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脾氣,脾氣有好也有壞,然而壞脾氣對我們產生的惡劣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任其發展,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系,乃至前途。對此,泰國的傳奇人物白龍王也說過類似的話:很多人來到這里都問我,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他告訴人們一個生活道理:人只要脾氣好,凡事皆會好。《人人都有脾氣,脾氣有好也有壞,然而壞脾氣對我們產生的惡劣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任其發展,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還會影響自己的人際關系,乃至前途。對此,泰國的傳奇人物白龍王也說過類似的話:很多人來到這里都問我,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他告訴人們一個生活道理:人只要脾氣好,凡事皆會好。
生活中,你是否曾因遭遇或看到不公的對待而憤怒不已?你是否曾因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而暴跳如雷?你是否曾因不夠自信而導致事情一敗涂地?你是否曾因生活中的一點小事兒而悶悶不樂?怒火是一種“毒藥”,它不僅能讓我們的心理瞬間崩潰,還能讓我們苦心經營起來的良好形象毀于一旦。同時,它還會慢慢地浸染我們的人生態度與行為方式。無休止的怒火,會不斷地擊垮我們的毅力,消磨我們的心志,它就像導致“潰堤”的蟻穴一般,可以讓你的“精神之堤”在瞬間被生活的洪水化為烏有!可見,壞脾氣是人生諸多不幸之源。我們要想擁有好的命運、幸福的人生,就必須要學會去控制自己的脾氣。有句話說,發脾氣是本能,而控制好自身的脾氣則是一種本事了。我們要擁有這個本事,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為此,我編寫了這本《只要脾氣好,凡事皆會好》,它既是一部心理健康手冊,又是一部人生勵志修煉手冊。書中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經典的語句,深入人心,幫你打開思想上的桎梏和精神上的枷鎖,告訴你如何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靈,永遠保持一份好心情去開創屬于自己的美好幸福人生。白落梅說:“許多人想行云流水過此一生,卻總是風波四起,勁浪不止。平和之人,縱是經歷滄海桑田也會安然無恙。敏感之人,遭遇一點風聲便會不知所措。命運給每個人同等的安排,而選擇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釀造自己的情感,則在于自己的心性。”一個 人人生是否幸福、幸運,在于內在的修養和心性,而趙文彤編的《只要脾氣好凡事都會好》正是從此處出發,讓人通過哲理去參悟人生,讓人在被冒犯,被誤解的情況下,也照樣能保持心平氣和的智慧。通過本書,你將能夠學會:掌控好自我情緒,讓壞心情一掃而光;掌握豁達、淡定的處世方法;改善你同親人、朋友、同事之間的關系;讓你重拾健康和自信,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愿本書為你帶來好運的同時,也讓你擁有一個快樂、幸福的人生!
及時章 人的一切美好順境,皆源于好脾氣 1.欲獲幸福必先擁有“好情緒” 2.生氣是對自己施予的一種酷刑 3.不急躁,耐心一點兒事情就順了 4.善于取舍,別與自己較勁 5.除祛浮躁,別錯過人生路上的花香鳥語 6.流言如煙散,何必太計較 7.莫因小事將生活系上死結 8.放平心態,坦然對待功勞 9.及時清除你的心靈灰塵 10.修煉你的耐性 11.遠離情緒化的行為 第二章 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事 1.與你的壞脾氣來一次較量 2.脾氣上來時,請踩“急剎車” 3.找出憤怒的源頭再滅火 4.及時向他人傾訴你的苦惱 5.暢快地大笑吧,像不曾受過傷一樣 6.憤怒前,先給自己一個安慰 7.用哭泣打開心門以宣泄心中的不快 8.學會忘記,人生看得幾清明 9.妙用色彩來調節心情 10.讓運動驅散你內心的郁悶情緒 11.心情不好,你就大聲喊出來 12.學會換位思考也很重要 第三章 莫因一時的惱怒,毀掉一生的前途 1.壞脾氣是缺少智慧的表現 2.憤怒本質上多源于能力不足 3.別讓一時的憤怒毀了你的人生 4.制怒于將起,忘怒于瞬間 5.化怒氣為力量,激發你的潛能 6.問題能讓人動怒,但動怒卻解決不了問題 7.氣憤時,請別做任何決定 8.不沖動,恢復理智后再行動 9.無論何時,都不要意氣用事 10.將自制養成一種習慣/87、 11.遇事先冷靜,避免“脾氣敗” 第四章 凡事不較真兒,做高明的“糊涂人” 1.人生難得是“糊涂” 2.“爭”的較高境界是“不爭” 3.面對不平氣,要保持心平氣和 4.對自己的缺陷,不必耿耿于懷 5.扔掉沉重的“面具”,不和別人爭面子 6.學會放手,別讓愛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 7.不強求,不計較,萬事隨緣 8.不苛責自己,寬容自己的失誤 第五章 和別人斗氣,就是在折磨自己 1.莫逞一時口舌之快,讓怨恨扎根 2.保管好快樂的鑰匙,別將它輕易交給旁人 3.怨恨別人,苦的只會是自己的心 4.與他人爭執,是一場永輸無贏的戰爭 5.寬大為懷,以微笑回應他人的挑釁 6.要提升氣場,先修煉氣量 7.外表逞強的人,內心都在投降 8.拓寬你的眼界,學會吃點兒“眼前虧” 9.寬恕是清除怒火的靈丹妙藥 10.成不了心態的主人,必淪為情緒的奴隸 第六章 盯緊“夢想”不迷惘,充實的人生不動怒 1.人的情緒問題,多源于心靈的空虛 2.夢想是一種讓人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 3.負重的人生才能穩當遠行 4.所謂的迷茫,就是才華配不上夢想 5.請為自己的人生做一個規劃 6.漫漫人生,隨時都可以是起點 7.消除憂慮,及時化壓力為動力 8.勇敢地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 9.專注于一件事情,才不會白忙 10.摒除雜念才能集中精力向前 11.與其為處境煩躁,不如學著改變自己 第七章 好心態成就好人生,好脾氣才有好前途 1.寬恕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2.遇事先忍一分鐘,再動手去處理 3.家不是講理的地方 4.學會感激你的對手 5.對折磨你的人心存感激 6.得失常在,開心卻難求 7.不要習慣了得到,便忘記感恩 第八章 學會知足和包容,壞脾氣自然會走 1.別因身外之物而虧待了自己的心 2.適時放下,擺脫名韁利鎖的困擾 3.別讓焦慮毀了你的生活 4.人生無須過分苛求 5.忌妒是一種心靈毒藥 6.不固執,莫讓自己走入死胡同 7.切勿事事都苛求 8.無欲無求無失望,來去隨緣少徒勞 9.學會舍得,人生得失總歸零 10.心開路就開:打開自己的心鎖 第九章 不沉溺過去,不焦灼現在,不妄想未來 1.世上沒有值得你煩躁的事情 2.將幻想中的痛苦果斷“槍斃” 3.一年后,你還會在乎目前所擔憂的事情嗎 4.別為昨日的不幸浪費今日的眼淚 5.明天的煩惱無須提前預支 6.每天給心靈放個小假 7.將你的注意力拉回到眼前 8.別讓患得患失毀了你 9.看得透,想得開,是和諧一生的秘訣 10.如果你感到恐慌無助,那就試著學習吧
1.欲獲幸福必先擁有“好情緒” 泰國的傳奇人物一白龍王告誡:“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很多人來到這里都問我: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所以說,一個人命運好不好,關鍵取決于其脾氣的好壞。
心學大師王陽明說,心是一切之源,人的和諧與平衡,幸福與煩離,成功與失敗,快樂與痛苦,一切皆由心理產生的。境由心造,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內心,不取決于外物。一個生性樂觀者,無論處于多么糟糕的境況下,都能制造出獨屬于自己的快樂和滿足來;相反,一個悲觀者,無論自身有多么幸運,都能心生出痛苦和悲觀來。
董倩是一位生性樂觀的女人,也很懂得生活,更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不快。在別的同齡女人向她哭訴孩子有多么不聽話、老公有多么不體貼、生活有多少憂愁的時候,董倩卻只是靜靜地聽著,臉上掛著溫柔的微笑。
周圍的朋友見她每天都樂呵呵的,便問她說:“ 你的生活真的沒有憂愁和煩惱嗎?”董倩只是說:“ 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一樣,每天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煩惱,但是,事情已經那樣了,著急、緊張、發脾氣、郁悶等又有什么用呢?” 其實,董倩也遇到過孩子考試不及格、老公被辭退、自己挨領導批評等瑣碎小事,此時,她會安慰自己:“孩子雖然成績不好,但是非常健康的。丈夫雖然下崗,但對我還好,我被批評,但卻還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為什么不快樂一點兒呢?快樂是24小時,不快樂也是24小時,當然要快樂,我們要享受生活嘛。
” 幸福是每個人在生命中所承載的重要使命,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讓自己去捕獲生命中的快樂和幸福。
所謂的幸福不是家財萬貫,不是叱咤風云,而是擁有一顆滿足且充滿幸福的心,有了這么一個大寶藏,就算生活拮據,就算生活中有些不如意,也可以擁有幸福和快樂。
幸福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卻讓它變得很復雜。疲憊時心靈的小憩,晚飯后陪愛人和孩子散步、嬉戲,給家里的老人做一頓可口的餐飯,等等,這些不經意的事與物,都能流淌出幸福的氣息。
不同的情緒會呈現出不同的世界:同樣一個境遇,一個悲觀的人只看到黑暗和悲傷;而生性樂觀者卻看到美好與祥和。這也是后者更容易獲得生活幸福的主要原因。
可見,不同的情緒、不同的看法會對生活產生不同的結果,一個人對生活的看法會決定一個人的成敗,甚至能決定他的一生。好情緒會為你帶來更多的好運氣,而壞情緒則會一直阻礙你獲得成功,讓你終日都生活在悲傷之中。1.欲獲幸福必先擁有“好情緒” 泰國的傳奇人物一白龍王告誡:“人只要脾氣好,凡事就會好。很多人來到這里都問我:我的事業好不好?家庭好不好?孩子好不好?姻緣好不好?我只是回答一句:你的脾氣好不好?”所以說,一個人命運好不好,關鍵取決于其脾氣的好壞。
心學大師王陽明說,心是一切之源,人的和諧與平衡,幸福與煩離,成功與失敗,快樂與痛苦,一切皆由心理產生的。境由心造,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內心,不取決于外物。一個生性樂觀者,無論處于多么糟糕的境況下,都能制造出獨屬于自己的快樂和滿足來;相反,一個悲觀者,無論自身有多么幸運,都能心生出痛苦和悲觀來。
董倩是一位生性樂觀的女人,也很懂得生活,更知道如何排解自己的不快。在別的同齡女人向她哭訴孩子有多么不聽話、老公有多么不體貼、生活有多少憂愁的時候,董倩卻只是靜靜地聽著,臉上掛著溫柔的微笑。
周圍的朋友見她每天都樂呵呵的,便問她說:“ 你的生活真的沒有憂愁和煩惱嗎?”董倩只是說:“ 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一樣,每天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煩惱,但是,事情已經那樣了,著急、緊張、發脾氣、郁悶等又有什么用呢?” 其實,董倩也遇到過孩子考試不及格、老公被辭退、自己挨領導批評等瑣碎小事,此時,她會安慰自己:“孩子雖然成績不好,但是非常健康的。丈夫雖然下崗,但對我還好,我被批評,但卻還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為什么不快樂一點兒呢?快樂是24小時,不快樂也是24小時,當然要快樂,我們要享受生活嘛。
” 幸福是每個人在生命中所承載的重要使命,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讓自己去捕獲生命中的快樂和幸福。
所謂的幸福不是家財萬貫,不是叱咤風云,而是擁有一顆滿足且充滿幸福的心,有了這么一個大寶藏,就算生活拮據,就算生活中有些不如意,也可以擁有幸福和快樂。
幸福其實是件很簡單的事,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卻讓它變得很復雜。疲憊時心靈的小憩,晚飯后陪愛人和孩子散步、嬉戲,給家里的老人做一頓可口的餐飯,等等,這些不經意的事與物,都能流淌出幸福的氣息。
不同的情緒會呈現出不同的世界:同樣一個境遇,一個悲觀的人只看到黑暗和悲傷;而生性樂觀者卻看到美好與祥和。這也是后者更容易獲得生活幸福的主要原因。
可見,不同的情緒、不同的看法會對生活產生不同的結果,一個人對生活的看法會決定一個人的成敗,甚至能決定他的一生。好情緒會為你帶來更多的好運氣,而壞情緒則會一直阻礙你獲得成功,讓你終日都生活在悲傷之中。
生活中,我們如何才能擁有樂觀、向上的好情緒呢? (1)培養積極的思維方式 要使自己養成擁有積極思維方式的習慣,就要先付諸積極的行動。一位心理學家指出,積極的行動會導致積極的思維,而積極的思維又會導致積極的人生態度,而態度是緊跟行動的。如果一個人始終抱持消極的人生態度,總是等待感覺帶動自己行動,那他永遠也成不了積極的思維者。
2)換個角度想問題 同樣的事情,你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不同的。所以,遇到再糟糕的事情,都要從它的反面去分析,也許可以找到一個令自己快樂的理由。
3)走進大自然,讓壞情緒得以緩解 當你心情不好或者火氣大時,可以離開你當下的環境,讓自己融入大自然中,讓自己的心情得以緩解和放松。印度瑜伽鼓勵人們到戶外空氣清新的地方去練習,這樣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當你忍受不了大城市的壓力的時候就背上旅行包,主動去親近自然,讓情緒在大自然的懷抱里得以舒展。
總之,幸福的生活不在別人的手中,不在別人的口中,而在自己的心中,好情緒會為你帶來好生活,不斷地獲取好心情,才是你幸福生活的保障。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