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于介紹"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論"的教學用書,書中把自然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社會學法學作為西方法學的三大主流派加以把握,并分別地對其始源、演變和當前的狀況,系統地加以評述。通過這樣的思路,讀者可以較為清晰和順當地了解西方法學的文理和脈絡。首先,書中把自然法學、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社會學法學作為西方法學的三大主流派加以把握,并分別地對其始源、演變和當前的狀況,系統地加以評述。通過這樣的思路,讀者可以較為清晰和順當地了解西方法學的文理和脈絡。這一點,與傳統的歷史斷代并以代表人物(而非學派)為主導的闡述方法,迥然有別。再者,書的次側重方面,是對雜多而不易縷析的當代西方諸法學流派,做了盡可能周全的分析、歸納與整理。一些新學派,如存在主義法學、現象學法學、行為主義法學、符號學法學、多元論法學、西方馬克思主義法學等,在迄今為止的國內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教程或專著中尚付闕如(我同谷春德合著的《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增訂版乃系例外)。無疑,這利于克服以往的同類作品所難以避免的頭重腳輕、顯得厚古薄今的弱點。同時,又會使讀者以三大主流派的觀點為憑依,比較容易地勾勒出當代西方法學思潮的輪廓。
及時篇 自然法學
及時章 古代自然主義自然法
及時節 自然法觀念的先驅
第二節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第三節 希臘化時期的法律思想
第四節 古羅馬國家的法律思想
第二章 中世紀神學主義自然法
及時節 基督教和《圣經》的法律思想
第二節 奧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第三節 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第三章 近代啟蒙思想家的理性自然法(古典自然法)
及時節 格老修斯的法律思想
第二節 斯賓諾莎的法律思想
第三節 霍布斯的法律思想
第四節 洛克的法律思想
第五節 孟德斯鳩的法律思想
第六節 盧梭的法律思想
第七節 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自然法思潮
第四章 現代社會自由主義自然法(復興自然法)
及時部分 神學派思想家
及時節 惹尼
第二節 麥斯納
第三節 布倫納和達班
第四節 馬里旦
第五節 菲尼斯
第二部分 世俗派思想家
及時節 富勒
第二節 羅爾斯
第三節 德沃金
第二篇 分析法學
及時章 分析法學概述
及時節 分析法學的含義
第二節 前分析法學
第三節 分析法學
第四節 凱爾森和哈特的新分析法學
第五節 拉茲、麥考密克和魏因貝格爾的分析實證主義法學
第二章 分析法學的形成
及時節 邊沁
第二節 奧斯丁的分析法等
第三章 分析法學傳統
及時節 英國分析法學傳統
第二節 美國的奧斯丁傳統
第四章 凱爾森的純粹法學
及時節 幾個概念的辨析
第二節 法的靜態理論
第三節 法的動態理論
第五章 哈特的新分析法學
及時節 思想來源
第二節 對奧斯丁法律命令說的評析
第三節 及時性規則和第二性規則的結合
第四節 法律和道德
第六章 對分析法學的評價
及時節 分析法學的法律思想史上的貢獻
第二節 分析法學的當代命運
第三篇 社會法學
及時章 社會法學的概念、發展脈絡與特點
及時節 何謂社會法學
第二節 社會法學的產生與發展脈絡
第三節 社會法學的一般特點
第二章 歐洲社會法學(上)
及時節 孔德:實證主義社會法學理論的助產士
第二節 耶林的目的法學
第三節 赫克的利益法學
第四節 埃利希的自由法學
第三章 歐洲社會法學(中)
及時節 韋伯社會法學理論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韋伯對傳統中國社會與法律的法社會學研究
第三節 韋伯社會法學思想的當代意義
第四章 歐洲社會法學(下)
及時節 盧曼社會法學的理論基
第二篇 分析法學
第二章 分析法學的形成
二、"法律"一詞的四種含義
奧斯丁說,通常所謂的法律具有四個方面的含義,它們是:上帝之法,實在法,實在道德或實在道德規則,比喻性的法律。
1.上帝之法
上帝之法是上帝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法傳諭給人類的法律,有時稱為自然法。為了避免與17——18世紀的自然法相混淆,奧斯丁使用"上帝之法"一詞,在具體含義上,它是指功利主義,即邊沁所倡導的"避苦求樂"。從這個意義上講,奧斯丁是邊沁功利主義集團的一分子,他堅持邊沁功利主義的立場。在奧斯丁看來,上帝之法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法律,在所有的法律中,它處于較高的地位。但是,作為一個實證主義者和一個分析法學家,他不可能充分地展開論述上帝之法的問題。從奧斯丁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我們認為奧斯丁的看法是:及時,功利主義的內容是倫理學研究的對象,它是一種批評的科學,而實在法才是科學法理學研究的東西,它是一種闡釋的科學。第二,分析法學的最終目的歸結為功利主義,功利主義是分析法學的邏輯起點,但是法律是否合乎功利主義的原則,不是科學的法理學所關心的問題。實際上,去掉奧斯丁理論中的功利主義理論,奧斯丁的學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完整的體系。邊沁功利主義對奧斯丁的較大影響就是奧斯丁嚴格區分"法律的應然"和"法律的實然",前者是立法學的范圍,后者是法理學的范圍。
2.實在法
實在法是一個主權國家制定出來的法律制度,這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法,是科學法理學,或者稱為一般法理學所研究的對象,其具體內容就是他著名的法律命令說。他認為,每一實在法(或每一個所謂簡單和嚴格的法律)是由一個主權者個人或集體,對獨立政治社會(其中創立者是至尊的)的一個成員或若干成員,直接地或間接地設立的。換言之,它是一個君主或主權體,對處于其征服狀態下的一個人或若干人,直接或間接確立的。
3.實在道德
實在道德,或稱實在道德的規則,或稱實在道德規則,是指非由政治優勢者建立,但具有法律的能力和特點的法。這種法律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它僅僅由觀念建立或實施。這種法律應用的例子包括:"榮譽法"、"風尚之法"以及"國際法"規則。這一類法之所以稱為"實在道德",是因為因其"道德"而區別于實在法,因其"實在"而區別于上帝之法。
在實在道德規則中,有些是嚴格意義的法律,有些則是非嚴格意義的法律。
……
書是很好的,質量一般,切割有些粗糙
書是好書,就是有點厚
換可以吧,沒看呢
東西不錯,參考書中算是我見過最好的
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論。應該是正版,挺劃算
這個商品不錯~
絕對是好書,值得一輩子讀。
這個商品不錯~
了解西方法律思想的一本不錯的書
很喜歡的一本書~
包裝到位,圖書正版,內容很好。
推薦推薦推薦2
書很好,適合我現在進行閱讀
非常滿意,很喜歡
正版。
發來的書有點舊,第一次買到有點舊的書
老師的老師的的書,必看
非常經典的好書
書很好!!
書很好,把西方法律思想介紹的很全面!很好的一部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