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設計教父,無印良品的締造者田中一光與設計相對三十年的所感。設計的職能是什么,設計工作如何在社會中發生作用,有怎樣的解決的方式?《設計的覺醒》帶我們回到現場,跟著田中一光詼諧優美的文字,以細致敏銳的觀察,感受工作與生活間無處不在的設計意識。
日本設計崛起的時代熱風、“無印良品”品牌概念的誕生、年輕設計師職業敏感的養成、著名品牌背后的設計故事……停下手中的忙碌回頭思考,覺醒的,也許不止是設計。
超值推薦:柯林斯30分鐘輕松繪畫(原來畫畫這么簡單有趣!萬千讀者五星好評)
五星推薦點擊:輕松學畫畫,快速讀理論,藝術好書超值搶
序
及時章
無印良品考
我的二十一世紀
“傳達”與“記錄”的分離
海報的昌盛
文字與設計
圖案與設計
單純化與設計
海外聲譽漸高的日本廣告和設計
東方與西方的黃金感覺
一次性紙杯
用眼睛去發現森林
永遠的琳派
宗達與設計
紋樣美學
縞與色
白與黑中顯現的紅
饑餓與過飽
海報 日本
中國與漢字
民族的椅子
每日設計賞的四十年
木紋之美
琳派和設計
我眼中的仁清
過剩包裝
待客的美學
第二章
一個人的創想之旅
玻璃窗邊的版面設計
三宅一生、高田賢三、森英惠
平面藝術的時間
書桌上的三個商標
年歷的變遷
店鋪設計
從平面藝術的“植物園”說起
通向“茶美會-然”之道
接近浮世繪
泰然的質感
第三章
我的古典
美麗而封閉的故鄉
絹制櫻花
來自日記
我與歌舞伎
俯瞰的風景
日本人的審美觀
設計與日本文化
日本的城市與色彩
日本與平面設計
寫樂的大首繪
信貴山的緣起
日本畫的文學性
爵士樂與色彩
關于火
品嘗設計
集中的美學
回想爵士樂
印象派的色彩
床之間和西洋的墻壁
在京都依屋感受日式清涼
對于通俗的認識
后混合文化
附錄一 設計的英雄時代朱鍔
附錄二 圖版
及時章
無印良品考
十幾年前,在西友百貨的自有品牌中,誕生了一個名為“西友Line”。的商品系列。最初,我的想法是將這系列商品定位在與國有名牌相同的位置上,但卻以不同于這些名牌的表情出現。圍繞這個出發點,我們進行了許多的討論但卻沒有找到出口。
再次仔細思考后我發現,其實自有品牌原本就不適合參與名牌戰線的競爭。也就是說,如果跟隨在名牌的步伐之后,自有品牌是永遠無法嶄露頭角的。于是我的思路發生了改變。
想想當年,我向西友提出“只用單色的素樸包裝難道不行嗎?”這個提議時,正是無品牌[no brand]商品開始進入大家視線的時候,西友也對進入這一領域抱有很大的決心,他們希望制造出和其他量販店不同的無品牌商品。但是直接以“無品牌”為命名卻又顯得太過無趣。
在那個大多數商品都以英文或片假名命名的時代里,這個系列的商品卻開始嘗試用日本漢字作為出發點來進行品牌命名。
“如果將no brand[無品牌]直接譯成日語的話,會是什么呢?”我現在還記得大家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激烈討論。大概是與那時正流行的“中國風”有關吧,討論中突然有人提出了“無印良品”這四個漢字,最終,在幾個備選的名稱方案中,“無印良品”這個名字被采用了。
當時西友產品開發部擁有很多品牌開發和推廣人才,他們很會把幽默的成分加入到商品推廣中去,比如用貌似隨意的涂鴉風格的插畫來繪制鮭魚頭等等,從這些輕松靈活的創想中,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公司內部橫溢的才華。
無印良品在企劃之初,并沒有要專門推出低價商品的計劃,只是稍微轉換了視角從而發現了意想不到的視點,接著以此為新的切入點再繼續進行深一步的思考。比如破損的香菇,或是鮭魚頭肉,用轉換后的視角來看待,我們就可以發掘出其中新的可取之處,這樣的思維方式同樣也適用于大部分商品的,于是,可能性便像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無印良品有三個特征:“材料的選擇”、“工序的檢查”和“包裝的簡化”,及時代無印良品的商品可以說充分體現了“物美價廉”這個特征。我想,無印良品的這些商品為什么會那么便宜,它們又是怎么被制造出來的,將這些原因和過程都清晰地讓消費者們了解難道不也是一種商品推廣的方式嗎,于是,我要求文案以此思路對商品進行特點介紹,并直接印刷在所有商品的包裝上,這種做法是以前不曾有過的,初始,大家驚詫之余還有些不適應,但日積月累之后,這種率真的文案竟也成了大家親近無印良品的理由。去年在東京的那個紅酒事件,我想他們如果能夠像無印良品這樣清晰標示進口酒的混合成分的話,事情也就不會發展到后來那么不可收拾的地步了。……
看到很多人推薦此書,就下了單。回來從頭看到尾,是作者個人的設計感悟隨筆,有些地方文筆優美,適合有設計基礎和設計想法的人,沒有配圖,更適合一個人蜷在沙發里晚上靜靜地看。
設計的覺醒海外聲譽漸高的廣告和設計 東方與西4方的黃金感覺 一次性紙杯 用眼睛去發現Z*林 永遠的
個人比較喜歡這本書,覺得比設計中的設計要好啊,當然不是說設計的理念什么的,就光感覺的話,我是說!讀這本書,總有一種清風拂面的感覺,你會佩服于田中一光的文筆和精神,進而轉化為頂禮膜拜,大師果然是大師,不光是專業的技巧和理論的知識,真的是很多地方都能遠超常人,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愿意頂禮膜拜吧!另外這本書寫的有點像《枕草子》,很隨意,很貼近生活,一個故事一則散文,看完一則定會若有所獲!
內容切合實際的分析解剖,使設計生活化、現實化了。不像有些著作那樣高不可攀。雖然我是剛接觸設計行業的,但已堅信這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細節無需多言,還是入手一本細細品鑒吧
主要講解一些設計理念和審美實例,喜歡。再研究。
挺好的就是沒有看買了好多書,還來及看,但是都是精挑細選的,這本書也是,會有些用對自己,當當就是現在就是有些貴了,也慢了,現在實體書店也不錯了,多去逛逛
這本書主要是田中一光寫的關于日本的設計文化的發展,也表達了他自己的許多看法,可以了解不少設計方面的文化,豐富自己的設計知識
關于他,大家可能了解的都比我要多,我就不必多說,我要說的是:關于他對設計的深刻認知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從日本本民族的根源出發去做設計,而不是盲目的和歐美那些成熟的體系去比較,不追隨他們,有自己的內在存在于設計中,那種靈魂是我們做設計所要考慮的.推薦此書給從內心深處喜歡設計的人.
就本書內容來說并沒有關注于某件設計作品的介紹和推崇,很多是作者設計生涯的一些回顧與思考。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娓娓道來,平靜中帶給讀者更多的思索。不論是做什么設計,都有共通之處。
學設計的人應該看看,可以讓我們在意識上對設計有更多的感知,
了解日本設計教父田中一光對設計所感。被日本對藝術的態度打動~
一直很喜歡田中一光的無印良品,終于有機會看到他寫的這本書了,對于無論是學設計的學生還是從事設計的職業者都很有幫助
設計的覺醒——田中一光。內容翻譯過來通俗易懂,設計師必看,經常看。
這本設計的覺醒每次看都會讓我昏睡,我不是故意的。田中一光的書寫的還是不錯的
對田中一光很敬仰,所以買來看看,不是講技法的書,理解了會對設計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不管什么行業,都需要靜下心來研究才能有所得。
這本書主要是田中一光在過去幾十年間發過的文章的摘錄合集,每篇文章都比較短,但是又分為了幾個大類,寫的很好,對于學設計的人來說是提高對設計的認識很有用的一本書,必要時還可以在書上做筆記。
難得的好書。雖然這些文章都寫于20多年前,但直至今天,看到這些文字中流淌的智慧也會讓人受益匪淺。田中一光的文字,形散而神不散。這本書處處都流淌著這位偉大的設計師對文化 對生活 對設計的熱愛。很有啟發。
大師介紹設計的精神,設計的覺醒,真的需要把自己的閑暇時間來讀一些這樣的書,我們作為新一代的設計師所要具備的不僅僅是需哦為好的設計,更應該有的是設計的意識,這樣一時的覺醒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透過日本設計大師田光中一那平實無華的語言,可以看到他對設計的熱愛和思考。看過他的設計作品,他對日本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深刻理解一目了然。將文化融入設計,讓設計賜予文化新的活力,使二者融為一體。他,做到了。
之前看了設計中的設計,從無印良品中學到很多,感覺原來設計也可以這樣,田中一光,原研哉,杉浦康平一直都是我很喜歡的日本設計師,而且不得不說日本的設計真的很好,這本書感覺也挺厚實,內容也很好,我很喜歡
《設計的覺醒》是田中一光的回憶吧,里面說了日本傳統設計美學對現代主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