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位咨詢師的記事薄,作者從十年的“行醫”經歷里甄選18個真實的案例,涉及職業、親子、情感和精神追求等諸多方面。
普通讀者:輕松學幾招,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困惑糾結者:在書中形形色色的來訪者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跟著作者的節奏,慢慢抽絲剝繭,逐漸解開心底的困惑。
同為咨詢師:觀摩、體驗或者檢視作者的咨詢步驟、理論分析和技術操作,從而得到一些參考和借鑒。
他真的能幫你解決心理的問題:
他一直被稱為排除心理問題的大師。無論是愁于減肥未遂的胖子、糾結選誰結婚的妹子、就業與學業兩難全的學子、苦于賺錢無方的漢子、被父母壓迫成疾的孩子……他總能用恰當的方式迅速找到問題的根源。
挖掘出你心理困惑的根源、讓晦澀的方法簡單可行化,使糟糕的生活煥發生機,讓你越活越明白。本著有病看病,沒病強心的理念,這本書誕生了。
他是實踐出身: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國際生涯教練(BCC)認證培訓師。受全國300多所高校邀請為學生工作者進行技能培訓;受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邀請,為全國高校就業指導骨干教師進行培訓。他的咨詢風格獨有千秋:他內心縝密,邏輯清晰,整合不同咨詢流派,咨詢風格千變萬化。有時不經意間說出的話語,會讓你動容不已,銘記于心;有時敏銳犀利得讓你難以回答,卻震懾心魂。
他既是迷茫者的引路人,又是咨詢殺手終結者:迷茫中的人在他的趣味引導中慢慢找到前進的方向和動力。而咨詢殺手(因其博覽群書或問題難解,而難倒不少咨詢師)在談笑間被他一 一擺平。
他就是賈杰,一個后現代主義的學習者和踐行者。
4.脾氣真的不好嗎
那是一個周三的下午,北京的夏天,酷熱難耐。給學生上完課,我就往咨詢室趕,回來已經是大汗淋漓。放下教材,直奔更衣室,洗了把臉,散了散身上的汗,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
猛然間,想起還有個咨詢,一看表,壞了,已經過去半個小時了。
這時候,前臺的助理老師已經到處找我了,看得出來,這個來訪者給她“壓力”了。
我一邊跟助理說“沒事兒”,一邊走進了咨詢室。(補充一下:其實,我平時挺守時的,而且咨詢預約也規定,咨詢師必須至少提前一刻鐘到咨詢室中做好準備工作,那天也是巧了,不知道怎么就給忘記了預約的時間,不過,后來發生的事情,讓我覺得,那次遲到有點像故意安排好的似的。)
咨詢室空調已經打開,溫度很合適,來訪者是個35歲左右的男性,穿著比較正式,上面是襯衫,下面是西褲,看得出來,平時上班是打領帶的,而且一看就知道,和很多非周末咨詢的客戶一樣,大抵是“溜號”出來咨詢的。想到這里,對他的著急我更能理解了。(你想想啊,上班時間,提心吊膽的出來約個咨詢,結果咨詢師特不著調,一點兒不遵守時間,擱誰都得急啊。)
雖然自知理虧,我還是故作鎮定地說:
“您好,我是您的職業咨詢師,我叫賈杰,你可以叫我賈老師。非常抱歉,剛才路上耽誤了一會兒,很是對不起,讓您久等了。”
他看了看我,而且是從下往上的掃描式打量,看得出來,他很生氣,不過還是在努力地克制自己:
“嗯,那咱們就開始吧,我待會兒還得回公司呢。”
“好的,我聽助理說,關于咨詢的細則和設置你都很清楚了,那我就閑話少說,現在,我來問你,你通過咨詢,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聽到這里,他本來靠著的腰背挺了起來,往椅子前面湊了湊,一邊轉著手機,一邊說:“其實,也沒有別的問題,就只是一點,我這人脾氣不好。尤其是對于遲到的,不守信用的人和事。經常對別人發火,我就想通過咨詢,把我這脾氣改改。你說吧,怎么辦?”
果然不是善茬,在這人等著我呢。
.......
作為新手,我經常會遇到難以處理的咨詢案例。賈老師思路清晰、經驗豐富,在案例督導方面給了我很多實用的指導。看書中的那些真實案例,仿佛又回到他的課堂和督導現場,再次打開了我的咨詢思路。
——心理咨詢師 史延巖
只有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并把理論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才能引導來訪者找到自己的目標,在當下做出選擇。這是賈老師的處女作帶給我的極大震撼與感慨。
——高校輔導員 楊錦滔
作為新手,我經常會遇到難以處理的咨詢案例。賈老師思路清晰、經驗豐富,在案例督導方面給了我很多實用的指導??磿械哪切┱鎸嵃咐?,仿佛又回到他的課堂和督導現場,再次打開了我的咨詢思路。
——心理咨詢師 史延巖
只有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并把理論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才能引導來訪者找到自己的目標,在當下做出選擇。這是賈老師的處女作帶給我的極大震撼與感慨。
——高校輔導員 楊錦滔
看了賈老師關于高考失敗的案例分析,我感受頗深。“本來……”“本可以……”這些詞都是失敗的借口。當回首過往的路,千溝萬壑也只是留下一串腳步,現在我要做的是不讓未來的自己為此刻的自己遺憾懊悔。
——在讀研究生 韓小龍
看完這本書,我想立刻見到他,以光速見到賈杰本人。工作的繁重、生活的瑣事都快把我壓扁了,我想正常、從容地走在公司里,陽光下。但我尋思著是自己先看“病”,還是幫更年期“癥狀異常”的老媽預約。
——公司職員 祁冬
拿到《活得明白》這本書,第二天就看完了,很值得一看,很喜歡,也很受啟發
該書用通俗易懂具有現代感的語言將學術性專業性的那些問題呈現給讀者,讀后既助己也助人,特別適合在高校工作的輔導員和教師參考,力薦!已經讀了兩遍,精華章節掃到iPad里,隨時領悟大師的睿智語言。該書沒有市面很多所謂勵志書那種標題唬人內容蒼白拿讀者的智商開玩笑的情況,我保證,你一定會覺得值得反復閱讀。
這是一本很適合送給你關心的人的好書,18個案例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實實在在能讓我們活得明白,適得其所!買了3本,分享給好友。
看完這本書給我很多啟發,讓我看到很多可能,實用點贊
作為一名新咨詢師,完了賈老師的書,讓我對咨詢又有了新的認識:價值中立,敬畏生命
這本書是一位師姐推薦我看的,本身也喜歡關于心理學的書。希望不要讓我失望。
賈老師的案例很典型分析與流程清晰對我們生涯咨詢師有莫大的受益
當當積分可以抵用現金的時候,大家一定要珍惜機會啊
咨詢技能很多,故事很精練,沒看出來生涯咨詢和心理咨詢的區別,還好吧!
人活一口氣,佛爭一柱香。一點浩然之氣,千里快哉風。
書的包裝不錯,里面的書頁也沒有壞之類的。而且這是一本讓你有機會認識自己書。
推薦從事心理咨詢的人士看。個人很喜歡,遇到學生類似情況時就會有針對性認真拜讀。周六下單,周二收到。
非常喜歡,看完這本書喜歡上了心理學,心理的作用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啊,所有案例我也被說服了
哈哈,期末會議、監考必備佳品!自用和幫人解惑都非常贊!其中中科院院士的心病案例,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我一個同事聽我分享后,豁然開朗,“不要向別人索要他沒有能力給予的東西,一語驚醒夢中人,我一直朝我絕對不可能浪漫的老公要浪漫!這么多年,這真真是在執著的撞墻啊,回去也改個簽名:停止撞墻!”
看不慣翻譯的書,所以很期待中國本土心理學專業人士的書。
不錯的書,常常困惑的人值得一看!不常困惑也可以幫你解決心中的疑惑和困擾!挺好的!作者調理很清晰,看完有所提醒和提示,真的不錯,物超所值,值得購買!
都說家和萬事興,現實生活中,被家事所累的卻比比皆是,所謂最親的人卻常常是最傷自己的人……有幸在朋友推薦下遇到這本書,頓悟了:原來我一直在向對方索取的是我明知他無法給予的……這的確猶如執著的要用頭撞開一堵墻啊……誠摯推薦此書,無論助人還是幫助自己都非常實用。
非常值得推薦的一本書,生動詳實的案例,真實的呈現出賈老師的知識涵養和咨詢功底,剛剛踏上GCDF的助人自助之路,從書中可以直接的學習到很多技巧,也更加期待有機會現場聆聽賈老師的課程。
從一個朋友那得知這本書,最近情緒低落,所以就買了,讀完了,感覺特別好,以作者咨詢生涯中的經典案例來講述,有理論有實踐,讀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有哪些類似的以及可以改進的,強力推薦!
如果你是學咨詢的,那一定要好好看看這本書,它可以交給您很多咨詢的技巧;如果你不是學咨詢的,那你更要好好看看這本書,里面有很多你遇到的和你身邊的人遇到的問題,他會教給你怎么面對,怎么解決。
收到書啦,比想象中的好呀,之前聽過賈杰老師的講座,覺得他講的課接地氣有用,一看賈老師的書心里也舒坦多啦,因為好多案例在我身上都發生過,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呀,推薦給大家看看,讓自己活得明白一些,輕松一些。
拿到新書后一口氣讀完了,正如這本書的標題“活得明白”,書中的18個生涯咨詢的典型案例,或許你能從其中找到在工作與生活中的一些答案。作者賈杰老師的咨詢思路與問題犀利,能幫助職業困擾者點撥疑難。同時還有一大亮點是每個章節后面的小練習,很實用!贊~~~
言語看似不經意,卻句句鞭辟入里,猶如醍醐灌頂,既有理論性,又有很強的借鑒性,既可以為工作提供指導,又可以為生活指點迷津。沒有佶屈聱牙的理論,卻處處可感理論的智慧之光,非功力深厚者不可得也。真乃一本深入心坎里的書。
看著別人的案例就像是看著自己,體驗著老師和我說著那些話,很多事一下子就釋然了。作為咨詢師,書帶給我的是另一種角度,讓我學著放下專家的角色,去引導來訪者,幫助來訪者提升生涯決策能力。書我會反復讀。
朋友推薦的書,本人也覺得值得推薦。本書從職業、親子、情感和精神追求等諸多方面進行闡述,其中涉及到的事情,也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遇見的,有利于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方面問題。希望各位從中得到啟發,生活會更加輕松、幸福。
讀的有一半了,越來越喜歡賈杰老師的案例,感覺整個矛盾、糾結、困惑啊講的特別有節奏清晰易懂,讀完之后結合一下自己的經歷真的使我感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賈老師的筆風簡潔,感覺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啰啰嗦嗦,重點剖析的也很突出,總之,對于我來說挺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