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法學發展上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國外大量的法學著作在中國得到了翻譯和出版,加強了國際間的學術理論和思想的交流。這項事業的發展,對我們積極地去理解和消化國外學術著作的思想和理論,主動地做好評論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書可以說是2004年在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社會學導論》的姐妹篇。本書的研究成果,反映的就是編者對已有翻譯或介紹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國外法社會學著作進行的學術分析和點評。同時對國內一些法社會學著作放在附錄中也作了個別的點評。
孝瑜青(1954年9月-),教授,法哲學、法社會學方向博士研究生導師,先后承接并主持完成多項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研究課題,代表作《契約精神與社會發展》、《人本思潮與中國文化》、《法律社會學導論》、《人文精神與法治文明》等,主編薩特文集10卷本、大師哲理美文集10卷本等
一、法律是社會互動中實現的
二、法是由事物性質產生的必然關系
三、法律是怎樣可能的
四、在回應社會中推進法律的發展
五、法律的運行理論和實證分析
六、在社會結構中的司法與超越
七、法律、現代性與社會理論
八、法律變革、發展的重心在社會
九、法律現代因子與實效
十、法律研究一種方法論思考
十一、法律背后的社會基礎考察
十二、法律是一種特定的社會控制形式
十三、法律建構基礎的思考
十四、從社會行動中解讀法律
十五、法律行為與場域分析
十六、糾紛解決的社會學分析
附錄
一、在法律與社會之間
二、本土資源是法治生長的基
三、"語境化"的法學研究方法
四、當代中國法律土壤的一個實證研究
后記
可以看一下的書
蠻好的
好
pretty great~
這個商品不錯~
這本書還不錯,很早就聽說了
書有點舊了,還有折痕。
很好!有較強的專業性!
好
上課要用的書
是作為閱讀作業才買的,文字比較流暢,評論恰到好處。對于學法律專業的人不失為一本好書。
過于簡單有點像賣東西的湊單商品,如果不是專業學者誰沒事那這本書掃盲呢?
對于試圖了解法社會學的同學,很有幫助。可以和相關教科書一起閱讀。
本書是對許多法律社會學經典論著的評述,有一定深度,建議在看了經典論著的基礎上再看這本書,書中主要羅列觀點,但是省去了不少論證過程,若真的想讀懂,還是需要對原著的了解的。
了解法律社會學的推薦書!雖然是教科書,其實并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