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到過,他也失去過,
但他就是從未放棄過……
要認識一個成功的人,不僅要看他有多么光彩、多么輝煌,這些我們眼睛都可以看到,而他那背后的心酸、堅持和努力,所有那些我們眼睛看不到的東西,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習的。
大格局、大實話、真創業、真自強 !
昔日“亞洲煙王”,今日“褚橙之父”。
黃鴻涯: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曾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歌選》編輯部、全國婦聯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宣傳部任職。先后策劃撰寫過《徹底把杜拉拉說清楚》《舍與得:幸福人生的經營課》《狼道:鋼鐵叢林中的強者法則》《奧巴馬傳記》等作品。
及時篇 一切的開始
及時章 男兒當自強 / 003
及時節 起始的地方 / 004
第二節 出世 / 005
第三節 滇越鐵路 / 007
第四節 意料之外的災難 / 009
第五節 悲劇的開始 / 012
第六節 挑起重擔 / 014
第七節 臨終的囑托 / 017
第二章 求學才是wei一的出路 / 023
di一節 想起以前的事情 / 024
第二節 初到昆明 / 026
第三節 不得不說的一些事 / 030
第三章 艱苦的革命之旅 / 035
di一節 革命生涯 / 036
第二節 二哥犧牲 / 040
第三節 晉升為區長 / 042
第四節 馬靜芬的回憶 / 043
第五節 成家立業 / 047
第六節 嚴峻的形勢 / 049
第七節 感情危機 / 050
第八節 被列為“右派” / 052
第四章 “迎難而上”的生活觀 / 055
di一節 艱苦歲月 / 056
第二節 家人團聚 / 059
第三節 第二次水難 / 062
第四節 “摘帽”生涯 / 064
第二篇 沾手的事就要做到zui好
di一章 艱苦奮斗十三年 / 069
di一節 干還是不干 / 070
第二節 管理還是改革 / 072
第三節 離開哀牢山 / 075
第二章 十八年如一日 / 077
di一節 不搞行政 / 078
第二節 去煤礦還是去卷煙廠 / 080
第三節 舉家遷玉溪 / 082
第四節 初期的“玉煙” / 084
第三章 “玉煙”發展的起始之路 / 087
di一節 明爭暗斗 / 088
第二節 漲薪風波 / 090
第三節 鍋爐事件 / 092
第四節 去“蛀牙” / 095
第五節 謀福利 / 097
第六節 抓質量 / 099
第七節 競爭促進生產 / 101
第八節 管理的“精神” / 103
第四章 玉溪卷煙廠的風云起伏 / 107
di一節 負債經營 / 108
第二節 好事多磨 / 110
第三節 原料問題 / 111
第四節 利益激勵員工 / 115
第五節 把握問題 / 118
第六節 歐洲考察 / 120
第七節 美國之行 / 122
第五章 玉溪卷煙廠輝煌的開始 / 125
di一節 膽子一定要大 / 126
第二節 引進設備 / 129
第三節 機遇 / 131
第四節 快速發展 / 135
第五節 全國性影響力 / 138
第六節 世界級烤煙的水準 / 140
第七節 新制度的改革 / 142
第八節 新的問題 / 145
第九節 人事權 / 147
第六章 “紅塔山”的輝煌 / 151
di一節 品牌 / 152
第二節 輔料問題 / 154
第三節 原料決定生產 / 156
第四節 戰略目光 / 158
第七章 “亞洲煙王”的誕生 / 163
di一節 國際化動力 / 164
第二節 設備 / 166
第三節 外匯額度開放 / 168
第四節 關索壩 / 170
第八章 拓展新行業 / 173
di一節 尋找出路 / 174
第二節 紅塔集團“謀局” / 176
第三節 能源 / 178
第四節 金融 / 180
第九章 步入巔峰的人 / 183
di一節 不凡的玉溪卷煙廠 / 184
第二節 日趨熟練的經營藝術 / 185
第三節 動力來源 / 187
第三篇 活著就不要怕輸
di一章 “階下囚不是我褚時健的歸屬” / 191
di一節 暴風雨來臨前夕 / 192
第二節 打入地獄的宣告 / 194
第三節 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 196
第四節 借錢買地 / 198
第五節 重回熱血年代 / 201
第六節 未雨綢繆 / 203
第二章 在管理上多下功夫 / 205
di一節 術業有專攻 / 206
第二節 果園和煙廠都一樣 / 208
第三節 總結 / 210
第四節 做事要有把握 / 214
第五節 成功源于實踐 / 217
第六節 算賬 / 222
第七節 zui簡單的管理辦法 / 224
第四篇 一切歸于寧靜
di一章 平靜的生活 / 229
di一節 對親情的眷顧 / 230
第二節 當一名隱者 / 231
第三節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 233
第二章 后話 / 239
di一節 如今的狀況 / 240
第二節 依托 / 241
一切的開始
1927年,中國內憂外患,褚時健出生在玉溪華寧縣南盤江畔的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商人,母親則在家中務農。童年是褚時健zui幸福的時光。此后父親意外早逝,褚時健被迫扛起了家中的擔子。異常艱苦的生活條件讓年少的褚時健體驗到了生存的不易,或許就是這樣的成長環境造就了他傳奇的一生。
男兒當自強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自古有句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褚時健的父親去世早,讓原本還算不錯的家庭瞬間失去了生活的依靠。15歲的褚時健挑起了家庭的擔子,幫助母親照顧弟弟,一路走來充滿了坎坷。
起始的地方
矣則村位于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屬于南盤江流域,是華寧縣內一個很普通的小村莊。從村外一眼望去,村子背靠一座光禿禿的山,一條溪流從村中穿過,房屋稀稀拉拉地點綴在村里的平地上。
村后的那座山算得上是鶴立雞群。山脊裸露,巨石堆積,南盤江從山腳流過,湍急的河水拍打著岸邊的巨石,讓這個平淡無奇的小山村透露出些許不為人知的力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在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里,誰能想到會誕生出一位傳奇人物——褚時健。
矣則村只有十幾口人,大多數人家都屬于貧困戶,褚家當時算是村里的大戶,家中的四合院在村中顯得格外氣派,家主褚發珍在當地當過鄉長,曾捐過功名,被鄉人們稱為“褚監生”。根據褚時健的描述,他們的祖輩并不是玉溪地區的土著,而是清朝咸豐年間從河南地區遷移至此的。
褚發珍有三個兒子,或許是應了那個年代的風氣,大兒子叫褚開學,二兒子叫褚開科,三兒子叫褚開運,還有一個女兒。
褚時健的父親褚開運在家里排行老三,他是一個坐不住的人,常年在外奔波,靠著智慧在當地做起了木材買賣,每次回家都很少說話,不是一個善于表達感情的人。褚家門外有一條鐵路,褚開運在各地收到的木材就靠這條鐵路運輸到各地。在當時那個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的年代,做鐵路運輸行業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