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年度讀書榜單嚴選,近萬讀者一致好評!詩人黃俊然、嚴彬以及各大獨立書店一致推薦!
殿堂級桂冠詩人里爾克寫給青年詩人的信,關于詩歌、人生、孤獨、自我、職業,詩意對談;
一個對生活、歷史和自然始終保持“古老敵意”的詩人,一段詩人與詩人詩心交融的佳話;
這已經不是一本新書了,當你拿起它時,它早已被無數詩人或準詩人,總之是熱愛詩和美的人們讀過、感嘆過;
沉鐘社詩人馮至1931年經典譯本,絕版十年再次完整呈現。可能你已經等了太久,現在它來了;
全書經譯者馮至先生之女馮姚平女士校正,師承自馮至先生的翻譯家韓耀成先生提供專業指導;
沉靜、忍耐、體驗、孤寂,比詩更像詩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詩人。
作者
萊內 馬利亞 里爾克(1875-1926),德語詩人,也用法語寫作。出生于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并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納維亞及法國。著作豐富,包括詩歌、小說、書簡,代表作《杜伊諾哀歌》《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給青年詩人的信》等。因白血病逝世,葬于瑞士。
譯者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字君培,河北涿縣人。畢業于北京大學,在德國海德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同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及北京大學教授,著有詩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等。曾被選為或聘為瑞典、聯邦德國等國科學院院士,并曾獲得歌德獎章等。被魯迅譽為“中國杰出的抒情詩人”。
初版譯者序
重印前
第八封信(我們都是寂寞的)
親愛的卡卜斯先生,我想再和你談一談,雖然我幾乎不能說對你有所幫助以及對你有一些用處的話。你有過很多大的悲哀,這些悲哀都已過去了。你說,這悲哀的過去也使你非??鄲?。但是,請你想一想,是不是這些大的悲哀并不曾由你生命的中心走過?當你悲哀的時候,是不是在你生命里并沒有許多變化,在你本性的任何地方也無所改變?危險而惡劣的是那些悲哀,我們把它們運送到人群中,以遮蓋它們的聲音;像是敷敷衍衍治療的病癥,只是暫時退卻,過些時又更可怕地發作;它們聚集在體內,成為一種沒有生活過、被擯斥、被遺棄的生命,能以使我們死去。如果我們能比我們平素的知識所能達到的地方看得更遠一點,稍微越過我們預感的前哨,那么也許我們將會以比擔當我們的歡悅更大的信賴去擔當我們的悲哀。因為它們(悲哀)都是那些時刻,正當一些新的,陌生的事物侵入我們生命;我們的情感蜷伏于怯懦的局促的狀態里, 一切都退卻,形成一種寂靜,于是這無人認識的“新”就 立在中間,沉默無語。
我相信幾乎我們一切的悲哀都是緊張的瞬間,這時我們感到麻木,因為我們不再聽到詫異的情感生存;因為 我們要同這生疏的闖入者獨自周旋;因為我們平素所信任的與習慣的都暫時離開了我們;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不能容我們立足的過程中。可是一旦這不期而至的新事物邁進 我們的生命,走進我們的心房,在心的最深處化為烏有, 溶解在我們的血液中,悲哀也就因此過去了。我們再也經驗不到當時的情形。這很容易使我們相信前此并沒有什么發生;其實我們卻是改變了,正如一所房子,走進一位新客,它改變了。我們不能說,是誰來了,我們往后也許不知道,可是有許多跡象告訴我們,在“未來”還沒有發生之前,它就以這樣的方式潛入我們的生命,以便在我們身內變化。所以我們在悲哀的時刻要安于寂寞。多注意,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當我們的“未來”潛入我們的生命的瞬間,好像是空虛而枯僵,但與那從外邊來的、為我們發生的喧囂而意外的時刻相比,是同生命接近得多。我們悲哀時越沉靜,越忍耐,越坦白,這新的事物也越深、越清晰地走進我們的生命,我們也就更好地保護它,它也就更多地成為我們自己的命運;將來有24小時它“發生”了(就是說:它從我們的生命里出來向著別人走進),我們將在最 內心的地方感到我們同它親切而接近。并且這是必要的。是必要的,——我們將漸漸地向那方面發展,——凡是 迎面而來的事,是沒有生疏的,都早已屬于我們了。……
如果我們再談到寂寞,那就會更明顯,它根本不是我們所能選擇或棄舍的事物。我們都是寂寞的。人能夠自 欺,好像并不寂寞,只不過如此而已。但是,那有多么好呢,如果我們一旦看出,我們都正在脫開這欺騙的局面。 在其間我們自然要發生眩昏;因為平素我們的眼睛看慣了的一切這時都忽然失去,再也沒有親近的事物,一切的遠 方都是無窮地曠遠。誰從他的屋內沒有準備、沒有過程, 忽然被移置在一脈高山的頂上,他必會有類似的感覺;一種無與倫比的不安被交付給無名的事物,幾乎要把他毀滅。他或許想像會跌落,或者相信會被拋擲在天空,或者 粉身碎骨;他的頭腦必須發現多么大的謊話,去補救、去說明他官感失迷的狀態。一切的距離與尺度對于那寂寞的 人就有了變化;從這些變化中忽然會有許多變化發生。跟在山頂上的那個人一樣,生出許多非常的想象與稀奇的感覺,它們好像超越了一切能夠擔當的事物。但那是必要的,我們也體驗這種情況。我們必須盡量廣闊地承受我們的生存;一切,甚至聞所未聞的事物,都可能在里邊存在。根本那是我們被要求的的勇氣;勇敢地面向我們所能遇到的最稀奇、最吃驚、最不可解的事物。就因為許多人在這意義中是怯懦的,所以使生活受了無限的損傷; 人們稱作“奇象”的那些體驗、所謂“幽靈世界”、死, 以及一切同我們相關聯的事物,它們都被我們日常的防御 擠出生活之外,甚至我們能夠接受它們的感官都枯萎了。……
親愛的卡卜斯先生,如果有一種悲哀在你面前出現, 它是從未見過的那樣廣大,如果有一種不安,像光與云影 似的掠過你的行為與一切工作,你不要恐懼。你必須想, 那是有些事在你身邊發生了;那是生活沒有忘記你,它把 你握在手中,它永不會讓你失落。為什么你要把一種不安、一種痛苦、一種憂郁置于你的生活之外呢,可是你還 不知道,這些情況在為你做什么工作?為什么你要這樣追問,這一切是從哪里來,要向哪里去呢?可是你要知道,你是在過渡中,要愿望自己有所變化。如果你的過程里有一些是病態的,你要想一想,病就是一種方法,有機體用以從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來;所以我們只須讓它生病,使它有整個的病發作,因為這才是進步。親愛的卡卜斯先生,現在你自身內有這么多的事發生,你要像一個病人似的忍耐,又像一個康復者似的自信;你也許同時是這兩個人。并且你還須是看護自己的醫生。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許 多天,醫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這就是(當你是你的醫生的時候)現在首先必須做的事。
對于自己不要過甚地觀察。不要從對你發生的事物中求得很快的結論,讓它們單純地自生自長吧。不然你就 很容易用種種(所謂道德的)譴責回顧你的過去,這些過去自然和你現在遇到的一切很有關系。凡是從你童年的迷途、愿望、渴望中在你身內繼續影響著的事,它們并不讓你回憶,供你評判。……
如果我還應該向你說一件事,那么就是:你不要相信,那試行勸慰你的人是無憂無慮地生活在那些有時對你 有益的簡單而平靜的幾句話里。他的生活有許多的辛苦與悲哀,他遠遠地專誠幫助你。不然,他就絕不能找到那幾句話。
你的:
萊內 馬利亞 里爾克
“次讀到這一小冊書信時,覺得字字都好似從自己心里流出來,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感到一種滿足,一種興奮。”“里爾克是一個稀有的書簡家,……幾年來,這幾冊書簡每每是我寂寞、彷徨時候的伴侶。”——馮至
有時我琢磨,一首好詩如同天賜,恐怕連詩人也不知它來自何處。……(里爾克是)二十世紀zui偉大的詩人之一。——北島
里爾克是自歌德以來所有德語詩人中無出其右的偉大者。——保爾 瓦雷里
在我們的時代,純粹的詩人是罕見的,但也許更為罕見的是純粹的詩人存在,一種完整的生活方式。——茨威格
在您(里爾克)之后,詩人還有什么事可做呢?可以超越一個大師,比如歌德。但若要超越您,則意味著超越詩。——茨維塔耶娃
(馮至是)中國zui為杰出的抒情詩人。——魯迅
每想起馮至先生,便覺得失去了一位謙虛、寬厚、顧全大局、學識豐富的長者。——鄒荻帆
馮至先生的詩歌創作對中國新詩的建設做出了他人無法替代的貢獻。——謝冕
里爾克憑借著《杜伊諾哀歌》和《給青年詩人的信》獲得了顯赫的聲名。——《紐約時報書評》
里爾克被很多人認為是近現代德國的詩人,也可能比其他任何德語詩人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都要高。——美國Beltway詩歌季刊
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歌德……里爾克是這些德語大師中的一位,且因為其思想更相通于溫柔敦厚的中國知識分子而被刻骨銘心地記憶。——里爾克中文網
里爾克使德語轉化成了詩性的語言,展現了他靈活、輕巧而有節奏的獨特風格。——Picture-Poems網站
外皮有一些褶皺但總體來說還可以了解里爾克的好書
特別喜歡里爾克的詩,書信集讀來也是萬分欣喜
殿堂級桂冠詩人里爾克寫給青年詩人的信,關于詩歌、人生、孤獨、自我、職業,詩意對談.
給青年詩人的信德語詩人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都要高?!姼杓究锟档?、黑格爾、叔本華、尼采、歌德……里爾克是這些德G》獲得了顯赫的聲名。——
當我讀到第一封信時,我知道,這里埋藏的智慧正是我過去一年為之長久苦惱困惑的。我相信每一個迷茫的青年人都能從里爾克的諄諄細語中漸漸看清自己。
里爾克是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的德語詩人,曾當過羅丹的秘書。文字偏象征主義,不易讀懂,但是這本書里的信,很平易親切呢
當初就非常喜歡里爾克,書里除了給青年詩人的信之外還收錄了幾首詩,非常棒
非常喜歡,尤其是第八封,書后還附有馮志論里爾克和里爾克的十四行詩
感覺里爾克好萌,還是一個很善良很溫柔的人,對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可以給與善意和溫柔的建議,鼓勵他,安慰他,在詩人當中,這種算是很難得了吧
自己喜歡的書,這次買了送好朋友的,馮至的譯文優雅有靈性,為中譯本增色許多。該版本美中不足的是裝訂方式,開本小而印張多,簡單的膠訂使得翻頁時容易開裂,影響閱讀體驗和保存收藏。希望可以再版改進。
對一個陌生人,詩人里爾克傾心教導,循循善誘,不愧是詩人啊,贊贊贊
電子版的 看不下去,還是喜歡紙質版的書籍。這本關愛青年詩人思想與生活的平易近人的十封信,令人感到一股親切之風,青年心里的一些不安得到慰藉,是件無比幸運的事,能對我們起到定神的作用。
雖然十封信只有書的一半,但了解一下相關的也不錯(其中包括里爾克的十幾首詩和譯者的四篇文章)。有機會會買十本的里爾克全集。
還沒看完,詩人里爾克寫的信還是有太多的雞湯。
里爾克寫給青年詩人的信,關于詩歌、人生、孤獨、自我、職業。
非常適合當做新年禮物!里爾克的句子非常非常美,馮至的譯本也的確非常經典。祝你快樂,勇敢,請你相信,無論如何生活是合理的。學到了好多好多。這本書的設計很精致,很漂亮,紙質摸起來有種溫柔的感覺,跟里面的內容搭配的剛剛好。新年快樂,推薦這本書~
這本書值得反復閱讀,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里爾克對青年人的耐心,是最好的寫詩建議,關于人生,孤獨,職業等問題,作者都做了詳盡的闡述。這個版本還收錄了馮至先生寫里爾克的文章,值得收藏。
北島說,一首《秋日》成就了里爾克,是他成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其實,見仁見智,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詩人的自我修養,馮至的翻譯難免受到民國語言習慣影響,讀起來難免有些生硬。
很喜歡里爾克的詩歌,于是見到這本書就買了。感覺詩人真的是一個很美麗的稱號啊。還沒細讀,但是感覺應該不錯。是一本薄薄的小小的書,應該很快就可以讀完。封面的設計很喜歡。給這本書贊一個哈哈哈哈哈。
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里爾克對青年人的耐心,是最好的寫詩建議,關于人生,孤獨,職業等問題,作者都做了詳盡的闡述。這個版本還收錄了馮至先生寫里爾克的文章,值得收藏。
里爾克對于青年詩人的建議,是其藝術觀人生觀的體現,體現了里爾克本人謙虛然而真誠的性格。馮至翻譯的也很好
如果我在20歲時讀過這本書,那我后來人生里很多疑問和迷惑是不會存在的,也就是這本書里給了我曾經的那些疑問以回答。里爾克是容易讓人產生親近的作家和詩人,就是因為這本《寫給青年詩人的信》讓我愛上了他。
萊內馬利亞里爾克(1875-1926),德語詩人,也用法語寫作。出生于布拉格,生活在慕尼黑和柏林,并曾旅居意大利、斯堪的納維亞及法國。著作豐富,包括詩歌、小說、書簡,代表作《杜伊諾哀歌》《致奧爾弗斯的十四行詩》《給青年詩人的信》等。因白血病逝世,葬于瑞士。
里爾克寫給向他請教的青年詩人的信,寫作風格非常簡練,但又一語中的,書中附錄的他的詩句我非常喜歡:“誰這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誰這時孤獨,就永遠孤獨。”一直覺得內心十分孤獨,從他的詩句中找到了慰藉,不如說是有同病相憐之人的安慰。
里爾克里爾克里爾克?。?!我的偶像啊,不愧是詩人中的詩人,感動。
之前看電子版已看了十遍,還是決定入手一本紙質版。內容自不必說,書很輕巧,容易攜帶可以隨時閱讀。
《給青年詩人的信》是輯錄里爾克在一九○三至一九○八年間寫給渴望成為詩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督o青年詩人的信》·是里爾克對創作的思考,更是對艱難、寂寞、愛等人生問題的解答,是給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導。
感覺與里爾克在交談,有時讀著回信的時候我會思考,來信是怎樣的,感覺一位大師能夠放下身段與一位學習寫詩的人通信,非常了不起。里爾克字字珠璣,在用他的人生閱歷,告訴我們一些事情“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擔當,有充分單純的心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