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逼年輕人承認自己說謊,而兒子恰恰覺得這才是的謊言;
孩子要價值幾千元的手機,家長滿臉困惑,不知道要不要買;
考試肆虐著孩子的身心,父母竟不知道如何保護慢慢長大的孩子;
……
這一幕幕發(fā)生在家庭內(nèi)的故事,被臨床心理師洪仲清以冷靜、理性但又不乏同理心的筆觸寫出來,借此我們發(fā)現(xiàn),傾聽這種神奇的力量可以將家人之間的心拉得更近。它不言不語,不動聲色,卻以四兩拔千斤之勢去除縈繞在人心頭的陰霾。所謂家人之間的關(guān)系難題,也在傾聽這種方式之下,漸漸有了破冰的可能……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柔心之作:關(guān)于孩子,以及曾經(jīng)扮演過孩子角色的我們。
每次審視親子關(guān)系中的問題和困惑,其實更多的是看到了更深、更真實的自己。在這本書中,臺灣臨床心理師洪仲清以一種柔心的方式,讓我們學(xué)會更好地照顧與我們相遇的孩子,并借此使自己內(nèi)在的孩子重生,和新的自己手牽手,歡喜前行。
※備受facebook 260000粉絲喜歡!金石堂、誠品、博客來三大網(wǎng)絡(luò)書店暢銷書!
本書作者畢業(yè)于臺灣大學(xué)心理研究所臨床組,曾任臺北市立聯(lián)合醫(yī)院臨床心理師近七年。工作之余,他仍希望通過書寫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自省的心得。目前,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facebook粉絲頁,人數(shù)已經(jīng)突破260000,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網(wǎng)友留言、討論。
我想傾聽你》是洪仲清自我探索和覺察的代表作,一出版就登上了金石堂、誠品、博客來三大網(wǎng)絡(luò)書店的暢銷書排行榜。
※心理咨詢師meiya作序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臺灣大學(xué)心理學(xué)系、心理研究所所臨床組畢業(yè),持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5年、臺北市立聯(lián)合醫(yī)院臨床心理師近7年。
專長在協(xié)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教育、親子教育咨詢、人際與家庭溝通等。
工作之余,他仍希望通過書寫,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自省的心得,以及利用心理學(xué)的專業(yè)知識,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療愈之路。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facebook網(wǎng)頁,目前粉絲人數(shù)已突破26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qū)的網(wǎng)友在此留言、討論,學(xué)習(xí)面對情緒,學(xué)習(xí)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的問題,學(xué)習(xí)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目錄 001 代序 為了更好地愛人,要學(xué)會好好地聽,好好地說
005 自序 我們與孩子的邂逅
CHAPTER1 我想傾聽你
010 我們之所以聽
011 不忍心孩子長大
014 謝謝你當(dāng)我的小孩
017 請假裝我已經(jīng)長大了
021 我有那么笨嗎
025 到底是為誰好
027 你會為我驕傲嗎
030 我太認真抱爸爸了
032 親愛的女兒,我也需要你的肯定
035 隨著孩子獨立長大
039 有必要對孩子那么客氣嗎
042 她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
045 父母不是神
048 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嗎
050 陪伴,是我送你的圣誕節(jié)禮物
053 回到贊美的本質(zhì)
056 用語言縮減孩子的挫折感
059 有效的溝通,常同時包含說明事情與表達心情
062 “不再犯”的迷思
065 管教與關(guān)
067 負面標簽與負面眼光
070 粉碎孩子夢想的家長
072 落井下石式的教養(yǎng)
074 被局限的跑道
077 霸凌是層層疊疊的困境
080 你的小孩,不只是你的小孩
CHAPTER2 不勉強自己難過
086 親愛的陌生太太
090 你知不知道?你讓我覺得自己很沒用
092 你這個人很固執(zhí)耶
095 不勉強自己難過
098 不處理自己情緒有關(guān)系嗎
101 讓你的生氣有去處
103 你現(xiàn)在高興了吧
106 我不相信你了
108 是不是女生比較會扭曲事實
111 24小時一借口,幸福遠離我
115 生悶氣
118 我還有什么好說
120 因為我媽也是這樣
123 不是孩子的錯
127 為什么你不跟我談
130 情緒垃圾箱
133 碎碎念背景音樂
135 形式上的道歉反而讓人生氣
138 先理解,然后諒解
141 同理對方,才能把世界看得更清楚
142 傾聽你而不帶走你的問題
144 努力本身就可以是某種結(jié)果
147 有些關(guān)系,終究是要退場的
148 讓彼此的角色有個圓滿
150 悲喜交集過生活
154 那只是浪潮的起落
156 簡單平靜單純幸福
CHAPTER3 愛你又能讓你做自己
160 只想找一個懂我的人
162 忍不住喜歡兩個人
165 氣他一次,就是想他一次
167 我需要你來找到我
169 愛你又能讓你做自己
172 因為愛你,所以要學(xué)習(xí)愛自己
175 他們到底喜不喜歡自己
177 你到底能負多少責(zé)任
180 成為孩子喜歡的媽媽
183 希望孩子長大想起我還會笑
186 我們所看到的別人,常常有自己在里面
191 為什么我哭哭,阿嬤覺得很好笑
194 有話好好說
196 更好的可能
198 用情而不困于情
200 把他當(dāng)成陌生人
202 不對過去的自己苦苦相逼
204 原來還有人需要我
207 關(guān)系中的災(zāi)難四騎士
209 關(guān)于“家會傷人”這件事
212 “我當(dāng)初就是想不開”
215 在關(guān)系這面鏡子里,我們看到了什么
217 用正向情緒修養(yǎng)自己
CHAPTER4 你必須原諒自己
222 我不值得我想要的愛
225 你必須原諒自己
228 原來我讓自己變得很貧窮
232 愛不等于喜歡
235 建筑在別人身上的夢想
238 心回到自己身上
241 與過去的自己和好
245 讓感覺自己跟上來
249 在黑暗中,我們帶不走黑暗
252 原諒自己的方法,是疼惜自己
254 練習(xí)找到自己的感覺
257 為什么要照顧好自己
259 當(dāng)她醒來的時候
262 諒解的受益者,是我們自己
266 講別人難受,實際上是自己難受
269 負面思考達人
272 你做得很好啦,但是……
275 填不滿的洞
277 不聽話就是不孝順嗎
280 老人愛逞強
283 獨處時找得到家嗎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家的故事,我也講了另一個故事。
A 的媽媽從小常被罵、被批評,所以A 一心想著賺錢,想趕快離家,想有個成功的人生,讓罵她的人閉嘴。她沒錢沒背景,所以非常節(jié)省,錙銖必較。慢慢存下一筆錢,從投資小套房入手,想靠炒房賺大錢。
她希望孩子知道社會的殘酷,所以罵得更兇、批評得更厲害。孩子怕她,所以她的處罰,不只處罰到孩子的不良行為,也處罰了親子關(guān)系,更處罰了孩子的自尊自信。
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循環(huán),孩子平常不太跟她說話,在心里筑起一道墻。出大事了,她才會知道,然后更是又罵又批評,孩子更是什么事都藏得緊。她總是擔(dān)心,孩子背地里不知道又犯了什么錯,她常捕風(fēng)捉影,放大孩子的缺點,孩子的鬼鬼祟祟都像是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再出現(xiàn)一次危機。
B 的媽媽這個人從小常被罵、被批評,所以她選擇就讀教育。她沒當(dāng)老師,但是她學(xué)到了一段話“教育無他,愛與榜樣而已”,這是她教養(yǎng)孩子的中心思想。
她跟孩子相處,是想要跟孩子一起享受人生的美好。美好不在于金錢,在于彼此真心相待。所以她常看到孩子的好,鼓勵孩子,營造機會讓孩子累積成功經(jīng)驗,跟孩子一起慶祝彼此的成長。
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循環(huán),她把孩子帶得有自信,不是只有孩子表現(xiàn)好的地方,能繼續(xù)保持與成長。遇到困難的事情,孩子也愿意試試看,因為不管成功失敗,努力就會得到肯定,這肯定會讓孩子愿意繼續(xù)。孩子越來越了解自己的能力,自信更堅定。
我請這位朋友將我講的故事作參考,重新把自己家的故事再看一次,想想自己的父母與親人,想想自己的孩子,還有我們自己的人生。我們跟孩子的相遇,是一種應(yīng)當(dāng)擔(dān)負的責(zé)任,還是一種創(chuàng)造與重生?
我想邀請這位朋友一起欣賞一首詩,那是席慕蓉的《邂逅》:
你把憂傷畫在眼角
我將流浪抹上額角
你用思念添幾縷白發(fā)
我讓歲月雕刻我憔悴的手
然后在街角我們擦身而過
漠然地不再相識
啊
親愛的朋友
請別錯怪那韶光改人容顏
我們自己才是那個化妝師
我想傾聽你》這本書,在談我們的孩子,也在談我們曾經(jīng)扮演過的孩子的角色。讀著讀著,兩者之間的界線也許越來越模糊,但是祝福各位朋友,我們的內(nèi)在也因此越來越清楚。
不忍心孩子長大
親愛的朋友:
孩子又傷害自己了,你辛苦了!你說,看著孩子的傷痕,你比她更心痛,又不敢表現(xiàn)出來,怕增加她的壓力。你說,你這一輩子從來沒這么痛過。
臺灣的教育制度還是以成績?yōu)橹鳎煽儾缓茫植粫慌笥眩瑳]培養(yǎng)特殊才藝的人,真的不太有生存空間。所以,孩子是學(xué)校里永遠的弱勢,偶爾受不了了,大吼大叫地回應(yīng),彰顯一下自己的存在,卻把自己逼到更角落的地方。
我能理解,像她那種似乎永遠在陰霾遮蔽下的心,那種愁,像離開這個世界,才是好的解脫一樣。制度我們改變不了,環(huán)境也不一定要對孩子友善,孩子自己,這么長久的掙扎,也像是失去改變的勇氣了。
我是認識你們二人,才知道,這世界上有這么努力的父母。才知道,這些年,你們已經(jīng)鍛煉了異常強大的心靈,準備好來護衛(wèi)這個的女兒,只怕她自己先放棄了。
你說,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jīng)有一些跡象了,常默默一個人玩,非常敏感。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一波接一波的考試,來評判一個人的價值;那個時候,同學(xué)都是天使,雖然不知道怎么接近她,但也不會排斥她。你說,你真希望孩子的年紀停留在那個時候,不忍心孩子長大。
聽了你的描述,我也不忍。孩子不想跟我談,她覺得我沒辦法改變什么,這我承認,短期內(nèi),在她還沒信任我之前,我改變不了什么。
不過,光是聽你們的描述,我真的感覺,現(xiàn)階段你們給我的,比我給你們的多。我很慚愧目前能幫你們的不多,只能當(dāng)你們的啦啦隊,分享我對輔導(dǎo)的一些想法。
爸爸把下班時間都投入在孩子的興趣上,跟她混在一起,當(dāng)她的朋友。讓她那些本來會胡思亂想的空檔都盡可能地有了真心的陪伴。
我說,解決情緒問題有兩個方向:減少負面情緒,以及增加正面情緒。很多事無解,或者暫時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她從學(xué)校累積的壓力就是會大到她幾乎潰堤。但是,增加正面的情緒,讓她在家庭里過得充實有意義,這是你們一直沒忘記的事。
“想讓孩子活得像個人!”這是你的說法,我非常同意。
然后,你學(xué)會感恩,感恩孩子給你的考卷,讓你也知道怎么從根本上一題一題答考卷。你說,感恩是你面對困難的武器,這我非常認同。都這么痛苦了,還沒辦法從里面學(xué)到東西,就太虧了。
你說,婆婆都怪你,怪得理所當(dāng)然。邏輯很簡單,你是媽媽,孩子這樣,就是你的錯,好像你做什么都不對,都被挑毛病。
我說,當(dāng)家長的,可以停止責(zé)怪自己,也可以放過自己,你就哭了。你說,你都知道,但就是忍不住怪自己,怪到自己的基因,讓孩子生出來,受這樣的苦。
原來,當(dāng)家長,不用對孩子的每件事承擔(dān)。你說,這樣你肩頭就輕松很多了。
人遇到困頓,不見得要悲情以對,也不必強作歡喜,好像正面思考就能克服一切。我們只是知道,起起落落,就是無常人生的常態(tài),承擔(dān)自己能承擔(dān)的就好。心頭被壓得沉重,又能走到哪個預(yù)定的遠方呢?
我的講法,你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我希望你慢慢想想,除了女兒之外,你還有怎樣的人生?你跟她爸爸,有屬于你們兩人的時間嗎?會不會你的女兒,其實對你們歉疚很久了,她也想你們過得快樂?
女兒心里的陰霾,不是家里的陰霾,也可以不用占據(jù)你和她爸爸心里的全部。你心里真正有了陽光,家里有了陽光,說不定正足以讓女兒知道,跟長長的人生來比,學(xué)校生活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人生還有其他的盼望,陰霾總有散開的時候。
再次跟你說聲辛苦了,這段等待日子好轉(zhuǎn)的過程,真是太難熬了。從整個家改變起,是你無力改變女兒困境的情況下,還可以努力的方向。
謝謝你當(dāng)我的小孩
最近在跟家長們演練,該如何面對孩子超出家庭預(yù)算的物質(zhì)要求。孩子大了,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經(jīng)常的口頭禪是“誰誰誰的家里都有”,或者“同學(xué)的父母都會讓他們買,就我不行!”
尤其孩子要求的價格高的手機,一部就差不多是一個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對于一個還沒有賺錢能力的學(xué)生來說,實在不合理,而且很有可能衍生后續(xù)失竊毀損的種種問題。要溝通這種事,就是試著溫和而堅定地,重申父母的想法,坦誠地討論家庭收支還有父母的顧慮。
有一位家長提出:“那可以對孩子說,“那你去當(dāng)別人家的小孩啊”這句話嗎?”
這是一句很常見的話,只是我盡可能不這么說。這話在某些狀況下,之所以可以讓孩子閉嘴,是傷到他們的情感了。這句話的潛臺詞可能是,“不滿意你可以離開啊”“我不稀罕有你這個孩子”……有些比較敏感或自尊心強的孩子,更可能覺得這句話是對他個人的否定。
所以,如果我們沒這樣的意思,就別這樣說。很多時候,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種話很容易會有這樣的效果。
我會說:“你覺得當(dāng)我們家小孩,有點委屈嗎?我們家沒那么有錢,但也不會餓死,收入普通,跟一般家庭差不多。如果要滿足你,就是要犧牲我們其他人,這對大家不公平。”
也許,就事論事,只討論客觀事實,沒辦法很快讓孩子閉嘴,比較花時間。但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跟孩子互動的機會,讓我們能借此說明自己的價值觀,這其實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重要過程。把心情與事情都討論了,雙方都有清楚的共識,情緒性字眼就不必說了。因為情緒性字眼常引來更多的情緒,比這句話更難聽的字眼都可能說出口。
如果事情暫告一個段落,我會說:“謝謝你當(dāng)我的小孩,讓你覺得這么委屈,還是沒有離開這個家,不管你有沒有其他選擇。”
我常覺得,尊重是互相的。這道理實在不需要我多說,大部分人都可以理解,我們不尊重孩子,不尊重親子之間的關(guān)系,通常孩子就是有樣學(xué)樣。
只要相互不尊重,關(guān)系的基礎(chǔ)薄弱,將來更難溝通,因為中間卡了很多負面情緒。
就好像聽到“那你去當(dāng)別人家的小孩啊”這句話之后,有孩子如此回應(yīng):“你以為我不想嗎?”明明是摯愛的雙方,講起話來就在比誰更不在意這段關(guān)系,實在讓旁觀者的我痛心。
不管是哪種關(guān)系,每次沖突之后,雙方就會默默地在心底評量維持這段關(guān)系的必要性。如果我們真的對關(guān)系還在意,那就如實地表達我們的心意。
與其為了自己的面子保持曖昧模糊,讓對方有會錯意的空間,不如坦承內(nèi)在真實的感受,除了會讓自己內(nèi)在比較輕松之外,不管結(jié)果如何,也可以少一點遺憾。
有些家長會說,在氣頭上,怎么可能說出這么冷靜的話?所以,平常就要多練習(xí)啊!像是很多情緒管理的功夫,是平常就要進行的,等情緒滿了才開始想要管理它,就沒那么容易了。
親愛的女兒,我也需要你的肯定
親愛的女兒:
我知道你很討厭我,但我也知道你也很愛我。你希望我給你肯定,我都看在眼里。只是,我不輕易稱贊你,你要知道,我媽媽就是這樣對我,我相信她是為我好。
但是我不知道為什么,你們這一代的講法變了,變成愛要說出口,這跟我們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以前為了生活,很忙很累,哪有時間跟孩子們講這些?
我知道,有些話再不說,也許就算等到我上天堂,我還是說不出口。所以,我想先寫下這封信,希望有機會你能看到。
我不是不愛你,我也不是真心不想聽你講話。而是我每次聽,就覺得傷心,又覺得生氣。我有時候會氣你,為什么不會好好照顧自己?為什么要給自己找麻煩,聽我的話去做事就好了呀?
你說過,我跟你溝通不暢。坦白說,我不覺得這很重要,我只要能看著你,知道你過得好就好。在我們那一代,物質(zhì)生活能滿足就很好了,哪里還能照顧到心理上的需要?
其實,我覺得我還算是不錯的媽媽,可是,不知道為什么在你眼里,我就這么不好?!所以我也很不高興,覺得你們現(xiàn)在對媽媽的要求提高很多,我敢說,很多我這個年紀的媽媽也都做不到!
跟孩子做朋友?那只有很閑的人才可以吧!
不過,你知道嗎,我也很需要你的肯定!你大概以為,只有當(dāng)子女的需要被肯定,對吧?
你有來了解我嗎?你知道我以前嫁到這個家,婆婆說什么我都不敢吭聲,要照顧她,還要被她嫌,還要裝作我都沒有委屈,這樣才不會惹人閑話!我自己的苦水都往肚子里面吞,為什么你以為你的苦水,我就有辦法都接受?你以為我是神嗎?!
很多事情,你都不聽我的話,我真的很不高興,難道我會害你嗎?是家人才會跟你講難聽話,外面的人都只會客套而已,結(jié)果你竟然相信外人,不相信我?
你說我跟社會脫節(jié),我要跟你說,人性都一樣啦!我也認識很多人,時代再怎么變,人很難變。我只是沒讀多少書,講不出大道理而已。
你是我女兒,我當(dāng)然會照顧你,而且已經(jīng)把你養(yǎng)大了。可是,你好像都不知道,你也要照顧我,你也要對我好,你也要給我安全感,讓我知道以后我可以依靠你。
說實在話,將來我生病,我都不確定你會不會常回來照顧我?你有你的家庭,也有不少開銷,說不定,你將來直接把我送到養(yǎng)老院,你覺得我會心甘情愿嗎?
親人好像不該算那么清楚,可是,我要告訴你,如果我會在養(yǎng)老院過到死,你覺得憑什么我要對你這么好?
你有沒有想過,你覺得我不是好媽媽,你就是好女兒嗎?我講的話都不聽,然后又希望我聽你的難過,你會不會覺得有一點矛盾?
我這輩子,就這樣度過了。我常常很失望,但我也只能這樣。你們現(xiàn)在可以追求很多事,我在那個年代,就只能乖乖待在家里,被人家嫌,還不能吭聲!現(xiàn)在你也要嫌我,我只能說對不起,我也不能多說什么,多說一點又被講成“碎碎念”。
做人很難,做你媽媽更難。下輩子,換你做我媽媽,我來做女兒,這樣可以嗎?
媽媽
家有成長期的孩子,推薦看看
正版的,包裝也很好。
書籍不錯,值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