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先生經常讀經濟史、商業史,尤其有關商幫的書。閱讀中有兩點感覺。一是寫經濟史書的人還是以歷史學家為主。他們受過嚴格的史學訓練,基礎扎實,著作也相當有分量,但經濟學分析還是少了一點。他們澄清了歷史事實,不過作出深入經濟分析的還不多。二是這類書學術性相當強,但通俗性與趣味性不足。于是,就想在他們的基礎上再加點分析和通俗化。這本《走馬看商幫》就是一種嘗試。
收入《走馬看商幫》的文章曾以"中國商幫縱橫談"為名刊登于《經濟觀察報》
現在是商幫熱,各種以商幫為題材的電視劇、電影、小說等不斷涌現。梁小民是著名經濟學家,籍貫山西,多年來關注山西商幫研究。這本《走馬看商幫》是為數不多的經濟學家用通俗筆法寫的山西商幫研究文章,兼具學術與閱讀價值。
梁小民,1943年生,山西省人,北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現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曾任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評為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邀監察員,民盟中央經濟與地區發展委員會委員。近期著作有:《經濟學原理》(譯著)、《宏觀經濟學》(譯著)、《哈耶克經濟思想述評》、《經濟學的開放》、《微觀經濟學縱橫談》等。
自序:票友下海
什么是商幫
國退民進才有了商幫
晉商為什么被稱為"天下及時商幫"
家族文化與徽商
夾縫中的粵商
亦盜亦商的閩商
成功轉型的寧波商幫
鉆天洞庭小而強
人口流動與江右商幫
晉商的同盟軍陜西商幫
儒家文化與魯商
遍地龍游成一幫
商幫作道場的螺螄殼
商幫是封建商人
自古經商一條路:官商勾結
商幫中的家庭、家族與宗族
商幫與行會
商幫與會館
商幫如何構建誠信
從商與做人
商幫的衰亡
進入市場經濟,久違的商幫稱號又一次流行起來。有兩種現象與此相關。一是在胡雪巖走紅之際,安徽人把胡雪巖稱為徽商的典范,浙江人把胡雪巖作為浙商的代表。胡雪巖到底屬于哪一個商幫?二是曾經出過商幫的地方,如山西、山東、廣東,都以新晉商、新魯商、新粵商來命名新一代企業家。歷史上的商幫與今天的企業家有什么傳承關系?
要澄清這些現象,必須首先說明歷史上商幫的含義是什么。
中外學者早就注意到了商幫。清人徐珂在他編撰的《清稗類鈔》中指出"客商之攜貨遠行者,咸以同鄉或同業關系,結成團體,俗稱客幫。"這里所說的"客幫"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商幫"。在他的書中,記載了一些商幫的事情。中國學者衛聚賢、陳其田等早在1930年代就研究了晉商,日本學者也研究了晉商、徽商。今人張海鵬、張海瀛先生在他們主編的《中國十大商幫》中給商幫下了一個廣為接受的定義:"商幫,是以地域為中心,以血緣、鄉誼為紐帶,以`相親相助`為宗旨,以會館、公所為其在異鄉的聯絡、計議的一種既`親密`而又松散的自發形成的商人群體。商幫的出現,標志著我國封建商品經濟發展到了階段。"
根據前人的論述,可以把商幫定義為:商幫是明清兩代以地域為紐帶的封建商業聯盟。
先要給商幫一個時間上的界定。商幫是中國歷史上特有的現象,僅存在于明清兩代。在中國歷史上,商業活動很早就出現了,而且一直有發達的商業,但商幫的形成是明代之后的事。正如張海鵬、張海瀛先生所指出的"在明代之前,我國商人的經商活動,多是單個的、分散的,是`人自為戰`,沒有出現具有特色的商人群體,也即是有`商`而無`幫`。"清代滅亡之后,中國的封建社會已經結束,原來意義上的商幫已不存在。即使在明清兩代,也有許多地方是有商人而沒有結成"幫",如四川、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所以,商幫僅僅是商業史的一個問題,不能用商幫史來代替商業史。中國商幫研究僅僅是商業史研究中的一個側面。無論這個側面有多重要,都不是中國商業史的全部。
既然商幫只存在于明清兩代,所以它們的性質就是封建商人群體。它們的一切特征必然要受這個時代背景的限制,并體現出這個時代的特征。首先,各商幫都是從事商品交易的,并沒有進入加工制造業。在封建時代,商人和商業資本"發生過壓倒一切的影響"(馬克思語),加工制造是附屬于商業。由商品交易轉向商品生產,由商業資本轉入產業資本,發生在由傳統農業經濟轉入現代工業經濟之際。中國的絕大多數商幫沒有完成這種轉型。其次,他們的經營模式與封建制度相關。中國的封建社會是政府至高無上,控制著資源配置,決定一切。因此,各個商幫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官商結合。各商幫都具有"成也官,敗也官"的特點。,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是傳統的儒家文化。各個商幫的經營模式也體現出儒家文化的特色。它們的成功體現了儒家文化中的成分,他們的失敗也由于儒家文化中不適于現代經濟的因素。各商幫都是封建商人,不同于現代企業家。我們只有從這一點出發,才能理解商幫的特征,也才能知道,我們要繼承歷史上商幫的什么傳統,要超越商幫的哪些局限性。
商幫既然是以"地"為名,自然是以地域為中心,以鄉誼為紐帶的。商幫就是某地的商人群體。這里要說明的是:及時,商幫中的某個企業或集團以血緣為紐帶,是家族企業,但聯系各個家族企業的商幫的紐帶不是血緣,而是同鄉之誼。第二,商幫以地域為中心是指某個商幫由某地的人組成。這個地域可以是省,如山西人的晉商,可以是州,如徽州人的徽商,也可以是縣,如浙江龍游縣的龍游商,甚至可以小到鎮,如江蘇吳縣東山鎮與西山鎮的洞庭商。各個商幫的活動中心可以在本地,但主要經商活動在其他地方。如晉商的中心在山西,但經商活動在全國,甚至國外。也可以活動中心不在本地,經營也不在本地。如徽商的活動中心在揚州,經營則在全國。我們說某個商幫,指的還是某地人所形成的商業群體。
商幫的核心在"幫"字上。"幫"字的含義是為政治或經濟目的而結成的集團。"商幫"就是為商業目的而結成的集團。有"商",并結為集團才能稱為"商幫"。這種集團主要是以正式組織的形式出現的。在本地可以稱為行會,如粵商的十三行行會。在外地則有會館或公所,如遍及全國的山西會館。作為一個正式的組織,內部有各自的行規。加入這種組織的商人要嚴格遵守,如若違反,會有相應的懲罰措施。一些地域性商人出于同鄉之誼也會有互相幫助,但沒有正式組織,即不能稱為"幫"。如河南、北京、天津等地的商人就是這樣。除了正式的組織之外,一個商幫的不同商人之間還有一些非正式的聯系,如不同商人家族之間的姻親關系。商幫的目的就是通過這種正式或非正式的組織聯系實現共存共榮。其作用主要是,規范幫內各商人的行為,制止相互之間的惡性競爭,并實現相互幫助。對外則是利用集團的力量為本幫的經商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所以,也可以把"幫"理解為相互幫助之"幫"。
商幫作為中國封建社會中的商人群體有其不同于國外商人組織的共同特點。但各個商幫在經營范圍、制度、文化等方面都有自己鮮明的特征。這些特征與各地的地域文化和歷史傳統相關,體現出中國傳統商業文化的差異性。這些特征決定了各商幫成敗的原因。在研究各個商幫時,我們既要注意他們的共同之處,更要注意不同商幫的特征。
在中國明清兩代,公認的十大商幫是晉商、徽商、粵商、閩商、寧波商、龍游商、洞庭商、魯商、江右商和陜商。這些商幫在歷史上都曾發生過重要的作用,對中國經濟和商業產生過不可磨滅的影響,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他們在經商過程中形成的商幫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成敗的經驗與教訓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
了解了商幫的含義,我們可以回到開頭提出的兩個現象。胡雪巖是徽商或浙商嗎?從商幫的定義來看,胡雪巖既不是徽商,又不是浙商。首先,胡雪巖到底是徽州人,還是杭州人,現在仍無定論。他的祖籍是徽州,但出生在徽州,還是杭州,現在仍有爭論。其次,他一生主要在浙江經商,與徽州其他商人沒有什么聯系,更別說參加過什么行會、會館,或共同經營了。不能僅僅由于他的祖籍是徽州,就把他歸入徽商。至于浙商這個概念是近代才有的,明清兩代只有寧波商和龍游商,而胡雪巖的經商活動與這兩個商幫都沒有關系。因此,可以認為,胡雪巖是清朝后期極有影響的商人,但他不屬于任何一個商幫,是經商而無幫者。
今天的各地企業家與歷史上當地的商幫有傳承關系嗎?清代滅亡之后,原來意義的商幫已經滅亡了。解放之后,經歷了公私合營、""等歷次政治運動,舊的商幫已經連根拔掉,連私人工商業都不存在了。新一代的企業家是在改革開放時代出現的,與歷史上的商幫并沒有傳承關系。何況,現代企業家與歷史上的商人有著本質差別。當然,歷史上的商幫有優良的傳統,新一代企業家也應該繼承這些傳統。從這種意義上說,把某地的企業家稱為新某商也沒什么不可以的。
我們研究商幫是把它作為一段歷史來研究,從中吸收的傳統,擯棄不良的因素。借鑒歷史,才能創造出輝煌的今天和未來。P1-7
海上文庫叢書,陸續在買,有些已經缺貨,說明歡迎程度,書本身還沒讀,待讀。
梁小民的書值得一讀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凝結了梁老師對商幫的研究成果,很有意思。
這個商品不錯~
還沒仔細看,應該不錯,喜歡梁小民的書!
這個商品還可以
家作品,好看,值得一讀。
這本書很不錯,值得推薦,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還行吧
萬家樂 JSQ24-12201 12升 燃氣熱水器(天然氣)萬家樂 JSQ24-12201 12升 燃氣熱水器(天然氣)
還不錯寫的
還沒看,我一向喜歡海上文庫這套叢書,已經收了不少了。有不少書已經找不到了,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
當當活動購買的書籍,囤積著冬天慢慢讀。
渴望已久,統統買下來
替長輩購買。尚可。
好賣家,有機會再合作!祝生意興隆質量很好,便宜夠實用,與描述的一樣,發貨快,包裝仔細嚴實!
書已看完,了解了不少商幫的知識,不錯
看了幾本商幫的書,但不知道為什么,還是覺得好奇。
走馬看商幫,講了中國至今很多商幫的起源,特別是晉商.
梁老師的書值得一讀,深入淺出學經濟,聽著故事話商幫,推薦!
《走馬看商幫》看商幫走馬,歷盡艱辛錘練成功之道
從中可以了解中國各個商幫的發展歷程以及各自的特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商幫的出現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步驟,沒有各個商幫,就沒有現代中國的經濟大發展~~~
這是大家寫的小書,舉重若輕。這是經濟學家寫的有關經濟的歷史書,一般的這類書史的成分多,經濟學分析少,本書似乎不是這樣。本書的通俗性與趣味性好,這類書大多枯燥無味,本書不是這樣。本書作者是經濟學者,寫的這類文章很好看,本書是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