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大多數章節都有一個經精心安排的相似的結構:1)闡述主題的范疇和性質,并為其下定義2)介紹這個主題的主要理論;3)整合與該主題有關的研究資料,并為這些已經積累的知識做總結;4)介紹了幾個如何在環境設計中應用這些知識的實例。
為使心理學基礎薄弱的建筑師、規劃師和其他環境設計人員更好地閱讀本書,我們盡可能用樸素的語言來解釋一些關鍵詞和術語。另外,本書經過合理的安排,做到了每個章節盡可能地獨立與完整,當讀者由于時間有限或是只對本書的一個部分感興趣時,他就可以只閱讀某可以只讀某一章節的某一段落。譬如當他對理論不感興趣時,便可以跳過理論部分而直接閱讀有關的研究資料,以及面向環境設計的研究實例。
本書保持了我們一貫堅持的實證主義的觀點,并對其他非實證主義的研究持保留和警惕的態度,這可能是本書的一大特點,但也可能是自縛手腳,很多建筑學方向的資料就沒有被考慮進去。另一方面,我們不是心理學家,心理學知識非常有限,盡管我們竭力避免,但書中肯定有許多不妥之處,敬請讀者和有關專家指正,我們將深深以為幸。
前
及時章 環境心理學導論
一 環境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
二 什么是環境心理學
三 環境心理學的理論和發展
四 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及時篇 環境認知
第二章 環境知覺與空間認知
一 環境知覺
二 空間認知
第三章 城市意象和空間指認
一 城市意象
二 鄰里意象與孩子
三 尋路
四 認知距離
五 理論總結
第二篇 環境中的社會行為
第四章 城市生活與擁擠
一 大城市與小城鎮
二 擁擠與密度
三 擁擠的影響
四 高密度環境與環境設計
第五章 私密性
一 私密性的性質
二 私密性的影響因素
三 私密性與環境設計
第六章 個人空間
一 個人空間的性質
二 個人空間的測試
三 個人空間的影響因素
四 個人空間與環境設計
第七章 領域性
一 領域性的性質
二 領域性的影響因素
三 領域性與環境設計
第三篇 評價與環境
第八章 環境評價
一 環境評價
二 用后評價
第九章 住宅與社區(一)——居住滿意度
一 居住滿意度
二 住房中的環境心理
三 社區中的環境心理
第十章 住宅與社區(二)——社區中的犯罪與居民安全感
一 可防衛空間
二 領域性行為
三 環境的文明程度
四 總結:邁向環境犯罪學
跋 環境心理學研究和教學所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一個人從起點到目的地,會做出很多與尋路有關的決定,譬如他到11號大樓1105室拜訪一個朋友,從他到ll號大樓門前開始,他會做出諸如"上臺階"、"進大樓門"、"進電梯"、
"在11層樓出電梯"、"在走道盡頭右轉彎"等一系列的決定。在一次尋路成功之后,他就會
把這些決定記錄下來。如果他第二次來而且記憶良好的話,他就不需要把這些空間問題再解決一遍。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大多數旅行實際上都是建立在這類被記錄下來的尋路決定基礎上的。每一個尋路決定都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行為(上、進、出、轉彎),二是行為的地點或場所(臺階、門、11層、走道盡頭)。當人們在尋路時,不僅記錄了從起點到目的地的行為序列,也記錄下與行為的發生相關聯的環境信息,通過記錄尋路決定,人們不僅能夠組織和記憶從起點到目的地的行為序列,也能夠組織和記憶在空間情境中的環境信息。所以空間認知和空間表象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為人們的尋路決定提供支持。反過來通過解決空間問題,又可以把尋路看成是空間認知的基礎。
尋路決定意味著在合適的場所會發生一個合適的行為。但尋路決定有時并不適合于執行,因為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我們不可能獲得所需的一切環境信息,而且已有的環境信息也可能是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如果找到了預料中的這個場所,接著尋路決定中的行為部分就執行了,如果預料中的場所沒有找到或不合適,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尋路決定,所以執行尋路決定可以看成是一個"匹配一反饋"過程,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熟悉的地方旅行時,這一過程通常是在無意識中完成的。在執行尋路決定過程中人們不需要回憶場所的所有細節,他所要做的是再認相關的環境特征,即他只需要回憶他所面對的場所和物體,此種再認既有效率又。這就是為什么環境心理學和人類學的很多研究發現人們描述大空間或是繪制大空間的認知地圖不是很,但在其中尋路卻相當出色的原因。
2.空間的影響
如果一個人設計一條新的路徑他就需要回憶以前記錄下來的尋路決定。他必須再現以前的尋路經驗并把行為和環境信息組織到一個新的合適的結構中,也就是在環境的測量型表象中把分散的目的地聯系起來并形成路線型表象。影響人們迷路的因素很多,譬如人們對環境的熟悉程度,對目的地的態度,在路徑中所發生事件的密度,以及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等,但實質環境的影響也非常明顯。
Surrey大學的研究生就迷路問題調查了該大學中的一些大樓,他們把想得到的迷路的各個方面組織成 ……
書比較老了,但是內容很棒啊,非常好的一本書
好評
速度很快,快遞員態度很好
還行
幫同事買的,據說很不錯的
得加強外包裝
搞活動期間訂的書,正常圖書,價格優惠,下次還會光顧的!
這本書不賴
內容豐富,可參考
想學家教教材的老師快入手,第一次拿到新概念青少版的書,沒想到這么實用,以前上學的時候自己用過,以為會很枯燥的,沒想的青少版設計的這么有趣,很適合上學一二年紀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小學
拿到書后很滿意,內容適合剛接觸科學的孩子看,喜歡。
書很好!!
挺不錯的一本書
不知道是庫存的太長的原因還是本身質量的問題,書中頁面發黃,讓人不高興。
書感覺還好,不過不太像是正版的,印刷倒是比較清楚,不錯了
這本書與心理學結合的不是很好,對于學習城市規劃的人來說也許有用吧!
速度挺快的,圖書質量、內容也都挺不錯的 ~
環境心理學有好多個版本,這本是從規劃的角度去談的,還不錯吧,我個人是很需要這方面的知識的
這本書編的挺不錯,對園林設計人員挺實用的,我個人比較喜歡
比較專業,但是能開拓視野,對城市規劃專業有一定幫助
之前在圖書館借著看,覺得挺不錯,就買了本抽空再慢慢細讀~
學城市規劃的人一定要對這方面有所了解,人們的環境行為是我們設計依據,“以人為本”始終是我們要首要考慮的。
規劃講究以人為本 了解人對環境的感官是非常重要的 老師推薦的書 很不錯
剛剛收到書,大致翻了下覺得內容挺不錯。會有幫助的
本書是作為學校開設的環境心理學課程用教材,老師推薦我們買的。剛買回來的時候挺郁悶的,薄薄的一本紙質也沒有很好,一翻開全是文字,還沒有我很喜歡的新書油墨的味道。但是當真正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才發現真正的好書是不太需要包裝的,不得不說同濟大學的這版書內容在各大環境心理學教材中是十分優秀突出的!當然也更希望排版的時候能更加寬松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