保護的區域多為通信機房、尋呼機房、交換機房等,工作人員和值班人員較多。六層以下多為商務中心等公共場所,人流量也較大。該建筑需要氣體保護的防護區多,空間也較大,組合分配的系統也多。綜合考慮以上各方面,雖然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具有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無腐蝕性、不污染環境等優點,但瓶組占地面積大、泄露點多,給以后的維修會帶來一系列的難度。而且氣體容易從液壓站的開口處流失,保證其滅火濃度也較難。滅火劑的沉降也較快,特別是在高度和空間較大的情況下,高處火災就難以撲滅。煙烙盡滅火系統雖然系統投資低,對人體安全等許多優點,但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完整的設計規范。所以該建筑采用的最適合的氣體滅火系統為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它的滅火效率高,對大氣臭氧層的損耗潛能值ODP值為零,對人體相對安全,瓶組占地面積小,但它只適用于撲滅固體表面火災,不適宜撲救固體深位火災。

2.七氟丙烷滅火系統設計

2.1工程概況

XXX片區樞紐樓地上十七層,地下兩層,裙房三層,輔房三層。建筑面積23000平米,建筑高度為67.7米。四層到十六層層高3.9米,其中七至十六層的通信機房、電力室、電池室、傳輸機房、LS機房、ATM機房、網管中心、軟件中心、計費中心和新技術發展用房,需要用氣體滅火系統進行保護,采用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對其進行保護。

根據《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設計規范》該建筑為一類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危險等級為中危險等級Ⅰ級。七層到十六層需要氣體保護的區域,設有防靜電地板,地板高0.5米,凈空高為3.4米(比例為5:34)。

2.2七氟丙烷(FM—200)滅火系統

2.2.1七氟丙烷氣體滅火劑性能及滅火機理

七氟丙烷滅火劑HFC-227ea(美國商標名稱為FM-200)是一種無色無味、低毒性、電絕緣性好,無二次污染的氣體,對大氣臭氧層的耗損潛能值(ODP)為零。其化學結構式為CF3-CHF-CF3。在一定壓強下呈液態儲存。在火災中具有抑制燃燒過程基本化學反應的能力,其分解產物能夠中斷燃燒過程中化學連鎖反應的鏈傳遞,因而滅火能力強、滅火速度快。

2.2.2七氟丙烷滅火系統工作程序及原理

當防護區發生火災時,滅火系統有三種啟動方式:

自動啟動:此時感溫探測器、感煙探測器發出火災信號報警,經甄別后由報警和滅火控制裝置發出聲光報警,下達聯動指令,關閉聯鎖設備,發出滅火指令,延遲0-30秒電磁閥動作,啟動啟動容器和分區選擇閥,釋放啟動氣體,開啟各儲氣瓶容器閥,從而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手動啟動:將滅火控制盤的控制方式選擇鍵撥到“手動”位置。此時自動控制無從執行。操作滅火控制盤上的滅火手動按鈕,仍將按上述即定程序實施滅火。一般情況,保護區門外設有手動控制盒。盒內設緊急啟動按鈕和緊急停止按鈕。在延遲時間終了前可執行緊急停止。

應急啟動:在滅火控制裝置不能發出滅火指令時,可進行應急啟動。此時,人為啟動聯動設備,拔下電磁啟動器上的保險蓋,壓下電磁鐵芯軸。釋放啟動氣體,開啟整個滅火系統,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2.3系統設計

2.3.1滅火方式

按防護區的特征和滅火方式采用全淹沒滅火系統,管網輸送方式為組合分配系統。

全淹沒滅火系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向防護區噴放設計規定用量的七氟丙烷,并使其均勻的充滿整個防護區的滅火系統。組合分配系統是用一套七氟丙烷的儲存裝置通過管網的選擇分配,保護兩個或兩個以上防護區的滅火系統。優點是減少滅火劑的用量,大大節省系統投資。因為本建筑需要氣體保護的機房較多多,所以采用組合分配系統最為經濟可行。

2.3.2防護區的劃分

《規范》中規定:防護區宜以固定的單個封閉空間劃分;當同一區間的吊頂層和地板下需同時保護時,可合為一個防護區;當采用管網滅火系統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500m2,容積不宜大于2000m3。

根據《規范》規定,把該組合分配系統四個系統中各個防護區的劃分歸納于下表,其中最大保護區的面積為310.25m2,容積為1210m3。

系統劃分表表2.1

系統(一)

系統(二)

編號

保護區名稱

樓層

編號

保護區名稱

樓層

1

左LS機房

7F

1

左傳輸機房

9F

2

右LS機房

7F

2

右傳輸機房

9F

3

電池室

8F

3

左ATM機房

10F

4

小電力室

8F

4

右ATM機房

10F

5

大電力室

8F

5

左同步網監控中心

11F

6

主機房

11F

7

右同步網監控中心

11F

注:防護區的工作區和地板下均設置噴頭和探測器,防護區設有彈簧門不需單設泄壓口。

2.3.3管網系統

本系統的管網布置為非均衡管網,但工作區和地板下的管網布置都為均衡管網。《規范》中規定,均衡管網要符合下列要求:

①管網中各個噴頭的流量相等;

②在管網上,從第一分流點至各噴頭的管道阻力損失,其相互間的最大差值不應大于20%。

管網設計布置為均衡系統有利于滅火劑在防護區噴放均勻,利于滅火。可不考慮管網中的剩余量,做到節省。可只選用一種規格的噴頭,只計算“最不利點”的阻力損失就可以了。雖然對整個系統來說是非均衡管網,但因把工作區和地板下都盡量布置為均衡,所以該系統工作區中的噴頭型號相同,地板下的噴頭型號相同,工作區和地板下為不同型號的噴頭。在管網設計時,考慮到經濟性,應盡量減少管段長度,減少彎頭數量。做到管網布置合理、經濟。

2.3.4增壓方式

根據《規范》規定: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應采用氮氣增壓輸送。氮氣的含水量不應大于0.006%。額定增壓壓力選用4.2±0.125MPa級別。

2.3.5系統組件

系統主要組件有:啟動鋼瓶組、儲氣鋼瓶組以及單向閥、壓力繼電器、選擇閥、泄氣卸壓閥、金屬軟管、集流管、噴頭及管路附件、滅火劑輸送管網、儲氣鋼瓶架、啟動鋼瓶架等。

啟動鋼瓶組由電動啟動閥、電磁閥、壓力表組成。儲氣鋼瓶組由容器閥、導管、鋼瓶組成。單向閥包括氣控單向閥和液流單向閥。

2.4系統設計與管網計算2.4.1系統設計計算

系統(一):

(一)確定滅火設計濃度

依據《七氟丙烷潔凈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

取C%=8%

(二)計算保護空間實際容積

1區、2區、3區、5區容積相同:

V5區=14.8×22.4×3.9=1292.93(m3)其中地板下:165.76m3工作區:1127.17m3

4區容積:

V4區=(7.6×21.6-8.2×0.9)×3.9=611(m3)其中地板下:78.33m3工作區:532.67m3

(三)計算滅火劑設計用量

依據《規范》中規定W=K×(V/S)×C/(100-C)

其中K=1,S=0.1269+0.000513×20℃=0.13716(m3/kg)

1區、2區、3區、5區滅火劑設計用量相同:

W=1×(1292.93/0.13716)×8/(100-8)=819.69(kg)

其中地板下:104.7kg工作區:714.99kg

根據單瓶設計儲量為819.69Kg/59Kg/瓶=13.89(瓶)

需要14只儲瓶,所以W取826kg

工作區W1=720(kg)地板下W2=106(kg)

4區滅火劑設計用量:

W=1×(611/0.13716)×8/(100-8)=387.4(kg)

根據單瓶設計儲量為387.4Kg/59Kg/瓶=6.57(瓶)

需要7只儲瓶,所以W取413kg

工作區W1=360(kg)地板下W2=53(kg)

(四)設定滅火噴放時間

依據《規范》規定,取t=7s

(五)設定噴頭布置與數量

選用JP型噴頭,其保護半徑為7.5m,最大保護高度為5m。工作區布置8只噴頭,按保護區平面均勻噴灑布置噴頭。地板下與工作區的布置形式相同。

(六)選定滅火劑儲存瓶規格及數量

1區、2區、3區、5區相同

根據W=819.69kg,選用JR-100/59儲存瓶14只。

4區:

根據W=387.4kg,選用JR-100/59儲存瓶7只。

(七)繪制管網設計圖,見附圖

(八)計算管道平均設計流量

(1)1區、2區、3區、5區相同:

主干管:QW=W/t=819.69/7=117.1(kg/s)

支管:工作區:Q1-2=714.99/7=102.14(kg/s)

Q2-3=51.07(kg/s)

Q3-4=25.535(kg/s)

Q4-5=12.7677(kg/s)

地板下:Q1-2′=104.7/7=14.96(kg/s)

Q2′-3′=7.48(kg/s)

Q3′-4′=3.739(kg/s)

Q4′-5′=1.8696(kg/s)

儲瓶出流管:QP=819.69/14/7=8.36(kg/s)

4區:

主干管:QW=W/t=413/7=59(kg/s)

支管:工作區:Q1-2=360/7=51.43(kg/s)

Q2-3=25.714(kg/s)

Q3-4=12.857(kg/s)

Q4-5=6.4286(kg/s)

地板下:Q1-2′=53/7=7.57(kg/s)

Q2′-3′=3.7857(kg/s)

Q3′-4′=1.8929(kg/s)

Q4′-5′=0.9464(kg/s)

儲瓶出流管:QP=413/7/7=8.43(kg/s)

(九)選擇管網管道通徑,標于圖上

(十)計算充裝率

系統設置用量:WS=W+W1+W2

儲瓶內剩余量:W1=n×3.5=14×3.5=49(kg)

管網內剩余量:W2=8×2.9×0.49×1.04=16.55(kg)

WS=819.69+49+16.55=885.24(kg)

充裝率η=885.24/(14×0.1)=632.31(kg/m3)

(十一)計算管網管道內容積

依據管網計算圖。

1區VP1′=29.8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3.42=0.489(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Ⅰ=VP1′+VP2′=0.546(m3)

2區:VP1′=24.5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1.96=0.41(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Ⅱ=VP1′+VP2′=0.467(m3)

3區:VP1′=27.3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1.96=0.434(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Ⅲ=VP1′+VP2′=0.491(m3)

4區:VP1′=37.45×8.33+3.53×4.7+5.35×2×3.42+1.85×4×1.96+2.675×8×1.19=0.4(m3)

VP2′=6.43×1.19+5.35×2×0.8+1.85×4×0.49+2.675×8×0.31=0.0265(m3)

VPⅣ=VP1′+VP2′=0.4265(m3)

5區:VP1′=21.8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1.96=0.3885(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Ⅴ=VP1′+VP2′=0.4455(m3)

(十二)選用儲瓶增壓壓力

依據《規范》中規定,選用P。=4.3MPa(絕壓)

(十三)計算全部儲瓶氣相總容積

1區、2區、3區、5區相同

依據《規范》中公式:V。=n×Vb×(1—η/γ)

=14×0.1×(1—632.31/1407)=0.77(m3)

4區:

依據《規范》中公式:V。=n×Vb×(1—η/γ)

=7×0.1×(1—632.31/1407)=0.385(m3)

(十四)計算“過程中點”儲瓶內壓力(噴放七氟丙烷設計用量50%時的“過程中點”)

1區:Pm1=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546]=2.06MPa(絕壓)

2區:Pm2=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467]=2.175MPa(絕壓)

3區:Pm3=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491]=2.133MPa(絕壓)

4區:Pm4=P。V。/[V。+W/(2×γ)+VP]

=4.3×0.385/[0.385+413/(2×1407)+0.4265]=1.723MPa(絕壓)

5區:Pm5=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4455]=2.2MPa(絕壓)

(十五)計算管路阻力損失

⑴a-b管段

1區、2區、3區、4區、5區:

(P/L)a-b=0.0029(MPa/m)La-b=3.6+3.5+0.5=7.6(m)

Pa-b=0.02204(MPa)

工作區:

⑵b-1管段

1區:(P/L)b-1=0.011(MPa/m)

Lb-1=24.807+10+5×6.4+1.9=68.707(m)

Pb-1=(P/L)b-1×Lb-1=0.011×68.707=0.756(MPa)

2區:(P/L)b-1=0.011(MPa/m)

Lb-1=19.507+10+4×6.4+2.1=57.2(m)

Pb-1=(P/L)b-1×Lb-1=0.011×57.2=0.63(MPa)

3區:(P/L)b-1=0.011(MPa/m)

Lb-1=22.307+10+3×6.4+2.1=53.407(m)

Pb-1=(P/L)b-1×Lb-1=0.011×53.407=0.59(MPa)

4區:(P/L)b-1=0.0031(MPa/m)

Lb-1=32.45+10+4×5.2+2.1=65.15(m)

Pb-1=(P/L)b-1×Lb-1=0.011×65.15=0.2(MPa)

5區:(P/L)b-1=0.011(MPa/m)

Lb-1=16.807+10+3×6.4+2.1=48.107(m)

Pb-1=(P/L)b-1×Lb-1=0.011×48.107=0.53(MPa)

⑶1-2管段

1區、2區、3區、5區:

(P/L)1-2=0.009(MPa/m)

L1-2=7.4+2.1=9.5(m)

P1-2=0.009×9.5=0.0855(MPa)

4區:

(P/L)1-2=0.0085(MPa/m)

L1-2=3.53+5.2+0.6=9.33(m)

P1-2=0.0085×9.33=0.0793(MPa)

⑷2-3管段

1區2區3區5區:

(P/L)2-3=0.007(MPa/m)

L2-3=5.6+7.3+0.6=13.5(m)

P2-3=0.007×13.5=0.0945(MPa)

4區:

(P/L)2-3=0.006(MPa/m)

L2-3=5.35+5.8+0.5=11.65(m)

P2-3=0.006×11.65=0.0699(MPa)

⑸3-4管段

1區2區3區5區:

(P/L)3-4=0.005(MPa/m)

L3-4=3.675+5.8+0.5=9.975(m)

P3-4=0.005×9.975=0.0499(MPa)

4區:

(P/L)3-4=0.0058(MPa/m)

L3-4=1.85+5+0.4=7.25(m)

P3-4=0.0058×7.25=0.042(MPa)

⑹4-5管段

1區:

(P/L)4-5=0.0005(MPa/m)

L4-5=2.8+0.2+5+3.5=11.5(m)

P4-5=0.0005×11.5=0.006(MPa)

2區、3區、5區:

(P/L)4-5=0.0045(MPa/m)

L4-5=2.8+0.2+5+0.4+3.5=11.9(m)

P4-5=0.0045×11.9=0.05355(MPa)

4區:

(P/L)4-5=0.0049(MPa/m)

L4-5=2.675+4+0.3+0.2+2.8=9.975(m)

P4-5=0.0049×9.975=0.049(MPa)

工作區管道阻力損失:

1區:∑P1=1.014(MPa)

2區:∑P1=0.9355(MPa)

3區:∑P1=0.9(MPa)

4區:∑P1=0.462(MPa)

5區:∑P1=0.84(MPa)

地板下:

1區、2區、3區、5區:

⑴1-2′管段

(P/L)1-2′=0.007(MPa/m)

L1-2′=10.3+3.5+2.1=15.9(m)

P1-2′=0.007×15.9=0.1113(MPa)

⑵2′-3′管段

(P/L)2′-3′=0.006(MPa/m)

L2′-3′=5.6+4+0.3=9.9(m)

P2′-3′=0.006×9.9=0.594(MPa)

⑶3′-4′管段

(P/L)3′-4′=0.0046(MPa/m)

L3′-4′=3.675+3.2+0.3=7.175(m)

P3′-4′=0.0046×7.175=0.033(MPa)

⑷4′-5′管段

(P/L)4′-5′=0.004(MPa/m)

L4′-5′=2.8+0.2+1.8+2.5+0.2=7.5(m)

P4′-5′=0.004×7.5=0.03(MPa)

4區:

⑴1-2′管段

(P/L)1-2′=0.0065(MPa/m)

L1-2′=3.53+2.9+1.7+0.9+2.8=11.83(m)

P1-2′=0.0065×11.83=0.0769(MPa)

⑵2′-3′管段

(P/L)2′-3′=0.0055(MPa/m)

L2′-3′=5.35+3.2+0.3=8.85(m)

P2′-3′=0.0055×8.85=0.0487(MPa)

⑶3′-4′管段

(P/L)3′-4′=0.005(MPa/m)

L3′-4′=1.85+2.5+0.2=4.55(m)

P3′-4′=0.005×4.55=0.0227(MPa)

⑷4′-5′管段

(P/L)4′-5′=0.0041(MPa/m)

L4′-5′=2.675+0.2+1.5+2+0.2=6.575(m)

P4′-5′=0.0041×6.575=0.027(MPa)

地板下管道阻力損失:

1區:∑P2=1.012(MPa)

2區:∑P2=0.8857(MPa)

3區:∑P2=0.85(MPa)

4區:∑P2=0.4(MPa)

5區:∑P2=0.786(MPa)

(十六)計算高程壓頭

依據《規范》中公式:Ph=10-6Hγg

(H為噴頭高度相對“過程中點”儲瓶液面的位差)

1區、2區相同:

工作區:Ph1=10-6×(—1)×1407×9.81=—0.0138(MPa)

地板下:Ph2=10-6×(—4)×1407×9.81=—0.055(MPa)

3區、4區、5區相同:

工作區:Ph1=10-6×(2.8)×1407×9.81=0.0386(MPa)

地板下:Ph2=10-6×(—0.1)×1407×9.81=—0.00138(MPa)

(十七)計算噴頭工作壓力

依據《規范》中公式:Pc=Pm—(∑P±Ph)

1區:工作區:Pc1=2.06—1.014+0.0138=1.06(MPa)

地板下:Pc2=2.06—1.012+0.055=1.103(MPa)

2區:工作區:Pc1=2.175—0.9355+0.0138=1.25(MPa)

地板下:Pc2=2.175—0.8857+0.055=1.34(MPa)

3區:工作區:Pc1=2.133—0.9—0.0386=1.193(MPa)

地板下:Pc2=2.133—0.85+0.00138=1.283(MPa)

4區::工作區:Pc1=1.723—0.4622—0.0386=1.22(MPa)

地板下:Pc2=1.723—0.4+0.00138=1.32(MPa)

5區::工作區:Pc1=2.2—0.84—0.0386=1.32(MPa)

地板下:Pc2=2.2—0.786+0.00138=1.415(MPa)

(十八)驗算設計計算結果

依據《規范》規定,應滿足下列條件:

⑴Pc≥0.8MPa(絕壓)

⑵Pc≥Pm/2

1區:Pm1/2=1.03MPa2區:Pm2/2=1.0875MPa

3區:Pm3/2=1.0665MPa4區:Pm4/2=0.8615MPa

5區:Pm5/2=1.1MPa

各防護區均滿足,所以合格。

(十九)計算噴頭計算面積及確定噴頭規格

根據《規范》規定:依據Pc查“七氟丙烷JP-6—36型噴頭流量曲線”確定噴頭計算單位面積流量q(kg/s·cm2)。然后通過F=Q/q得出噴頭計算面積,從而確定噴頭規格。Q為噴頭平均設計流量。

1區:工作區:qc1=2.1(kg/s·cm2)Qc1=12.7677(kg/s)

Fc1=6.08(cm2)噴頭規格為JP-36型

地板下:qc2=2.15(kg/s·cm2)Qc2=1.8696(kg/s)

Fc2=0.87(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2區:工作區:qc1=2.4(kg/s·cm2)Qc1=12.7677(kg/s)

Fc1=5.32(cm2)噴頭規格為JP-34型

地板下:qc2=2.5(kg/s·cm2)Qc2=1.8696(kg/s)

Fc2=0.748(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3區:工作區:qc1=2.25(kg/s·cm2)Qc1=12.7677(kg/s)

Fc1=5.68(cm2)噴頭規格為JP-36型

地板下:qc2=2.45(kg/s·cm2)Qc2=1.8696(kg/s)

Fc2=0.763(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4區:工作區:qc1=2.4(kg/s·cm2)Qc1=6.4286(kg/s)

Fc1=2.679(cm2)噴頭規格為JP-24型

地板下:qc2=2.5(kg/s·cm2)Qc2=0.9464(kg/s)

Fc2=0.379(cm2)噴頭規格為JP-9型

5區:工作區:qc1=2.5(kg/s·cm2)Qc1=12.7677(kg/s)

Fc1=5.11(cm2)噴頭規格為JP-32型

地板下:qc2=2.55(kg/s·cm2)Qc2=1.8696(kg/s)

Fc2=0.733(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二十)計算達到設計濃度實際噴放時間及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

1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6型,噴口計算面積6.413(cm2)

噴頭流量Q=6.413×2.1=13.467(kg/s)

支管流量為13.467×8=107.738(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07.738=6.64(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64=15.78(kg/s)

噴頭流量為15.78/8=1.97(kg/s)

Fc=1.97/2.15=0.917(cm2)

噴頭校核為規格為JP-14型

2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4型,噴口計算面積5.72(cm2)

噴頭流量Q=5.72×2.4=13.728(kg/s)

支管流量為13.728×8=109.824(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09.824=6.51(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51=16.08(kg/s)

噴頭流量為16.08/8=2.01(kg/s)

Fc=2.01/2.5=0.8(cm2)

噴頭規格為JP-13型

3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4型,噴口計算面積5.72(cm2)

噴頭流量Q=5.72×2.25=12.87(kg/s)

支管流量為12.87×8=102.96(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02.96=6.944(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944=15.077(kg/s)

噴頭流量為15.077/8=1.885(kg/s)

Fc=1.885/2.45=0.769(cm2)

噴頭規格為JP-13型

4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24型,噴口計算面積2.85(cm2)

噴頭流量Q=2.85×2.4=6.84(kg/s)

支管流量為6.84×8=54.72(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360/54.72=6.58(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53/6.58=8.056(kg/s)

噴頭流量為8.056/8=1.007(kg/s)

Fc=1.007/2.5=0.403(cm2)

噴頭規格校核為JP-10型

5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4型,噴口計算面積5.72(cm2)

噴頭流量Q=5.72×2.5=14.3(kg/s)

支管流量為14.3×8=114.4(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14.4=6.25(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25=16.75(kg/s)

噴頭流量為16.75/8=2.094(kg/s)

Fc=2.094/2.55=0.8212(cm2)

噴頭規格為JP-14型

系統(二):

(一)確定滅火設計濃度

依據《七氟丙烷潔凈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取C=8%

(二)計算保護空間實際容積

1區、2區、3區、4區、5區、7區容積相同:

V1區=14.8×22.4×3.9=1292.93(m3)其中地板下:165.76m3工作區:1127.17m3

6區容積:

V4區=(7.6×21.6-8.2×0.9)×3.9=611(m3)其中地板下:78.33m3工作區:532.67m3

(三)計算滅火劑設計用量

依據《規范》中規定W=K×(V/S)×C/(100-C)

其中K=1,S=0.1269+0.000513×20℃=0.13716(m3/kg)

1區、2區、3區、4區、5區、7區滅火劑設計用量相同:

W=1×(1292.93/0.13716)×8/(100-8)=819.69(kg)

其中地板下:W2=104.7kg工作區:W1=714.99kg

根據單瓶設計儲量為819.69Kg/59Kg/瓶=13.89(瓶)

需要14只儲瓶,所以W取826kg

工作區W1=720(kg)地板下W2=106(kg)

6區滅火劑設計用量:

W=1×(611/0.13716)×8/(100-8)=387.4(kg)

根據單瓶設計儲量為387.4Kg/59Kg/瓶=6.57(瓶)

需要7只儲瓶,所以W取413kg

工作區W1=360(kg)地板下W2=53(kg)

(四)設定滅火噴放時間

依據《規范》規定,取t=7s

(五)設定噴頭布置與數量

選用JP型噴頭,其保護半徑為7.5m,最大保護高度為5m。工作區布置8只噴頭,按保護區均勻噴灑布置噴頭。地板下與工作區的布置形式相同。

(六)選定滅火劑儲存瓶規格及數量

1區、2區、3區、4區、5區、7區相同:

根據W=819.69kg,選用JR-100/59儲存瓶14只。

6區:

根據W=387.4kg,選用JR-100/59儲存瓶7只。

(七)繪出管網計算圖,見附圖

(八)計算管道平均設計流量

(1)1區、2區、3區、4區、5區、7區相同:

主干管:QW=W/t=819.69/7=117.1(kg/s)

支管:工作區:Q1-2=714.99/7=102.14(kg/s)

Q2-3=51.07(kg/s)

Q3-4=25.535(kg/s)

Q4-5=12.7677(kg/s)

地板下:Q1-2′=104.7/7=14.96(kg/s)

Q2′-3′=7.48(kg/s)

Q3′-4′=3.739(kg/s)

Q4′-5′=1.8696(kg/s)

儲瓶出流管:QP=819.69/14/7=8.36(kg/s)

6區:

主干管:QW=W/t=413/7=59(kg/s)

支管:工作區:Q1-2=360/7=51.43(kg/s)

Q2-3=25.714(kg/s)

Q3-4=12.857(kg/s)

Q4-5=6.4286(kg/s)

地板下:Q1-2′=53/7=7.57(kg/s)

Q2′-3′=3.7857(kg/s)

Q3′-4′=1.8929(kg/s)

Q4′-5′=0.9464(kg/s)

儲瓶出流管:QP=413/7/7=8.43(kg/s)

(九)選擇管網管道通徑,標于圖上

(十)計算充裝率

系統設置用量:WS=W+W1+W2

儲瓶內剩余量:W1=n×3.5=14×3.5=49(kg)

管網內剩余量:W2=8×2.9×0.49×1.04=16.55(kg)

WS=819.69+49+16.55=885.24(kg)

充裝率η=885.24/(14×0.1)=632.31(kg/m3)

(十一)計算管網管道內容積

依據管網計算圖。

1區:VP1′=32.1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3.42=0.508(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Ⅰ=VP1′+VP2′=0.565(m3)

2區:VP1′=29.6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1.96=0.443(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Ⅱ=VP1′+VP2′=0.5(m3)

3區:VP1′=29.8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1.96=0.489(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Ⅲ=VP1′+VP2′=0.546(m3)

4區:VP1′=24.5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1.96=0.41(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Ⅳ=VP1′+VP2′=0.467(m3)

5區:VP1′=27.3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1.96=0.434(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Ⅴ=VP1′+VP2′=0.491(m3)

6區VP1′=37.45×8.33+3.53×4.7+5.35×2×3.42+1.85×4×1.96+2.675×8×1.19=0.4(m3)

VP2′=6.43×1.19+5.35×2×0.8+1.85×4×0.49+2.675×8×0.31=0.0265(m3)

VP6=VP1′+VP2′=0.4265(m3)

7區VP1′=21.807×8.33+7.4×8.33+5.6×2×4.7+3.675×4×3.42+2.8×8×1.96=0.3885(m3)

VP2′=10.3×1.96+5.6×2×1.19+3.675×4×0.8+2.8×8×0.49=0.057(m3)

VPⅦ=VP1′+VP2′=0.4455(m3)

(十二)選用儲瓶增壓壓力

依據《規范》中規定,選用P。=4.3MPa(絕壓)

(十三)計算全部儲瓶氣相總容積

1區、2區、3區、4區、5區、7區相同:

依據《規范》中公式:V。=n×Vb×(1—η/γ)

=14×0.1×(1—632.31/1407)=0.77(m3)

6區:

依據《規范》中公式:V。=n×Vb×(1—η/γ)

=7×0.1×(1—632.31/1407)=0.385(m3)

(十四)計算“過程中點”儲瓶內壓力

Pm=P。V。/[V。+W/(2×γ)+VP]

1區:Pm1=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565]=2.036MPa(絕壓)

2區:Pm2=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5]=2.121MPa(絕壓)

3區:Pm3=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546]=2.06MPa(絕壓)

4區:Pm4=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467]=2.166MPa(絕壓)

5區:Pm5=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491]=2.133MPa(絕壓)

6區Pm6=P。V。/[V。+W/(2×γ)+VP]

=4.3×0.385/[0.385+413/(2×1407)+0.4265]=1.7276MPa(絕壓)

7區PmⅦ=P。V。/[V。+W/(2×γ)+VP]

=4.3×0.77/[0.77+819.69/(2×1407)+0.4455]=2.197MPa(絕壓)

(十五)計算管路阻力損失

⑴a-b管段

1區、2區、3區、4區、5區、6區、7區:

(P/L)a-b=0.0029(MPa/m)La-b=3.6+3.5+0.5=7.6(m)

Pa-b=0.02204(MPa)

工作區:

⑵b-1管段

1區:(P/L)b-1=0.011(MPa/m)

Lb-1=27.107+10+5×6.4+1.9=71.007(m)

Pb-1=(P/L)b-1×Lb-1=0.011×71.007=0.78(MPa)

2區:(P/L)b-1=0.011(MPa/m)

Lb-1=24.607+10+4×6.4+2.1=62.307(m)

Pb-1=(P/L)b-1×Lb-1=0.011×62.307=0.685(MPa)

3區:(P/L)b-1=0.011(MPa/m)

Lb-1=24.807+10+4×6.4+2.1=62.307(m)

Pb-1=(P/L)b-1×Lb-1=0.011×68.707=0.685(MPa)

4區:(P/L)b-1=0.011(MPa/m)

Lb-1=19.507+10+4×6.4+2.1=57.2(m)

Pb-1=(P/L)b-1×Lb-1=0.011×57.2=0.63(MPa)

5區:(P/L)b-1=0.011(MPa/m)

Lb-1=22.307+10+3×6.4+2.1=53.407(m)

Pb-1=(P/L)b-1×Lb-1=0.011×53.407=0.59(MPa)

6區:(P/L)b-1=0.0031(MPa/m)

Lb-1=32.45+10+4×5.2+2.1=65.15(m)

Pb-1=(P/L)b-1×Lb-1=0.011×65.15=0.2(MPa)

7區:(P/L)b-1=0.011(MPa/m)

Lb-1=16.807+10+3×6.4+2.1=48.107(m)

Pb-1=(P/L)b-1×Lb-1=0.011×48.107=0.53(MPa)

⑶1-2管段

1區、2區、3區、4區、5區、7區:

(P/L)1-2=0.009(MPa/m)

L1-2=7.4+2.1=9.5(m)

P1-2=0.009×9.5=0.0855(MPa)

6區:

(P/L)1-2=0.0085(MPa/m)

L1-2=3.53+5.2+0.6=9.33(m)

P1-2=0.0085×9.33=0.0793(MPa)

⑷2-3管段

1區、2區、3區、4區、5區、7區:

(P/L)2-3=0.007(MPa/m)

L2-3=5.6+7.3+0.6=13.5(m)

P2-3=0.007×13.5=0.0945(MPa)

6區:

(P/L)2-3=0.006(MPa/m)

L2-3=5.35+5.8+0.5=11.65(m)

P2-3=0.006×11.65=0.0699(MPa)

⑸3-4管段

1區、2區、3區、4區、5區、7區:

(P/L)3-4=0.005(MPa/m)

L3-4=3.675+5.8+0.5=9.975(m)

P3-4=0.005×9.975=0.0499(MPa)

6區:

(P/L)3-4=0.0058(MPa/m)

L3-4=1.85+5+0.4=7.25(m)

P3-4=0.0058×7.25=0.042(MPa)

⑹4-5管段

1區、3區:

(P/L)4-5=0.0005(MPa/m)

L4-5=2.8+0.2+5+3.5=11.5(m)

P4-5=0.0005×11.5=0.006(MPa)

2區、4區、5區、7區:

(P/L)4-5=0.0045(MPa/m)

L4-5=2.8+0.2+5+0.4+3.5=11.9(m)

P4-5=0.0045×11.9=0.05355(MPa)

6區:

(P/L)4-5=0.0049(MPa/m)

L4-5=2.675+4+0.3+0.2+2.8=9.975(m)

P4-5=0.0049×9.975=0.049(MPa)

工作區管道阻力損失:

1區:∑P1=1.04(MPa)

2區:∑P1=0.99(MPa)

3區:∑P1=0.92(MPa)

4區:∑P1=0.9355(MPa)

5區:∑P1=0.9(MPa)

6區:∑P1=0.462(MPa)

7區:∑P1=0.84(MPa)

地板下:

1區、2區、3區、4區、5區、7區:

⑴1-2′管段

(P/L)1-2′=0.007(MPa/m)

L1-2′=10.3+3.5+2.1=15.9(m)

P1-2′=0.007×15.9=0.1113(MPa)

⑵2′-3′管段

(P/L)2′-3′=0.006(MPa/m)

L2′-3′=5.6+4+0.3=9.9(m)

P2′-3′=0.006×9.9=0.594(MPa)

⑶3′-4′管段

(P/L)3′-4′=0.0046(MPa/m)

L3′-4′=3.675+3.2+0.3=7.175(m)

P3′-4′=0.0046×7.175=0.033(MPa)

⑷4′-5′管段

(P/L)4′-5′=0.004(MPa/m)

L4′-5′=2.8+0.2+1.8+2.5+0.2=7.5(m)

P4′-5′=0.004×7.5=0.03(MPa)

6區:

⑴1-2′管段

(P/L)1-2′=0.0065(MPa/m)

L1-2′=3.53+2.9+1.7+0.9+2.8=11.83(m)

P1-2′=0.0065×11.83=0.0769(MPa)

⑵2′-3′管段

(P/L)2′-3′=0.0055(MPa/m)

L2′-3′=5.35+3.2+0.3=8.85(m)

P2′-3′=0.0055×8.85=0.0487(MPa)

⑶3′-4′管段

(P/L)3′-4′=0.005(MPa/m)

L3′-4′=1.85+2.5+0.2=4.55(m)

P3′-4′=0.005×4.55=0.0227(MPa)

⑷4′-5′管段

(P/L)4′-5′=0.0041(MPa/m)

L4′-5′=2.675+0.2+1.5+2+0.2=6.575(m)

P4′-5′=0.0041×6.575=0.027(MPa)

地板下管道阻力損失:

1區:∑P2=1.036(MPa)

2區:∑P2=1.009(MPa)

3區:∑P2=1.012(MPa)

4區:∑P2=0.8857(MPa)

5區:∑P2=0.85(MPa)

6區:∑P2=0.4(MPa)

7區:∑P2=0.786(MPa)

(十六)計算高程壓頭

依據《規范》中公式:Ph=10-6Hγg

(H為噴頭高度相對“過程中點”儲瓶液面的位差)

1區、2區:

工作區:Ph1=10-6×(—4.9)×1407×9.81=—0.069(MPa)

地板下:Ph2=10-6×(—7.9)×1407×9.81=—0.11(MPa)

3區、4區:

工作區:Ph1=10-6×(—1)×1407×9.81=—0.0138(MPa)

地板下:Ph2=10-6×(—4)×1407×9.81=—0.055(MPa)

5區、6區、7區:

工作區:Ph1=10-6×(2.8)×1407×9.81=0.0386(MPa)

地板下:Ph2=10-6×(—0.1)×1407×9.81=—0.00138(MPa)

(十七)計算噴頭工作壓力

依據《規范》中公式:Pc=Pm—(∑P±Ph)

1區:工作區:Pc1=2.036—1.04+0.069=1.065(MPa)

地板下:Pc2=2.036—1.036+0.11=1.11(MPa)

2區:工作區:Pc1=2.121—0.99+0.069=1.2(MPa)

地板下:Pc2=2.121—1.009+0.11=1.222(MPa)

3區:工作區:Pc1=2.06—0.92+0.0138=1.154(MPa)

地板下:Pc2=2.06—1.012+0.055=1.103(MPa)

4區:工作區:Pc1=2.166—0.9355+0.0138=1.244(MPa)

地板下:Pc2=2.166—0.8857+0.055=1.335(MPa)

5區:工作區:Pc1=2.133—0.9—0.0386=1.193(MPa)

地板下:Pc2=2.133—0.85+0.00138=1.283(MPa)

6區:工作區:Pc1=1.73—0.4622—0.0386=1.23(MPa)

地板下:Pc2=1.73—0.4+0.00138=1.33(MPa)

7區:工作區:Pc1=2.197—0.84—0.0386=1.317(MPa)

地板下:Pc2=2.197—0.786+0.00138=1.412(MPa)

(十八)驗算設計計算結果

依據《規范》規定,應滿足下列條件:

⑴Pc≥0.8MPa(絕壓)

⑵Pc≥Pm/2

1區:PmⅠ/2=1.018MPa2區:PmⅡ/2=1.0605MPa

3區:PmⅢ/2=1.03MPa4區:PmⅣ/2=1.083MPa

5區:PmⅤ/2=1.0665MPa6區:Pm6/2=0.864MPa

7區:PmⅦ/2=1.0985MPa

各防護區均滿足,所以合格。

(十九)計算噴頭計算面積及確定噴頭規格

根據《規范》規定:依據Pc查“七氟丙烷JP-6—36型噴頭流量曲線”確定噴頭計算單位面積流量q(kg/s·cm2)。然后通過F=Q/q得出噴頭計算面積,從而確定噴頭規格。Q為噴頭平均設計流量。

1區:工作區:qc1=2.1(kg/s·cm2)Qc1=12.7677(kg/s)

Fc1=6.08(cm2)噴頭規格為JP-36型

地板下:qc2=2.2(kg/s·cm2)Qc2=1.8696(kg/s)

Fc2=0.85(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2區:工作區:qc1=2.25(kg/s·cm2)Qc1=12.7677(kg/s)

Fc1=5.675(cm2)噴頭規格為JP-36型

地板下:qc2=2.4(kg/s·cm2)Qc2=1.8696(kg/s)

Fc2=0.779(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3區:工作區:qc1=2.3(kg/s·cm2)Qc1=12.7677(kg/s)

Fc1=5.55(cm2)噴頭規格為JP-34型

地板下:qc2=2.2(kg/s·cm2)Qc2=1.8696(kg/s)

Fc2=0.85(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4區:工作區:qc1=2.4(kg/s·cm2)Qc1=12.7677(kg/s)

Fc1=5.32(cm2)噴頭規格為JP-34型

地板下:qc2=2.5(kg/s·cm2)Qc2=1.8696(kg/s)

Fc2=0.748(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5區:工作區:qc1=2.25(kg/s·cm2)Qc1=12.7677(kg/s)

Fc1=5.67(cm2)噴頭規格為JP-36型

地板下:qc2=2.45(kg/s·cm2)Qc2=1.8696(kg/s)

Fc2=0.763(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6區:工作區:qc1=2.4(kg/s·cm2)Qc1=6.4286(kg/s)

Fc1=2.679(cm2)噴頭規格為JP-24型

地板下:qc2=2.5(kg/s·cm2)Qc2=0.9464(kg/s)

Fc2=0.379(cm2)噴頭規格為JP-9型

7區:工作區:qc1=2.5(kg/s·cm2)Qc1=12.7677(kg/s)

Fc1=5.11(cm2)噴頭規格為JP-34型

地板下:qc2=2.55(kg/s·cm2)Qc2=1.8696(kg/s)

Fc2=0.733(cm2)噴頭規格為JP-13型

(二十)計算達到設計濃度實際噴放時間及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

1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6型,噴口計算面積6.413(cm2)

噴頭流量Q=6.413×2.1=13.467(kg/s)

支管流量為13.467×8=107.738(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07.738=6.64(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64=15.78(kg/s)

噴頭流量為15.78/8=1.97(kg/s)

Fc=1.97/2.2=0.895(cm2)

噴頭校核為規格為JP-14型

2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6型,噴口計算面積6.413(cm2)

噴頭流量Q=6.413×2.25=14.429(kg/s)

支管流量為14.429×8=115.434(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15.434=6.194(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194=16.903(kg/s)

噴頭流量為16.903/8=2.11(kg/s)

Fc=2.11/2.4=0.88(cm2)

噴頭規格為JP-13型

3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4型,噴口計算面積5.72(cm2)

噴頭流量Q=5.72×2.3=13.156(kg/s)

支管流量為13.156×8=105.248(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05.248=6.793(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793=15.412(kg/s)

噴頭流量為15.412/8=1.9265(kg/s)

Fc=1.9265/2.2=0.876(cm2)

噴頭校核為規格為JP-14型

4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4型,噴口計算面積5.72(cm2)

噴頭流量Q=5.72×2.4=13.728(kg/s)

支管流量為13.728×8=109.824(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09.824=6.51(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51=16.082(kg/s)

噴頭流量為16.082/8=2.01(kg/s)

Fc=2.01/2.5=0.804(cm2)

噴頭規格為JP-13型

5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6型,噴口計算面積6.413(cm2)

噴頭流量Q=6.413×2.25=14.429(kg/s)

支管流量為14.429×8=115.434(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15.434=6.194(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194=16.9(kg/s)

噴頭流量為16.9/8=2.11(kg/s)

Fc=2.11/2.45=0.8624(cm2)

噴頭規格為JP-14型

6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24型,噴口計算面積2.85(cm2)

噴頭流量Q=2.85×2.4=6.84(kg/s)

支管流量為6.84×8=54.72(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360/54.72=6.58(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53/6.58=8.056(kg/s)

噴頭流量為8.056/8=1.007(kg/s)

Fc=1.007/2.5=0.403(cm2)

噴頭規格校核為JP-10型

7區:工作區噴頭型號為JP-34型,噴口計算面積5.72(cm2)

噴頭流量Q=5.72×2.5=14.3(kg/s)

支管流量為14.3×8=114.4(kg/s)

實際噴放時間為t=714.99/114.4=6.25(s)

校核地板下噴頭型號:支管流量為104.7/6.25=16.752(kg/s)

噴頭流量為16.752/8=2.094(kg/s)

Fc=2.094/2.55=0.821(cm2)

噴頭規格為JP-13型

2.4.2系統主要組件和設備型號

七氟丙烷儲瓶型號:JR-100/59;瓶頭閥:JVF-40/59;

電磁啟動器:EIC4/24;釋放閥:JS-100/4;

七氟丙烷單向閥:JD-50/59;高壓軟管:J-50/59;

安全閥:JA-12/4;壓力訊號器:EIX4/12;

3.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系統設計3.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3.1.1報警區域和探測區域的劃分

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中規定,報警區域應根據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可將一防火分區劃為一個報警區域,也可將同層的相鄰幾個防火分區劃為一個報警區域,但這種情況下不得跨越樓層。按防火分區的劃分原則中“高層建筑在垂直方向應以每個樓層為單元劃分防火分區”把該建筑一層劃為一個防火分區。則一個樓層為一報警區域。

根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中規定,探測區域應按獨立房間劃分。一個探測區域的面積不宜超過500平方米;從主要入口能看清其內部,且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房間,也可劃為一個探測區域。該建筑把每個防護區劃為一個探測區域。

3.1.2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

本設計采用集中報警控制系統。根據《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設有固定滅火系統的區域,要設感溫探測器和感煙探測器的組合。探測器的靈敏度采用一級。感煙探測器和感溫探測器兩種探測器交差布置,這樣可以提高報警的準確性,感煙探測器進行火災初期報警,感溫探測器進行火災中期報警,可以減少誤報。

3.1.3探測器布置計算

⑴與七層LS機房相同大小的區域:

該探測區域凈空面積為S=22.4×14.8=331.52(m2)查“各類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表”得感煙探測器的保護面積為60m2,保護半徑為5.8m。

N≥S/(KA)=331.52/(0.8×60)=7個

感溫探測器的保護面積為20m2,保護半徑為3.6m。

N≥S/(KA)=331.52/(0.8×20)=21個

因為采用兩種探測器的組合,所以探測器的數量應該在7~21個之間,綜合考慮在此防護區中布置8個。

設計布局合理,布置情況詳見設計圖紙。

地板下布置形式與此相同。

⑵與八層小電力室相同大小的區域:

該探測區域凈空面積為S=21.6×7.6=164.16(m2)查“各類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表”得感煙探測器的保護面積為60m2,保護半徑為5.8m。

N≥S/(KA)=164.16/(0.8×60)=4個

感溫探測器的保護面積為20m2,保護半徑為3.6m。

N≥S/(KA)=164.16/(0.8×20)=11個

因為采用兩種探測器的組合,所以探測器的數量應該在4~11個之間,在此防護區中布置5個。

設計布局合理。地板下只布置感煙探測器。布置情況詳見設計圖紙。

走廊內按間距小于15米進行布置感煙探測器。

3.1.4手動報警按鈕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中規定:每個防火分區應至少設置一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一個手動按鈕的距離不應大于30米,設在公共活動場所的主要出入口處。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按鈕等處宜設置電話塞孔,其底邊距地面高度宜為1.3-1.5米。

該建筑八層、十一層每個防護區的出口處設1個手動按鈕,每層共有6個。七、九、十層每層設4個手動按鈕。

機械應急操作裝置設在儲瓶間內。

3.2聯動控制系統設計3.2.1聯動控制

聯動控制系統的報警系統的執行機構,使氣體滅火功能在手動或電氣控制狀態下得以實現。聯動控制的功能主要實現自動報警、氣體滅火、控制風機等相關設備的啟停等功能。

3.2.2控制系統設計計算

各型報警控制設備參數如下表所示,設備數量如前一節計算數量。

設備參數表表3.2.2

設備名稱

工作電壓

監視電流Ip

報警電流Ij

功耗

感煙探測器

DC24V

≤0.6mA

≤2.0mA

感溫探測器

DC24V

≤0.8mA

≤1.4mA

手動報警按鈕

DC24V

≤0.8mA

≤2.0mA

單輸入/輸出模塊

DC24V

≤1.0mA

≤5.0mA

雙輸入/輸出模塊

DC24V

≤1.0mA

≤8.0mA

聲光報警器

DC24V

≤0.8mA

≤160mA

總線隔離器

DC24V

動作電流170mA/270mA

多線控制盤14

DC24V

<4W

氣體滅火控制盤6區

DC24V

<10W

放氣指示燈

DC24V

≤100mA

啟/停按鈕

DC24V

0mA

≤20mA

報警聯動控制器

≤50W

一、平面線纜線徑計算:

⑴與七層相同的樓層(七、九、十層):

LS機房相同大小的區域:凈空感煙探測器4個、感溫探測器4個,地板下感煙探測器6個。

其它區域:感煙探測器14個、感溫探測器1個、手動報警按鈕5個、放氣指示燈4個、緊急啟/停按鈕4個、聲光報警器2個、雙輸入/出控制模塊6個。

取每層所有總線設備動作電流作為總線最大電流:

Imaxj1=24*Ij+5*Ij+5*Ij+6*Ij=24*2.0+5*1.4+5*2.0+6*8.0

=113.0(mA)

根據以上計算并查電線電纜選用手冊,總線選擇導線為ZR-RVS-2X1.5。

非總線設備最大電流為:

Imaxj=4*Ij+4*Ij+2*Ij=4*100+4*20+2*160

=800.0(mA)

根據以上計算并查電線電纜選用手冊,非總線選擇導線為ZR-BV-2.0。

⑵與八層相同的樓層(八、十一層):

與電力室相同大小的區域:凈空感煙探測器4個、感溫探測器4個,地板下感煙探測器6個。

與小電力室相同大小的區域:凈空感煙探測器2個、感溫探測器2個,地板下感煙探測器3個。

其它區域:感煙探測器11個、感溫探測器1個、手動報警按鈕5個、放氣指示燈6個、緊急啟/停按鈕6個、聲光報警器3個、雙輸入/出控制模塊10個。

取每層所有總線設備動作電流作為總線最大電流:

Imaxj1=26*Ij+7*Ij+5*Ij+10*Ij=26*2.0+7*1.4+5*2.0+10*8.0

=151.8(mA)

根據以上計算并查電線電纜選用手冊,總線選擇導線為ZR-RVS-2X1.5。

非總線設備最大電流為:

Imaxj=6*Ij+6*Ij+3*Ij=6*100+6*20+3*160

=1200.0(mA)

根據以上計算并查電線電纜選用手冊,非總線選擇導線為ZR-BV-2.5。

二、系統容量計算:

1.報警系統容量:

報警系統的容量可簡便地計算為報警聯動控制器的功率損耗與折算系數(取1.2)的積:

Pjz’=Pj*1.15=50W*1.2=60W

2.聯動控制系統容量:

⑴氣體滅火控制系統容量:

整個系統有6區氣體滅火控制盤3個,由表3.2.2知每個氣體滅火控制盤的功耗為10W,氣體滅火盤動作因素為0.75,折算系數取1.5,則氣體滅火控制系統容量為:

Pfz’=3Pf*0.75*1.5=3*10*0.75*1.5=33.75W

⑵其它控制系統容量:

非總線系統容量:

Pe1’=U*∑Imaxj*1.2=24V*(1.2A+0.8A)*1.2=57.6W

風機等控制系統容量:

風機等設備的控制由多線聯動控制盤控制,每個滅火區域設1臺多線聯動控制盤(共12個),表3.2.2知每個多線聯動控制盤的功耗為4W,動作因素取0.75,折算系數取1.5,則風機等控制系統容量為:

Pe2’=12*Pe2*0.75*1.5=12*4*0.75*1.5=54W

聯動控制系統總容量為:

Ptz=Pfz’+Pe1’+Pe2’=33.75W+57.6W+54W=145.35W

系統總容量:

Pz=Pjz’+Ptz=60W+145.35W=205.35W

查手冊得,該系統的工作電源選取DC24V/38Ah。主電源采用AC220V市電經DC24V/38Ah浮充穩壓電源變換后提供DC24V電源。直流備用電源采用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專用蓄電池組提供DC24V/38Ah電源。

3.3布線

該系統采用樹狀布線,傳輸線路采用穿金屬管保護方式布線。消防控制線路采用金屬管頂板內暗敷管保護,且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0mm。火災探測器的傳輸線路,選擇不同顏色的絕緣導線,相同用途的導線的顏色一致。接線端子有標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傳輸網絡不與其他系統的傳輸網絡合用。

3.4系統組件

感溫探測器;感煙探測器;滅火控制箱;聲光報警器;緊急啟動停止按鈕;放氣指示燈;警鈴;應急照明燈等。

4.安全疏散設計

防護區應有足夠寬的疏散通道和出口,保證人員在30秒內能撤出防護區。七氟丙烷在火場的高溫條件下會產生HF,對人員和設備都有輕度危害。在發生火災時,為了避免建筑物內人員因火燒、煙氣中毒、建筑構件倒塌破壞、滅火劑噴放后中毒而造成的傷害,也為了能及時啟動滅火劑,撲滅火災,盡可能減少損失。人員安全撤離防護區的允許疏散時間為30秒。所以要求人員在30秒內撤離防護區,否則是不安全的。

安全疏散計算:

在防護區內離門最遠的距離為L=16.1m

人走到房門所需時間T1=L/V(V取1.2m/s)

T1=L/V=16.1/1.2=13.42s

檢驗是否有人員滯留現象T2=Q/(NB)

Q為室內人數,取15人

B為房門寬度為1米

N為房門通行系數,平地取1.3人/m·s

T2=15/(1×1.3)=11.54s<T1

所以疏散時不會發生人員滯留現象。

為了更好的進行安全疏散,保護人員安全,對防護區有下列安全要求:防護區的疏散通道和出口應設置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志。防護區內設置聲光報警器,防護區的入口處設置放氣指示燈。防護區的門應向外開啟,并能自行關閉;疏散出口的門必須能從防護區內打開。

5.經濟預算

根據國家政策,進行工程建設應遵守的基本原則是“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可靠”以安全為本,要求必須達到預期目的;“技術先進”則要求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及滅火系統設計科學,采用設備先進、成熟;“經濟合理”則是在保證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的前提下,做到節省工程投資費用。

本設計在設計計算時已驗算了達到設計滅火濃度所需要的時間都小于7秒,而且自動報警系統采用感煙探測器和感溫探測器兩種探測器的組合進行布置,這樣報警準確,所以該系統基本可以達到預期目的。在進行管網布置時,盡量布置成均衡管網,盡量減少彎頭數量和管道長度,節省了工程投資費用。

經濟預算采用《全國統一安裝工程預算定額四川省估價表》SGD-5-2000。

依據我公司長期經驗,其中氣壓試驗、吹掃試驗的數量按管徑100毫米內的管道長度計算,主材數量按管道內表面積除以3m2/瓶來確定氮氣瓶數量。支架制作安裝、支架除銹、支架刷紅丹、支架刷銀粉的數量按支架長度乘以1.7kg/m來確定。系統組件水壓試驗和系統組件嚴密試驗的數量按選擇閥、氣液單向閥、高壓軟管、匯集管的數量之和來確定。

6.結束語

通過緊張的畢業設計,我的收獲很大。我已經很好的熟悉了《七氟丙烷滅火系統設計規范》。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和安全疏散等方面的知識也有了比原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加深了七氟丙烷滅火系統的設計計算和設計方法。而且還強化了消防工程的預算編制技術。尤其重要的是畢業設計培養了我仔細認真,堅韌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虛心求教的精神。更加深了我對工程設計工作的熱愛。

在畢業設計期間,得到了張銀龍教授的悉心指導,張老師的指導使我的畢業設計更加完善。王智慧同志對我的初進行了詳細的審核,并進行了部分稿件的文字錄入和定稿后的核稿工作。在此對他們深表感謝!

7.參考文獻

⒈國家技術監督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93)1993

⒉深圳市消防局、天津消防科學研究所《七氟丙烷(HFC-227ea)潔凈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⒊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98)1998

⒋蔣彥、雷志明《新型氣體滅火系統(鹵代烷替代物)設計手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8

⒌《消防科學與技術》

⒍《消防產品與信息》

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1988.5.1

篇5

消防裝備管理應該具有高效性。隨著消防裝備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都引起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計算機技術和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已經為高效率的數據管理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它可以減少人為的操作錯誤,使整個操作流程規范化和固定化,具有準確性和高效性的特點。在數據沉淀和海量數據挖掘,快速篩選和處理數據,能夠在完善和加強管理方面有重大意義。在人員分工、管理分類方面,做到專人專責準確定位。數據的實時更新,是消防指揮的重要依據。快捷、高效的管理方式是保證消防作戰能力的重要保證。綜上,消防裝備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針對器材裝備的全過程、實時、高效管理以及我們對大批量數據統一管理和分配要求的不斷提高,信息系統化管理是必然的趨勢和惟一的發展目標。可以預見的是,在技術上,網絡技術更加先進的Ajax技術也將逐步應用與消防裝備管理系統,在系統中可以實現頁面局部自動更新,對于頁面中不變的內容,則不必再次加載,既保證了數據的動態實時更新,又可減少服務器的工作量。功能上,裝備管理系統與其他系統實現功能互補是裝備管理系統的發展方向。以裝備管理系統為核心,可以通過功能拓展實現救援調度、人員管理等集成功能的消防自動化管理系統。

3信息化管理與傳統管理方式的區別

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在消防裝備工作中已經廣泛應用,對傳統的人工消防器材裝備管理運用方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信息化管理以“提升效率、運行穩定、操作便捷、數據量大、管理提升、便于查詢、覆蓋面廣”等特點大大提升了消防隊伍的戰斗力。它運用器材裝備管理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建立日常執勤人員管理平臺,改變了傳統的人員管理模式。災害現場器材裝備決策系統,改變了以往裝備管理,只能在靜態的條件下管理,一但發生災害事故,現場裝備管理體系幾乎形同虛設。消防裝備管理是本著為服務基層部隊的目的,將消防裝備管理系統的“系統化管理,自動化操作、科學化決策,多元化保障”的信息化系統工程盡快完成出初步的規模,實現基本的消防裝備“儲供、運輸、管理、指揮”等多方面系統工程的基本管理,使消防器材裝備管理工作取得一個階段性成果,做好裝備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為實現消防裝備管理與現代高科技信息化建設管理要求相適應的目標,鑒于此,研發一套適用性強的《消防執勤裝備器材管理系統》軟件,用它完全可以把消防單位的日常執勤、車輛裝備、器材裝備、滅火劑、油料等納入微機管理,使其更規范、更快捷,充分體現電腦自動化,計算機資源化,提高裝備管理效率。。

4裝備信息化管理的構成

我國部分企業專職消防隊也開發了相應的管理軟件,建立了裝備信息化管理系統,消防信息網絡已初步建立,但信息化管理對裝備沒有形成有效的監管,實用性不強,基本上功能還處于存儲數據和查詢功能,輔助決策功能應用較少。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專職消防隊器材裝備信息化管理性能,利用C/S架構的管理模式,搭建系統研發的結構架構,其中包括:系統管理模塊,對全套管理系統運行、設置、授權進行集中管理;車輛管理模塊,對本單位所有車輛的信息及車輛附屬信息進行管理;器材管理模塊,對本單位的所有器材及配屬使用等情況進行管理;人員管理模塊,對執勤人員和分管裝備及個人裝備進行管理;隊站管理模塊,對機關及下屬各大隊所在區域、職能及執勤戰斗力量進行管理;綜合管理模塊,對車輛、器材、人員及其大隊變動進行即時管理和審核保障管理模塊,網絡管理模塊,本系統才用中心分支機構及分支無線網的聯網方式,對網絡暢通進行綜合管理和即時通信管理;日志管理模塊,對所有的車輛器材及執勤人員進行數據庫記錄管理,并可進行即時記錄管理。

篇6

在選擇油庫庫址時,必須避開城市、水庫、工礦企業、居民住宅區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等人口聚集區,以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增加。石油企業考慮到運輸的便利性,一般會將油庫庫址設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如主要進行鐵路運輸的油庫應靠近有接軌的地方,而主要進行水運的油庫應靠近便于裝卸油品的碼頭。而這種做法也會為出現火災險情時消防車的快速到達與展開施救提供便利。

2.油庫的布置

按照國家《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規定,在進行油庫布置時必須按照功能進行分區,同時必須考慮油庫內各建筑物所面臨的火災危險程度、操作方式等方面的差距,按照各自的功能進行分區布置,對于特殊區域必須進行隔離。

(1)公路發油區。公路發油區最好設置在靠近油庫外側公路的同一側并且面對油庫外道路,便于進出通行。同時,公路發油區必須與生產區和油罐區有效隔離,以最大程度減少安全隱患。

(2)普通地面裝卸區。出于安全和消防兩方面考慮,對于主要進行罐車運輸的油庫,地面裝卸區應設置在油庫的邊緣地帶,以防因為罐車的頻繁進出影響到其它區域的生產與安全管理,如果受地形或其他條件限制而不能將其設置在油庫邊緣位置時,必須充分考慮安全生產與管理的需要,統籌安全、合理布局。

(3)儲油罐區。就消防安全管理而言,最重要的區域當屬儲油罐區,油庫的平面布局必須圍繞儲油罐區而合理進行。首先在布置儲油罐區時必須滿足安全防火間距的要求,既要保證各個油罐之間的直線間距,同時要滿足排與排之間的安全距離要求。根據風險管理的基本原理,在進行此區域平面布置時,盡可能將所有油罐集中在一個罐區,既可以減少用地,又便于集中管理,等到真正出現火災險情時,便于集中施救。此外,儲油罐區應盡可能布置在較高的地理位置,便于油庫排水與其他工藝流程的進行。

(二)防靜電和防雷設施必須完善

油庫內所采用的各類金屬容器、管道、裝卸油設施等,均應作防靜電接地,接地電阻值≤10Ω,此外,為了最大程度減少靜電的產生,可采取控制油晶流速、添加抗靜電、過濾時留足靜電消除時間等措施。在雷雨天氣,為了保證輸油罐的安全,需裝設防雷裝置。目前常見的避雷裝置有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避雷線等。

(三)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

石油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首先必須克服僥幸心理與盲目情緒,不能抱有僥幸心理,因為石油企業終究還是屬于火災高風險行業,必須加強重點部位的日常防范。另外管理人員還必須具有愛崗敬業精神,熱愛消防工作,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尤其是在面對火災險情時,必須保持清醒頭腦,迅速認清險情的復雜性與實際情況,心中有數、沉著應對。作為石油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必須是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等方面的行家,消防器材等防火設施是油田安全生產的保護神,是必不可少的滅火防災工具。石油企業不能只將消防器材和防火設施作為擺設而只起著心理安慰的作用,應該將其作為日常防火救災的重要設施。

篇7

消防設計要點:

一、生產場所的火災危險性分類

序號

名稱

火災危險性介質

火災危險性分類

建筑物耐火等級

1

主廠房

手糊車間

苯乙烯等極少量氣體

丙類

一級

船模棚

丁類

二級

總裝車間

丁類

二級

配料間

苯乙烯

乙類

一級

輔房

戊類

二級

2

金工車間

丁類

三級

3

化工車間

二元醇、順丁烯二酸酐、鄰苯二甲酸酐、苯乙烯

乙類

一、二級

4

化工庫

同上

乙類

一、二級

5

倉庫

戊類

一、二級

6

油庫

0#柴油、90#汽油

甲類

一、二級

7

樣臺

木材

丙類

一、二級

8

空壓泵站

戊類

一、二級

9

消防、雨水泵房

戊類

一、二級

10

綜合樓

戊類

一、二級

11

配電間

戊類

一、二級

二、消防用水量

序號

名稱

體積(m3)

建筑物耐火等級

火災危險性分類

單位消防用水量(m3)

火災延續時間t(h)

單個建筑物消防總用水量(m3)

Q外+Q內=Q總

Q總×3.6×t

1

主廠房

手糊車間

16446

一級

丙類

25+10=35

2

252

船模棚

9590

二級

丁類

15+5=20

2

144

總裝車間

106920

二級

丁類

20+10=30

2

216

配料間

698

一級

乙類

10+5=15

2

108

輔房

9979

二級

戊類

20+5=25

2

180

2

金工車間

19635

三級

丁類

20+10=30

2

288

3

化工車間

3477

一、二級

乙類

20+5=25

2

180

4

化工庫

1300.5

一、二級

乙類

10+5=15

3

162

5

倉庫

2873

一、二級

戊類

10+5=15

2

108

6

樣臺

208

一、二級

丙類

25+5=30

2

216

7

綜合樓

25215

一、二級

戊類

25+15=40

2

288

故廠區消防用水量最大的單體為綜合樓,為40L/s(144m3/h)。

消防總用水量為144×2=288m3。

三、消防設施

1.廠區道路設置環形消防通道,最小寬度為5米,能滿足消防車道的要求。

2.消防系統由消防水池、消防泵房、消防管網、室內外消火栓組成,同時配備一定數量的小型滅火裝置。

3.消防泵房內設有IS125-80-250型消防水泵兩臺(一用一備),其流量為Q=160m3/h,揚程h=80m,可滿足廠區室內外消防要求。

4.根據甲方提供船塢水文資料,船塢最高水位5.61m(吳淞標高),船塢最低水位2.3m,最低水位時可保持水深2m。船塢面積為3480m2,當其為最低水位時,水池容積為6960m3,可滿足消防總用水量的要求。因此,在對船塢設置格柵、格網以及消防取水口后,船塢用作消防水池。

5.廠區室外消防給水管采用DN150球墨給水鑄鐵管,形成環狀管網。

6.室外均布11只SS100-10型地上式室外消火栓。

7.室內消火栓的布置:

主廠房設SNS65型消火栓23只,金工車間設SNS65型消火栓12只,綜合樓設SNS65型消火栓21只,樣臺設SNS65型消火栓5只,倉庫設SNS65型消火栓3只,化工庫設SNS65型消火栓3只。

四、小型滅火器的配置

序號

名稱

滅火等級

層數

面積(m2)

滅火器規格

單層數量

總量(只)

1

主廠房

手糊車間

B類嚴重危險級

一層

1728

MFZ8

14

46

船模棚

A類中危險級

一層

1296

MFZ8

6

總裝車間

A類輕危險級

一層

8910

MFZ8

24

配料間

B類嚴重危險級

一層

108

MFZ8

2

輔房

A類輕危險級

一層

1728

MFZ8

4

2

金工車間

A類輕危險級

車間一層

1890

MFZ4

9

13

輔房二層

271.6

MFZ4

2

3

化工車間

B類嚴重危險級

一層

460

MFZ8

6

10

二層

216

MFZ8

2

三層

174

MFZ8

2

4

化工庫

B類嚴重危險級

一層

289

MFZ8

4

4

5

倉庫

B類嚴重危險級

相同二層

192

MFZ4

4

8

6

油庫

B類嚴重危險級

一層

76.4

MFZ4

2

2

7

樣臺

A類輕危險級

相同二層

1022.4

MFZ8

4

8

8

空壓泵站

帶電輕危險級

一層

48

MFZ4

2

2

9

消防泵房

帶電輕危險級

一層

80

MFZ4

2

2

10

綜合樓

A類輕危險級

一~四層

1422

MFZ4

8

40

五層

752

MFZ4

4

六層

752

MFZ4

4

11

配電間

帶電中危險級

一層

152.9

MFZ4

2

2

注:以上均為手提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

總結和思考

(I)關于自吸式引水問題

××××××船廠新廠區所處位置,場地標高為3.4m(青島標高),呈低洼地帶。廠區污水需要經無動力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處理后,排入廠區雨水管網,再經雨水泵提升后,才能排入船塢。因此,考慮節約甲方投資,本設計將消防泵房和雨水泵房合用,將泵房底層用作雨水泵房,上層用作消防泵房,并利用兩臺SZG-8水環式真空泵,在消防水泵IS125-80-250的吸水管上抽成真空吸水。現場調試結果,該真空泵能保證在收到失火指令,人工開泵的2min內,將消防主泵吸水管抽成真空,使消防主泵有壓供水。并在供水后的5min后自動停泵。

《建規》第8.8.2條,消防水泵宜采用自灌式引水。而在補充說明中提到,若采用自灌式引水有困難時,應有可靠迅速的充水設備。實踐證明,采用真空泵自吸式引水,也不失一個設計手段。

(II)關于安全閥的設置

考慮到消火栓未開啟的狀態下,消防泵可能誤動作;或是失火初期只有少量消火栓開啟,流量為零或很小時,都會出現高揚程的情況,造成系統超壓,導致管道破損。本設計在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設計有平衡錘安全閥,安全閥調定制設定在0.8Mpa,超壓后自動將出水排入船塢。

(III)關于管道充水保養的問題

船廠最高的單體建筑為綜合樓,屋頂設有39m3生活和消防共用水箱,其中9m3為10min的消防水箱,因此,可理解為10min的常低壓系統。廠區室外消防管網確因為綜合樓室內水泵接合器的作用,使得整個管網成為臨時高壓系統。管網只有在年檢試泵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充滿水。

本設計從高位水箱的出水管上引出一根DN25的小管,接入室外消防管網,使得整個管網始終保持0.25MPa的低壓,這樣對于管道的防腐保養以及人為破害都有預警作用,而水箱的補水管管徑為DN80,不會因為管道破損或是滅火,而減少10min的滅火用水量。

參考文獻

篇8

2.1促進消防防火安全管理的社會化發展

運用網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及時發現違規行為或消防安全隱患。此外,在網格化模式下,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可以責任到人,任務與責任更加具體化。同時網格化還有利于普及消防知識,增強消防安全的宣傳和檢查力度,及時整改火災隱患,并將具體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在網格化管理模式下,各單位還可以增加消防安全巡防次數,從而準確把握各部門的整改和落實情況,協調各部門資源,盡快完成整改任務,鞏固社會消防防火墻。

2.2完善消防防火安全管理體系

在網格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模式下,相關人員結合網格大小,依據消防監督任務,合理分工并責任到人,每個人都有相對應的消防任務,從而構建對應捆綁的消防安全監督體系。并結合網格的開放性和便捷性,建立起公正、公平、科學的消防防火安全管理評估體系,以此激發消防監督人員的工作熱情,提升他們的公平正義感,促使他們自覺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

2.3提高消防防火信息警務管理水平

網格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模式以公安機關警務管理系統為依托,可以定期檢測、分析、判別消防信息,將靜態信息轉化為動態數據,從而更加準確、全面的掌握管轄區域的火災情況,并及時發出安全預警,盡早發現火災傾向,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增強轄區的防火能力,并為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提供完善的數據。

2.4實現動態消防防火安全管理

網格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實行責任到人的體制,針對火災隱患做到及時發現、有效查處,并建立完善統一的要求標準,增強消防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并通過網格安全確保消防動態監管的及時性,引導消防工作人員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促使消防監督隊伍更加正規化、規范化和專業化。

3網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保障措施

首先要合理管理無物業服務的居民住宅,這部分住宅原本應該由產權單位提供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服務,若無產權單位則應該由收取物業費用的部門或單位提供消防監督管理服務,對于無人收取物業管理費用的住宅則應由社區管理。其次,應該確立明確的分級管理體制。社區組織建設要由民政部門實施消防管理,而社區物業管理單位則要受各級物業管理部門指導。同時,轄區公安要加強對社區消防工作的指導。再次,要確保社區消防經費及時到位。社區消防工作小組、消防委員會要針對轄區的人員配備、安全情況、地域特點,及時制定消防工作計劃。同時,社區物業管理單位和街道辦事處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消防經費及時到位。最后,要制定合理科學的考核獎勵制度。對社區居民委員會和街道辦事處的考核主要由各級綜合治理辦公室負責,該單位要結合當地治安考核情況,盡量避免重復考核。綜合治理辦公室要及時表彰下級單位,并根據受表彰年限,將表彰具體到個人。

篇9

一、當前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消防產品生產領域監管不到位。目前,對生產領域的監管主要依托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的認證檢查和各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的監督抽查。總體而言,消防產品生產企業的市場準入比較嚴格,申請、檢驗、認證過程比較規范,我國大部分消防產品質量標準要求較高,生產企業在辦理產品市場準入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有的企業在取得國家質量合格證書后,為了減少成本投入,以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方式非法生產大量不符合市場準入和產品質量標準要求的產品,并將這些產品以廉價的方式投入市場。有的生產企業默許甚至縱容無證企業貼牌生產,從中取利,導致部分消防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公安部消防產品合格評定中心的認證檢查只針對已辦證的企業,對無證貼牌生產的企業無法有效監管。另外,從每年各級產品質監部門的產品抽查計劃來看,消防產品質量監管并不是各級產品質監部門的工作重點,導致監管不到位,出現監管盲區。(二)消防產品流通領域監管不到位。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迅速,相應地帶動了產品流通領域的發展,促使流通方式的多元化,如生產企業整售、定制,小門店代售,網購等。發達的物流配送系統,給消防產品的流通帶來了便利,同時給流通領域的產品監管帶來了困難。而消防產品的經銷商、商則游離于正規生產企業和貼牌生產企業之間,根據市場需要選擇產品,給產品市場帶來很大沖擊。同樣,消防產品質量監管也不是各級工商部門的監管重點,工商部門對消防產品經銷商、商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管,導致消防產品流通領域監管不到位。(三)消防產品使用領域監管不到位。市場對消防產品的鑒別能力不高,許多消防產品用戶在進貨時不注意核實產品的法定手續和產品來源渠道,給劣質產品提供了可乘之機。有的使用單位為了降低成本,對假冒偽劣的產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在當前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下,公安消防部門消防產品監管力量非常薄弱,缺乏相應的專業人才,沒有專職的消防產品監督崗位,部分從事消防產品監督工作的監督人員面對復雜的消防產品業務知識和執法流程,有畏難情緒。導致使用領域消防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即使發現問題,也處理不到位。(四)消防產品的分段管理導致監管難度大。按照《消防法》、《消防產品監督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消防機構分別對生產、流通和使用領域消防產品質量進行監督管理,這種分段監管模式,使消防產品案件辦理往往需要多部門、跨區域協作,程序復雜,辦案周期長,調查取證難,辦案成本高,致使辦案部門積極性不高,難以形成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有效打擊。

篇10

我國2011年4月1日實施頒布了《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明確了消防管理工作的地位,但是由于在實踐管理工作中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煙草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主要表現在:

2.1煙草企業的消防設施建設還不完善。雖然近些年國家相關部門、企業安全監督部門等加強了對煙草企業的消防安全檢查力度,企業也加大了對消防安全設施的建設,但是由于煙草企業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煙草企業的消防設施建設在某些方面出現了滯后性,比如煙草企業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煙草企業的倉庫存儲量不斷地增加,倉庫的煙葉存放量已經超過倉庫防火區的面積,不僅違反了《煙草行業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而且也會為消防安全埋下隱患。

2.2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滿足煙草企業發展的要求。煙草企業的消防管理制度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要求其主要體現在:一是煙草企業的消防管理制度建設存在滯后性。雖然我國及時頒布與實施了《煙草行業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等制度,但是由于煙草企業的不重視等導致煙草企業的消防管理制度沒有及時的進行更改;二是消防管理制度沒有得以徹底的貫徹執行。為了前面執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相應的法規明確了各部門、各人員的職責,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由于相應崗位職責劃分不科學導致很多制度在企業中沒有得以執行。

2.3消防管理人員的責任心不強。一是消防管理人員在日常的消防管理中缺乏較強的責任心,他們在檢查企業的消防工作時,存在敷衍了事的心態,將工作重點放在表面工作,比如只是查看滅火器是否過期,而不看滅火器是否能夠正常使用等具有實質性的工作;二是消防安全管理部門與其它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安全保衛部門與企業的其他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導致消防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實處,影響消防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技改部門只是負責對消防設施的技術改造,而不會考慮消防設備的使用性能,而安全保衛部門在技改工作實施過程中也不會主動地參與,導致技改后的消防技術缺乏高效的實用性。

3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煙草企業安全生產的具體對策

3.1完善消防安全責任制,將消防安全工作落實到實處。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度是保障各項消防安全預防制度落實到實處的有效保障。煙草企業生產產品的易燃性,要求煙草企業必須要加強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是積極將國家制定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與企業的生產相結合,將消防安全責任制度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具體的崗位中;二是煙草企業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度一定要本著從企業實際生產的現狀出發,認真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消防安全責任制度;三是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機構。建立以廠長為責任主體、副廠長為主抓、保衛科長具體執行的消防管理制度,并且要建立義務消防隊。

篇11

1.2控制消防工程質量的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人們已經無法滿足于傳統的建筑工程了,他們對于建筑工程的樣式、性能及質量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隨之提高。建筑工程滿足人們其他要求的前提必須是保證施工質量,只有保證了施工質量,工程的設計和性能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建筑在其使用壽命、建筑成本方便仍處在相對較弱的地位,這些因素也對我國的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建筑工程涉及面廣、耗時長、流程復雜,為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性能以及施工者的安全等問題,施工準備階段就要建立完整且科學的管理規范。只有管理人員依據工程的實地情況,對施工進行全面監督控制,才能使施工過程規范化、減少施工過程中不必要的花費,促進建筑業的有效發展,從而為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降低火災發生的風險和減少火災危害程度是消防工程建筑最關注的兩個方面。消防工程控制好這兩個因素不僅會減少火災帶來的人身傷害及財產損耗,還能加強和諧社會的建設。消防工程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甚至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局,因此消防工程全過程的質量問題必須得到嚴格控制。

2消防工程現狀及提高質量管理措施

2.1消防工程現狀分析

雖然近幾年來,我國消防工程的設計、審核、施工和驗收這些環節已有了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

(1)施工過程不規范。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施工企業對消防工程的室外消防水管道內外部的防銹處理工作做得比較馬虎,其中,有些室內消防給水管道采用的是鍍鋅鋼管,并且,除閘閥之外,總出水管和豎向管之間僅使用簡單點焊進行焊接。而主管和支管連接時未使用三通接頭;有些施工單位甚至直接將電線鋪設到混凝土當中。

(2)控制消防設施不嚴格。一些只有生產廠商合格證與許可證卻沒有受壓容器許可證的消防設施生產廠家為消防工程供給水設備氣壓罐。這些廠家的受壓容器檢測方式不專業,而且這些設備是很多廠家在臨時需要時才開始進行制作的,一般所選用的材質為鎮靜鋼板,并通過降低鋼板厚度來提高市場競爭力[3]。

(3)隱蔽工程的質量難以保證。在消防工程中,其中一些環節很隱蔽,進入竣工驗收階段時難以檢測,只能借助檢查工程設施的質量來確定。同時,當消防建筑工程出現外露部分焊接不規范時,施工人員并沒有進行及時的修改。

2.2提高消防工程質量管理的措施

(1)重視消防工程質量管理工作。對比傳統消防工程質量,現代消防工程更加注重管理者的領導工作,尤其是制定質量管理表、體系等。消防質量管理中,管理者要將先進的理論知識與科學的實踐方法相結合,同時為加強對消防工程質量的系統管理,必須要將對應的高科技產品引進到消防工程質量管理中來。

(2)提高參與人員的素質。消防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員參與,對他們素質需要有一定的要求:①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和國務院令第279號《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規定,實行建筑業企業經營資質管理、市場準入制度、執業資格注冊制度、作業及管理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同時相關作業人員必須通過消防專業考試。②消防工程涉及面廣,施工企業應結合不同層次設置不同的職能部門并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在施工開始之前,相關人員要進行針對性的技術交流,了解相關的施工技術規范,辦理對應的簽字手續并歸檔。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嚴格結合規范要求,各司其職,這樣才能構成一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

(3)規范作業流程。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會有一些特殊作業工種包括:電工作業,壓力容器操作、起重機械操作、焊接作業等,它們的危險比較大。施工企業不僅要對特殊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讓其取得操作證并定期培訓復審,而且要制定相應的作業規范,避免不規范作業造成人員傷殘。

(4)應用先進科學技術。先進的施工技術,不僅能夠提高工程施工質量,而且可以提高消防工程的效率。在施工全過程質量管理中,如果僅僅依賴會議來控制施工質量,絕對不能徹底消滅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只有將先進技術、新型材料結合先進科學理論知識,才能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減少工程質量隱患,從而達到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質量的目的。在具體施工階段,施工企業必須堅持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前提,在發展過程中,以新的施工技術與工程的施工結構相結合,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施工理念的創新,加強培訓施工人員對于新技術的使用,從而全面改善消防工程全過程質量。

3消防工程各階段的質量管理

3.1設計階段的質量控制

消防工程的設計階段,就是以建設項目的總體需求為主導,對工程內部結構和外型進行探討,最終繪出圖紙并完成設計說明書及其他相關文件的過程。在工程實體框架上配備相應的消防設備,設計布局時要考慮到滅火救援工作需要的空間。由于工程實施是以設計階段的文件作為依據,所以工程設計嚴密與否直接影響工程建筑的質量好壞。工程設計師設計的空間結構,使用哪種原材料、主配件和消防設備等等,都會影響到消防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完美的設計工作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指標。設計嚴密、合理才能保證從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才能保證消防工程的基礎安全和消防等性能的實現。

3.2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

工程施工就是將設計階段的圖紙付諸實施,逐漸形成最終產品。首先設計人員對施工方提出的設計改動進行理性的分析,而會對投資和工程進度帶來影響的改動,則需要及時反饋并讓建設方核實、簽字。其次,在消防施工階段,施工單位必須采用符合質量要求的設備,并始終檢驗消防設備的安裝規定、耐壓性等,全方位檢查產品及重要配件全方位檢查并隨時進行記錄跟蹤數據,形成完善的數據檔案。對于消防水泵、報警控制器和防煙、排煙系統等對安全有影響的產品,必須要嚴格按照專業治療驗收標準進行檢測,并須得到監理工程師的認可。最后,對于施工過程中的每道工序,尤其是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工序,必須反復進行測試并準確記錄數據,甚至借助儀器來進行監測。

3.3消防工程后期質量管理

消防工程的后期質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消防系統的驗收和使用維修。施工單位完成消防施工工作后,應該聯合相關單位對所有消防設備進行初步測試驗收,然后向公安消防機構申報消防驗收。然后由公安消防機關來完成消防工程的正式驗收,主要包括:確定建筑的屬性、各類消防設備是否復合標準、建筑物的空間結構圖以及安全通道和消防車通道是否合格。在此階段中,公安消防機關提出的驗收建議,施工單位必須進行改進直到符合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工程驗收規定。而使用維修階段服務的對象則是用戶。消防工程驗收成功,后期投入使用階段,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完善的回訪制度。回訪就是施工單位在建筑物交付使用的限定時間內,主動對用戶進行回訪,了解其使用狀況。施工單位應該對用戶反饋做出反應,對無法正常使用或不能滿足正常消防要求的消防設備進行修復直到使用戶滿意并符合規范要求。

篇12

加強消防行政執法內部監督的措施

(一)樹立正確的消防執法觀念

要防止在消防行政執法過程中出現的以權壓法、以情輕法、徇私枉法等問題,就要對消防行政執法人員加強思想教育,用正確的思想引導,筑牢思想防線,做到警鐘長鳴。一是樹立執法為民理念。通過教育培訓增強公安消防機構的執法為民意識。通過制度和機制的完善確保執法工作真正體現為人民服務的要求。二是樹立嚴格執法理念。公安消防機構要強化對法律責任的意識,在消防執法過程中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依法自由裁量,促進實現消防行政管理的公平和正義。三是樹立全程監督的理念。要有效防止濫用權力的發生就必須把權力置于眾目睽睽之下,消除人治因素,由依令行政轉變為依法行政,實行“陽光執法”。

(二)用科學的制度規范內部執法監督

篇13

道德主體是在道德活動中具有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確立,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體共生的社會局面,使得人們的價值取向趨于多元化。積極的與消極的,傳統的與現代的,東方的與西方的,多種價值觀并存是當前社會價值體系的總特征。教育是培養主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德育是塑造主體靈魂的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導學生接受社會主導價值觀,使其學會在紛繁復雜的價值現象面前作出正確選擇。當社會的價值導向比較單一時,學校德育通過制定道德規范,宣傳唯一的價值觀,向學生灌輸價值準則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對社會價值取向多元化的現實,學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進行道德教育就難以奏效了。

從教師方面看,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思想、新觀念和新問題層出不窮。許多新的思想觀點,不但學生聞所未聞,就是教師也頗感生疏。受教師生活時空和個人品質的限制,教師并不能夠完全幫助學生順利解決所有的道德難題。而且社會道德本來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簡單判斷。教師也需要認真學習和深刻思考,需要進行自我批判和選擇。教師很難做到“先知先覺”,很難達到絕對正確。像以往那樣由教師代替學生作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做法,恐怕過于簡單了。對教師個人來說,也未免強人所難。

從學生方面看,當代青少年處于一個多元、開放、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在道德發展、價值選擇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臨著多元選擇。青少年學生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自我判斷、自我抉擇、自我控制和自覺成長。這是道德主體必備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當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為道德主體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當前學生的主導性道德需要已經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獲得轉到注重道德尊嚴的確立。道德生活的主體性日益受到重視。求異性和主體性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特性,競爭與效益要求人們獨立自主,大膽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取勝。缺乏創造,人云亦云的主體只能在競爭中失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呼喚著人的主體性的解放,也催發了人的主體意識的覺醒。當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價值選擇中較強的主體意識,強烈的主體需要正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為學校教育培養道德主體提供了主觀前提。從社會方面看,社會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引發了教育價值取向的多元化。國家、集體、個人作為不同的利益主體對教育的需求存在著內容上和層次上的不同。國家要求教育培養“經濟人”和“政治人”,集體要求教育培養“組織人”,個體則想通過教育使自己成為“主體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從本質上看,三者是統一的。個體發展與社會發展是一個統一的過程,二者密不可分,互為因果。個體既是社會歷史的創造者,也是社會歷史的生成物。沒有個體的認識和實踐活動,就無所謂社會歷史的發展。主體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社會總體道德的進步歸根到底取決于每一個道德主體的覺醒與發展。培養道德主體不僅是個人安身立命、成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走向文明,創造輝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學習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中,以學生為重心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走向

實現現代化,正成為當代中國不可阻擋的潮流。社會的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現代化。現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學習社會和終身教育。傳統教育觀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準備,今天受教育為的是明天謀生。教育成為界定未來身份的階梯,壘砌這些階梯的材料就是知識。學生通過學知識、記知識、考知識逐級獲得高學歷,保證今后擁有優越地位。知識學習是貫穿傳統教育始終的主題。現代教育觀摒棄了以知識為核心的傳統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識,主張終身學習,即生活本身就是學習。教育不再是未來生活的準備,教育就是生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獻中清楚地表明“終身學習始于生,止于死”。“學習為人們所必需,但并非總要受教于他人,學習將貫穿于人的整個一生。這是未來學習社會的起碼要求。”②在學習社會中,學習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積累知識,以備今后使用。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人們度過閑暇、開發潛能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很顯然,傳統教育觀以知識為核心,現代教育觀以人為核心。以知識為核心必然強調“教”,教育的重點通常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知識的內容本身。以人為核心,必然強調“學”,教育的重點是學習者本身,因為學習是學習者的行為。由強調“教”轉為強調“學”,“這種轉變看起來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卻具有極深刻的意義。……它充分考慮到學習者自身的作用,其著重點在于學習的過程和結果。”③“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創造性的活動,互相影響、討論、激勵、了解、鼓舞。”④

這說明,教育核心的轉變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從教師轉向學生。另外,現代教育以人為核心,實質是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以開發人的潛能為核心。學生的學習重點不再是掌握知識,而是學會做人,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創造,學會過道德的生活。這樣的教育目的必然帶來學校課程和教育內容的變化。知識課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技能課、修養課和實踐課會明顯增加。目的在于使學生提高能力和修養,善于實踐。教育內容方面的變化是:僵死的、陳舊的知識會大幅度削減,要求學生動手動腦,增長見識,身體力行的教育內容會大大增加。課程和教育內容的變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應調整。技能課、修養課和實踐課必須以學生為主,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實踐,實際操作。在實踐中,在與人交往中,在解決困難中,促使學生學會分辨、積極思考、增加體驗、積累經驗。

總之,現代學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須轉向學生,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財富的增長,它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時間,使人們可以從事生產以外的其它社會活動。……人們可以在生產以外較全面地發展。因此,教育不僅是勞動力的教育,而且還應是社會主體人的教育;教育不僅是生產者的教育,還應是消費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實學生重心地位,學校德育應作出相應的調整

(一)落實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單向灌輸向平等交流轉變

落實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師與學生教育觀的轉變。教師要深刻認識到隨著社會發展步代的加快,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和提高。教師要敢于承認自己在某些問題上不如學生。充分認可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們在某些問題的認識上有超過自己的思考,主動與學生交流,虛心接受學生意見,與學生平等溝通,共同提高。學生要消除對教師、對家長的依賴思想。真正認識到自己是個人道德生活的主體,以對本人負責的態度和責任感,主動進行道德學習,自覺磨煉道德意志,積極投身道德實踐。以一種積極進娶自覺成長的生活觀,與教師相互探討,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這樣的德育觀為指導,學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對話、主題辯論、質疑答疑、師生研討、情感溝通、心理咨詢、兩難問題抉擇、價值觀辨析等方法。總體特征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調動雙方積極性,以情感為紐帶,通過雙向互動,實現道德的共同進步。

(二)落實德育實踐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

道德品質的形成動力來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產生于具體的生活實踐。脫離實踐,學生的道德需要就會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質由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共同組成。行為是一個關鍵因素,是道德品質的落腳點。如果道德教育僅僅滿足于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卻不能使學生付諸于道德行為,這樣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廢、收效甚微。學校道德教育必須重視學生道德行為的培養。以往學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課堂教學,滿足于講解道德知識,對學生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培養相對薄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道德認識不少,道德行為卻不多。改變這種局面,學校德育必須打破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開發、推行多種多樣立體化、開放式的德育模式。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投身于火熱的社會生活,體驗復雜多變的社會道德情境,嘗試進行道德抉擇。學生在與人交往中體驗情感,在克服困難中磨煉意志,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履行道德行為。

總之,今后的學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閉的課堂,因為無論是德育理論還是社會生活都要求學生以具體的道德行為體現道德品質,參與道德生活。落實德育實踐化,學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實踐環節。具體方法可以是:讓學生擔任班級干部、參與學校管理、負責學校事務、參與社會服務、承擔社會義務、討論社會事件、學軍、學農、野營拉練、城鄉“留學”(城市學生到鄉村學習,鄉村學生到城市學習)等。總體特征是:學生是實踐的主體,從設計到聯系,從實施到組織都要發揮學生的作用,最好是學生自己組織,自覺走向社會,教師主要起指導、建議、創造條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實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傳遞知識向塑造人格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