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 巴蒂斯特 薩伊被稱為“科學王子”、“亞當•斯密的偉大繼承者和傳播者”,是歐洲大陸的政治經濟學,也是人類歷史上位產業經濟學教授。薩伊是古典經濟學的代表人物,對于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有不可估量的影響。
本書中所提出的供給自動創造需求的觀點被后人奉為“薩伊定律”,對之后的經濟思想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隨著1978年我國開始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人們越發認識到自由市場經濟的重要,自由獨立的學術市場正在逐步形成,薩伊的理論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肯定,薩伊的思想正在成為人們的共識。
2015年中央及國務院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其核心思想即來自于本書中闡述的“薩伊定律”。
本書被譯成多種文字,在西方國家廣泛傳播,成為當時歐洲大學里的經典教材。
理解供給側改革,必須回到薩伊定律:供給創造需求
供給學派鼻祖、比肩亞當 斯密的經濟學巨人、人類歷史上位產業經濟學教授 讓 巴蒂斯特 薩伊經典巨著
參考英、法、中多個譯本,修正之前譯本多處錯誤
著名經濟學家薛兆豐、張五常、許小年極力推薦的經濟學通識
讓 巴蒂斯特 薩伊(Say JeanBaptiste,1767~1832),法國經濟學家。古典自由主義者。他是繼亞當斯密,李嘉圖古典經濟學派興起之后的又一個經濟學偉人。
導論001
及時卷財富的生產
(及時章—第四章 略)
第五章勞動、資本和自然資源協同生產的方式/038
第六章一切勞動種類的協同操作/041
第七章人類的勞力、自然的勞力和機械的勞力/047
第八章分工的利弊和分工所能達到的程度/053
第九章利用商業的不同方法以及這些方法協同生產的模式/062
第十章資本在生產過程中所歷經的轉變/069
第十一章資本的形成和增加/073
第十二章非生產性資本/083
第十三章無形產品,或者一生產出來就被消費掉的價值/085
第十四章財產所有權/094
第十五章產品的需求或者市場/100
第十六章從貨幣和商品的快速流轉中得到的利益/109
第十七章旨在影響生產的政府規定的效果/112
第十八章政府當局所做的生產性努力對于國民財富的影響/169
(第十九章 略)
第二十章暫時的和長期的移民對于國民財富的影響/174
(第二十一章 略)
第二十二章貨幣的符號或者代表/178
第二卷財富的分配
及時章價值的基礎,供給和需求/198
第二章收入的來源/206
第三章價格的實際變動和相對變動/211
第四章價格的名義變動以及金、銀條和硬幣的特有價值/220
第五章收入在社會中的分配方式/229
第六章哪些生產部門給生產力的報酬最多/236
第七章勞動的收入/240
第八章資本的收入/258
第九章土地的收入/274
第十章一國從另一國所獲收入的影響/283
第十一章與政治經濟學有關的人口/287
第三卷財富的消費
(及時章—第六章 略)
第七章對公共消費有實際貢獻的人/302
第八章征稅/305
第九章公債/335
附錄A 借與國家的價值結果表/345
附錄B 1831年年末法國、英國和愛爾蘭以及美國的人口、債務和稅收比較表/345
譯名對照表/346
薩伊定律,即“供給自行創造需求”是真理。薩伊定律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供給是需求的惟一的源泉,沒有供給就沒有需求,沒有出售產品的收入,也就沒有可以用來購買商品的支出。只要依據薩伊定律,通貨膨脹與失業并發癥就會自然趨于消失。
由于供給自行創造需求,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下,利息率的升降會使儲蓄全部轉化為投資,從而抑制對資本品的過度需求。由于政府采取了人為地刺激需求,干預利息率的變化,干預私人經濟活動,導致儲蓄與投資不能相適應。
所以,只要依據薩伊定律去做,制定一系列的“供給管理政策”來刺激儲蓄,儲蓄自動轉化為投資,投資增加就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增加生產量,從而促進經濟的增長,這樣,一個沒有通貨膨脹的充分就業均衡就會出現。
很不錯的一本書,可以看看。
很好我很喜歡
最早在海南鳳凰機場看到了這本書,名字都比較吸引人,國家一直在搞供給側改革,供給是一個很關鍵的東西,催生了市場,又一直影響著市場,供給和需求是需要很仔細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