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1944年完成的,當時對國建筑的研究尚處于起步的階段。對古建筑的實地調查也僅僅限于l932--1937年這短短的5年時間。在這樣短的時間里,要弄清國建筑兩千年來發展的歷史源流,梳理清楚其發展脈絡,自然只能先從主流建筑人手,這就是為什么此書內容側重于宮殿廟宇(即重點在大木作)。而對國建筑中極富特色的園林,豐富多彩的民居基本沒有論及。此書完成后,先生深感建筑史尚需深入的課題還很多。但當時正是抗戰勝利,軍興以還,各地城市摧毀已甚,失地收復之后,立即有復興焦土的艱巨工作隨之而至,所需人才當以萬計,當務之急是為國家造就建設人才,首先是建筑師。今后數十年,國家建設實有待于此輩人才之養成。因此他到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筑系,建筑史的研究只得暫緩進行。
本書是先生的重要遺著,因此補充的圖片也全部采用當年先生所拍攝的圖片,盡管這批圖片經過水殘質量已大不如前了??傊蚁胱龅膬H僅是盡我的能力去完成先生當年想做的工作。我相信先生在天之靈會微笑的。
梁思成,中國"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學者"
《中國建筑史》,中國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公正的建筑歷史。
明晰中國建筑史分期:
上古——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清末及民國以后.
整體把握各個歷史階段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講解各個系統建筑自身之優劣,
解析他時他族建筑與我之異同。
闡明中國建筑的特征,
對每一時期的現存建筑實物逐一剖析:
木構——磚石——橋梁——牌坊——宮殿——苑囿——寺廟——壇觀——陵墓——住宅
參閱古代建筑的兩部"文法課本"
解說每個建筑型制的特征及與其他時期的傳承關系。
本民族的建筑文化,研習者的歷史課題。
梁思成(1901-1972)國建筑史學家,建筑師,城市規劃師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護國古代建筑和文化遺產。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第二章 上古時期
節上古
中國建筑之原始,究起自何時,殆將永遠籠罩于史前之玄秘中。"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蔽風雨"(注一)。此固為后世之推測,然其所說穴居之習,固無疑義,直至今日,河南、山西一帶居民,穴居仍極普遍。宮室與穴居可以同時并存,未必前后相替也。
殷商以前,史難置信,姑集所記。黃帝(公元前二十七世紀頃?),"邑于涿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衛",當時顯然未有固定之城郭宮室(注二)。至堯之時(公元前二十三世紀頃?),則"堂崇三尺,茅茨不翦"(注二),后世雖以此頌堯之儉德,實亦可解為當時技術之簡拙。至舜所居,則"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注二)。舜"賓于四門,四門穆穆",初期之都市已開始形成。"禹卑宮室,致費于溝減"(注三),則因宮室已漸華侈,然后可以"卑"之。
至殷代末年(公元前十二世紀頃),紂王廣作宮室,益廣囿苑,``南距朝歌,北據邯鄲及沙丘,皆為離宮別館"(注四)。然周武王革命之后,已全部被毀?;幼猿r"朝周,過殷墟,感宮室毀壞生禾黍"而傷之(注五)。其后約三千年,乃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予以發掘,發現若干建筑遺址。其中有多數土筑殿基,上置大石卵柱礎,行列井然。柱礎之上,且有覆以銅板者。其中若干處之木柱之遺炭尚宛然存在,蓋兵亂中所焚毀也。除殿基外,尚有門屋,水溝等遺址在。
……
確實不錯
中國建筑史有折角,美中不足。
發貨快,正版
給別人買的書,不知道內容咋樣,外觀看起來不錯,以后借來看看就知道了,呵呵
快遞棒棒噠
好
作者、出版社均是最好的,喜歡!
建筑歷史
非常好
書的內容很不錯,對建筑學有興趣買來讀一讀。梁公的語言半文言風格,優美簡約。
很好
很好
不錯哦
不錯,建筑學必看
梁先生的大作,好好拜讀了。三聯書店,正版好書
經典 收藏
為了收藏買的書!
很不錯的書但要細看
書還可以,發貨比較快
好書,趕緊買了,慢慢看
忘記及時評價!書不錯!
書看起來不錯,應該是正版。
書很不錯,但店家根本不仔細包裝,只套一個袋子,換過一次讓仔細包裝,還是如此,太讓人氣憤。
書很不錯,但店家包裝不仔細,造成嚴重擠壓。申請換貨之后,特意交代仔細包裝,還是只套一個袋子,造成袋子破口,底部磨損嚴重。已經換過一次了,就不再折騰了,以后不會再來第二次。
白鹿原是刪減版
包裝方式有問題,造成書外觀褶皺。另外,書籍裝訂也有問題,當然這個不是商家的錯。
整本書都折了,包裝運輸真差,折痕貫穿了整本書,也是醉了?
正版 很快發貨 國慶假期還沒有過完 不錯
女兒學設計的,她覺得這本書非常棒的,她極力推薦這本書
書4天多到,印刷質量一般,圖比較模糊,開票沒有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