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一位CFO主筆,講述了當前社會背景下財務職業的地位,人們對財務工作的看法,財務在經濟市場中發揮的作用;并清晰地分析了從選擇財務專業開始如何做好職業規劃。在做了上述背景分析后,作者具體講述了如何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如何成長為CFO。作者將大量的現實案例、故事穿插于內文,拋棄常規的勵志故事和成功學案例,以實際為基礎,講述了一位財務人員成長為CFO該做好哪些工作。
更多精品財會類圖書請點擊進入>>>
當了會計,你想當一輩子記賬先生嗎?
當了會計,你有繼續學習充電嗎?
當了會計,你想過職業生涯的終點嗎?
當了會計,你有夢想過當上CFO嗎?
相同或相似的問題,就正發生在你的身上或你的身邊——如果你正行走或將行走在"財務"這條職場道路上。
那么,如何成為一個好的CFO,除了實干、苦干,路徑選擇也是關鍵!
翻開本書,或許你會發現,你要尋找的答案,正躍然紙上。
7個成長智慧,會告訴你,"CFO"之于你不再是夢!
暢銷財會類圖書推薦:
《別告訴我你懂財務》(財務報表分析從入門到精通,輕松學懂財務理論,掌控企業命脈,精準進行財務分析,及時預測財務風險。)
《公司財務報表的解讀與分析》( 實用、通俗,讓你的財務報表知識從入門到精通,財務主管、公司經理、創業者必讀書。)
李蓉,高級會計師、高級稅務咨詢師,現任職房地產企業CFO,中國會計視野論壇版主、天涯社區職場天地版主。以筆名"空谷"先后在各財經論壇發表專業類文章數十萬字,其中《牛奶是如何倒進陰溝里的》一文引起網絡轟動,被各大知名論壇競相轉載并入選EMBA實戰教材。曾任大連《新商報》專欄作者,在《商界》、《中國誠信》、《涉世之初》等報刊雜志上發表財經文章、企業文化研究、職場問題及其他經管作品近百萬字。
及時章 找到你的起點:不想當CFO的會計不是好會計
印象中的財務人和財務人印象
當你選擇成為一個財務人
關鍵概念:CPA
學歷證書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做財務,去國企、私企還是外企?
每周工作四十小時的財務人會有出息嗎?
首先問自己:我們究竟需要什么?
設立目標講究"循序漸進"
把自己當成"重要人物"
邁出成為CFO的及時步
第二章 CFO成長智慧1:算賬如做人
挑戰無處不在
老虎屁股摸不得?摸得!及時章 找到你的起點:不想當CFO的會計不是好會計
印象中的財務人和財務人印象
當你選擇成為一個財務人
關鍵概念:CPA
學歷證書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做財務,去國企、私企還是外企?
每周工作四十小時的財務人會有出息嗎?
首先問自己:我們究竟需要什么?
設立目標講究"循序漸進"
把自己當成"重要人物"
邁出成為CFO的及時步
第二章 CFO成長智慧1:算賬如做人
挑戰無處不在
老虎屁股摸不得?摸得!
"向后轉"也可以是"向前進"
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臥榻之側,要"容人打盹"
屁股是如何決定腦袋的
木秀于林,"不被風摧"
第三章 CFO成長智慧2:財務溝通,處處留心皆學問
沉默是犯錯的開始
心態平衡:拿得起與放得下
人脈: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失敗:為什么離開的總是我?
逆境:以屈為伸正當時
法則:忍字當頭,堅持就是勝利!
溝通:你一定得記住我
第四章 CFO成長智慧3:精通業務,才是長勝根本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外功:好腦袋不如爛筆頭
內力:做"對的事情"和"會做事"
招式:一技防身與多技立命
實用的才是重要的
真諦:細節決定成敗
我們都可以是"哈斯金斯"
第五章 CFO成長智慧4:面對高薪,淡定如斯
去企業還是事務所?
財務薪資知多少?
告訴你財務人眼中的"四大"薪酬
這是最重要的事:高薪的責任
沒有得到就不要付出?錯!
逆水行舟:高薪也不能收買我
第六章 CFO成長智慧5:融資理財,要樣樣精通
銀行:我送織錦你送炭
投融資公司:雷區之中,小心翼翼
民間借貸:飲鴆未必止渴
稅務部門:虎口奪食的秘密武器
政府職能部門: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老板和稅務:夾板之中,險勝一籌
第七章 CFO成長智慧6:部門管理,不只是經驗活
團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小組:"彎彎繞"與"滾刀肉"
個人:部門需要"自由人"
老兵:重炸"老油條"
管理:毛驢拉磨的啟示
"空降兵":如何軟著陸
財務中的管理精英:一個都不能少
第八章 CFO成長智慧7:聰明的人,管理你的老板
老板需要的理想財務人
報表:老板竟然看不懂?!
老板尤其需要財務人的應和
老板與財務之間的"粘合劑"
搞定你的老板:讓數字說話
附錄:職業興趣測量表
后記:為財務正名——未來需要怎樣的財務總監
第五章CFO成長智慧4:面對高薪,淡定如斯
●去企業還是事務所?
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我們在確定職業之路以后,也一直會為確立自己合適的定位而苦惱、困惑。
現代社會是一個分工很細的社會,不同的工作領域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往往各自獨立。熟練掌握和運用這些專業知識,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旦我們擁有了它,就可以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進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相反,如果所學的專業知識不能適用于即將從事的工作,或者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要重新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那么,不僅工作著是痛苦的,也會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前途帶來影響,所付出的代價也必會十分巨大。
對財務從業者而言,從確定從事這個行業開始,從專業技能的角度而言已基本定型,唯有職業一項尚可供抉擇。其中較為突出的擇業矛盾之一:去企業還是事務所?
這個問題看似糾結,實際可以劃分成兩個層面來探討:一是剛畢業或工作一兩年,想要選擇一個更合適自己的職業;另一個是有相應的資格證,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想要選擇更利于自己發展的職業。二者雖然目標一致,但由于個體條件存在差異,出發點以及所求的最終目的卻大相徑庭。
一般來說,在事務所工作期間可以接觸到各種類型企業的賬務、內控制度及流程,各種相關資料及延伸的稅收政策也盡可學習參考,而且事務所的工作氛圍對自己的專業知識的汲取、專業技能的提高較有幫助。因為你的周圍同事盡皆專業人士,目之所及、語之所至,無不與專業相關,只要你抱有學習的心態,相信只要此事務所頗具一定規模,對于個人專業知識的成長方面還是大有裨益的。
對于企業而言,尤其是大中型企業,財務工作由于分工較細,初始踏上工作崗位的財務從業者往往只接觸到財務所學專業的一個方面,如應收會計、費用會計等,除非企業對你有心培養,否則要想短期內接觸財務實踐知識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也是許多財務人員寧愿先去規模小一點的公司或企業,以求迅速鍛煉自己能力的初衷。
如果個人工作能力較強,又有較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已經取得了CPA資格或在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職務(如財務經理等),那么選擇繼續留在企業還是去事務所就需要依據個人的能力興趣、職業規劃方向以及中、長期利益獲得等因素衡量,因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所在,很難一言而概之。
事實上,無論選擇去企業還是事務所,都需要財務從業者保持一個正確的態度,要結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來綜合考慮,而最基本的還是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才是你能夠從容選擇職業的關鍵所在。比如說看似不同的兩種職業——如企業的財務經理和事務所的項目經理,二者之間可能因為你專業素養的高低、綜合能力的大小而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達成設定的目標。第五章CFO成長智慧4:面對高薪,淡定如斯
●去企業還是事務所?
俗話說: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我們在確定職業之路以后,也一直會為確立自己合適的定位而苦惱、困惑。
現代社會是一個分工很細的社會,不同的工作領域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往往各自獨立。熟練掌握和運用這些專業知識,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旦我們擁有了它,就可以在特定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進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相反,如果所學的專業知識不能適用于即將從事的工作,或者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要重新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那么,不僅工作著是痛苦的,也會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前途帶來影響,所付出的代價也必會十分巨大。
對財務從業者而言,從確定從事這個行業開始,從專業技能的角度而言已基本定型,唯有職業一項尚可供抉擇。其中較為突出的擇業矛盾之一:去企業還是事務所?
這個問題看似糾結,實際可以劃分成兩個層面來探討:一是剛畢業或工作一兩年,想要選擇一個更合適自己的職業;另一個是有相應的資格證,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想要選擇更利于自己發展的職業。二者雖然目標一致,但由于個體條件存在差異,出發點以及所求的最終目的卻大相徑庭。
一般來說,在事務所工作期間可以接觸到各種類型企業的賬務、內控制度及流程,各種相關資料及延伸的稅收政策也盡可學習參考,而且事務所的工作氛圍對自己的專業知識的汲取、專業技能的提高較有幫助。因為你的周圍同事盡皆專業人士,目之所及、語之所至,無不與專業相關,只要你抱有學習的心態,相信只要此事務所頗具一定規模,對于個人專業知識的成長方面還是大有裨益的。
對于企業而言,尤其是大中型企業,財務工作由于分工較細,初始踏上工作崗位的財務從業者往往只接觸到財務所學專業的一個方面,如應收會計、費用會計等,除非企業對你有心培養,否則要想短期內接觸財務實踐知識存在一定的難度,這也是許多財務人員寧愿先去規模小一點的公司或企業,以求迅速鍛煉自己能力的初衷。
如果個人工作能力較強,又有較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已經取得了CPA資格或在企業已經有了一定的職務(如財務經理等),那么選擇繼續留在企業還是去事務所就需要依據個人的能力興趣、職業規劃方向以及中、長期利益獲得等因素衡量,因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所在,很難一言而概之。
事實上,無論選擇去企業還是事務所,都需要財務從業者保持一個正確的態度,要結合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來綜合考慮,而最基本的還是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才是你能夠從容選擇職業的關鍵所在。比如說看似不同的兩種職業——如企業的財務經理和事務所的項目經理,二者之間可能因為你專業素養的高低、綜合能力的大小而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達成設定的目標。
從這角度來講,美國人羅奇的職業經歷應該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羅奇畢業于世界名校普林斯頓大學,求學期間曾到美國白宮,接受了總統親自頒發的"總統學術大獎",還曾接受了威爾森國際事務學院頒發的麥肯奈兒學術獎。
正值人生中的大好年齡,羅奇將來的軌跡似乎已經確定,要么做一名美國公仆服務大眾,要么去經商獲得財富,要么躋身世界500強成為的管理者。
然而,他給出的答案卻偏偏出人意料。
大學畢業后,羅奇拿著那筆獎學金,只身來到了中國西藏,做了一名和尚,而且一做就是是22年。之所以要做22年,是因為他在1995年獲得了"格西"學位。這個相當于"佛學博士"的古老學位得來不易,而他所要付出的代價是要在西藏接受20年的訓練。于是,寺院成為他畢業后長久居住的地方。他人生的黃金時代、名校學歷、好頭腦,全部獻給了漫長的寺院修行。
在他成為一名的修行者之后,師父卻揮揮手,要他離開寺院,回到大千世界,去商業領域檢驗他20年的修行所得。習慣了寺院平靜生活的他,開始還無法接受回到世俗,而且還是競爭激烈、變化萬千的商業界,但經過師父的啟發,他決定去找一份商業的工作,還選擇了一個陌生的領域——鉆石行業。
鉆石行業不僅壟斷很嚴重,人與人之間也很難彼此信任。所以,羅奇連續應聘了十幾家鉆石店鋪后,仍連最底層的職位也沒能謀到一個。以前的經歷對他進入鉆石行業毫無作用。這時,一位鐘表匠勸他先去讀個鉆石鑒定學位。就這樣,他去了一家美國寶石學院,又開始了學習,并在那里遇到了他的老師阿茲瑞蘭先生。
他順利畢業后,就在老師所開的鉆石公司做勤雜工,不但每小時的薪水僅有7美元,而且薪水還經常被拖欠。
公司很小,他和老板在的辦公桌前,做著鉆石分類的工作,從白天到深夜;他攢錢買的一套西服,成為他幾個月里的工作服;沒有住的地方,他就暫時寄宿在紐約的一個寺院里。天道酬勤,幾年后,羅奇由一個勤雜工,變成了安鼎國際鉆石公司的副總裁,并且把一個從借貸5萬美元起步的小公司,發展成年營業額5億美元的企業。
名校畢業到一名和尚再到成功的鉆石商人,羅奇經歷了三個毫不相干的領域,每一步的成功,交織成了現在頗有成就的人生。這說明不論你在人生的哪個路口,一旦你進入了之后,執著、專注、不懈地學習和熱情地奉獻,必定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
●財務薪資知多少?
職場中,薪資業已成為了"個人隱私",同事之間乃至朋友之間都諱莫如深,實在被問得躲不過了,也含含糊糊地應付而過。這只是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薪酬表",如知道自己身排末位,難免臉面上會掛不住,甚至會覺得低人一等。
某知名論壇在2011年底曾進行過一次曬曬大家薪資的活動,結果統計下來,財務崗位的人發帖最多,占曬薪資發帖總數的70%左右,余下依次為銷售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服務類人員,公務員排在發帖量的最末。從這個數據來看,財務人員最為在意自己的薪水,對同行業甚至不同地域但同崗位的薪資待遇充滿了好奇。有好事者對這次發帖活動進行了數據匯總,將財務人員截至2011年末的月平均工資從內陸地區到沿海至北、上、廣一帶進行了排名(其中會計人員以下包括記賬員及出納人員、總賬會計以上含財務副經理以上職位,均不計年終各種形式獎勵):
職稱及職位 沿海地區 內陸省份
初級職稱及以下(會計以下) 1 800-2 200元 1 200-2 000元
中級職稱(總賬會計以上) 2 500-5 500元 2 200-3 500元
高級職稱及以上(財務副總監以上) 8 000-15 000元 6 000-10 000元
財務行業的特點之一就是學歷越高收入越高。調查顯示,隨著學歷的提高,收入也有明顯的增加。會計師事務所的從業人員學歷以碩士以下為主。專科及以下的收入情況是:平均年薪3萬元、較高年薪19萬元;本科平均年薪3萬元,較高年薪26萬元;碩士及以上平均年薪8萬元,較高年薪54萬元。不同學歷之間差異較大。
有一大公司的財務總監埋怨說:現在面試會計人員時,那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人、還有換工作的有經驗的會計,不首先問問工作內容、環境,更不關心公司將來的發展狀況,開口就問薪資幾何,好像有些唯錢是論的意思,比起以前……說到此處搖頭不已。
其實這也是很現實的問題,如今物價飛漲,大家要生活、要買房買車、結婚生子,更長遠一點的還要考慮以后養老的問題,哪一樣離得了每月領到手的薪酬?而且財務人員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往往對本公司各類人員的薪資待遇了如指掌,有些就暗自比較:干同樣的活或者同時進公司,憑什么他就比我高出一大截等等,不平衡感油然而生。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財務人員薪酬待遇比較固定,不似銷售人員那樣有較大的浮動比例;另一方面財務人員工作形式固定性較強的緣故,也不像工程技術人員那樣容易與績效掛鉤;再者,目前企業的薪酬制度的規定較死板,鮮有按年度主動上調工資幅度的。除了擠破頭的升職途徑外,很難指望一定時期內拿到手的薪資會額外多出一部分。
于是,有些僅僅只為薪資而工作的財務人員便使出渾身解數,千方百計地為提高自己的收入而奮斗,包括:
1.應付工作:認為公司付給自己的報酬太低,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干多少活,工作起來便應付塞責,能少干絕不多干,還美其名曰對得起這份工資。
2.到處兼職:由于一技在身,不愁找不到活干。便到處兼職,能多掙一些就多掙一些,對待本職工作認為過得去就行了。
3.經常跳槽:本著"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心態,得隴望蜀,這山看著那山高。一有機會就跳槽,只要薪資高于現在所呆的地方便毫不猶豫地一跳了之。
有以上種種行為的財務人員,其實是甚少從長遠方面來考慮問題,一些諸如職業規劃、為成功所必要的知識和經驗積累、能力的鍛煉和人脈資源的培植均被拋在了腦后,讓位于了眼前利益,往往背棄了自己工作的初衷和心中的目標,也就放棄了踏進成功者行列的各種機會,也更不可能想到這些才是真正具價值的報酬。
●告訴你財務人眼中的"四大"薪酬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進入中國已二十余年了,之所以被冠名為"四大",在于其頭頂外資光環,兼一時"獨立客觀"名聲所致,更在于"四大"所接手的審計業務在國內獨大,幾乎壟斷,地位無與倫比。一段時間里,"四大"的知名度在業界如日中天,許多財務從業者尤其是名校財務專業的畢業生,無不以進"四大"工作為榮。那么,吸引財務從業者目光聚集的"四大"到底有何與眾不同之處呢?
一、"四大"的薪酬狀況(2012年調研數據)
(1)初級審計員級別:
及時年月薪:5 200-5 500元,加上出差補貼和加班費不少于6 500元,年薪計13個月。
第二年月薪:7 000元,加上出差補貼和加班費不少于8 000元,年薪計13個月。
(2)高級審計員級別:
第三年月薪:11 000元,加上出差補貼和加班費不少于13 000元,年薪計13個月。
第四年月薪:15 000元,加上出差補貼和加班費不少于17 000元,年薪計13個月。
第五年月薪:20 000元,加上出差補貼和加班費不少于23 000元,年薪計13個月。
(3)經理級別:
及時年年薪40萬左右。
第二年年薪50萬左右。
第三年年薪60萬左右。
(4)高級經理:
年薪60-90萬。
出差補貼為每天120-180元,各家事務所不同,加班時間會打折后計算加班費,這是行業慣例,但是會按1.5倍或者2倍甚至3倍計算。高級審計員級別,每天的加班費能夠達到2 000-5 000元。有的月加班費甚至超過了基本工資,光加班費就達到2-3萬元。
以上數據摘自網絡,據說是出自在"四大"工作過的經理之手,想來真實性是值得肯定的。從這些公之于眾的薪酬數據來看,許多人包括畢業新生對其趨之若鶩就不難理解了。
二、"四大"薪酬的競爭力
據內部人士透露,目前應屆本科畢業生入職"四大"的起薪約為6 000元,已經回到甚至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但考慮到CPI的上漲幅度,更不消說房價上漲幅度,實際工資水平與國內其他行業一樣不增反減,更何況其內部從業者普遍預期薪金隨年資增長幅度也難以回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如果考慮國內其他行業收入情況,不管國企及民企收入都攀升極快,很多薪酬已經接近四大水平。特別是近年風生水起的房地產業、金融行業,薪酬普遍超越"四大"。依各大人才網站及獵頭網站開出的薪酬標準,僅房地產業財務經理的工資,年薪大多也在50萬元左右,還不包括年終獎勵和績效部分,這也對"四大"員工構成了"致命誘惑"。
一位即將入職"四大"的國內某名牌大學會計學專業的畢業生無奈地指出,若非因為"四大"名頭和考慮到將來或許更多的機會,他是說什么也不愿到"四大"去工作,因為個中艱辛早在他實習期間就已有所體會。
"現在`四大`的薪酬并無多大的競爭力,如果能簽到國內的大中型企業或者知名外企,那么無論從職業發展角度還是自由度方面,在`四大`里并不占優勢。"他抱怨說。
當然有此想法者,現在看來并不在少數,更多的人想的還是混一個"四大"工作資歷為自己下次擇業增加必要的籌碼,這也幾乎成為多數新畢業學生的選擇。持這種想法的人越多,"四大"的人才流失率就越高。這也是"四大"每年招收大量的應屆畢業生的原因所在。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得不說,在"四大"的工作經歷是十分誘人的。這是因為雖然近些年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也處在高速發展時期,但與"四大"相比,在審計流程的設計、服務網絡的覆蓋、品牌影響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四大"憑借專業技術的先進和市場的壟斷,在審計行業基本上處于"各占一山"的局面,因此可以"坐地起價"。據注冊會計師協會2002-2009年度的會計師事務所前百家排行榜,排名前四鐵打不動的是"四大",而其他數百家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則只能分享剩下的"半塊蛋糕"。
在"四大"工作,特別是做到了經理以上職位后,由于需要學習和積累大量的知識用于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中副注的披露、會計政策與估計的運用、重大風險的評估、重大事項的處理、企業環境和組織結構、治理結構和權益結構的變動以及重大的經營、投資、籌資活動等,使得經歷了這個階段的財務人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各大企業正是看中了他們運用這些專業知識的工作能力以及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在求賢若渴的同時,也不惜開出高價從"四大"挖人。而這一點,也正是很多在"四大"苦熬的專業人士所真正看重的。
四、獲取四大薪酬的付出
想要得到必須付出,這是顛覆不破的至理。"四大"在財務從業者的眼里光芒之所以日減,與其超常的工作量、超強的工作壓力分不開的,從普華永道25歲女碩士潘潔入職半年猝死,到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年輕審計員甄毅因賁門癌去世,一個"累"字成了"四大"擺脫不了的夢魘。
"四大"員工究竟有多累呢?看看現在還在"四大"工作的同仁的話,個中辛酸可略見一斑:
"到某地出差,連續工作了30天左右,中間沒有一個休息日。每天早上9點鐘上班,晚上最早12點下班,熬夜到凌晨2、3點是家常便飯。通常白天與客戶就某個會計科目的調整進行艱難的談判,或者不停地催促客戶提交各種會計資料。直到客戶下班后,自己的工作才剛剛開始:工作底稿、度算平衡表、各種報告……"
"我想少一點加班,我不奢望朝九晚五,至少不用朝九晚九,甚至朝九朝九。我不奢望一蹴而就達成這樣一個目標,因為老板說了咱們現在的人手不夠……"
"我想公司能多一點家的溫暖。一個月我有720個小時,我花10小時看小說,花20小時去看岳父母,花40小時陪女朋友逛街,花50小時發愣以及其他,花240小時睡覺,花320小時在公司和去公司的路上。可見公司就是32本小說,16對岳父母,8個女朋友,6個多發愣的機會和1.5個美夢,倘若這里讓我感到冰涼,那我的生活該怎么才能溫暖過來?"
這個就是湊單的,有沒有用也不知道,看看吧,聊勝于無
這書是在書店看到的,覺得內容還不錯,買回來自己看看。新華書店是原價,網上就便宜很多。
在微博上看到別人推薦的,一開始當當上還缺貨,很期待的一本書,希望對準備跳槽的我來說看完后會有所幫助,嘻嘻
這本書堪稱“打臉打得啪啪響,冷水潑的透心涼”,對于會計人找到目標,認清現實很有幫助,思考會計人生的上,學技術的繞道。
很不錯,案例豐富,真實,引人入勝,是在職業道路上的一本好書
看了這本書,最大的感慨就是人啊得有夢想啊,連想都不敢想基本上是廢了。小會計也得有夢想,我要做個有夢想的人,cfo我來了
財務人員可以看看,本書是作者多年打拼的經驗總結。
之前只是聽說有這本書。最近買了一看,蠻不錯的,有一大部分內容都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比較滿意,值得推薦。
從事會計工作數載,一直在追尋著一個目標,可是總覺得很遙遠,讀了這本輕松幽默的書,感覺還不錯,感覺CFO貌似沒那么遠,可以在努力一下。
作者在業界是很有影響力的一位大師,在網絡上也比較有影響力,他的書我看了,發現也真是非同凡響,適合年輕人看,年輕人應該有自己的目標
不想當CFO的會計不是好會計,這本書回答了不少一直困惑的問題~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對于想在財務這一職業做下去的朋友們可以看看。
CFO我一直努力的目標,希望看過此書之后能有大的收獲,對工作有所幫助。還是要感謝作者寫這么一本好書啦
做許多事還是需要自己給自己一個美麗的理想與夢想,所做的所有事情也就有其意義。會計雖然瑣碎煩雜,也會被說枯燥,但是只要覺得有樂趣有意義,那么一切都會很輕松很好。
這本是幫朋友買的,朋友都收到貨了,可是我還沒有到貨,哎呀,關鍵還是我推薦朋友買的,是在天涯上看了空谷老師的訪談才來買的,原來空谷老師叫李蓉,他就是《牛奶是如何倒進陰溝的》作者哦
因為最大的愛好是閱讀,因此收到書后經常利用工作間隙翻閱,個人覺得這本書有蠻多深入淺出的個案,特別是做局那些方面的內容.書非常平實易懂,但是不乏深厚,近期已成為我的枕邊讀物了
作者是論壇的自身版主,我一直關注,他在職場天地分享包括自己總結的很多東西都很實用到位,這次出書我們也是大力相助,這本書寫的也不負眾望,真的實實在在,財務人的勵志書
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更像是一本勵志書,教人怎么為人處世的。本人是財管專業的,需要更多專業方面的指導,和需求有些不符。不過已經買了,多學也沒壞處,只是沒有想象的那么好。
辦公室的小妹非得湊熱鬧要一本,還讓我幫忙跟作者要簽名,我能給買到書就不錯了,還收五元運費呢。哈哈,小妹看了我買的書,覺得內容把她感動的不行,所以決定買一本放在身邊,哪天一不上進了就趕緊看一看,這小妹可是瞄著CFO在沖啊,以后不會還得領導我們這些老家伙吧,后生可畏啊
買了好久都沒時間看,趁著五一終于看了,好后悔沒有早點看啊,真的是很好的一本書,牛掰的作者就是寫牛掰的書,內容真實,貼近生活,更符合財務人的現狀,我喜歡。打算推薦給好朋友也閱讀以下
不想當CFO的會計不是好會計(知名房地產企業CFO、《牛奶是如何倒進陰溝里得》作者李蓉全新力作,天涯社區總編輯胡彬、中國會計...
老板尤其需要財務人的應和 老板與財務之間的粘合劑 I搞定你的I老板:讓數字說話 附錄:職業興趣測量表不想當CF
先在書店里買了一本,覺得不錯,尤其對剛剛進入會計行業的人來說,是一本財務職場的指導書,所以一下子買了五本,送給辦公室的新同事,希望他們在以后的人生歷程中少走一些彎路,有一個燦爛的未來
從當當買書很少來評論,這次本來也是如此,但是最近看完這本書真是感慨萬千,所以就想評論一下把好書推薦給同行。同行們,如果你們現在很迷茫,你們正在按部就班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你真適合看看本書,告訴你財務人的路該怎么走,工作該怎么做,人生該怎么活
買了兩本,一本捎帶給很近的一個朋友,很笨的是分兩個訂單買的,要不要這么笨死啊,10元運費啊。不過看了書的內容,覺得花10元運費值當了,本書的內容很精彩,里面的案例都是切切實實的身邊故事,可以作為職業發展的枕邊書
每一個人都會有夢想,我也不例外,CFO就是我的夢想,可是當夢想照進現實,卻是碎了一地的玻璃碴子,不想當CFO的會計不是好會計,可是想當卻需要更多的歷練,漫漫長路荊棘密布,堅持還是放棄,希望這本書可以給我解惑。
名字很招人稀罕,以前呢還真沒想過當CFO,這次看了這本書,忽然間覺得以前自己對工作的態度太懶散,漫無目的了,原來做財務不只是記記賬什么的,還是需要掌握很多東西的,財務是一個企業運轉的靈魂啊
做了財務挺多年,一直游走在視野,知道視野有很多人才,這本書的作者也是視野的人才,他在視野連載過這本書,當時瘋狂迷戀,迷戀他這個財務精英,也迷戀他以前的那個牛奶是怎么倒進陰溝的。所以買來繼續拜讀研究,給我這個財務人一點沖擊和反思
最近工作有點忙,評價的有點晚了。空谷大師的書寫的很真誠,站在一個財務管理者的角度來告訴財務人員,想要發展,不能滿足于每天八小時,更不是簡單的重復,需要樹立自己的目標才能夠成為像空谷大師一樣成為CFO。在此表示衷心感謝!