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是中華文化之樹上的豐碩成果,是世界劇壇中一道獨特而亮麗的風景,所賴以生長的文化土壤決定了它的特殊道路、審美形態和精神特質。《中國戲曲文化概論 (修訂版)》將戲曲文化置于華夏文化的宏闊背景之下來加以觀照。通過戲曲反觀華夏文化。同時又將中國戲曲視為世界戲劇的一個部分,借助比較方法概括基民族特點。
本書站在中國文化的高峰上,從宇宙觀、生產方式、宗教精神等各個方面總結分析中國戲曲文化,在比較中見特點,在論辯中見深度,在超越中見高度,展現中國戲曲文化無比豐富的內容和深刻底蘊,是一本的古典戲曲研究專著。
鄭傳寅,1970年畢業于武漢大學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武漢大學中文系、藝術學系主任和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現為武漢大學藝術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中國戲曲文化概論》、《古代戲曲與東方文化》、《歐洲戲劇史》等。
及時編 戲曲文化的特殊道路 及時章 海納百川——戲曲文化的多元"血統" 一 戲曲起源諸說述評 1.導源于古代宮廷俳優說 2.導源于皮影戲和傀儡戲說 3.導源于古印度之梵劇說 4.導源于宗教儀式說 二 考察戲曲起源的方法和原則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2.文化演進途徑的多樣性 3.不能用藝術的起源代替戲劇起源 三 戲曲文化的多元"血統" 1.戲曲文化的遠源 2.戲曲文化的近源 第二章 山重水復——戲曲文化的遲緩發生 一 戲曲何以晚出諸說質疑 1.成說述要 2.我之淺見 二 戲曲何以晚出之我見 1.歷史意識的過旱覺醒與神話的歷史化進程 2."言志"傳統與對再現藝術的隔膜 3."求實"精神與對稗官野史的排斥 4.清心寡欲的"養心"要求與對心靈震蕩的避忌 三 戲曲勃興于元的原因 1.成說述要 2.我之淺見第二編 古代戲曲的審美形態 及時章 悲喜沓見——古代戲曲審美形態的優長與缺失 一 戲曲分類批評的幾種主要方式 二 關于古代戲曲中有無悲劇的爭論 三 西方古典戲劇審美形態的優長與缺失 四 古代戲曲審美形態的優長與缺失 五 中西戲劇美的融合與互補 第二章 哀而不傷——古典悲劇概觀 一 衡量悲劇的"尺度" 1.亞里士多德的"尺度" 2.黑格爾的"尺度" 3.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尺度" 4.我國學者的"尺度" 二 古典悲劇的"貧困" 三 古典悲劇的特點 1.構成成分:苦樂相錯 2.悲劇人物:女性為主 3.悲劇結構:先否后喜 4.悲劇效果:令人酸鼻 第三章 樂而不淫——古典喜劇概觀 一 傳統深厚 二 地位突出 1.消愁解悶:戲曲藝術家的共同追求 2.插科打諢:戲曲劇目不可缺少的成分 3.尊重丑角:戲行的傳統習慣 4.天下奪魁:古代戲曲批評對喜劇名著的著力推崇 三 特色獨具 1.美刺得兼:古典喜劇的樣式和功能 2.喜以悲反:古典喜劇的美感成分和審美品格第三編 戲曲文化的精神特質 及時章 浩然正氣——古代戲曲對民族氣節的禮贊 一 抵御外侮 二 存亡繼絕 三 為國效節 第二章 社會良心——古代戲曲的民間情懷 一 卑賤者較高尚最聰明 二 高貴者最卑鄙最愚蠢 三 懲惡揚善以慰衷腸 第三章 自擇佳偶——古代戲曲對封建禮教的背叛 一 對閨門之禮的控訴 二 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摒棄 三 對門第和功名觀念的否定 第四章 整體直觀——古代戲曲所表現的民族思維方式 一 什么是思維方式 二 包諸所有與和而不同 三 團圓之趣與無往不復 四 感性的沉迷與實用理性 第五章 游目騁懷——古代戲曲所表現的時空意識 一 中西戲劇所表現的時間意識 1.以太陽的一周為限 2.一句慢板五更天 二 中西戲劇所表現的空間意識 1.西方古代戲劇所表現的空間意識 2.古代戲曲所表現的空間意識 三 古代戲曲所表現的時空關系 1.時空統一 2.以時制空 四 戲曲時空意識形成原因諸說述評 1.不同藝術門類之影響說 2.缺乏物資條件說 3.講唱文學影響說 五 戲曲時空意識形成之我見 1.時空意識與宇宙觀 2.時空意識與生產方式 3.時空意識與宗教精神跋 及時編 戲曲文化的特殊道路 及時章 海納百川——戲曲文化的多元"血統" 一 戲曲起源諸說述評 1.導源于古代宮廷俳優說 2.導源于皮影戲和傀儡戲說 3.導源于古印度之梵劇說 4.導源于宗教儀式說 二 考察戲曲起源的方法和原則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2.文化演進途徑的多樣性 3.不能用藝術的起源代替戲劇起源 三 戲曲文化的多元"血統" 1.戲曲文化的遠源 2.戲曲文化的近源 第二章 山重水復——戲曲文化的遲緩發生 一 戲曲何以晚出諸說質疑 1.成說述要 2.我之淺見 二 戲曲何以晚出之我見 1.歷史意識的過旱覺醒與神話的歷史化進程 2."言志"傳統與對再現藝術的隔膜 3."求實"精神與對稗官野史的排斥 4.清心寡欲的"養心"要求與對心靈震蕩的避忌 三 戲曲勃興于元的原因 1.成說述要 2.我之淺見 第二編 古代戲曲的審美形態 及時章 悲喜沓見——古代戲曲審美形態的優長與缺失 一 戲曲分類批評的幾種主要方式 二 關于古代戲曲中有無悲劇的爭論 三 西方古典戲劇審美形態的優長與缺失 四 古代戲曲審美形態的優長與缺失 五 中西戲劇美的融合與互補 第二章 哀而不傷——古典悲劇概觀 一 衡量悲劇的"尺度" 1.亞里士多德的"尺度" 2.黑格爾的"尺度" 3.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尺度" 4.我國學者的"尺度" 二 古典悲劇的"貧困" 三 古典悲劇的特點 1.構成成分:苦樂相錯 2.悲劇人物:女性為主 3.悲劇結構:先否后喜 4.悲劇效果:令人酸鼻 第三章 樂而不淫——古典喜劇概觀 一 傳統深厚 二 地位突出 1.消愁解悶:戲曲藝術家的共同追求 2.插科打諢:戲曲劇目不可缺少的成分 3.尊重丑角:戲行的傳統習慣 4.天下奪魁:古代戲曲批評對喜劇名著的著力推崇 三 特色獨具 1.美刺得兼:古典喜劇的樣式和功能 2.喜以悲反:古典喜劇的美感成分和審美品格 第三編 戲曲文化的精神特質 及時章 浩然正氣——古代戲曲對民族氣節的禮贊 一 抵御外侮 二 存亡繼絕 三 為國效節 第二章 社會良心——古代戲曲的民間情懷 一 卑賤者較高尚最聰明 二 高貴者最卑鄙最愚蠢 三 懲惡揚善以慰衷腸 第三章 自擇佳偶——古代戲曲對封建禮教的背叛 一 對閨門之禮的控訴 二 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摒棄 三 對門第和功名觀念的否定 第四章 整體直觀——古代戲曲所表現的民族思維方式 一 什么是思維方式 二 包諸所有與和而不同 三 團圓之趣與無往不復 四 感性的沉迷與實用理性 第五章 游目騁懷——古代戲曲所表現的時空意識 一 中西戲劇所表現的時間意識 1.以太陽的一周為限 2.一句慢板五更天 二 中西戲劇所表現的空間意識 1.西方古代戲劇所表現的空間意識 2.古代戲曲所表現的空間意識 三 古代戲曲所表現的時空關系 1.時空統一 2.以時制空 四 戲曲時空意識形成原因諸說述評 1.不同藝術門類之影響說 2.缺乏物資條件說 3.講唱文學影響說 五 戲曲時空意識形成之我見 1.時空意識與宇宙觀 2.時空意識與生產方式 3.時空意識與宗教精神 跋
這是我的專業,必須得買哦!!!
速度挺快 質量不錯
通過這本書可以了解戲曲背后的文化知識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正版很贊,包裝不錯,印刷很正,紙質很好,內容不錯,性價比高,我很喜歡!
這個商品不錯~
買了送給朋友,朋友很喜歡。
這個商品不錯~
書的內容不錯,書的紙質很好
看完了此書,內容不錯,研究戲曲的必看教程!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不錯
書不錯,很正版,內容也挺好的,只得一看。
這種著作。。不好評價。。
不錯,好書,解讀中國戲曲的一把鑰匙
給女兒買的,很好!
很好!重要參考資料,簡直是皇家用品
好書!
包裝很好,幫朋友買的,好評
發貨及時,很好。
非常好好,值得一讀
這個也很好,作為入門很清晰
物流非常快!非常棒~~
內容值得期待
鄭先生寫的這本書,雅俗共賞----指文字。不過大多數人一看戲曲二字就頭疼了,這怪誰呢? 怪我們的教育吧, 受了一大堆教育,結果是絲毫不具備人文氣息,更別說悲天憫人的情懷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可是那少數人與之多數人做個比例一比較,就發現是大多數人了,我們到底在這種教育中學到了些什么。。。。急功近利如同龍卷風一般,席卷了整個社會,其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慘不忍睹。。。即使這樣,人人還是趨之若鶩,比著攀著往里沖,那個勇敢真是所向披靡呀。。。。而且有著前仆后繼的趨勢呢。。孩兒們,往上沖;家長們,往上沖;大家一起往里沖。。。不能輸在起跑線…
當當是我的網上書城,首選,買的都是我需要的,質量沒的說。這本是寫論文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