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是亞米契斯寫的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小說以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口吻、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從開學到一學年結束共10個月里,所發生的各式各樣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到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到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愛的教育》一經問世,就大獲成功,成為意大利每個家庭教育孩子的教材。
130年前,《愛的教育》出版,問世即大獲成功,成為意大利每個家庭的必備教材,繼而獲得世界性的關注。
這本書讓人們意識倒“愛”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大作用。
一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在學習如何愛,如何教育。
愛是永恒的,的教育理念需要傳承。
直到今天,《愛的教育》仍是每一位父母、老師、兒童的必讀經典。
關于《愛的教育》
1886年,在意大利出版
1886年-1904年之間,已經有30多種文字的譯本,再版300余次
1926年,開明書店出版中文單行本
1929年,被評為“對當代美國文化影響重大的書籍”
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
1994年,被列入國際安徒生獎“青少年必讀書目”
2001年,被教育部指定為中小學語文新課標課外閱讀書目
作者
愛德蒙多 德 亞米契斯
Edmondo De Amicis
1846-1908
世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出生于意大利里格拉州,自幼酷愛學習和寫作,是一位多產作家,也是意大利民族復興運動時期的愛國志士。
20歲時從軍校畢業,加入軍隊,開始寫一些短篇故事,1868年,出版處女作《軍旅生活》。
曾周游世界各國,撰寫了許多游記,以明快、新穎的筆觸,記敘各國的風土人情。
1886年,《愛的教育》出版,從此聞名世界。
1908年3月,因心臟病在勃丁格爾逝世。
十月
開學及時天 002 新老師 004 意外 006 卡拉布里亞男孩 008 我的同學 010 一件好事 012 我的女老師 014 在閣樓上 016 學習 018 (每月故事)小小愛國者 020
十一月
掃煙囪的男孩 024 萬靈節,死者的節日 026 我的朋友加羅內 028 賣炭人和紳士 030 弟弟的女老師 032 我的母親 034 我的同學科雷第 036 校長 040 士兵 042 奈利的保護人 044 班長 046 (每月故事)倫巴第的小哨兵 048 窮人 053
十二月
小商人卡羅菲 056 虛榮 058 及時場雪 060 小石匠 062 雪球 064 女老師 066 受傷的老人 068 (每月故事)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 070 意志 077 感恩 079
一月
助教先生 082 斯塔蒂的圖書館 084 鐵匠的兒子 086 快樂的聚會 088 國王的葬禮 090 弗蘭蒂被開除了 092 (每月故事)撒丁島的小鼓手 094 愛國 101 嫉妒 103 弗蘭蒂的母親 105 希望 107
二月
當之無愧的獎章 110 決心 112 玩具火車 114 傲慢 116 受傷的工人 118 囚犯 120 (每月故事)爹爹的小護士 123 鐵匠作坊 132 小丑 134 狂歡節的24小時 138 盲童 141 生病的老師 147 街上 149
三月
夜校 152 打架 154 家長們 156 七十八號犯人 158 夭折的男孩 160 頒獎前夕 162 頒獎典禮 164 爭吵 169 姐姐的留言171 病床上的小石匠173 (每月故事)羅馬涅的血案 176 加富爾首相 183
四月
春天186 翁貝托國王188 托兒所193 體育課 197 父親的老師 200/養病 209 工人朋友 211/加羅內的母親 213 征服悲傷 215 (每月故事)見義勇為 217
五月
殘疾孩子 222 犧牲 225 火災 227 (每月故事)六千里尋母記 230
夏天 259 詩意 261 聾孩子 263
六月
加里波第 272 軍隊 274 意大利 276 三十二度 278 我的父親 280?鄉間 282 夜校畢業生的頒獎禮 285 女老師去世了 288 感謝 291 (每月故事)船難 293
七月
母親的留言 300 考試 302 一場考試 304 再會 306
10月17日,星期
今天是開學的及時天。在鄉下的三個月假期一晃就過去了,簡直像做夢一樣。早上,媽媽帶我回到巴雷迪學校,給我辦四年級的入學手續。可我還滿心惦記著鄉下,一點兒也不想上學。街上到處都是男孩,兩間書店里擠滿了購買書包、課業夾和抄寫本的家長。學校門口聚集了一大堆人,把維持秩序的門房和警察搞得手忙腳亂。
走到校門口,有人拍我的肩膀,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我三年級的老師。他頂著一頭怎么打理都亂蓬蓬的紅色卷發,神情還是那么快活。他對我說:“我在課堂上見不著你了,恩里科!”他說得沒錯,但我聽了還是有些難過。
我跟著母親好不容易才擠進學校。前廳里、樓梯上,滿滿都是人,不論是貴婦、紳士,還是普通家庭婦女、工人、公務員、修女、幫傭,每個大人都一手牽著個男孩,一手拿著學校的升級手冊,熙熙攘攘,讓人以為走進了劇院。
回到熟悉的大廳真叫人覺得親切,從這里可以通往七個教室,過去三年里我幾乎每24小時都要經過。老師們在人群中穿梭,一位女老師從教室門口走過來跟我打招呼--她是我二年級的老師。她傷心地說:“恩里科,今年你得到樓上去上課了,不會再從我教室門前走過了。”
不遠處,一群焦急不安的女人把校長團團包圍了起來,七嘴八舌地詢問著教室啊之類的題。我突然意識到,校長的胡子比去年又白了一些。再看看身邊的男孩們,大家都長高長壯了。
一樓的學生們已經分好班。幾個才入學的一年級孩子怎么都不肯進教室,犟得像頭小驢。老師只能把他們硬拽進去,但拉了這幾個,那幾個又逃了出來。還有孩子看到父母離開就號啕大哭,父母只好折返回來又是責備又是寬慰。老師拿他們一點兒辦法也沒有。
我弟弟被分在女老師德爾卡蒂的班上。我上到二樓,成了佩博尼先生的學生。十點鐘,大家都坐進了教室。班上一共五十四個人,只有十五六個是我三年級的同學,其中包括總拿及時的德羅西。坐在教室里,我的心卻回到了夏天玩耍過的那些樹林和山野,學校跟它們比起來真是又小又悶。我還想念三年級的老師,他那么好,成天笑瞇瞇的,小小的個子,混在男孩群里簡直就和我們一樣。我再也難得見到他亂蓬蓬的紅色卷發了。
新老師很高,沒有胡子,長發灰白,眉心間有一道豎直的皺紋,說話聲音響得很。他喜歡盯著人看,把我們挨個兒看了一遍,好像能讀懂我們的心思。而且,他從來不笑。我暗自嘀咕,這才是及時天,后面還有九個月呢!那么多難啃的功課,還有每個月的測驗,得有多難熬啊!
終于放學了,我急切地想見到母親。我飛跑到母親面前,親吻母親的手。
母親鼓勵我:“打起精神來,恩里科!我會陪著你的。”
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可一想到再也看不到以前的老師,看不到他親切快活的笑臉,學校也不如以前有意思了。
小石匠
12月11日,星期日
今天,小石匠來家里玩。他穿著一件松松垮垮的獵裝,衣服上還留著白色的石灰--一看就知道是他父親的舊衣服。我們全家都很喜歡他,父親比我還要期待他的到來。他邊走邊把帽子塞進口袋,那模樣就像個累了一整天的工人,只是長著蘋果臉蛋和圓鼻子的小腦袋還在好奇地轉來轉去,四處張望。走進餐廳,他把里面的家具掃了一圈,目光落在一張駝背弄臣的畫上,對著扮了個兔子臉,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們一起玩積木,他特別會搭高塔和大橋,簡直像玩魔術一樣。他搭積木時特別認真,有著非同一般的耐心,邊搭還邊跟我說家里的事:他們住在一間閣樓里,父親每天去夜校識字,母親幫人洗衣服。他的父母一定很愛他,他身上的衣服盡管不太好,卻足夠暖和,縫補得很整潔,領結也很漂亮。他還說他父親很棒,身材魁梧得像個巨人,有時甚至會被門卡住!可脾氣卻非常隨和,總是叫兒子“兔子臉”。小石匠卻恰恰相反,是個小不點兒。
四點鐘,我們坐到沙發上吃下午茶點--面包和山羊奶酪。起身時,我看到沙發背上沾了些小石匠外套上的白灰,想去拍掉,可不知道為什么,父親不讓我這么做。他拉住我的手,然后自己偷偷把灰擦掉了。
玩游戲時,小石匠的獵裝上掉了一粒扣子,母親拿出針線來幫他縫,這讓他很難為情,一直入神地看著母親縫線,大氣都不敢出。我把漫畫書拿給他看,他一邊看一邊不自覺地學起里面人物的表情來,簡直活靈活現,把父親逗得直樂。這讓他十分得意,走的時候都忘了戴上他那頂破帽子。
我送他走到碼頭時,他又給我做了個兔子臉作為報答。他的名字叫安東尼奧 拉布科,今年八歲零八個月。
孩子,知道我為什么不讓你去拍沙發嗎?因為當著你同學的面這么做,就好像是在指責他弄臟了沙發,這樣很不好。首先,他不是故意的。其次,他穿的是他父親的衣服,上面的石灰是在工作時沾上的。工作中帶來的東西,比如灰塵、石灰、涂料等等都不是臟東西。勞動不會帶來臟東西。
記住,千萬不要指著剛剛收工的勞動者說“他身上很臟”,你應該說“他衣服上留下了辛勤勞動的印記”。你要好好愛小石匠,因為他不僅是你的同學,還是一個勞動者的兒子。
這書一般被認為是有名的兒童讀物,但我以為不但兒童應讀,實可作為普通的讀物,特別地應介紹給與兒童有直接關系的父母教師們,叫大家流些慚愧或感激之淚。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
愛的教育》出版就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任何一種《教育學》和《教育概論》。
--著名作家葉至善
他們讀了這本書,至少他們的脾氣要好上十倍!他一定不會再使母親不快活,他更要和氣的對待同學……總而言之,要比上三年公民課所得的效果好得多多。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北新周刊》評《愛的教育》
果麥出品。孩子的暑期課外讀物。
孩子喜歡看是一本不錯的書
沒看到,應該不錯。
書是正版的,兒子很喜歡,一直在當當買書,還沒有失望過,如果包裝再改進一下就更好了,共4本書,有兩本的角都壓變形了,這是唯一的不完美。望商家能改進。會一直支持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